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变异、育种、进化和人类遗传病,高考就是这么考的!,1.(2011海南,19)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只能是基因数目增加,并不能导致种类增加;非整倍性增加只能导致个别基因的增减,但不会导致新基因产生;缺失和重复也只能导致基因数目的增减,但倒位和易位肯定会使相应片段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D,2.(2011安徽理综,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但其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3.(2011广东理综,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5和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解析:根据5、6、11号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故A项错误;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故B项正确;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故C项错误;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故D项错误。,答案:B,4.(2011海南,20)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解析: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所以当一种物种灭绝的时候,并不一定导致另外一种物种灭绝;在捕食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甲物种基因的突变与乙物种基因的突变无必然联系。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不能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由于环境条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基因频率总是在动态变化。,答案:B,5.(2011江苏,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决定变异的方向,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B项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故D项错误。,答案:C,6.(2011广东理综,25)(多选)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解析: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项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项错误;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该NDM1基因编码金属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故B、C项正确。,答案:BC,其他省份可资借鉴的地方有:,新课标理综高考在本专题上已连续三年未有试题涉及,但其他省份命题较多,且难度较大,需引起大家的重视与借鉴。,1.在三类可遗传的变异中,基因突变是重点内容,如果单独命题,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对密码子、多肽链的影响是高频考点,如2011年安徽理综第4题。,2.基因重组一般不单独考查,多和减数分裂密切联系,考查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的自由组合与交叉互换;也有可能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综合命题。,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须重点掌握。染色体变异多和减数分裂密切联系,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配异常就会发生数目的变异。,4.人类遗传病一般不会单独命题,而是和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可遗传的变异等紧密联系加以命题,如2011年广东理综第6题。,5.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与育种是紧密联系的,考查三种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考查育种,但考查育种必涉及可遗传的变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其他省市考卷可看出,若考查育种,命题形式一般是非选择题,涉及知识点多,分值较高,在复习中应予以重视。,6.生物进化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2010年山东理综第2题。,掌握这些,成绩提升有保证!,热点一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续表,【例1】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突变,D.可能是男性,解析:缺少一个基因可能是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也可能是染色体的缺失;还有一种可能是该细胞中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基因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类型而不能改变基因的数目。,答案:C,1.除可遗传的变异外,生物还可发生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否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是确认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根本依据。,2.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的原因:(1)有丝分裂基因突变;(2)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热点二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续表,【例2】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HI、JK都必须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CD和HI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解析:图中AB为诱变育种,CD为基因工程育种,EFG为单倍体育种,HI为细胞工程育种,JK为多倍体育种。要尽快获得矮秆抗病类型新品种,应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即图中的EFG的育种方法,A正确。G过程用到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HI过程融合后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不需要再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B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正确。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都是不定向的过程,D正确。,答案:B,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1.育种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好、生命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2)检测植物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可用单倍体育种方法。,(4)若要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5)若要培育具有原先没有的性状的品种,可用诱变育种。,(6)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2.动、植物杂交育种中应特别注意语言叙述:,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双亲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选F2与异性隐性纯合子测交以确定是否为所需的纯合子。,热点三人类遗传病分析,续表,【例3】(2011北京丰台综合练习二)图示为患甲病(A对a为显性)和乙病(B对b为显性)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2可产生4种类型卵细胞,9可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C.如果8是一个女孩,则她不可能患甲病,D.6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的基因型为BbXAXa,因此可产生4种类型的卵细胞,9的基因型为BbXAY,因此可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由于4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3的基因型为XaY,因此如果8是一个女孩,可能患甲病;1的基因型为BbXAY,因此6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2/31/2=1/3。,答案:C,A.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种遗传病的概率计算解题技巧(如下图),(1)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2)计算出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3)甲、乙两种病同患的概率为ab;,(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a+b-2ab;,(5)患病的概率为a+b-ab;,(6)只患甲病的概率为a-ab,只患乙病的概率为b-ab。,热点四生物的进化,1.达尔文进化理论图解,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图解,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与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认为无论是环境的选择还是种群内部发生突变、迁移等,一切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必将引起生物的进化。,4.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由图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的成因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例4】棉铃虫对棉花、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作物有严重危害。Bt棉花体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晶体能杀死棉铃虫幼虫。研究人员发现:单独种植Bt棉花和将Bt棉花与多种其他作物混合种植皆能降低棉铃虫的数量,但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混合种植区域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单独种植Bt棉花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Bt棉花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B.棉铃虫与上述多种作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C.Bt棉花和混合种植的作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和互助关系,D.混合种植将导致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频率显著降低,系,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Bt棉花和混合种植的作物之间竞争阳光、水分等,同时混合种植使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增加变慢,各种植物有互助关系。在单独种植抗虫棉时,没有抗性的棉铃虫逐渐被淘汰,抗性基因的频率会逐渐升高;而在混合种植的时候,对棉铃虫抗性的选择作用降低。所以种植方式的不同只是使选择压力不同,而不是影响了基因的突变频率。,答案:D,解析:棉铃虫与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等多种作物之间是捕食关,生物进化不等于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是基因频率改变发展到不能实现基因交流的程度实现的。,1.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有的同学误认为碱基对的增添增加了基因数目、碱基对缺失减少了基因数目。实际上碱基对数目的变化是基因内部的变化,基因突变改变了这个基因,但基因数目没有变化。,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具有低频性、多害少利性和不定向性。,3.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阻碍纺锤体的形成。,4.花药离体培养不是单倍体育种的全部,而只是一个重要环节,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是不育的,所以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变成纯合子后才是可育的。,5.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6.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不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7.只有单基因遗传病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而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8.对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其对象是某区域内整个群体;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其对象通常是患者的家系。,9.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不是作用于种群。,10.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的作用就是选择生物的变异,而不是诱导产生变异,如“农民喷洒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的说法是错误的。而应是害虫群体中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喷洒农药后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被选择)。,科学预测,应考从容有信心!,一、选择题,1.某同学选择健康黄脂家兔和白脂家兔进行研究。他将两种兔子都等分成两组。饲喂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获得的结论是()。,A.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B.白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变异,C.家兔体内产生的脂质颜色是由食物中的色素决定的,D.白脂基因使家兔脂质颜色不受食物影响,解析:由表中可以看出,黄脂家兔在使用不同色素的食物喂养时脂肪颜色是不同的,而白脂家兔无论使用何种食物,均产生白色脂肪。这说明,白脂基因使家兔脂质颜色不受食物影响。,答案:D,2.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3/16,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解析:3与4所生8正常,说明甲为显性病,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5号。对甲病来说,3号与4号基因型皆是Aa,生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3/4,;对乙病来说,3号是XBXb,4号是XBY,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故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是3/16。,答案:B,3.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解析: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现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因染色体变异患遗传病;性状分离是由等位基因的分离引起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基因重组。,答案:B,4.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的形成,D.乙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解析:甲属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如丁;乙由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引起,属于易位,会导致戊的形成,不会导致丁的形成。,答案: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缺失了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解析:染色体中缺失了一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无法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答案:A,6.如右图所示,某地生活着a1、a2、a3、a4四个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B.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C.此地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D.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生存斗争,解析:若a1、a2、a3、a4是四种不同生物的种群,则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存在生存斗争如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基因库是指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而不是指某地全部生物的基因。,答案:C,7.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C.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一个物种可以由于地理隔离形成多个种群,而一个种群一定是同种生物。物种甲与物种乙,两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就在进化。,答案:C,8.下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C.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解析:据题意可知,题图是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且这对同源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所以A项正确。据图判断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现象,而倒位只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答案:C,9.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解析:过程属于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该育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过程是单倍体育种,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它们的原理相同都是染色体变异。过程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答案:B,10.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为一个种群,解析: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应该组成的是两个种群。,答案:D,二、非选择题,11.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解析:观察染色体时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正常雄猫体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不会形成巴氏小体,雌猫体细胞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可知,当体内含三条X染色体时,有两条会形成巴氏小体。当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时,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无法进行。橙黑相间说明该个体同时含A和a基因,所以基因型为XAXaY,有的细胞内XA成为巴氏小体,Xa表达;有的细胞内Xa成为巴氏小体,XA表达。因为母本不含XA基因,所以该雄猫的XA和Y均来自父本,原因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和Y染色体未分开。,答案:(1)碱性染料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2转录(3)橙色XAXaY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时XA和Y染色体未分开,12.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受粉和异株异花受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人合股入股协议书范本
- 云南就业协议书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浴霸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30总线追踪设备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休闲保健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安全管理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停水停电停氧的应急预案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燃气行业培训试题库汽车加气站操作工试题库附答案
- 按揭车辆转让协议书
- 开展学制度懂规矩守纪律精业务活动动员会讲话
- 色素性皮肤病课件
- 《医用化学基础》教案
- 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 GB/T 3618-2006铝及铝合金花纹板
- GB 31645-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肽
- 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DB37-T 3079-2017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 2023版江西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1744家)
- 各种隔离标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