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交叉学科和临床针灸反馈规律_第1页
针灸康复交叉学科和临床针灸反馈规律_第2页
针灸康复交叉学科和临床针灸反馈规律_第3页
针灸康复交叉学科和临床针灸反馈规律_第4页
针灸康复交叉学科和临床针灸反馈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康复交叉学科和临床针灸反馈规律,蒋松鹤MD,PhD,Prof.863191168,理论思考,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菊,针灸有效点郭效宗主任医师,北京1992,金针梅花诗抄周楣生教授,北京1992,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正经)、经别、经筋、皮部经脉奇经八脉(任脉、督脉)络脉:十五络脉、浮络、孙络,刺络,黄龙祥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2016,针灸学的转型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把被动变为主动能不能以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再完成一次我们针灸理论的转型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的代表作中写下无愧于我们祖先,无愧于我们中华文明的光辉的一章,、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双向调节,腧穴的治疗作用,进食引起消化腺体分泌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环境温度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运动时心率和呼吸频数加快,天然的双向调节作用,生物反馈疗法,过程将通常感知不到的生理活动和变化转变成可以被人感知的视、听信号通过意识调控这些活动。,十通道肌电生物反馈仪(温州医科大学康复教研室),肌力控制训练,训练目的:肌力控制训练方法:让病人通过自行调节肌肉力量来找出对应的动物,肌电生物反馈.,多学科的知识交叉点,物理因子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基础研究结合点-针灸反馈规律康复评定学“步态评定”,2004年至今临床研究结合点康复评定针灸,生物反馈:视觉感官刺激,神经、体液和器官自我调节针灸:物理性刺激诱导信号转导,对免疫微环境调节,步行周期,步态分析,jshwz,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康复医学科,针刺反馈规律研究,1局部反馈规律腧穴的三大传统分类中,“阿是穴”治疗痛证应用较为广泛,当属局部反馈规律之例。,传递伤害信息的神经通路是由多个(至少三个)神经细胞像接力棒一样逐个相连,把信息传到大脑,第一棒是把皮肤,肌肉,内脏中感受到的伤害信息传到脊髓。第二棒由脊髓传到丘脑,第三棒再由丘脑传到大脑。,(疼痛机制和闸门学说),伤害性信息的传导通路,闸门控制学说示意图,1、杨雄里,韩济生,朱培闳主编.脑的奥秘脑功能以及其细胞和分子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7,177,1782、孙启新,赵晏,张世红,等.电刺激大鼠皮神经外周端对相邻脊髓节段皮神经内A纤维的机械感受特性的影响.生理学报,2002;54(6):501,参考文献,2特殊反馈规律现代针灸临床的某些针刺效应“人迎洞刺”,实即以邻近西医学颈动脉窦的人迎穴作为针刺刺激点,可归纳为特殊反馈规律。,1、蒋松鹤、杨文秀等.人迎穴的探讨及颈动脉窦定位实验.上海针灸杂志,1994;13(6):269270,相关论文,3对称对应规律阴阳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概念。其精髓含义是经络与腧穴中所存在的“对称对应规律”,如古典经脉理论“表里经”和“同名经”等概念。,4节段支配规律脏腑与经脉对应,其在针灸临床的精髓含义是“躯干(脏腑)与四肢(肢节)”的某种相关性。节段性联系是其中重要的规律之一。,5中枢中轴(优势)规律和远肢优势规律我们将以任督二脉为中轴的躯干中央部和头部的头顶、颞区的穴位高密集现象归纳为中枢中轴(优势)规律,四肢末端的穴位高密集现象命名为远肢优势规律。,6末梢促醒规律通过对末梢特别敏感部位的刺激达到催醒作用为末梢促醒规律。,6外周促通规律通过对外周瘫痪肌群的刺激促进非完全性损伤的外周支配神经的修复或中枢促通作用为外周促通规律。,8不同层次的规律古典经络理论中,皮部、经筋、络脉、经脉等概念,反应了针刺点的不同浅深的层次。临床经验中,针刺浅深度的把握如同中药剂量一样重要。,学院西路急诊康复中心,早期服务全院技术辐射社区,新桥康复病区,学院西路总部各科病房及南浦分院,针灸推拿、中药外治,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辅具制作),产学研-系列专利开发,案例分析-中风,肢体:脑卒中各阶段所处状态不同,针刺治疗方案理应有所不同。传统分中脏腑,中经络康复医学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卒中-多规律配穴针灸,BrunnstromI期:为锥体束休克期,采用末梢促醒配穴(即石氏醒脑开窍法),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配穴:极泉、委中。,BrunnstromII期:患肢肌力仍低。首选外周促通配穴(即传统三阳经为主配穴法),上肢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取穴: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悬钟、解溪等。,BrunnstromIII期:为痉挛期,首选对称对应配穴法(即痉挛肌相应的拮抗肌)。上肢屈肌痉挛为主,取位于伸肌的臑会、清冷渊、手三里、外关、外劳宫、中渚等穴;大腿以股四头肌肌痉挛为主,取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的承扶、殷门;小腿以三头肌痉挛为主,取腓骨长肌、趾长伸肌处的丰隆、阳陵泉等穴。,BrunnstromIV期:开始出现脱离共同运动,首选中枢中轴配穴为主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行抽气针法配合患侧分离运动中轴配穴:风府、大椎、身柱、夹脊、命门、腰阳关等重点增强躯干肌肌力,为站立、行走做准备。,BrunnstromV期:肌张力恢复正常,首选外周促通配穴以进一步提高瘫痪肌群肌力。取穴同II期,刺激量减弱。,Brunnstrom期:共同运动及肌肉痉挛消失,协调运动大致正常可以停针休息,或灸足三里、悬钟。,案例分析-过劳综合征,温州医科大学,2013.9,Overus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