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绪论及骨学_第1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绪论及骨学_第2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绪论及骨学_第3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绪论及骨学_第4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绪论及骨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人体解剖学系统分析,绪论,一,什么是正常人体解剖学? 根据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正常人体形态躯干、四肢、颈部的人体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间质组织(上皮、结合、肌肉、神经)器官(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的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内分泌、感觉、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分科、人体1/3以上的医学名词来源于解剖学。 2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西方医学? 中医? 王清任“书不知道脏腑,痴人说梦?治病不知道脏腑,什么是盲人夜行”三、如何掌握正常的人体解剖学? 观察标本、实物、照片等1、理论联系实际,多看标本2、仔细阅读教材3、同学之间讨论4、解剖学姿势和方向用语(1)解剖学姿势1、身体直立。 2 .面前抬头看。 3、双上肢自然地垂到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4、双下肢接近,脚尖向前。 (二)解剖学方位用语1 .上、下(头足)2.前、后(腹侧、背侧)(前后)3.内侧、外侧(正中矢状面)4.内、外(空洞器官)5.深、浅(皮肤)6.四肢构造方位近侧、远侧(躯干基准)尺侧、桡侧(前臂)胫侧、腓侧(小腿)、(箭状面前后(3)水平面(横截面、运动系统、一、构成(占有体重的60% )骨:连接形成骨架,构成支架,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参加运动,作为杠杆工作。 关节(骨连接):运动中作为支点,中枢作用的肌肉(骨骼肌):运动中给予动力。 二、主要功能1、运动2、支撑3、保护内脏4,提供体表标志,第一节的概要,一、总论(一)骨的形态(二)骨的构造(三)骨的理化性质二,各论(一)躯干骨(二)上肢骨(三)下肢骨(四)颅骨,第二节骨学,(一)骨的形态(分类), :躯干骨-51片上肢骨-64片下肢骨-62片颅骨29片,一、总论、一、长骨2,身体(干)有空洞,称为骨髓腔,含有骨髓的干的一定部位有血管出入的滋养孔。 两端膨大,被称为髁,中坚和髁相邻的部分被称为干髁端。 髁软骨:小儿长骨的骨干和端部之间夹着软骨。 成人髁软骨骨化成骨线。 短骨呈立方形,常群结,有弹性和耐压,如肱骨(8片),跗骨分布于臂和横足部,扁骨呈板状,分布头胸,主要构成骨性腔壁,保护颅骨、胸骨、肋骨等器官。不规则的骨,如椎骨,含气骨(上颚骨、筛骨)的种骨,(二)骨的结构,骨膜,构成:与骨表面密接的致密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神经。 分为内侧和外侧两层,外侧含有致密的胶原纤维,内侧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功能:促进骨的发生、生长、改造、修复。 对骨折的愈合和新的骨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骨髓,定义:长骨髓腔和骨质间隙填充的疏松结缔组织。 具有造血功能。 分类:红骨髓:不同发育阶段含有大量红血球和白血球的骨髓。 红色,胎儿和幼儿的骨内全部。 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含脂肪组织,黄色,无造血功能。 出血多,贫血时,黄骨髓会转化为红骨髓。 6岁左右,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但红骨髓还残留在各种类型的骨髓松质内,继续造血。 临床上多对髂骨髂骨棱、胸骨进行骨髓穿刺。关节软骨紧贴骨面,减少摩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主要成分是骨胶原。 关节软骨代谢能力低,再生能力差。 有机质(1/3) :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燃烧主要是胶原。 韧性/弹性。 孩子多,骨骼容易变形。 无机质(2/3) :碱性磷酸钙(Ca盐)等,骨灰。 参与体内钙磷代谢,骨头是体内钙磷的储备仓库。 硬度/脆性。 老人多,容易发生骨折。 骨燃烧3354残留遗骨(无机质),骨稀盐酸浸渍36个月有机质(骨胶原)很有弹性,容易结合。 (3)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成人),躯干骨(51片),椎骨24片骶骨1片胸骨1片肋12对-24片,颈椎-7片胸椎-12片腰椎-5片骶骨-5片(骶骨1片)尾椎4-5片(尾骨1片),一、椎骨(2)椎弓:弓形骨板椎弓根:椎上下切痕椎间孔(神经和血管通过)椎板(两侧椎弓根向后方扩展的骨板) *椎孔,椎管(接受脊髓和脊髓神经根) (3)7个突起:上关节突(1对)下关节突(1对)横突(1对)棘突(1个),2 棘突末端C2-6的短分支C7不分支特殊颈椎寰椎(C1 )枢椎(C2 )隆椎(C7 )、寰椎(C1 )没有椎体、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侧块构成。 轴椎(C2)椎体上指状突(齿突)隆椎(C7)棘突长,末端不分支。 (2)胸椎、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棘突起长,向后下方延伸,呈叠瓦状,(3)腰椎、椎体大,棘突起呈板状水平延伸,棘突起的间隙大。 (4)骶底向上与第5腰椎相接,尖朝下。 岬骶前缘前突耳状面髂骨和关节骶骨管、骶骨管裂孔(麻醉穿刺)骶骨角(骶骨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临床定位骶骨管裂孔位置)前: 4个骶骨椎体骨化横线; 骶骨前孔后面: 4个骶骨棘突起愈合,形成骶骨正中棱的骶骨后孔(5)后骨,1,胸骨柄(其上边缘为颈静脉切除痕迹) 2,胸骨体(其侧缘连接2-7肋软骨) 3,剑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