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全解_第1页
10kV电力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全解_第2页
10kV电力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全解_第3页
10kV电力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全解_第4页
10kV电力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kV电力电缆头的制造和安装做贸易手指向导书贵州泌阳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日命令前言目的3适用范围33引用标准34安全措施35作业准备36个运行周期(按一个磁头计算)57工期定额.58设备5的主要技术参数9工作流程510工作项目、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511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异常及对策1012操作10后的验收和移交附录A冷缩终端安装图11附录B冷缩中间封头安装图12目的规范10kV电力电缆头的生产和安装,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运行质量。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贵州电网公司10kV电力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生产和安装。3参考标准下列标准中包含的条款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参考条款。这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有效。所有标准将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索使用以下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5589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 9327 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GB 11033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GB 14315 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厂和变电站部分)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部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002-2004 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4安全措施4.1工作前认真执行“两票制”,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有关规定。4.2制作热收缩电缆头时,工作现场必须配备消防设备。4.3外部施工电源必须由两人进行。5作业准备5.1人员准备: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工作人员:2名;辅助工人:4名(在塔上安装时,必要时将增加人员)。5.2操作人员必须是考试合格的人员。5.3主要工具表5-1主要工具列表序列号设备(工具)名称模型单位量评论1钢锯弓这12磁带这13一句话4#这14电切刀这15裁纸刀这16线切割机这17木柄锤这18液化石油气5公斤/罐坦克1当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使用喷灯。9液化气喷枪这110高速链锯这111液压钳40t设置112文件这113熨斗这15.4材料准备5.4.1根据生产和安装要求准备电缆头组。5.4.2主要辅助材料(表5-2)。表5-2主要辅助材料清单序列号材料名称模型单位评论1工业酒精5公斤2棉纱1公斤3白棉布10m4多股软铜线25mm2m5乙烯带20卷6焊料铅20文章7焊膏10包厢8铜(铝)端子5公斤/罐仅仅9钢锯片20薄片6个操作周期(以一个磁头为单位)6.1电缆敷设完成且必要时。6.2。当电缆测试失败时,这是必要的。6.3电缆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6.4 10kV电缆头应在一天内完成。6.5运行期间应排除天气影响。7时限定额7.1根据企业标准。8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参考各制造商提供的电缆头材料型号参数。9工作流程(图9-1)安装准备电缆剥离电缆附件安装阶段标识电缆识别板的安装(见附录C和附录D)电缆头安装电缆测试图9-1操作流程图10操作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10.1 10kV带热收缩的室内外电缆头10.1.1所需尺寸应根据附件中提供的规格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室内尺寸应为室外750毫米。外护层、钢护层(钢护层断裂处应保留20毫米内护层)、内护层和填料应剥离。用砂纸打磨钢护甲的焊接地线,并将地线分别焊接在铜屏蔽和钢护甲上。用填充胶填充钢护甲断口,将三芯指套插入三叉神经根部加热固定。10.1.2根据需要剥离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从分支手套向上测量50毫米铜屏蔽层,并剥去其余部分。从铜屏蔽层的断口处向上保留20毫米的半导体层,其余剥离。清洁绝缘表面。在半导体层和绝缘层的连接处,将应力消除胶拉细并缠绕,两边搭接5 10毫米。插入应力管,重叠20毫米铜屏蔽层,加热并固定。10.1.3剥去绝缘层,端子孔的长度和距离线芯末端5毫米的深度,并按压端子使其压紧。用密封胶填充终端压力口和绝缘口,线芯应绝缘10毫米。清洁绝缘部分的表面。将硅脂均匀涂抹在保温层表面,将保温管加热固定在三叉神经根部。在末端安装相位标记。安装室内终端头。10.1.4将第一个单孔伞裙插入离三叉根部130毫米处加热固定,然后依次插入另外五个单孔伞裙,每个伞裙之间的距离为100毫米,以加热固定。安装室外终端头。10.2 10kV热收缩中间电缆头10.2.1将电缆两端对齐,重叠200毫米 300毫米,并确定重叠部分的中心。除了剥去外鞘,从中心取910毫米长的一端和470毫米短的一端。保留30毫米厚的钢护甲,绑好接地线,剥去其余部分。保留50毫米的内护套,剥去其余部分。从末端测量300毫米,剥去铜屏蔽层,用聚氯乙烯胶带固定裂缝,保留60毫米半导体层,并剥去其余部分。10.2.2测量1/2管的长度加上线芯末端的5毫米,剥去绝缘层并将其切割成30毫米的“铅笔头”,在其尖端留下5毫米的半导体层。清洁绝缘表面,将应力消除胶包裹在内半导电层和绝缘层的接合处,并在两侧搭接10毫米。插入应力控制管,覆盖20毫米绝缘层,加热固定。两端分别套有外护套管和内护套管,每相线芯上套有一个铜屏蔽网(注意长内护套应套入电缆的短端)。10.2.3依次按压各相线芯两端插入连接管,并按压各端连接管三次。用锉刀和砂布做表面压痕。用清洁纸擦拭连接管和绝缘层的表面。连接管的表面用半包装带搭接在“笔头”的半导层上,其余凹部用通用填充胶填充。在绝缘层表面涂一薄层硅脂。将绝缘管拉到连接管的中间,放在中间,从中间向两边加热固定,使两端覆盖10毫米的半导电屏蔽层,将外绝缘管拉到中间加热固定(注意:绝缘管应加热,以防烫伤人员)。10.2.4将内外绝缘管的两端包好并填满,以免发生危险,以使端口平滑。拉出一端与电缆半屏蔽层重叠10毫米的半导电管,从这一端到中间加热固定。另一个也是固定的10.3 10kV带热收缩的室内外电缆头10.3.1根据附件中提供的规格测量所需尺寸,室内650毫米,室外750毫米。剥去外护套、钢护甲(钢护甲破损处预留25毫米内护套)、内护套和填充物。用砂纸打磨钢护甲的焊接地线,用恒力弹簧将地线固定在钢护甲上,并缠上23号胶带。10.3.2将第二根接地线缠绕在三芯铜屏蔽带的根部并引下(注意第二根接地线的位置应与第一根接地线的位置相反),并用恒力弹簧固定。第二层23号胶带以半重叠方式缠绕,将接地线夹在中间,以防止湿气沿接地线间隙渗透。在整个接地区域和23号胶带外侧包裹几层聚氯乙烯胶带,将其全部覆盖(建议在制作时使用双重连接)。10.3.3将三相分支手套套在电缆根部,逆时针拉出芯绳(先缩颈),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别收缩三根芯绳。在冷缩套管开口上方留一条30毫米的屏蔽带,并剥去其余部分。在铜屏蔽带上留下另外10毫米的半导体层,剥去其余部分(剥去半导体层时不要划伤主绝缘层)。10.3.4剥去线芯末端端子孔中5毫米深的绝缘层,并压接端子。如果端子的宽度大于冷缩端子的直径,首先安装端子,并在端子压力端口和绝缘端口处用密封剂填充端子。终端线芯的绝缘应为10毫米。在三相分支手套开口下方25毫米处,包裹聚氯乙烯胶带进行标记。这是冷缩终端的安装参考。10.3.5清洁绝缘表面。从铜屏蔽带上的10毫米到主绝缘带上的10毫米,缠绕13号半导体胶带。用清洁剂再次清洁主绝缘表面后,涂抹硅脂。插入冷缩型端子,将其定位在聚氯乙烯标记处,并逆时针拉出线芯以收缩端子。10.3.6从绝缘管开始,将70号胶带来回缠绕至端子,一半重叠。根据需要,在三相线芯上分别缠绕相位标记。安装冷缩型终端(具体尺寸见附录A)。10.4 10kV冷缩中间电缆头10.4.1将两根电缆对齐,重叠200 300毫米,并确定重叠部分的中心。根据说明,除了剥去护套外,从中心分别测量长端700毫米和短端500毫米。保留30毫米厚的钢护甲,绑好接地线,剥去其余部分。保留50毫米的内护套,剥去其余部分。从端部到两侧测量225毫米,剥去铜屏蔽层,并用聚氯乙烯固定裂缝。10.4.2保留50毫米的半导体层,并剥离其余部分。在线芯的末端,测量1/2的管长度加上5毫米,剥去绝缘层,清洁绝缘表面,并在半导体层和绝缘层的接合处缠绕应力消除胶,两侧重叠10毫米。长端每相套有绝缘管,短端每相套有一个铜屏蔽网。插入连接管并按压。10.4.3清洁绝缘表面(注:压接后如有毛刺,打磨干净;(2)不要让清洁剂接触半导体屏蔽层)。主绝缘表面清洗剂的溶剂干燥后,将P55/1(P55/R)混合物涂在半导电屏蔽层和主绝缘的连接处,然后将剩余部分均匀涂在主绝缘表面和连接管上。10.4.4测量绝缘端口之间的尺寸,然后根据尺寸的1/2确定连接管上的实际中心点,根据300毫米找到一侧铜屏蔽上的尺寸检查点,并用聚氯乙烯相带标记。在半导体屏蔽层和屏蔽层端口之间的距离处做一个标记。这是绝缘管收缩的起点。将绝缘管对准标记,逆时针拉动芯绳,使冷缩绝缘收缩。10.4.5用聚氯乙烯胶带将铜网套捆绑在接头体上,并用恒力弹簧将两端固定在铜屏蔽带上,修剪整齐。用23号胶带h盖住弹簧10.4.7最后,从一端的60毫米防水胶带到另一端的60毫米防水胶带,完成整个冷缩电缆中间接头。注意:为了获得最佳效果,电缆不得在30分钟内移动。具体尺寸见附录b。10.5工艺要求10.5.1在室外制作电缆头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低于70%。当湿度高时,可以改善环境或加热电缆。严禁在雾天或雨天制作电缆头。10.5.2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或连接器时,应采取防尘措施,防止灰尘、杂物等材料粘附在绝缘材料上。10.5.3电缆导体必须与输出连接端子或连接管连接良好。连接点的接触电阻需要小且稳定。10.5.4应有绝缘机制,以满足电缆线路在各种条件下的长期安全运行,并应有一定的裕度。10.5.5需要良好的密封,以有效防止外部湿气或有害物质进入绝缘材料,并防止绝缘材料的损失。10.5.6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机械应力。10.5.7电缆终端应清楚地标明相色,即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10.5.8不同材料和截面的电缆接头对接要求。(1)、不同材料、截面的电缆接头对接,施工工艺要求与第12.2、12.4条工艺要求相同。所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