第2课时 手工业的进步_第1页
第2课时 手工业的进步_第2页
第2课时 手工业的进步_第3页
第2课时 手工业的进步_第4页
第2课时 手工业的进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进步的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官营手工业,1、主要特点:2、代表成就:,特殊行业的_性服务对象的_性不计成本的_性技术工艺的_性各种行业的_性,垄断,特殊,奢侈,高超,封闭,冶金、制瓷、丝织,1、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边学边练,B,(1)冶金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_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_。两汉出现和_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_工具_。南北朝出现。,高炉炼铁,原始社会,灌钢法,冶铁,青铜,铁器,炒钢,水排,2、右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中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A.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B.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C.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D.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C,边学边练,3.(2012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边学边练,(2)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_,北朝烧出成熟的。唐朝:形成两大制瓷系统,远销欧非。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_遍布全国各地。明清:_、彩瓷、争奇斗艳。,珐琅彩,南青北白,白瓷,青瓷,瓷窑,青花瓷,4.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A年代久远B存世量大C造型别致D工艺高超,D,边学边练,5.(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ABCD,边学边练,织造局,(3)丝织业:先秦时期: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织物。西汉时期:在长安设东西织室,中国丝绸远销亚欧,中国获得“”誉称。唐宋时期:唐代吸收,宋朝吸收_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期:官府在苏杭设_,技艺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_,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斜纹提花,丝国,波斯风格,花鸟画,缎,7.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A制瓷B冶金C纺纱D织锦,D,8(2010上海文综28)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丝绸纸张瓷器棉布ABCD,9.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C,思考3:你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特点?(1)手工业的保守性、封闭性。手工业市场狭小,行业之间相互隔绝,具有保守性,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采取这种方法是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2)受宗法观念及封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2民间手工业(1)春秋战国和_时期不断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2)隋唐得以恢复和发展,在艰难中曲折发展。(3)元朝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_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那时使用的_,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4)_期,江南一些_部门开始出现。,秦汉,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黄道婆,明中叶,花楼机,明朝中后,手工业,探究:比较手工业的三种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民间私人经营,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皇室贵族消费,民间消费,家庭消费缴纳赋税,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仅一小部分在市场流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副业,10.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A,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p11),1、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2、生产部门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日益细化。3、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4、历史悠久,享誉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