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断句,.,2,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简略和口语一致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口头流传成书易经口耳相授流传诗经,.,3,对称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多虚词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报任安书)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节奏鲜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经系辞上)押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4,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训诂之风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吾弗知绝句。”崇古之风,.,5,文言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6,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7,二、古人的句读实践1、何为“句读”?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8,2、句读溯源秦简南郡守腾文书(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除其恶俗。法律未足,民多诈巧,故后有间令下者。(节录),.,9,3、句读符号zhu4说文部:“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jue2说文亅部:“钩识也。从反亅”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用于句未的停顿。,.,10,三、怎样标点古文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本草纲目,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11,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12,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商务印书馆韩昌黎集下)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中华书局1954年古文句读释例)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3,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14,4、充分利用文言虚词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文选本)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15,5、充分考虑行文特点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16,四、标点古文的要求1、字句必须能讲得通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刘禹锡集)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17,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18,3、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4、押韵的文字必须符合古韵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19,五、断句的具体方法,.,20,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1,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22,2、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23,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5,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26,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上面例中的“小小、大大”亦然),.,27,4、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8,再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29,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30,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31,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再如:,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32,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33,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34,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35,(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36,又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把“以故”看作“因此”,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法为其国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37,(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38,1.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三国志吴书,给下面短文标点并翻译。,.,39,文言文翻译,.,40,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翻译的原则,.,41,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增,删,调,.,42,翻译诗经秦风中这首诗,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2。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4。溯洄从之5,道阻且长6;溯游从之7,宛在水中央,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43,文言文翻译的10种失误形式:,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44,2.以今义当古义,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好”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属于词义扩大。,A.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史记西门豹治邺,.,45,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汉书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让”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属于词义缩小。,.,46,C.(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去”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是词义转移。,D.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47,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48,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49,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50,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cong2)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51,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志.,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应加上量词“次”字。,.,52,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53,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54,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判断正误: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判断正误: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55,古文翻译技巧,一定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56,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57,课堂练习,一、教子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诸说左上,.,58,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59,二、齐人说靖郭君,【提要】靖郭君,即田婴,是齐威王之子,封于薛地。他喜欢养士,门下有众多门客,在战国政治舞台上也算一个人物。他与齐王是兄弟关系,所以许多事情处理起来很是微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60,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用网不能逮住它,用钩不能牵住它,一旦跳荡离开了海水,蚂蚁就可以称心如意的把它吃掉了。现在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您如果能长久的有齐国的保护,还要小小的薛城做什么呢?,.,61,三、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质量分析会班主任发言
- 电话销售礼仪培训
- 时政播报课件
- 2025版锅炉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瓷砖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版电商数据分析与营销托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家庭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合同书
- 2025版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跨境贸易实务:磋商与订立合同操作指南及案例解析
- 2025版智能家电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
- 2025-2030全球水飞蓟素原料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江苏无锡宜兴市高塍镇招聘专职网格员3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4947-2024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性能诊断方法
- 2025年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
- 【英语】人教版英语七年级英语下册完形填空
- 福州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3
- 激励与奖惩机制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2023
- 劳务分包补充协议书
- 天津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