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技论文关于刍议杂技“平衡”的艺术价值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杂技表演是一种综合表演者表演技艺和观众审美感受的艺术类型,以其精湛的表演形式和人体的极限挑战来刺激和激活观众的兴奋点。然而在当代社会中,杂技的艺术价值并没有被全面发掘,尤其是杂技表演中的“平衡”艺术。本文以杂技表演中最常见也最惊艳的“平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双重维度揭示蕴含在“平衡”这一表演动作中的艺术性,以展现杂技这种艺术表现的独特审美价值。 关键词:杂技;平衡;审美;艺术价值 1 从“平衡”这一动作看杂技“无声”的表演魅力 正如上文所说的,杂技之所以引人入胜很多时候是因为精湛的表演技艺,而这种表演技艺又不同于其他的表演门类,尤其不同于歌唱、戏剧、朗诵、相声、口技等靠声音来表演的艺术表现类别。相比之下,杂技不仅无法用声音来表演,可以说杂技完全就是“无声”的表演。整个杂技表演中,所有的表演者都要在舞台的配乐中,用无声的形式完成表演,甚至是马戏团里小丑的科插打诨都无法逃过“无声”的表演形式。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同时又是严苛的,因为这势必要求表演者在不借助语言的帮助下,只能通过比语言艺术更为吸引人的肢体动作,才可以赢得观众的关注,博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平衡”这一杂技动作,是我们在观看杂技表演时最常见也是最为叫好的一个动作。这个动作之所以能够屡次赢得观众的欢呼声和赞叹声,首先是因为它借助肢体的动作和造型,创造出使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观感。不管是表演者借助道具还是和同伴合作表演,不管是用单手倒立还是用托举的动作来完成“平衡”这一表现形式,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已经完全超越了“有声”表演所具有的艺术冲击力。这种艺术冲击力也同时证明,对杂技这门表演艺术来说,技巧和动作才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最显性的特征,也是之所以成为“杂技”的核心。正如字面上的理解,杂技本身就是用复杂的技巧作为表演形式的艺术类型,技巧是它存在的依据、手段、形式和主要内容。 “杂技是一门不受语言障碍限制,最具有综合性和世界性的表演艺术。它直接激发审美欣赏者的艺术感悟,从中领略审美诱惑力和认知审美趣味所凝结的杂技艺术美感。”1这种特殊的艺术美感和欣赏者的猎奇心理、视觉感受、审美体验等要素直接对接,由此获得自身非凡的艺术魅力。就“平衡”这一动作来说,要呈现出这种超凡的艺术魅力,往往要借助两个层次的表现形式来完成。 第一个层次,往往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如何首先寻求“平衡”的支点,完成“平衡”的形体展现。这个理由之所以首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整个表演能否通过“平衡”这一动作传递出美感。作为杂技表演的基础性硬件,这一理由“从力学角度看,都是求得物体的平衡,或者说是求得整个运动系统的平衡。可以说,杂技表演中很大部分是充分研究、把握、利用了物体平衡的各种形式。只有这样演员和椅子的重力作用线,才能始终保持通过地面上那把椅子的支撑面,重力与地面支撑力平衡,表演才能成功。”2 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使得整个“平衡”动作可以完成得更为完满。作为修饰性的动作补充,这一层次其实是要充分调动表演者肢体的协调性和优美度,为整个表演完成润色的工序。这也就是说,“杂技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体的潜能,利用人的肢体运动中的造型,以舞蹈、平衡、匀称等形式,配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具有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激活观众的好奇心理,并完成对杂技表演的审美感受。”3 2 透过“平衡”这一动作看杂技对生命美感的诠释 以往研究过度关注杂技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性,无形之中就停止了对杂技内在艺术性的继续深思和挖掘。本文之所以要从生命美感这一高度来揭示杂技艺术的丰富性,是因为充分尊重了观众这一受众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也正是因为观众具有能动性的欣赏力,所以从观众这一受众群反观表演者,表演者传递出来的对生命美感的追寻,也便成为杂技艺术价值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当观众在观看杂技表演时,往往不是单纯的去关注表演者的单一的技巧和动作,而是从一系列连贯性的技巧和动作中感受所要传递的美感。比如“狮子舞表现出一种粗犷、浑厚、喜庆欢乐的美;抖杠给人以灵活矫健、勇敢无畏的美;大球高车踢碗使人感到惊险、振奋奇特的美;大跳板赋予演员强劲、雄壮、挺拔向上的阳刚之美;倒立展示出雕塑、力量、坚忍不拔的美;敦煌造型又塑造了演员抒情、娇柔、古朴典雅的美等等。”4观众之所以能获得种种不同的审美感受,是因为表演者透过形体的动作所传递出来的气质有所不同。 “平衡”这一动作之所以耐人寻味和为之叫好,是因为它在定格的那一瞬间所传递出来的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感受。这种综合性又具有两种表现形态。其一,“平衡”的最后定格,其实正是动作的一种静态美感展现过程。这种静态美并不是简单作用上的静止,而是一种“雕塑型”的静态美。即“在一个固定的方位,以静谧、端庄柔和的形体表演,静中含动的姿态变化,展现一组有雕塑美的特技造型。”5其二,这种静态美又是相对的,因为这一动作又是一种动态过程。托举之间、倒立姿势都无不展现着肌肉、血液、脉搏的“动”。这种“动”给观众呈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无声敬畏、对极限的勇敢挑战。 3 结语 综上所述,“杂技综合人体骨骼、肌肉和形体等的变化,用每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技巧和造型,向受众群体展示人体无限的柔韧性和生命极限的潜能性。”4也正是由于杂技的这种特点,才使得观众不仅能从表演中感受到人体所能呈现出来的动作的美感,还能同时从这些极限性的动作中感受到表演者对极限挑战的勇气、果敢和智慧。 _: 1袁旭丽.对杂技审美的认知J.剧作家,xx(1). 2常淑惠.对杂技表演中平衡理由的探讨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xx(3). 3柳海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