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他一有机会就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自己解酒的体会,什么蜂蜜水解酒后头痛,新鲜葡萄解酒后反胃、恶心,酸奶解酒后烦躁,香蕉解酒后心悸、胸闷等。B . 为提高孩子的外语成绩,许多家长要求“国际班”从高一开始直接上托福、雅思培训课,以应付“洋高考”,因而这些班里的孩子的“应试压力”不亚于普通高中学生。C . 体验式购物中心不仅满足了购物者对于高端商业模式的追求,同时,在实体购物受到网购强烈冲击之时,体验式购物模式成为实体商业对抗网购的有效模式之一。D .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倘若这几位领导坦坦荡荡,无任何问题,又何惧被人敲诈呢?此外,给公示照片打上“马赛克”能否避免被人敲诈?对此,笔者不敢苟同。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B . 台湾经济发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近年来车辆剧增,而受士地限制,公路不能得到相应发展,其交通混乱也叹为观止了。C . 曾几何时 , 如何防守姚明成为联盟中的一个课题;但是三年之后,没多久大家都知道要用夹击和站前位来对姚明进行有效防守了。D . 当连战的车队驶进博爱广场时,四周立刻被围得密云不雨 , 工作人员拉起安全线,为连战一行疏通出一条通往祭堂的道路。3. (2分) 下列一段话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中的爱的理论一章里的一节,顺序已被打乱,请你重新调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正是在于给予的行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力。我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欣愉悦。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4. (6分) (2018高三上九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因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而惹上官司。B . 不只是传统戏剧,其他领域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C . 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很多人不愿走进剧院观赏戏剧。D . 文中用“木乃伊”形容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永存后却因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由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引出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这个话题。B . 文章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下所面临的双重悖论,挑战大于机遇,富有辩证性。C . 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在好莱坞热映为例,论证了全球化时代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兴。D . 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B . 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也是关键问题。C . 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必将遭遇淘汰。D . 只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5. (13分) (2017高二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瓷瓶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在家里。”“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能。”他说,“不一定卖。”“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是家父。”他说。“他人呢?”老教授问。“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30万。”他说。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卖了瓷瓶。”他如实说。“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父亲说,“可以了。”“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那值多少钱?”顾林问。“最少400万。”(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小说以顾林接到母亲的催款电话为开篇,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B . 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当年明知瓷瓶是赝品,还是因为当年日子艰难,把“假”瓷瓶送给救命恩人,可见老教授也有自私的一面,这个情节使人物形象具有层次感。C . 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D . 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E . 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2) 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3) 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6. (18分) (2016高三上仙游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传奇童星秀兰邓波儿秀兰邓波儿的一生堪称传奇,是一个多年不老的神话。因为她,才使儿童演员真正成为明星,受到众人的关注。无论男女老少,不论国籍语言,他们爱她,爱她蜷曲的头发、甜甜的小酒窝、亮晶晶的大眼睛、欢快的歌舞。她像天使一样给人们带来了欢笑,驱散了人们心中的忧愁,让人感受到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1928年4月23日,邓波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邓波儿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她的母亲功不可没,因为年轻时曾向往银幕生活未能如愿,她便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女儿上。婴儿时的邓波儿就已经显露出天使般的甜美模样,并且遗传了父母的才华,不但有着出色的嗓音,而且表现出惊人的动作协调性。母亲喜欢跳舞,就教她跳舞,3岁时,还安排她进入米格林幼儿舞蹈学校接受训练,这是好莱坞星探经常出入的地方。4岁时,她被导演看中,拍摄了系列片小听差。5岁的她签约了世纪福克斯公司。6岁时,她因在起立欢呼中出色的歌舞表演崭露头角。仅在这一年,她就为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了10余部影片,其中亮眼睛一片使秀兰邓波儿一跃成为众人皆知的小明星,她的歌声也家喻户晓。1935年2月,年仅7岁的秀兰邓波儿接过奥斯卡特别金像奖。并成为有史以来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孩子。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邓波儿也许是最符合这个标准的。但成名过早是要付出代价的。成年以后,邓波儿回忆起她的童年时曾说,我只过了两年懒惰的婴儿生活,以后就一直在工作了。6岁那年我就不相信真的有圣诞老人了,那天,妈妈带我到一家百货商店去看圣诞老人,可圣诞老人却让我给他签名。小小年纪的她,每天必须工作5个小时,周末通常在8个小时以上,此外还要每天跟私人老师学习3个小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银幕上的小天使除了小小年纪就创造了演艺事业的辉煌之外,在成年之后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华彩篇章。20世纪60年代起,秀兰邓波儿开始活跃在美国的政治舞台。1969年,尼克松任命她为第24届联合国大会代表。1974年福特总统当政期间,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加纳女大使,两年后又担任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对于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此要职的女性,福特总统的评价是“一流”。70年代,邓波儿患上了乳腺癌,她勇敢面对,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乳腺癌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还是一种难防难治的疾病,特别是要切除乳房,这是令很多女患者最不能接受的。但是邓波儿不仅做了手术,还在电视节目中向公众袒露了病史,她成为第一个勇于公开病情并倡议防治乳腺癌的名人。当人们问她如何与乳腺癌作斗争时,她答道:如果什么也不做,情况只能变得更坏,我相信上帝和我的医生。对患有同样疾病的妇女,她的忠告是:不要害怕,不要坐在家里等,要去医院积极治疗。正是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使她战胜了病魔,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患乳腺癌的妇女也转变了看法,不再羞于谈及病情,也不再不敢接受手术治疗了。2006年1月29日晚,第12届美国演员公会奖在洛杉矶圣殿礼堂揭晓,秀兰邓波儿被美国演员公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在演艺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在人道主义事业方面作出的贡献。美国演员工会主席梅莉莎吉伯特在致辞中说,我想不出有谁比秀兰邓波儿更适合接受今年的终身成就奖了。她对美国娱乐事业作出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她对全世界的贡献更是鼓舞人心。她的生活是如此不平凡,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作为一个演员而家喻户晓。此后她又作为一名外交官为国家服务30年。每件事,她都努力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她向人们展示了优雅、智慧和果敢,当然还有同情心和勇气。她是我孩童时的偶像,至今仍是。在当晚的颁奖仪式上,78岁的邓波儿对台下的观众开玩笑说:对于那些想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们,我的建议是,要尽早出道。对当今的年轻人,她的建议是:要做一个勇敢和纯洁的人。要听从你自己内心的召唤,不要受外界影响,要做一个真我。(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邓波儿幼年就得到了母亲的正确的教育引导,为了实现母亲年轻时的梦想,她刻苦努力,终于获得了演出的机会和演艺事业的成功。B . 文章以邓波儿童年成名、担任外交官和与癌症作斗争等相关内容为素材,为我们介绍了她传奇的一生,使我们对她有了深入的了解。C . 鉴于邓波儿在演艺方面的巨大名声和巨大成就,美国演员公会授予她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演员公会主席对她做出了极高评价。D . 文章说成名太早是要付出代价的。邓波儿的代价就是减少了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也因为劳累过度而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她中年患上乳腺癌。E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正面描写表现了传主成名的过程,侧面描写多是借助他人评价使人物形象更丰满。(2) 邓波儿在演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在作者笔下,邓波儿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邓波儿被誉为传奇人物,她的传奇之处有哪些?她的人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和容貌。B . 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C . 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动、移动。D .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凝滞:不流通。(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何故而至此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以身之察察遂自投汨罗以死A . 相同,相同B . 不同,不同C . 相同,不同D . 不同,相同(3) 下列属于作者通过渔父之口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的一项是( )A . 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 . 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 . 赞扬屈原保持了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 . 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4) 下列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该文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B . 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目的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C . 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D . 该文议论属总结性评论,抒情方式属寓情于事,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和正直这两大特征。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7遂宁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女冠子元夕蒋捷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注】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灺(xi):灯烛的残灰。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全词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极度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B . 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极力实写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C .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三句写遍地彩灯高挂,灯光明亮照彻元夜,与“琉璃光射”相照应,写出了元宵节日的繁华。D . “江城人悄初更打”一句以动衬静,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E .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以梦境加以再现。(2)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五、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兰州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_,_”(2) 刘禹锡陋室铭中写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_”(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7高一下邹平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8个字。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_ ,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