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消息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17页).ppt_第1页
1.2消息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17页).ppt_第2页
1.2消息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17页).ppt_第3页
1.2消息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17页).ppt_第4页
1.2消息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ppt课件(17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又称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什么是消息:,注意:,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给下面褐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检查预习,芜湖(),荻港(),歼灭(),w,d,jin,锐不可当(),dng,泄()气,xi,督()战,要()塞,si,d,历史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1日下午五时,西路军、东路军又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至22日22时,或全部渡过,或三分之二渡过,或大部渡过,整个战役取得基本胜利,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捷报,气势磅礴。,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与结果:,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人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2、了解新闻的结构,一、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二、导语:一般为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三、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四、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五、结语: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分析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包含的信息有:兵力强盛、战线长、战势猛、战绩大;其作用是:简述渡江战役成功),分析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主体:20日夜起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背景: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结语: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3.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军,文势也涌起高潮。,4.题目中“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有什么作用?是实数。既交待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