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古诗鉴赏考点聚焦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考查时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包括修辞技巧和其他借景抒情等表现技巧。评价作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以及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古诗鉴赏历来是高考的重点,每年每套题都会涉及这一考点。从2008年考查情况看,考题呈现出了选材集中、题型固定、考点突出、考查角度多样化等特点。2008年试题,唐诗、宋诗、宋词仍占主流,辽宁选择了元曲,这是少数;考题大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上海、北京除外),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考查角度看,有的侧重于考查局部,有的侧重于考查整体,有的侧重于内容,有的侧重于形式,但不管是何种形式,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需要考生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诗歌本身理解就可以。另外,从诗歌本身选材看,清丽淡雅且情景交融式作品占主流,尤其是那些包含名言警句的精短的抒情诗、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和送别诗分量更重。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重点,考查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鉴赏题可能有所增加,像2008年广东卷那样,把两首在某一点有相通之处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异同;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仅有大师巨匠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知名诗人的作品,不仅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总体上看,2009年高考仍以“稳”为主。经典剖析1.(2008山东高考,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 堂 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撚():持取,捻弄。(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解析:这两小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理解作品内容是进行评价的前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的景、物、人、事,所以,在鉴赏评价时,必须把握住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一般规律性的东西,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法的运用。本词中的景物描写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无奈”之情可根据词中的“憔悴”“无奈”“恨”等关键词语来把握,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这些意象通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本词中又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的。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2.(2008安徽高考,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此题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进而了解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感情,这一点可以通过注释去掌握。了解了这一点,作者内心之“孤独”、之“苦闷”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孤”正好与题目中“小孤山”的“孤”吻合。显然,作者是想借小孤山表达自己的情感,托物言志的手法也就不难看出了。参考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一样,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志士严重匮乏,比喻贴切。3.(2008广东高考,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特殊的是两首诗比较阅读鉴赏,两首诗并考,诗中所写事物往往相同或相近,而表达的感情、思想,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则往往有别,分析时注意区别异同。这两首诗都写“木芙蓉”,这是同;情感一明一暗,这是异。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对“青女”的注释,否则不容易把握诗的旨趣。参考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知识整合一、古代诗歌鉴赏常用知识归类二、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鉴赏方法1.看诗歌题目题目是诗词的眼睛,也常常是作答的切入点。它往往直接揭示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如李华春行即兴中“春行”表时间、事件,“即兴”揭示了诗人触景生情,写所见所闻所感。2.看作者(1)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有助于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如宋诗比之唐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语)。这一方面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的生活经历,比起唐代李白、杜甫等都要简单得多,比较重理智轻感情;另一方面宋代强化了文人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文人比较注重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责任和道德义务,而抑制个性的自由发展和表露。(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先看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后看个体风格,一个作家的整体趋向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特例作品存在,如李清照、陆游等。(3)注意走近作者。这就是说鉴赏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的内容。3.看关键词诗歌中有的词能直接表达出诗的基调或作者情感。如“愁”“怨”“病”“孤”等往往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凉、意志的消沉,“喜”“乐”“笑”“欢”等则常表达作者的喜悦、愉快之情。4.看意象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诗人表达感情的载体,要了解诗中有关这一意象的描写,弄清表现的意象特征进而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选择“梅”这个意象,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5.看诗前小序和注释一些古诗词的前面往往有一个“序”,或交代创作年代,或交代创作缘由、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它对理解诗词思想内容至关重要,鉴赏时不能忽视;如诗词后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还可以暗示题目答案。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鉴赏,小注中注明作者“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这一小注对于理解作者政治上失意的落寞心情就很有帮助。6.看答题要求诗歌主体内容的鉴赏固然重要,但有时的题目要求也会从某一角度暗示作品的内容或手法,因此不可轻易放过。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诗歌鉴赏的第(1)题问“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这一问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对于理解作者情感进而全面回答第(2)题第二问大有帮助。三、古代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2.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对比。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析语言型此题型分两类:一是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二是某诗句的含意(特殊含意、深层含意)。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或:这句诗含有什么深意?)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某句诗的含意(特殊含意、深层含意,如语境含意、意境含意)。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结合全诗分析某句诗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分析它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4.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6.观点不同型提问方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病理机制与临床管理
- 私立医院护理服务特色
- 戏曲脸谱汇报课
- 物联网安全技术体系
- 拼多多无货源电商模式讲解
- 2026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田阳高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学校剪纸社团汇报
- 外科手术医院感染之我见
- 县级人民医院痔疮诊疗体系
- 微地震监测技术
- 2025家电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墙绘设计方案汇报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成人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
- GB/T 45774.1-2025陶瓷砖表面抗菌活性的定量测定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有抗菌剂陶瓷砖表面
- 1.5 植物的变化 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 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风机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QGDW11486-202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