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背景介绍,2020/6/13,承天寺甬道,承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2020/6/13,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su,qn,zo,xng,读准字音,停顿划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照进,高兴、愉快的样子,想到,到,于是,睡,睡觉,共同,一起,院子里,散步,漫步,释词检验,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交叉错杂,原来是,清闲的人,只是,而已,罢了,形容水清澈透明,释词检验,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句验收,月色照在庭中,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020/6/13,理解内容:,1、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2020/6/13,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步(中庭),研习课文,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研习课文,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全文共分三层,请用简短语言概括。,记承天寺夜游,记叙,描写,抒情,寻伴夜游,庭中月色,月下感叹,从课文第一部分找出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承天寺中庭,我(苏轼)与张怀民,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知识拓展,古人有不少咏月的佳句,你能写出哪些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被贬之人。,探究理解,2020/6/1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身临其境,皎洁、空明,3、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3、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表现出作者当时“有职无权”的境况,有一种落寞悲凉之感。这里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清闲之人。,2、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旷达乐观的心境。,2020/6/13,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月色入户门庭冷落念无与乐者交游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2020/6/13,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月色入户门庭冷落念无与乐者交游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乐观豁达、旷达,2020/6/1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的深刻含义?(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2020/6/13,两层意思: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2020/6/13,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领悟文章主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2020/6/13,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2020/6/13,找出作者笔下的景物,体味作者寄托的情感。,月光思家乡念亲朋邀志同道合友享恬淡优美景竹柏君子高洁坚强志趣高洁笑对人生,练习巩固,一、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A,二、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D,三、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_四、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第二层,写景,描写了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四、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B,五、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落实学生作业量的措施
- 渔业观察员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九年级英语分层教学辅导计划
- 顺丰新员工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自来水笔制造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丁二酸装置操作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镁精炼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理疗师服务培训课件
- 水声换能器装配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及答案(全国)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 2025年中级消控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中国防锈油行业调查报告
- 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考试备考策略
- 2025年度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