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的基础知识,茶树的起源与演化,茶树原产地中国的西南地区有无野生大茶树,固然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发现有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今很多地方发现野生大茶树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茶树原产于中国。1922年吴觉农所著的中华农学会报“茶树原产地”一文指出“中国有几千年的茶叶历史,为全世界需茶的产地谁也不能否认中华是茶的原产地”。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茶学工作者又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出发,结合茶树的自然分布与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论证,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贵州和四川则是原产地的中心。5000年前发现神农本草经史料表明,茶的发现与利用,始于公元前2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二解之”。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3000多年以前开始栽培巴蜀一带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时期,即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巴蜀一带已用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表明在巴蜀一带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树了。唐宋全国栽培种植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专著、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指出:“茶者,南方志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树形态特征,按茶树树型划分乔木型茶树: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自然生长状态下,其树高通常达3-5米以上,野生茶树通常可高达10米以上。这类型茶树主干发达,多半属于较原始的野生类型。小乔木型茶树:属于乔木、灌木间的中间类型,有较明显的主干与较高的分枝部位,自然状态下,植株高度中等,树冠多较直立高大,根系叶较发达。灌木型茶树:无明显主干,树冠较矮小,自然生长状态下,树高通常只达1.5-3米,分枝多出自近地面根颈处,分枝稠密。根系发布较浅,侧根发达,栽培最多。,叶型大小分类,根据茶树典型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进行划分:特大叶:叶面积60平方厘米以上大叶类:叶面积40-60平方厘米中叶类:叶面积20-40平方厘米小叶类:叶面积20平方厘米以下叶面积=叶长叶宽0.7,其中:叶长不包括叶柄,叶宽为叶基与叶尖对折后的中间部位。一般情况下,大叶类所含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滋味收敛些略强;小叶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高,可制出高香茶叶。叶片的特征:叶缘形态大都为平,但也有波浪形,叶缘上有锯齿,一般有16-32对;叶脉呈网状,有明显的主脉,并向两侧发出许多侧脉一般8-9对,侧脉间又分出几条细脉。侧脉从中展至2/3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式的网状系统;叶背有茸毛,一般来说,茸毛多是鲜叶细嫩、品质优良的标志之一。,茶树的生长环境,阳光茶树生活的首要条件。茶树喜光耐阴,忌强光直射,喜漫射光。温度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茶树性喜温暖:适宜温度20-30水分茶树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茶树性喜潮湿: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茶树生长发育的基地,是提供水、肥、气、热的场所。茶树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的微酸性土壤为适宜。地形、地势和坡向,采摘方式手工采茶机械采茶,茶树的栽培与采摘,茶叶采摘标准1、细嫩采多数名优茶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大多是采摘单芽和一芽一叶,少数也有采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根据不同茶类分别称雀舌旗枪莲心等。采用这一标准的有特级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竹叶青等,这种采摘标准,花工夫,产量不多,季节性强,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2、适中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大宗茶类。如内销和外销的眉茶、珠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这种采摘标准,茶叶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也不差,是中国目前采用最普遍的采摘标准。3、成熟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采割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边销茶。它为了适应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下部基本成熟时,采去一芽四、五叶和对夹三、四叶。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要求滋味醇和,回味甘润,所以,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二片成叶以上全部枝梢。这种采摘方法,采摘批次少,化工并不多。茶树投产后,前期产量较高,但由于对茶树生长有较大影响,容易衰老,经济有效年限不很长。4、特种采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造一些传统的特种茶。如乌龙茶,它要求有独特的滋味和香气。采摘标准是俟新梢长到顶芽停止生长,顶叶尚未开面时采下二至四叶比较适宜,俗称开面采。如采摘鲜叶太嫩,制成的乌龙茶,色泽红褐灰暗,香低味涩;采摘鲜叶太老,外形显得粗大,色泽干枯,滋味淡薄。据鲜叶内含成份分析表明,采摘二、三叶中开面梢最适宜制乌龙茶。这种采摘标准,全年采摘批次不多,产量不高.,茶叶分类,1.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2.再加工茶类花茶、紧压茶、萃取茶3.非茶之茶花草茶(玫瑰花茶、菊花茶、老鹰茶、苦荞茶、胖大海等),按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类,六大茶类基本茶性,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生态条件、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为依据,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中国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中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茶树的原产地,我国最古老的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主产绿茶、红茶、黑茶及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华南茶区,我国最南部茶区: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福建省东南部、云南省南部及台湾省。,华南茶区气候适宜,属茶树生态最适宜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类型的茶树品种,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生产茶类齐全,有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和花茶等。,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省、湖南、湖北省南部、福建省中南部、广东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我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合茶树生长。名茶最多的茶区,绿茶的主产区,生产茶类齐全,有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及各种特种名茶和花茶,代表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君山银针、庐山云雾、武夷岩茶等,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我国最北的一个茶区: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山东等,此茶区长年气温较低,生产的茶类大多为绿茶,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茶艺三要素,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及次数,基本冲泡程序,(1)备具(2)煮水(3)置茶(4)洗杯(5)投茶(6)冲泡(7)奉茶(8)收具,中国十大名茶,最早的名茶排名是191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长春九台师范高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2026届安徽省滁州西城区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
- 2025-2026学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物理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基础强化山东省招远市7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9 制作量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六三制2024)
- 7.5《极地地区》说课稿-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1课时分子)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 草食家畜饲养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正视挫折 破茧成蝶(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化验室培训记录
- (完整word)化学各仪器矢量图合集
- 埃菲尔铁塔精品课件
- 德国工业标准DIN8077聚丙烯(PP)管材尺寸赵彦波
- 大班语言《我喜欢我》课件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查验记录表
- (公开课)26个英文字母书写笔顺动态演示(基础教育)
- Q∕GDW 11304.2-2021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2部分:红外热像仪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精品课件
- 高分子化学6离子聚合阳离子
- 注塑机各部件的中英文名称和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