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踟蹰沼泽虱子殴打B . 喋血缜密殒身作揖C . 讴歌惆怅碳灰编缉D . 扼腕荒谬赝品立仆2.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单于,古代藏族领袖的称呼,与匈奴君主被称“赞普”不同。B . 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C . 承制,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古代帝王的命令叫“制”。D . 太学,古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首设者是汉武帝。3. (6分) (2020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70年时光,犹如一本历史相册,记录着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加到2018年的28228元,恩格尔系数也从“贫穷”迈入“富足”区间。在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660万人。数字的背后,是亿万人民生活图景的改变,是无数人_的写照。从“一包萝卜干要吃一个星期”,到美味佳肴成为餐桌常客;从“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到动动手指、琳琅商品就能送到家门口;从“有辆自行车就是致富的标志”,到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70年来,百姓的生活发生着_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_。每个人身边具体可感的改变,汇聚到一起,就是70年民生成就的_画卷、人民幸福的底气来源。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近些年来,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整体处在较高位置。幸福曲线的上扬,正在于我们没有止步于物质的改善,而是始终聚焦人民对幸福的新追求,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人们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幸福的体验。70年来,幸福标准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拓展,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生动注脚。(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梦寐以求翻天覆地与日俱增磅礴B . 梦想成真日新月异日积月累恢弘C . 梦寐以求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磅礴D . 梦想成真翻天覆地与日俱增恢弘(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断寻找新的幸福增长点,能为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B . 只有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才能找到新的幸福增长点,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C . 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幸福增长点,才能为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D . 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只有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才能找到新的幸福增长点。(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们不仅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幸福的体验,而且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B . 不仅人们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幸福的体验,而且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C . 人们不仅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幸福的体验。D . 不仅人们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幸福的体验。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B . 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C . 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D . 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B . 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C . 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D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B . 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C . 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D . 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5.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河之女铁凝我是来这里寻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乡就告诉过我:“看山桃开花,那得等清明。”于是我记住了清明,脑子里常浮现着一个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红吧?我决定不再耽误第二十个清明。于是,我踏着今年的节令来到这里,却没有看见山桃开花。我坚信自己总能看见山桃花。每天当晨光洒遍这山和谷时,我便沿一条绕山的河走起来,这河便是绕山而行的拒马河。这河不知到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它唱得欢乐而坚韧,不达目的决不回头。一条散漫的河,一条多弯的河。每过一个弯,你眼前都是一个新奇的世界。那是浩瀚的鹅卵石滩,拳头大的鸡蛋大的鹅卵石,从地铺上了天,河水在这里变作无数条涓涓细流漫石而过;那是白沙的岸,有白沙作衬,本来明澄的河水忽而变得艳蓝,宛若一河颜色正在书写这沙滩;那是草和蒿的原,草和蒿以这水滋养着自己,难怪它们茂密得使你不见地面,是绿的毡吧,是绿的毡吧。总有你再也绕不过去的时候,那是山的峡谷。峡谷把水兜起来,水才变得深不可测。然而河的歌喑哑了,河实在受不住这山的大包大揽。河与石壁冲撞着,石壁上翻卷起浪花。那是河的哭嚎吧,那是河的呐喊吧。只有这时你才不得不另辟蹊径。或是翻过一条本来无路的山,或是走出十里八里的迂回路,重新去寻找河的踪迹。你终于找到了,你面前终于又是一个新的天地。这当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它不似滩,不似岸,不似原,是一河的女人,千姿百态,裸着自己,有的将脚和头潜入沙中,露出沙面的仅是一个臀;有的反剪双手将自己倒弓着身子埋进沙里,露着的是小腹。侧着的肩,侧着的髋,朝天的脸。你不能不为眼前这风景所惊呆,呆立半天你才会明白,这原本是一河石头,哪有什么女人。那突起的俱是石:白的石,黄的石,粉的石。那凹陷的俱是沙:成窝儿的沙,流成皱褶的沙,平缓的沙。然而这实在又是人,是一河的女人,不然惊呆你的为什么是一河柔韧?是这一河石头一河女人,使我又想起了二十年前这一句话。我怀着强烈的欲望,想去证实一下我的记忆。于是在河的高处,大山的皱褶里,我来到一个先前曾经住过的村子。一位熟悉的大嫂把我引进她的家中,我记起了那时她分明还有一位婆婆。一个家里只有这两个女人,现在媳妇脸上也爬满了皱褶,婆婆的脸简直变成了一张皱纹捏成的脸。她不能再盘腿了,鞧在被窝里,露着青黄的肩胛骨。我对婆婆说话差不多是凑近她的耳朵喊:“您是说过河里没规矩这句话吧?”婆婆一下就听懂了,用被头把裸着的肩胛骨盖盖,把脸转向我说:“那是我们年幼那工夫。”“您也下过河?”我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没有?”她说:“看见那个匣子了吗?”婆婆的头在枕头上活动了一下,示意我去注意一只摆在迎门桌上的梳妆匣子。我知道这是婆婆出嫁时的嫁妆,我把这匣子抱到婆婆眼前,说:“上次我来,就见过它。”婆婆说:“那时候我十六。是我爹从龙门集上挑的,龙门逢五排十大集。”“您是说十六岁过的门?”我问。“可不,过门后就和姐妹下河。我娘家在山那边没河。那阵子谁没打年幼时过过?打,闹,疯着哪!”婆婆闭起双眼不再和我说话,我只和媳妇作了告别。临出门,我没忘记把婆婆的梳妆匣放回原处,并告诉媳妇只要我进山,一定来看她们。走出她们的家,我深作着自己的呼吸:为什么面对一河石头,人非要肃然起敬不可;为什么面对一河石头,人会感到自己的龌龊。因为那里留住的是女人的青春,是女人那“疯”。有了这河里的自己,她们就不再惧怕暮年这个蜷曲着的自己,裸露着肩胛骨的自己。因为她们在河里“疯”过也值了。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知道这里正盛传着一个新名词:旅游。城市的女人和男人都为着旅游而来到这里。他们打着太阳伞,穿着“耐克”,面对这无尽的山,多弯的河,唱着“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也有发现这一河石头的,有时你站在山之巅遥望这河,石头上尽是红的衣、绿的伞。也有女人在河里“疯”,但那是五颜六色的斑斑点点,人实在无法面对这五颜六色的斑斑点点肃然起敬。有人喝完可乐,把易拉罐狠命向远处投,石头上泛着尖厉的回响。(节选自铁凝散文精品赏析)(1) 文章开头写自己寻找“山桃花”未遇有什么作用?(2) 请简要概括拒马河的特点。(3) 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结合文本,探究本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6. (6分) (2017高二上惠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煐,字紫诠,号子千,天津宝坻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儒,官历光禄寺丞、水部郎中,其间获派纂修会典。康熙二十八年四月,王煐出守惠州。守惠七载,不以酒食声色溺,不为美官厚禄摇,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所至必寻游名山川,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王煐抵郡,湖山无恙,而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盖干戈之息未久也。诵读之士,往往散处山谷乡落之中,索居离群,闻见寡眇。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政简刑清,揽风问俗,草木山川皆供点染。又崇文兴教,尊师重道。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以为游息之地。名之曰丰湖书院。初建书院,筹划经费,购金龙镇等处田,买叶氏孤屿废园,并前守所置义学地基,岁收租五百余石。置水口圩店房,岁收租四十余两。贫而愿学者 , 给以膏伙之资。岁有赢余,稍为修葺书院,点缀湖山之用。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王煐作丰湖书院记云:“土地人民,国有之宝。因其高下而修之,因其知能而教之,则为政之所先也。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节选自惠州府志(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折节:降低身份B . 索居离群,闻见寡眇寡眇:微少C . 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仍:陈旧D . 延聘名儒来书院讲学延聘:聘请(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而独孜孜拳拳唯诗是事/贫而愿学者,给以膏伙之资B . 所见人士无贤与否,皆折节交欢/引与酬唱C . 古迹名胜则鲜有存者/贫而愿学者 , 给以膏伙之资D . 所至必寻游名山川/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B . 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C . 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D . 然古今为政知养教人才者犹不乏人至于点缀湖山则或以为无益之费岂知山川之有助于人文若此也(4) 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煐是天津宝坻人,康熙二十八年出任惠州太守。他不沉溺酒色,不贪求美差厚禄,而是孜孜追求吟诗作文这些事情。B . 王煐当初来到惠州,看见惠州的山山水水没什么不好,但是古迹名胜却少有保护;一些文化人大多散落在山乡之中,他们孤陋寡闻。C . 王煐修建惠州丰湖书院,购买金龙镇等地的田园,购买水口圩的店房,作为教育资金来源,每年都有粮食及钱款收入。D . 对于家庭贫穷有心向学的人,王煐自己慷慨解囊,发给他们生活费。在从事政务空余的时间里,他还亲自到书院来看看。(5) 翻译下面的句子。下车伊始,即谒庙廷,易其榜曰先师庙。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7. (11分) (2017高二上岳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人名)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仲淹尝分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于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 , 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权,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 , 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谥文正。(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B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C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D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谥,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褒贬善恶给予的一种称号。B . 卒,指士大夫死亡。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C .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疏用于分条陈述。D . 天圣七年,年号纪年。从先秦开始,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B .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C .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葛怀敏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 .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选自庄子养生主)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8高二上乾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向子諲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注】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同:通“彤”。(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B . 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手法。“消除此恨难”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C . “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金人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D . 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请,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不便名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9. (4分) (2017江苏) 名句名篇默写(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诗经卫风氓)(2) 小知不及大知,_。(庄子逍遥游)(3) 锦瑟无端五十弦,_。(李商隐锦瑟)(4) 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5) 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_。(论语宪问)(8) 在天愿作比翼鸟,_。(白居易长恨歌)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20东北模拟) 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写一段“编者按”。(不超过50字) 据报道,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有人拍到这些地推人员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的视频画面。他们自称“志愿者”,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这一幕,让人错愕。互联网平台帮扶大病患者获得网友救助,帮了很多家庭,很多人为此解囊相助,社会各界也多有肯定。然而,公益事业的生命在于公信力,这种“扫楼式”寻找求助者、按单提成的做法,突破公众想象,也引发舆论质疑:以拿提成为目的,引导患者筹款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与万达合作协议合同
- 德赛西威签合同保密协议
- 专业校企合作合同范本
- 货物采购合同三方协议书
- 疫情协商调整工资协议书
- 装修瓷砖安全协议书范本
- 产品开发及模具合同范本
- 2025招聘合同范本
- 无底薪抽成劳务合同范本
- 进户门安装合同补充协议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比喻(教学课件)
- 75号公告专利收费项目和标准(官费)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电气原理图基础知识课件
- 新教师跟岗学习实施方案
-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写作指导及范文课件16张
- 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管理条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