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ppt_第1页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ppt_第2页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ppt_第3页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ppt_第4页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MolecularBiologyandGeneEngineering,王忠华2012.5.7,Tel:620043QQ:576128448办公室:64号楼305室,第一讲绪论,主要内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含义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展简史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基本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几个热点问题其他,生物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研究历程。最早人们从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形态、解剖和分类开始,随着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发展,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到20世纪中叶以来,生物学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目标,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开始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这是对生物界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广义来讲,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也就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例如,蛋白质的结构、运动和功能,酶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学,膜蛋白结构与功能及跨膜运输等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当然,也涉及到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基因工程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共体)的基因或基因组提取出来,或者人工合成的基因,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经过体外加工重组,通过一定的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受体)的细胞内,使之能在受体细胞遗传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展简史,1944年,Avery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证实了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53年,Watson和Crick在Nature杂志(171:737738)上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模型,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Kornberg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实现了DNA的合成;,1958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即著名的“中心法则”;同年,Meselson与Stahl用实验证明了DNA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1959年,Uchoa发现了细菌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成功地合成了RNA,研究并重建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RNA中间体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1961年,Nirenberg和Matthaei破译了所有三联体密码子;同年,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著名的乳糖操纵子模型;,1962年,Arber首次发现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存在;1970年,Smith首次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到第一个限制性内切酶;同年,Temin和Baltimore首次发现在病毒中存在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逆转录酶;1972年,Berg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开辟了生物学新领域-遗传工程;1977年,Robert和Sharp在研究腺病毒的mRNA合成时,首次发现了断裂基因的存在;1977年,Sanger和Gilbert分别提出了两种DNA测序技术-酶法(或双脱氧链终止法)和化学修饰法;,1981年,Cech和Altman首次发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983年,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同时先后开展多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基因组学”时代;1994年,Wilkins和Williams等首次提出了蛋白质组的概念;1997年,Wilmut等首次成功地从体细胞中克隆出羊-Dolly;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完成包括人和水稻等重要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生命科学研究进入“蛋白质组学”的新的发展阶段。,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发展的几个里程碑,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目前,分子生物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或“蛋白质组时代”。,分子生物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一览表,3.1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核酸的结构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序列特征DNA生物合成(复制)DNA损伤与修复DNA重组RNA生物合成(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克隆载体研究:cloningvector受体系统的研究:hostcellsystem目的基因的研究:targetgene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genomicresearch应用研究:application,3.2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分离获得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切割外源DNA和载体DNA连接酶将外源DNA和载体连接,组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带有重组体的细胞培养扩增,获得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筛选和鉴定转化细胞进一步研究分析,实现功能蛋白的表达,发育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许多发育相关基因纷纷克隆成功,如控制果蝇体节发育的Homeo基因、金鱼草的的花瓣发育基因DEF等。上述基因的克隆已开辟了发育分子生物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并在近年来获得较大进展。,4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植物生理学方面光合作用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一些植物的叶绿体DNA的全序列测定已经完成,光合作用有关的基因如光系统I和II、电子传递链、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等的表达调控研究都已基本完成,使光合作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神经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神经系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造成神经生物学的革命性变化。如乙酰胆碱受体的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已经完成。神经通道也已得到纯化和基因克隆,分子生物学渗入神经科学已产生了分子神经生物学。,5当前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几个热点问题,一些重大疾病的致病分子机理研究(如癌症、HIV、SARS和禽流感等);基因与发育的关系;抗病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分子育种技术的建立与发展,主要参考书,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子生物学基础杨歧生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杨荣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陈启民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高级分子生物学要义特怀曼编著科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精要Malacinski著化学工业出版社GenesLewin.Pearsonprenticehall.2004Molecularbiologyofgene(fifthedition)Watson,etalG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2004,张惠展基因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闫新甫转基因植物科学出版社2003王关林等植物基因工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2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AdrianSlater,etalPlantBiotechnology-ThegeneticmanipulationofplantOxforduniverssitypress.2003,相关学术性刊物,1外文期刊Nature/ScienceCellPNASEMBOJGene&DevelopmentPlantCell/PlantJournalPlantMolecularBiologyBiotechnologyandGeneticEngineeringReviewsBiotechnology&BioengineeringTrendsinBiotechnology,Nature自然出版:英国MacMillan.Ltd创刊:1869年刊期:周刊定位: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即科学论文具较高的新闻性和广泛的读者群。论文不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学贡献”,还必须“令交叉学科的读者感兴趣”。,英文名:ScienceMagazine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