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课件_第1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_第2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_第3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_第4页
建筑工程测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五】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模块化创新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导论001模块1测量基础模块2水准测量模块3角度测量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模块6施工控制测量模块7施工测量模块8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目录,1。工程测量的发展和应用(1)测绘科学的分支大地摄影测量和遥感学术制图工程测量学术海洋测量(2)工程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国防建设中的科学研究简介/001-1,2。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执行)行业(1)测量和放线工人概述专业:在建筑施工中从事放线作业的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并测量实际样品和平面尺寸等。根据施工图纸。(2)工程测量人员职业概述: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的人员。(3)注册测绘师职业概况:测绘工程师是指掌握测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和遥感、地图编制等知识。能够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交通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与工程建设、矿产资源调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与研究,以及环境保护与防灾、防灾、地球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管理与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简介/001-2,3。工程测量与施工的关系。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和功能。工程测量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简介/001-3,模块1测量基础-1,模块1测量基础-2,1。基本任务确定: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特征(人工建造和自然形成的物体,如房屋、道路、桥梁、河流、湖泊、树木等)的位置进行现场测量的过程。)和地貌(表面形状、大小、起伏,如山丘、山谷、山脊、悬崖等。)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控测量、地形测绘、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等。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地图上规划和设计的建筑物和结构校准到现场的过程,作为施工的基础。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基线和建筑网格的测量、施工测量、设备安装测量等。模块1测量基准-3,2。一般程序(原则)从整体到部分,从高到低,先控制,然后不检查以前工作的破损部分,而不进行下一个工作。模块1测量基础-4,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近似椭球2。测量基准线和基准面-基准线:铅垂线-基准面:水平面,水平面3。高度系统-绝对高度、相对高度、高度差,模块1测量基础-5,1。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1)平面位置地理坐标系的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块1测量基础-6,(2)高程位置的确定,模块1测量基础-7,1。用水平面代替水平面的局限性(1)重要结论:水平面可以在半径为10km的圆形区域代替水平面(2)重要结论:地球曲率对高程有很大影响,应处处考虑。模块1测量基础-8,1。数学直角坐标系和测量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差异,模块1测量基础-9,2。建筑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统,模块1测量基础-10,3。Tr(1)真实方位角(2)磁方位角(3)坐标方位角,模块1测量基准-12,2。直线的象限角从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直线之间的锐角,并记下象限名称,称为直线的象限角。模块1测量基础-13,3。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转换。模块1测量基础-14,1。坐标正向计算和2。协调向后计算。模块1测量基础-15,3。坐标方位角计算,模块1测量基准-16,1。已知角度的两条直线的方位角,模块1测量基准-17,2。两条直线之间角度的已知三点坐标,模块1测量基准-18。真实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意外误差。1.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定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不变,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数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在测量粗差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或测量不当,有时会出现粗差。例如,错误的读数、错误的录音和录音、错误的计算符号、错误的小数点等等。模块1测量基础-19,特别提醒:在某些观察条件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重大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中的粗心大意。很明显,观测结果中不允许有明显的误差,这是可以避免的。模块1测量基准-20,模块1测量基准-21,模块1测量基准-22,1。误差=观察值时的中等误差-误差=观察值时的真值-最大值或最小值2。边距或3。相对误差,模块1测量基准-23。为了最小化舍入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避免舍入误差的累积,计算中通常采用以下舍入规则:如果以保留号码的最后一位为单位,并且如果后面的截断部分大于0.5,则最后一位输入1;当后半部分小于0.5时,最后一个位置不会改变。当要减去的部分等于0.5时,则最后一个位置是偶数,即当最后一个位置是奇数时,最后一个位置进入1,当最后一个位置是偶数或零时,最后一个位置保持不变(5之前不允许单输入和双输入)。模块2调平-1、模块2调平-2,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观测地面两端垂直架设水准标尺,以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然后获得待固定的高程的方法。模块2调平-3,连续调平在实际工作中,当A点和B点相距较远或高度差较大时,如果不需要一次安装一个仪器就可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高度差,则必须在两个点之间添加几个临时垂直标尺点,并且必须安装几个仪器。这些临时垂直标尺点用作转移高程的过渡点,称为转折点。安装仪器的地方叫做测量站。模块2调平-4、模块2调平-5、模块2调平-6、模块2调平-7、模块2调平-7、模块2调平-8、1。基准水准点是测绘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埋设和测量的已知高程的固定点,作为附近水准测量的高程基础。模块2调平-9,2。水准测量线(1)封闭水准测量线(2)附于水准测量线(3)水准测量线,模块2调平-10,模块2调平-11,模块2调平-12,模块2调平-13,模块2调平-14,模块2调平-15,1。水准测量中的关键点(1)选择镜面位置(2)选择改进点(3)消除视差(4)视线水平(5)读数准确(6)移动到站仔细(7)及时记录(2)水准测量的关键点(1)检查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水准测量(2)视线等长(3)稳定旋转点(4)使用同一把尺测量水准测量的起点和终点(5),模块2水准测量-16,模块2水准测量-17,模块3角度测量-1,模块3角度测量-2,根据其读数模块3角度测量-3,经纬仪读数系统,模块3角度测量-4,经纬仪读数系统,模块3角度测量-5,经纬仪读数系统,1。返回方法返回方法是观察水平角度的最基本方法,通常用于观察夹在两个方向之间的单个水平角度。将经纬仪置于b点,观察左侧顺时针方向,右侧逆时针方向,模块3-9的角度测量,模块3-10的角度测量,模块3-11的角度测量,模块3-12的角度测量,模块3-13的角度测量,模块3-14的角度测量,模块3-15的角度测量。对于同一仪器,指数差应该是一个常数,但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它也可以一次改变,而且它的改变范围应该符合规范中的规定。指数差应为,模块3角度测量值-16,1。仪器错误2。调平误差3。观察误差4。受外界条件影响造成的误差,模块3测角-17,一台结构完善的经纬仪,其轴线理论上应主要满足以下几何条件:模块3测角-18,模块3测角-19,模块3测角-20,模块3测角-21,模块3测角-22,模块3测角-23,模块3测角-23,模块3测角-24,1。测量准备(1)仪器设置三脚架设置。首先,将三脚架的三条腿拉伸到合适的位置,并拧紧锁定装置。(2)将仪器放在三脚架上。小心地将仪器放在三脚架上,并通过拧紧三脚架上的中心螺钉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2.仪器调平全站仪的对中和调平步骤与经纬仪的使用方法一致。3.输入数字和字母的方法。字母和数字可以通过键盘输入,非常简单快捷。4.垂直角度倾斜校正开/关当倾斜传感器功能被激活时,将显示由于仪器的非严格水平而添加到垂直角度的校正值。模块3角度测量-24,1。水平角(直角)和垂直角测量确认在测角模式下,全站仪测角操作步骤见表3.102。角度测量模式下水平角度(直角/左角度)的开关确认,全站仪角度模式下左/右圆盘开关操作步骤如表3.113所示。水平读数盘读数的设置(1)锁定水平角度法测角模式下的设置确认,各站仪表角度锁定的操作步骤见表3.12(2)。在角度测量模式下,用数字键确认角度设定的操作步骤,全站仪角度设定的操作步骤见表3.13,见表24.1。确定测角模式下水平角(直角)和垂直角测量的操作步骤,全站仪测角的操作步骤见表3.102。确认角度测量模式下水平角度(直角/左角)的切换。全站仪角度模式下左/右刻度盘开关的操作步骤见表3.113。角度测量模式下,单站仪表角度锁定的设置和确认,水平读数盘(1)读数的设置见表3.145。使用数字键在角度测量模式下设置和确认单个站仪表的角度,见表3.12(2)。全站仪角度设置的操作步骤见表3.134。角度测量模式下垂直角度和坡度模式的确认见表3.145。测角模式下全站仪天顶距离测量的操作步骤见表3.15。6.模块4-1的水平角、测距和视距测量、模块4-2的测距和视距测量、模块4-3的测距和视距测量的直角蜂鸣音设置。当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过长或地形起伏较大时,为了便于测距,需要在两点的连接方向上标定若干点。这项工作被称为线性排列。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4,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5,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6,在精确的距离测量中,每英尺的测量长度se,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7,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8,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9,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10,1。标尺长度误差2。温度变化误差3。张力误差4。标尺非水平误差和下垂误差5。对齐错误6。标尺校准和读数误差,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11。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12,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13,模块4距离测量和视距测量-14,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1。地形图比例尺(L)数字比例尺(2)图形比例尺,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3,(3)比例尺精度一般来说,地图上人眼可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1毫米,因此地图上以0.1毫米表示的野外水平长度通常称为比例尺精度。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4,2。地形图框架和编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5,3。地形图符号(1)特征符号比例尺符号非比例尺符号半比例尺符号特征注记(2)特征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6,3。地形图符号(2)要素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7,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8,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9,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0,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1,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2,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等高线分类第一条曲线曲线之间曲线辅助曲线,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3,3。地形符号(2)地貌符号等高线的特征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轮廓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在同一幅图中不闭合,它必须在其他相邻的图中闭合。(3)等高线仅在悬崖或悬崖处重叠或相交。(4)等高线通过山脊或山谷时会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和山谷线应在改变方向与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4,1。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应用(1)点平面坐标测量,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5,(2)两点间水平距离测量1)图解法2)解析法,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6,(2)两点间水平距离测量1)图解法2),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7,(3)线坐标方位角测量1)图解法2),分析方法,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8,(4)点高程测定,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19,(5)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绘制特定方向的纵断面图,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1,2。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根据有限坡度选择最短路线,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2,2。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确定汇水区,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3,2。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4)估算土方量,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4,平面控制测量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两种方法。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5,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主要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根据其精度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6。小区域控制测量是建立大比例尺测绘的测绘控制网和工程建设的工程控制网,在15平方公里的小区域内确定控制点的工作。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7,模块5小区域控制测量-28,模块5小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