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1. (6分) (2017高一下林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白诗的语言弹性,他的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是与渗透于其间的诗性直觉和用典密不可分的。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直觉。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钟嵘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但钟氏的话带有片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直觉的文化密度较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他这样写晓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致。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赠崔秋浦)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的沉默。在县府衙门,他体验到无为而治的县令公事清闲和诗酒兴浓,竟然与花鸟同乐了。由于他以直觉拾取清新的意象,有些诗行几乎语语珠玑,带有自然的光润性。直觉的魅力,在于它抛开某些文化杂质的拖累,还原出诗的天然本性和天真情调。面对这种天然纯真,人们当会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思无邪”。也就是说,直觉的本质在于真,它卸去了某些文化化妆。如越女词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采莲女笑入荷花去,是一幅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何等鲜丽的画面。她竟然会“佯羞”,但人们不会因其“佯”而觉得在作假,反而觉得她胸无城府,脱口而出,天真无邪。作诗作到这个份上,也可谓化境矣。(摘自杨义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直觉的一项是( )A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B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C .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D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直觉具有始发性,和用典一样是诗学领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李白的诗歌中表现得比较充分,这也使得李白诗歌语言富有弹性。B . “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清晨登陇首”“明月照积雪”,这些诗句无不是由直觉而得来,意象新鲜,犹如带着露珠。C . 钟嵘在诗品中特别强调了直觉之于诗歌的作用,作者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因为作者认为诗歌需要直觉,但也并不排斥“用典”。D . 诗歌如果既要用典又要直觉,这时就要平衡好二者在诗中的作用,让它们在诗中各得其所,如此才能彰显诗歌的文化真趣和自然真趣。(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 本文所说“直觉”是特殊术语,因为它不是简单指对审美对象的外形描摹,而是要具精神深度,能传达诗人对审美对象特殊观照。B . “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其中含蕴着作者的大胆想象,融入了作者独到的生命体验,因此完全可以称得上“直逼事物本原”。C . 若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中的“青池满”和“绿树低”已能诉诸视觉的形象,“鱼跃”和“莺吟”则透示着生命的欢快。D . 越女词其三用了“佯羞”或直觉,却没因此损害诗中形象给读者留下了胸无城府、天真无邪的美感,可见李白作诗堪入化境。2. (15分) (2017高一下武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从雕花匠到画匠光绪四年,父亲打听得有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领个徒弟。托人去说,一说就成功了。这位周师傅,在白石铺一带,是很出名的,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是他的绝技。我跟着他学,他也耐心地教我。我很佩服他的本领,又喜欢这门手艺,学得很有兴味。经过一段时间,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又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千篇一律。我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果子或花木。还搬用平日常画的飞禽走兽,造出许多新花样,果然人人都夸。光绪八年,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仔细看了一遍,实在是好。向主顾借了来,在我挣来的工资里,匀出些钱,买了纸、颜料和毛笔,晚上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订成了六本。从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了。一位远房本家,名叫齐铁珊的,他很关心我的画。有一次,他对我说:“萧芗陔快到我哥哥家里来画像了,我看你何不拜他为师!”这位萧师傅,纸扎匠出身,画像是湘潭第一。我就到他家去拜师。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我,画像这一项,就算初入门径了。光绪十五年刚过年,我第一次见到寿三爷。寿三爷名叫胡自倬,号沁园。那天正是他们诗会的日子,到的人很多。寿三爷听说我到了,很高兴,当天就留我同诗会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他家延聘的教读老夫子名叫陈作埙,号少蕃,学问很好,也是湘潭的名士。吃午饭的时候,寿三爷说:“你如愿意读书的话,就拜陈老夫子的门吧!”吃过饭,按照老规矩,先拜了孔夫子,我就拜了胡、陈二位,做我的老师。少蕃师对我说:“画画总要会题诗才好,你就去读唐诗三百首吧!诗的一道,本是易学难工,就看你有心没心了!”我小时候读过千家诗,几乎全能背出来,读了唐诗三百首,上口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读得很有味。少蕃师又叫我在闲暇时,看看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还时常给我讲讲宋八家的古文。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读书的同时,我跟胡沁园老师学工笔花鸟草虫。他对我说:“石要瘦,树要曲,鸟要活。”我常常画了画,拿给沁园师看,他都给我题上了诗。他还对我说:“你学学作诗吧!光会画,不会作诗,总是美中不足。”那时正是三月天气,牡丹盛开。沁园师约集诗会同人,赏花赋诗,他也叫我加入。我放大了胆子,作了一首。沁园师看了,念道:“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这两句不但意思好,十三谭的韵,也押得很稳。”这一炮,居然放响,是我料想不到的。我在胡家,读书学画,有吃有住,心境安适得很,眼界也广阔多了,只是总想起家里的光景。那时照相还没盛行,画像这一行生意是很好的。沁园师知道我这个意思,到处给我吹嘘,附近的人都来请我去画。后来我又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人家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人家叫我画细的,就送我四两银子,从此就作为定例。我觉得画像挣的钱比雕花多,又省事,就扔掉了斧锯钻凿一类家伙,改了行专做画匠了。生意越做越多,收入也越来越丰,祖母笑着对我说:“阿芝!你倒没有亏负了这支笔,从前我说过,哪见文章锅里煮,现在我看见你的画,却在锅里煮了!”(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1) 文中提及齐白石哪几次重要的学艺经历,促成他从雕花匠转变为画匠?(2) 齐白石曾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来告诫学生要跳出老套,立志创新。文中他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艺术主张?(3) 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尾段蕴含哪些情感?3. (12分) (2018高三下阳高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鞭笋过墙聂鑫森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在这个下午,回到了古城曲曲巷中的家。在这个祖传的院子里,他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棵粗粗细细的竹子。不是普通的竹子,是稀有的斑竹、罗汉竹、方竹,都是他历年从外地购回并栽种、培植的。他此生爱竹、师竹,不可一日无此君。他的名字是已故父亲所赐,姓节名新篁字解箨,长大了才知道典出唐诗人元稹新竹中的句子:“新篁才解箨。”箨是笋壳,竹笋挣脱箨才能成为竹子。老伴华素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坐下来。节新篁搔了搔满头银发,忽然叹了一口气。“新篁,又有心事了?”“华素,我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先教书,后调到文史研究馆。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写的书、主编的书虽不能说等身,至少可以等臀。”“你活得直而有节,也活得充足、高贵。口碑很好。”“夫人话外有音?”“没有。比如那天深夜,你突发心脏病,偏偏咱们这巷子逼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只好去敲邻居的门,立刻惊醒了好多家好多人,他们用竹睡椅扎上两根大竹竿变成了抬轿,抬起你就往外走。一到医院,你被送进了急救室。大夫说再晚来十分钟,你就没法救了。”“不是我平日做得好,是他们以德报怨。你不是不知道,我这高傲的秉性,就有过分的地方。左宗棠说:人不可俗,不可不随俗。我就忽略了,真的很愧疚。”两个人沉默下来。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见面点点头,多话不说;劈面相遇,侧身让人先过去;邻居有什么婚丧大事,礼貌地去送个包封,但不会去吃酒宴石凳边斜出一棵罗汉竹,竹根边点缀几朵蓝色的矢车菊。华素欲弯腰把花扯去,节新篁说:“别动!”“你一直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这一刻,我觉得它们都很入眼。”节新篁怔怔地看着矢车菊。他六十岁退休时,平日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书法也颇具名声,尤以楷书和隶书为人激赏,过大年了。有几位年长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书写春联,他含笑说:“我正在赶写书稿,时间紧,但我会让各家都贴上春联。”他当然不会动笔写春联,觉得自己的手迹贴在街巷,有些委屈。他去文化用品店买了几十付印刷品的红纸对联,一家一家地去送。曲曲巷里,几乎家家都有院子。一墙相隔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匀一二棵竹子去栽种,他笑着说:“不容易侍弄的,别费那个神了,想看,你只管来看。”邻居并不见怪,开玩笑说:“倘若竹笋过墙来,你应该不会阻拦吧?”他说:“绝不阻拦。不过,院墙的基础下得很深,又是麻石砌的,它怎么过去?”不是节新篁小气,而是他有异秉,觉得这样的好竹子,有几个懂得其妙处?别亵渎了这清玩之物。阳光如金箔,在竹叶间飘飞。节新篁说:“华素,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你猜我最喜欢哪一首?”华素笑了,说:“你住院时,我天天守在病床前,你说了许多自省的话,特别是邻人乞竹而不允、鞭笋过墙而不能的事,你说得最多。我猜这首诗应是: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知我者,内人也。鞭笋过墙,情至深而无声,心气相通,根叶相连,为人际和谐的大境界,好得很啊。”华素故意问:“你准备用手扯着鞭笋过墙?”“非也。说到鞭笋过墙,古书中早有妙法。我会先请工匠把院墙下的基脚掘开一个大口,铺上沃土;再在竹林边挖出一道不浅不深的土沟,与基脚的大口相连。然后,在土沟里撒入熬得稀烂的猪骨头和碎肉,再掩上土。竹根也就是鞭笋,会顺着土沟穿墙而去邻家。”“你是想在无声无息中,改善与邻里的关系。”“对。待邻家有了新竹,我再传授引竹之法,鞭笋又去他的邻家。以此类推,不出几年,家家皆有湘妃竹、罗汉竹、方竹了。”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候。院门忽然叩响了铜环。“节先生、华老师在家吗?”是隔壁邻居的声音。他们齐声答道:“在!”“你们别张罗晚饭了。我们已备好,祝贺节先生康复出院,请你们来吃个便饭。”节新篁大声说:“谢谢!我们马上过来!”(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主人公节新篁以竹为名,爱竹师竹,甚至不可一日无竹,爱竹一直是他与邻里交往的障碍。B . 小说将故事情节浓缩在半天时间,借助对话勾连过去与现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C . 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节新篁原本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却又制止老伴扯去罗汉竹旁的矢车菊,暗示他对邻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D . “鞭笋过墙”喻指打破隔膜,与邻里友善相处,以此为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2) 小说中的节新篁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小说以节新篁爽快答应邻居邀请晚餐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6高三上绥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 , 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月份史记一二卷注:洗沐:官员休假;算:竹器;推毂:推荐;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逋负:拖欠款项(1)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2) 下列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B .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晋,加,超迁,拔,擢,左迁和拜。C . 战国时期,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指崤山以东。后秦人也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在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D . 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曾记载“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是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如今成了平民。(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 . 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 . 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D . 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9高三上商南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 , 何时返旆勒燕然。【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B . 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C . 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D . 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2) 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9高三上南京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信誓旦旦,_。(诗经氓) (2) 不义而富且贵,_。(论语述而) (3) 定乎内外之分,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 (5) 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6) 纵一苇之所如,_。(苏轼赤壁赋) (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_,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2016丽水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代的稻草人之所以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奖头奖,惟其说是得益于审美,毋宁说是思想性与批判性的共同胜利B . 自乌镇旅游景区开发以来,周边的羊肉面店不断向景区会聚 , 加上众多游客口口相传,“乌镇羊肉”的名声不胫而走C . 本次G20峰会与APEC会议主题都有“包容”两字,这意味着各国之间不要以邻为壑 , 而要协调相互之间的各项政策D . 经过共七轮谈判,古巴与欧盟终于签订关系正常化的城下之盟 , 为双方在经贸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打开了宽广通道8.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院长的位子是否必须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又是否非得是年轻人的禁区,的确本就值得商榷。B . 文化部下一步将加强对珠算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并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中长期保护规划。C . 这对师徒在短短十几个月时间内,取得了在十几年职业生涯当中很多球员才会达到的成就。D . 城南公司遂宁管理处解释,设置阻车器是出于考虑到工作人员和行人的安全而作出的决定。9. (2分) (2017浙江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风化雨/滋养莺飞草长/创新创业/成就千万浙商/你们用拼搏/你们用敏锐/_/你们用诚信/打造立业的走廊/你们用感恩/回报养育的故乡/你们用使命/_挺起民族的脊梁越过一道道难关抓住一次次商机。A .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