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_第1页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_第2页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_第3页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_第4页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2012年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显示,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版税收入居“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这些年轻的网络写手因拥有高人气、高收入被视为业内翘楚 , 网络文学创作也因此显示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在近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却在初评中发现青年文学创作的诸多弊端,如30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A . 翘楚B . 欣欣向荣C . 态势D . 不忍卒读2.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31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闭幕式上人们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 共同庆祝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B . 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那些药品,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C . 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 , 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D . 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 , 令人感动。3. (2分) (2017山西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尽管少数企业已经顺应智能制造的潮流,但是由于工业基础不足,使得绝大部分中国企业不可能短时间直接跨越到智能化生产。B .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不仅带来了随迁子女异地中考和高考的问题,也带来了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C . 随着公共健康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关注添加剂、转基因、纯天然等概念,相对应地,强加工型或油炸类食品逐渐被消费者排斥。D . 在全球大力推广纯电动车的今天,在街头看见一辆炫酷的“特拉斯”汽车,人们已经感受不到那种让人值得稀奇的感觉了。4.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4月7日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刘翔通过个人微博,发布题为“我的跑道,我的栏”,正式宣布退役。B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C . 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D . 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 (2016高一上大同期中) 诗经、论语、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中国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下联: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2分)6. (12分) (2019高一下延边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登高中道出诗人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2) 在琵琶行中,“_”是白居易听到浔阳当地音乐时的感受;而“_”一句,则写出了他当夜听到琵琶声时的感受。 (3)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样的诗句是_,_。 (4) 锦瑟中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_,_。 (5)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学识修养的两个句子是_,_。 (6)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7. (6分) (2019高三下韩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朝羊肉的没落李舒有一次看改编版的水浒传,记得是杜淳演的西门庆。勾搭潘金莲一折,王婆为他们置了一桌酒席,主菜是炖羊肉。导演还专门为这块羊肉准备了台词:“娘子嫌这羊肉膻?小人却喜欢。最喜欢羊肉膻。”这导演应该没有读过金瓶梅。金瓶梅里,西门庆吃羊肉的次数不算多,虽然西门府家中倒是常备,但多半都是给下人吃。第四十六回里,一碗烧羊肉是给唱曲儿的李娇儿的兄弟李铭吃的;给官哥儿准备的寄名礼中虽有“一脚羊肉”,但哪里比得上“四只鲜鹅,四只鲜鸡”的排场大。我小时不大喜欢吃羊肉,只有在冬季,独爱一味带皮羊腩煲。羊肉带皮吃,似乎只是南方习俗,我家中来了里下河地区(今苏中一带)的亲戚,见到羊肉带皮,都大惊失色。周作人的家乡绍兴也吃带皮羊肉,据他考证,韩熙载出使中原,中原人便问起了“江南何故不食剥皮羊?”由此可见,在五代时,江南便有带皮羊肉了。羊肉统治中国人的餐桌的年代,已在千年之前。礼记里明确规定,君主祭祀时,“牛、羊、猪”是必备,称之为“大牢”,这是只有国君和贵族们才有资格享用的肉食。“大牢”中,牛因为兼具劳动工具的地位,所以吃牛肉的机会便大大减少了。到魏晋之后,人们逐渐减少了家猪的饲养,羊肉开始真正主宰中国人的餐桌。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曾写道“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太平广记中有关肉类的记述总共105处,其中对羊肉的记载就有47处,而猪肉只有12处。宋朝皇帝对于羊肉的热爱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最著名的故事来自宋仁宗。宋史仁宗本纪说仁宗皇帝:“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想吃羊肉想到夜里睡不着,这大概对羊肉是真爱了。宋朝皇帝对于羊肉的需求确实很大,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时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不过,到了西门庆原型生活的明朝,羊肉已经不如过去那么金贵和流行。万历五年,羊肉1斤卖0.013两纹银,猪肉的价格则是0.018两纹银;到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羊肉1斤则需要0.015两。金瓶梅中,羊肉只做了一回主角。那是在第五十六回,贫寒的常二找结拜兄弟西门庆借钱,西门庆踌躇半日,借了十二两银子,说是“那日东京太师府赏封剩下的十二两银子”,这句话颇让人想起红楼梦里凤姐借给刘姥姥的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常二拿到钱回家,却听到常二嫂的咒骂:“出去一日,把老婆饿在家里。”于是连忙取栲栳上街买了米和一大块羊肉回来。回家时,老婆在门口接转可见期盼之殷切道:“这块羊肉,又买他做甚?”常二笑道:“刚才说了许多辛苦,不争这一些羊肉,就牛也该宰几个请你。”看到这对寻常夫妇的柴米文字,我忽然鼻头一酸,半晌没说出话来。(选自意林2018年第14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淳导演专门为西门庆所吃的羊肉设计了台词。B . 中原人喜食剥皮羊肉,羊肉带皮吃为江南习俗。C . 在一千多年前,羊肉就开始统治中国人的餐桌了。D . 金瓶梅里羊肉只在第五十六回做了一回主角。(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导演设计西门庆吃羊肉的场景推导出他没有看过金瓶梅的结论。B . 文章主要运用羊肉与猪肉的用量与价格对比论证了羊肉的宋盛明衰。C . 文章列举西门庆借钱给常二与凤姐借钱给刘姥姥的事实主要是为反证羊肉的没落。D . 文章论证羊肉从统治中国人的餐桌到没落的变迁,主要是按历史时间顺序推进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五代时开始分化,中原吃剥皮羊肉,江南吃带皮羊肉了。B . 古代祭祀时“大牢”三牲中,羊的地位一直比猪的地位高。C . 贫寒的常二为慰劳妻子借钱买贵羊肉的情节深深打动了作者。D . 中国历史上的羊肉的兴盛和没落与时代和习俗的变迁有关。8. (12分) (2019高一下楚雄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心的猎枪马海霞爷爷的果园里有三间石头屋,是爷爷亲手盖的,夏天住在里面凉飕飕的,不用扇扇子也感觉舒适惬意。我和哥哥可以随便在果园里玩耍,随便摘园子里的水果,但唯独不能动爷爷石屋北墙上挂着的那支猎枪。爷爷发话了,谁要动那支猎枪一个手指头,就把谁的屁股打开花,还要把他撵出果园,永远不许再踏进果园半步。从小我就知道,猎枪除了爷爷能背在肩上,谁也不能碰,连父亲也没这个特权。爷爷说,猎枪有灵性,跟着他几十年了,只有他懂它,外人乱碰容易走火,伤到自己,伤到别人,都是灾难。我喜欢爷爷背起猎枪的样子,像个战场上的英雄 , 但村里人都笑话爷爷:背了一辈子枪,枪法却像瓜地里进了雨水的西瓜,时间越久越烂。这话不假,爷爷枪法不准,十足的不准,他天天背着猎枪在果园里找兔子打,但从未打到过一只。邻居李大爷,背着猎枪出去俩小时,回来枪杆子上就挑着几只野兔,在那个一年吃不上几顿肉的年代,李大爷家的孩子们着实让小伙伴们羡慕,他们隔三岔五就能开荤,吃到兔肉。偶尔李大爷路过我家门口,也会虚让一下:“送给你家一只兔子吧,等你爷爷打到兔子,估计得下辈子,哈哈哈”听到此话,我把冒出喉咙的哈喇子用力吞咽下去,边关大门边说:“不要,俺不吃兔肉,奶奶说吃了兔肉会长兔唇的。”李大爷的几个孩子一年吃的兔肉数也数不过来,他们的嘴唇也没裂出豁子来,倒是兔肉的香味儿飘到我家,馋得我使劲儿咬着嘴唇,嘴唇都被咬得干裂蜕皮,有时肿了,像个兔子嘴,难看死了。我央求爷爷,下次发现兔子了,一定瞄准了再打,别再让兔子跑了。爷爷抽了一口烟,悠悠地说,可能我眼花了,瞄不准了。李大爷听到这话儿,乐得眼泪都下来了,他打趣爷爷说,老马头,我是指哪打哪,你是打哪指哪,咳,知道为何你家果园小毛贼少吗,就是怕你的烂枪法,打兔子不成再误伤到了人。爷爷嘿嘿笑着说,我这枪法不准的名声都是你喊出去的吧?李大爷哼了一声,扭头便走了。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巡园,远远看到一个妇人在偷摘我家桃子,我刚要出声喊她住手,爷爷一把捂住我的嘴,拉着我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待妇人走后才将我拉出。我问爷爷,为何不呵斥偷果贼,还要躲在一旁,看着她偷?爷爷说,一个妇道人家,可能家里困难才冒险来偷的,几个桃子值不了多少钱,咱若当场逮住她,她一定害怕,再把她吓出个病来,咱良心上过意不去。后来,派出所要求村民上交猎枪,李大爷的猎枪被没收了,他再也不能打兔子了。过了几日,他见爷爷的猎枪没上交,便向派出所举报了爷爷。那天派出所的民警来果园里找爷爷,爷爷亲手摘下挂在北墙上的猎枪递给民警,民警看了看,又还给了爷爷。原来爷爷那支猎枪是假的,怪不得爷爷一辈子没打死过一只兔子呢。问爷爷为何背着假枪巡园呢,爷爷说,新中国成立前世道乱,果园没少被贼偷,他自己做了一支假枪,故意传出枪法不准的名声,果园里贼果然少了不少。用李大爷的话说,枪法不准比枪法准更吓人呢。那些贼人知道了,才不会为了仨瓜俩枣提心吊胆的,害怕爷爷打兔子时误伤了自己呢。爷爷说,也有人胆子肥,他巡园子时发现有人偷果子,但他不会明喊抓贼呀,他每次都自言自语,声东击西说,娃呀,前面有只兔子,别动,我瞄准了哈。小毛贼听到便撒丫子跑了。爷爷的猎枪永远不会走火,但却一直走心。(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喜欢爷爷背起猎枪的样子,像个战场上的英雄”这句话显示了爷爷在“我”心中的形象,和村里人都笑话爷爷枪法很烂形成对比。B . 李大爷的言行衬托了爷爷的形象。李大爷枪法准,但爱炫耀,他假意要给“我”家一只兔子,其实是为了炫耀自己,嘲笑爷爷的枪法。C . “奶奶说吃了兔肉会长兔唇的”,“我”说这一句话反映出“我”的复杂心理,“我”想吃兔肉但又反感李大爷,为了维护自尊便如此说。D . 妇人因为家里贫困才出来偷桃子,这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社会情况,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有助于理解主人公的形象特点。(2) 小说最后揭示了“猎枪是假的”这一真相,这一结局在前文有哪些伏笔? (3) 爷爷的“走心”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11分) (2017高三上陆川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余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墨,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石公曰: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取材于袁宏道徐文长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B .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C .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D .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杂剧的体裁是一本四折,又可以加 “楔子”。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B .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以表德”,名是字的阐义。名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有时候,人们也以姓名与字连称为尊重。C .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秀才参加再高一级考试通过的,是举人;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后是进士。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D . 疏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年轻时怀疑署名为“天池生”的北杂剧四声猿是元人作品。B . 我无意间发现一函诗集阙编,印刷质量低劣,内容却极精彩。C . 总督胡宗宪聘请徐文长做幕客,徐文长统率兵将,威振东南一带。D . 石篑认为徐文长诗文的崛起,可以一扫近代文坛庞杂卑陋的习气。(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10. (11分) (2019高一上贵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 , 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 , 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节选自荆轲刺秦王)(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B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C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D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B .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C . 祖,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D .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B . 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C .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D . 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1分)11. (3分) (2019高一上通化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B . “塞天昏”的“昏”字,表明时间是黄昏时分,首联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C . “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D . 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E . 尾联的“闲”字与“喜”字相对应,传达出了诗人对“无战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游猎生活的向往。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