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_史健_第1页
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_史健_第2页
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_史健_第3页
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_史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05276101D - 59) 作者简介: 史健,女, 副主任医师, 博士 T e l /F a x : ( 0311) 86095672 E - m a i l : s h i j i a n 6668126. c o m 国产注射用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史健 1 ,袁志芳 2 ,刘伟娜 2,郭芳2 ,单保恩 3,王贵英4, 刘江5,鲁壮平5, 张俊珍5 ,王永利 2( 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 科, 石家庄 050011; 2.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石家庄 050011; 3.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 石家庄 050011; 4.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 石家庄 050011; 5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剂科, 石家庄 050011) 摘要: 目的 研究国产洛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点, 为该药的合理应用奠定理论依据。方法 将洛铂按照 50 m g m- 2体表面积给 8例恶性肿瘤患者输注后, 采集不同时间静脉血及其手术中切取恶性肿瘤组织,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检测 8 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患者输注洛铂后 0, 0. 2, 0. 5, 1, 2, 4, 6, 8, 12, 24 h , 检测外周血中洛铂 的平均药 物 浓 度 分 别 为 (2. 626 0. 31)10 4, (1. 683 0. 2)104, ( 1. 124 0. 163)104, (6. 43 1. 45)103, ( 4. 451. 57)103, ( 2. 190. 26)103, ( 1. 530. 25)103, ( 0. 790. 18)10 3, ( 0. 470. 11)103, ( 0. 020. 01)103 g L - 1; 洛铂在恶性肿瘤病人血浆中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 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最大血药浓度( m a x) 为( 2. 6260. 31)10 4 g L - 1; 分布半衰期( t 1/2) 为( 152. 4) m i n ; 消除半衰期( t1/2) 为( 16215) m i n ; 药物由周边室至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常数( k21) 为( 1. 000. 28) h - 1; 药物自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 ( k 10) 为( 0. 740. 11) h - 1; 药物自中央室至周边室的转运速率常数( k 12) 为 ( 1. 310. 27) h - 1; 药- 时曲线下面积( A U C )( 35. 205. 47) g h L- 1; 血浆清除率( C L ) ( 8. 731. 51) L h- 1。 8例患者肿瘤 组织手术标本中, 肺和乳腺癌肿瘤组织中, 洛铂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 0. 330. 12) , ( 0. 230. 15) m g L - 1, 明显高于输注 24 h 后血浆中的洛铂浓度( 0. 020. 01) m g L - 1( P0. 01) 。 结论 按照 50mg m- 2体表面积给药后, 在肿瘤患者血浆中洛铂药动 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 优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 关键词: 洛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肿瘤组织药物浓度; 药动学 中图分类号: R 979. 1; R 96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94( 2007) 24-1888-04 S t u d yo nL o b a p l a t i n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i nH u m a nP l a s m aa n dT u mo r T is s u eo f Ma l i g n a n t P a t ie n t s S H I J i a n 1 , Y U A NZ h i - f a n g 2, L I UWe i - n a2 , G U OF a n g 2, S H A NB a o - e n3, WA N GG u i - y i n g4, L I UJ i a n g5 , L UZ h u a n g - p i n g 5 , Z H A N GJ u n - z h e n 5 , WA N GY o n g - l i 2 ( 1. C h e m o t h e r a p yo f H e b e iM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050011, C h i n a ; 2.H e b e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i s t y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050011, C h i n a ; 3. T h e R e s e a r c ho f H e b e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i s t y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050011, C h i n a ; 4. S u r g u r yo f H e - b e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050011, C h i n a ; 5. D r u go f H e b e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ji a z h u a n g05001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s t u d yt h e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o f l o b a p l a t i n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m a l i g n a n t . ME T HO DS 8 P a t i e n t s( 35 t o 56y )r e c e i v e da s i n g l ed o s eo f l o b a p l a t i n50 m g m - 2 i n t r a v e n o u s l yf o r2h .P l a s m aw a s o b t a i n e da f t e r t h ei n f u s i o nf o r t h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l o b a p l a t i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L o b a p l a t i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w e r em e a s u r e du s i n gh i g h - p e r f o r ma n c el i q u i dc h r o m a t o g r a p y( H P L C ) .T h ep h a r - m a c o k i n e t i cp a r a m e t e r sw e r ec a l c u l a t e db yu s i n gP K Ss o f t w a r e .R E S UL T S T h em e a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l o b a p l a t i na t0, 0. 2, 0. 5, 1, 2, 4, 6, 8, 12a n d24ha f t e r i n f u s i o nw e r e( 2. 6260. 31)104, ( 1. 6830. 2)104, ( 1. 1240. 163)10 4, ( 6. 431. 45) 103, ( 4. 451. 57)10 3, ( 2. 190. 26)103, ( 1. 530. 25) 103, ( 0. 790. 18) 103, ( 0. 470. 11) 103 a n d( 0. 02 0. 01)10 3 g L- 1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p h a r ma c o k i n e t i cp a r a m e t e r s w e r ea sf o l l o w s : m a x( 2. 6260. 31)10 4 g L- 1, t 1/2( 0. 25 0. 04) h , t 1/2( 2. 700. 25) h , k21( 1. 000. 28) h - 1, k 10( 0. 740. 11) h - 1, k 12( 1. 310. 27) h - 1, A U C ( 35. 205. 47) g h L- 1, C L ( 8. 731. 51) L h - 1. C ON C L U S I ON P h a r ma c o k i n e t i c so f l o b a p l a t i nf o l l o w sb i p h a s i ck i n e t i cm o d e l s .T h e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p a - r a m e t e r s o f l o b a p l a t i na n di t sm e t a b o l i t ea r eh i g h e rt h a nt h o s er e p o r t e d . KE YWO R DS : l o b a p l a t i n ; H P L C ; p l a s m a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t i s s u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 随着顺铂、 卡铂等铂类药物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 的广泛应用,大量证据已表明,铂类化合物对治疗不 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产生了重大影响, 是目前临床使用的最有效抗癌药物之一 。但由于该 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肾毒性、 神经毒性及可导致听神经 损伤和严重恶心呕吐, 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 1888 C h i nP h a r mJ , 2007 D e c e m b e r , V o l . 42 N o . 24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 12月第 42卷第 24期 制。 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洛铂 ( l o b a p l a t i n ) 具有与顺铂 相似的作用机制 1- 3 ,对多种肿瘤有抗癌活性,且对顺 铂耐药的肿瘤也有效 ; 而该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小,水溶性好,水溶液性质稳定 ,所以,综合临床医师 和广大患者欢迎,然而,有关洛铂在肿瘤患者体内药 动学的特点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试验拟在建立一种 快速 、 灵敏、 准确的洛铂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研究 该药在肿瘤患者血浆中的药动学特性 ,为临床制定合 适的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药品与试剂 注射用洛铂 ( L o b a p l a t i n ) ( 规格: 50 m g , 批号: 20050601,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 ) : 洛铂对照品 ( 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 ; 乙腈 ( 色谱纯) ; 其他 试剂均购自于 S i g m a 公司。 1. 2 仪器 Wa te r s 液相色谱仪和 2487检测器使用浙江大学 生产的色谱工作站。使用梅特勒- 托利多 A E 240/ 0. 000 01 g 电子天平; 高速离心机( 16 000 r m i n - 1 ) ; WH- 2涡轮混合器。 1. 3 标本来源 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初治、可手术、经 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 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共 8例, 其中乳腺癌 5例,非小 细胞肺癌 1例, 小细胞肺癌 2例; 男性 4例, 女性 4 例; 年龄 35 56岁,中位年龄 42岁 ; 体力情况评分 ( K p s ) 在 90分以上 ; 8例患者造血功能正常 ,血常规 均在正常范围: 白细胞数4 000个 L -1,血小板数 100 000个 L -1,肝肾功能正常,转氨酶 1. 5倍 正常值上限,碱性磷酸酶 2. 5倍正常值上限 ,胆红素 2 m g 100 m L - 1 ,肌酐 5 c m 的正常组织各 0. 1 g ,加适量水匀浆后 ,转移 至 2 m L 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混匀后离心 10 m i n ( 4 000 r m i n - 1 ) ,取上清液 1. 0 m L , 置 5 m L 尖底离心 试管中,加入甲醇 3 m L ,漩涡混合 1 m i n ,离心 10 m i n ( 10 000 r m i n - 1 ) ,取上清液 3 m L ,置 5 m L 尖底试 管中,在水浴 37 下,氮气吹干 ,残余物用 100 L 水 溶解,高速离心后, 取上清液 20 L 进样进行 H P L C 分析。 1. 6 样品中药物浓度的色谱分析 1. 6.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 4. 6 m m 250 m m , 5 m ) ( 迪马) ; 保护柱 : Z O RB A X S B-C18( 4. 6 m m 12. 5 m m , 5 m ) ; 流动相: 磷酸二氢钾溶液( 1. 36 g 磷 酸二氢钾溶解于水,用水稀释至 1 000 m L ,以 5 m o l L -1 K O H 溶液调节 p H 值为 6. 4,乙腈- 三乙胺( 95. 97 4 0. 03) 。流量: 1. 0 m L m in -1 ; 检测波长 : 210 n m ; 柱温: 35 。分别取受试者 ,应用洛铂前后的血浆和 加入洛铂对照品和未用药血浆 ,按方法 “1. 4”中血浆 样品的处理方法制备溶液,进行 H P L C 分析, 记录的 结果见色谱图 1,可见各成分分离良好。 图 1 洛铂 H P L C色谱图 A- 空白血样; B- 空白血样 + 对照品; C- 含药血样; 1 - 铬铂; 2 - 铬铂 D2 F i g1 H P L CC h r o m a t o g r a mo f l o b p l a t i n A-b l a n kp l a s m a ; B- b l a n kp la s m as p ik e dw i ths t a n d a r do f l o b a p l a t in ; C- u n k n o w p l a s m ao f ap a t i e n t ; 1- l o b a p l a t inD1; 2 - l o b a p l a t i nD2 1. 6.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空白人血浆或组织匀浆 上清液,加入洛铂对照品溶液, 使样品中的洛铂浓度 为 8. 028 10 4 g L -1, 依次用相应人血浆或组织匀 浆上清液稀释成 4. 014 10 4, 8. 03 103, 8. 0 102, 80, 20 g L - 1的系列质量浓度,按 “1. 6. 1”方法操 作,以洛铂血浆质量浓度 ( g L - 1 ) 对洛铂的色谱 峰面积 ( A ) 作线性回归, 分别得出标准曲线方程: 1889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 12月第 42卷第 24期 C h i n P h a r mJ , 2007 D e c e m b e r , V o l. 42 N o . 24 血浆= 3. 903 10 6A- 0. 02( r = 0. 999 3, n = 5) ; 组织= 4. 225 10 6A- 0. 05( r = 0. 998 9, n = 5) 。 按该方法将样品做倍比稀释后, 进行 H P L C 分 析,以信噪比 S /N 5时的相应浓度为定量下限 ,血浆 和组织样品的定量下限分别为 1. 2, 1. 6 g L -1。 1. 6. 3 方法学评价 回收率测定: 取空白血浆或 组织匀浆上清液 1 m L ,按标准曲线制备方法制备低、 中、 高 3个质量浓度的含洛铂标本 ( 洛铂质量浓度分 别为 10, 5. 94 10 3 , 3. 590 10 4 g L -1 ) ,每个浓度 制备 6个样本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 ; 计算所得浓度 与加入洛铂浓度的比值即为相对回收率,该法测得的 低、 中 、 高 3种质量浓度的相对回收率 ( %) 分别为 ( 94. 5 4. 8) %, ( 92. 3 5. 2) %, ( 94. 3 3. 3) %。 日间及日内误差分析: 取空白血浆或组织匀浆 上清液 200 L ,按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制备, 同法操 作制备低、 中、 高 3个质量浓度 ( 洛铂浓度为 10, 5. 94 10 3, 3. 590 104 g L-1 ) ,每一浓度制备 6样本进 行分析, 连续测定 3 d ,以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 将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得血浆日内误差 ( R S D ) 分别为 9. 2%, 5. 6% 和 6. 6%,日间误差 ( R S D ) 分别 为 8. 5%, 5. 6%和 3. 6%; 组织样品日内误差 ( R S D ) 分别为 7. 3%, 5. 2% 和 6. 2%,日间误差 ( R S D ) 分别 为 8. 5%, 4. 6%和 3. 6%。 温度对检测值的影响: 同法配低、 中、高 3个质 量浓度洛铂分别为 10, 5. 94 10 3, 3. 590 104 g L - 1 ,室温,每隔 1 h 测定 1次结果, 连续测定 6 h , 观 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 样品的峰面积在 6 h 内基本 不变 , R S D 为 2. 7% 和 3. 6%,说明洛铂待测液至少在 6 h 内稳定。在冻融条件下, 将样品分别置于 - 20 冰冻 2周后, 于 37 条件下解冻, 按“1. 6. 3”方法测 定洛铂血浆或组织样品浓度变化 ( n = 6) , 计算冰冻 2 周及冻融对样品稳定性影响,求得冰冻前后浓度变化 比率分别为( 99. 8 2. 9) %, ( 96. 7 5. 1) %, ( 99. 1 6. 5) %; ( 98. 2 3. 2) %, ( 97. 8 4. 6) %, ( 98. 2 3. 9) %。 1. 7 药- 时拟合值分析(P K S 软件) 综合分析静脉输注国产注射用洛铂治疗血中药 物浓度数据,列表并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绘制药- 时曲 线; 用上海宏能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 B E C S 程序对药- 时数据进行拟合 ,以实测值计 m a x, tm a x; 以末端相血药 浓度的对数值对时间进行回归, 求得斜率 Ke, 再求算 t 1/2; 运用梯形法求算曲线下面积 A U C 。 2 结 果 2. 1 洛铂在肿瘤患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变化 洛铂按照 50 m g m -2体表面积对 8位肿瘤患者 输注洛铂后,于 0, 0. 2, 0. 5, 1, 2, 4, 6, 8, 12, 24 h 共 10 个 时 间 点 测 得 的 平 均 血 药 浓 度 分 别 为 ( 2. 626 0. 31) 10 4, (1. 683 0. 2 ) 10 4, ( 1. 124 0. 163) 10 4, (6. 43 1. 45 ) 10 3, ( 4. 45 1. 57) 10 3, ( 2. 19 0. 26)103 , ( 1. 53 0. 25)10 3 , ( 0. 79 0. 18)10 3 、( 0. 47 0. 11) 10 3, ( 0. 02 0. 01) 103 g L -1; 血浆中洛铂最大药 物浓度 m a x为 ( 2. 626 0. 31) 10 4 g L -1 ,血药浓 度- 时间数据经 P K 软件处理,洛铂在肿瘤患者血浆中 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合。 2. 2 洛铂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变化 手术中切取的肺癌和乳腺癌等 8位患者肿瘤组 织中,洛铂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 ( 0. 33 0. 12) , ( 0. 23 0. 15) m g L -1,明显高于术前输注 24 h 后血 浆中的洛铂浓度( 0. 02 0. 01) m g L - 1 。 2. 3 洛铂在肿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针对 8名肿瘤患者将洛铂按照 50 m g m -2体表 面积给药后,平均血浆药- 时曲线见图 2,主要药动学 参数见表 2。 图 2 8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洛铂给药后的平均药- 时曲线 . n =8, x s F i g2 Me a nd r u gp l a s m a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t i m ec u r v eo f l o b a p l a t i n i n8 c a r c i n o m ap a t i e n t s . n =8, x s 表 2 8名肿瘤患者单药洛铂输注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 . n= 8, x s T a b2 Ma i nd r u gk i n e t i c sp a r a m e t e ro f l o b a p l a t i ni ne i g h t p a - t i e n t s . n =8, x s P a r a m e t e rT e s t R e f e r e n c e 4 t 1/2 152 . 410. 69 . 0 t 1/2 1621593. 323 . 9 m a x/ g L- 1 ( 2 . 6260 . 31) 104( 2. 61 . 1) 104 k 21/h - 1 1. 000 . 28 k 10/h - 1 0. 740 . 11 k 12/h - 1 1. 310 . 27 A U C / g h L- 1 3. 520 . 547 104( 3. 21 . 1) 104 C L /L h- 1 8. 731 . 5114. 67 . 0 3 讨 论 自 1967年顺铂被发现有抗癌活性以来, 铂类金 1890 C h i nP h a r mJ , 2007 D e c e m b e r , V o l . 42 N o . 24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 12月第 42卷第 24期 属抗癌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顺铂 和卡铂已成为癌症化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1995年 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上近百种抗癌药物进行评价 ,顺 铂的疗效及应用 、 市场等综合评价得分位居前茅。另 据统计,在我国抗癌化疗治疗的所有方案中以顺铂为 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的占所有化疗方案的 70% 80%。临床报道, 对于复发性或转移性乳腺癌, 系统 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作 为第一线方案可以获得 40% 50%缓解率 4 。但是 顺铂的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毒性使其剂量强度受 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代铂类化合物洛铂 ( l o b a p l a t i n ) 有很好的抗 肿瘤作用,与顺铂有相似的作用机制,抗癌疗效指数 高于顺铂和卡铂, 对部分顺铂和卡铂耐药的肿瘤有 效 1 ; 其抗肿瘤活性源于与 D N A 共价键结合形成的 D N A - 药物加合物,主要是 G G 和 A G 的链内交联 6- 7 , 使 D N A 变性失去复制功能, 导致细胞生长停滞及死 亡; 洛铂- D N A 交联还可选择性的影响 c - m y c 基因的 表达 ,导致 c - m y c 基因启动子区域- 290 - 350 b p 缺 失 8 。单药洛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 为 45. 2% 9 ,然而该药的应用剂量尚不统一, 影响了 最佳治疗效果, 其原因是该药的药动学尚不十分清 楚 4, 10 。 本试验中将洛铂以 50 m g m -2体表面积对 8 名肿瘤患者 ,其血浆中洛铂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拟 合 。文献报道洛铂静注完毕后 3 h t m a x( 3. 2 0. 7) h , 在体内达到最大洛铂药物浓度 ( 2. 1 0. 4) m o l L -1 ,本试验结果为血浆中最大血药浓度 ( 2. 626 0. 31)10 4 g L -1, 在输注洛铂完毕时 刻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给药方式不同 ,本试验是持续 静脉点滴。恒速静脉滴注与单剂静脉注射不同 ,此 时药物一方面以恒速的零级动力学方式进入体内 , 另一方面又以恒比的一级动力学方式从体内消除 。 临床上通常视恒速静脉滴注经过 5 6个半衰期后 ,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而有效的血药浓度在二室模型 药物( C s s)m a x应为消除相起始段 。 洛铂在体内消除的半衰期为 ( 162 15) m i n , 同文献报 道的进口洛 铂半衰期 ( 10. 6 9. 0) , ( 93. 3 23. 9) m i n 相比较时间略延长 , 测定数值 显示 : 国产洛铂在输注 12 h 时 ,血浆中洛铂的浓度 很低 ,同文献报道的洛铂在注射后 11 h 血浆中几 乎测不到的结论相一致 11 , 提示国产洛铂较进口 洛铂的药时长 。 国产洛铂的血浆清除率较小于文献报道的进口 洛铂 ( 14. 6 7. 0) L h -1, 表明国产药物较进口药 在体内代谢缓慢,且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其原因 在可能与种属相关 ,国产药物可能适用于亚洲人种 为研究对象。 试验中测定的 8名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洛铂 浓度明显高于同时刻血浆中的洛铂浓度 ,表明洛铂 进入体内有较好的选择性, 肿瘤组织中分布的药物 浓度高。 以上结果表明, 国产洛铂在我国肿瘤患者体内 药动学具有起效快 、 持续时间长、药物进入体内有较 好的选择性, 在肿瘤组织中浓度高, 在血浆中浓度 低, 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 毒副作用较小 ,有较好的 应用前景 。 R E F E R E NC E S 1 H A R S T R I C KA , H A P K EG , S C H A R N O F S K EM , e t a l .H i g h a c t i v i t y o f l o b a p l a t i ni nC i s p l a t i nr e s i s t a n t h u m a nc a r c i n o m a c e l l l i n e s c e l l l i n e si nv i t r oa n di nv i v o J . P r o cA M A s s o c C a n c e r R e s , 1993, 34: 403. 2 M E I J E RC , M U L D E RNH , T I M M E R - B O S S C H AH , e t a l .R e - l a t i o n s h i po f c e l l u l a r g l u t a t h i o n e t o t h e c y t o t o x i c i t y a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s e v e np l a t i n u mc o m p o u n d s J . C a n c e rR e s , 1992, 52: 6883- 6889. 3 C H A R L O T T EK , C H R I S T I A N EE , K A I SFH , e t a l .D e v e l o p - m 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a s i m p l e a s s a y t o q u a n t i f y c e l l u a r a d d u c t s o f p l a t i n u mc o m p l e x e s w i t hD N A J . P h a r mR e s , 1999, 16( 3) : 470- 473. 4 WE L I N KJ , B O V E NE , V E R M O R K E NJ B , e t a l .P h a r m a c o k i - n e t i c s a n dp h a r m a c o d y n a m i c so f l o b a p l a t i n( D - 19466)i np a - t i e n t s w i t ha d v a n c e ds o l i dt u m o r s ,i n c l u d i n gp a t i e n t sw i t hi m - p a i r e dr e n a l o r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J . C l i n C a n c e r R e s , 1999, 5( 9) : 2349. 5 S L E D G EGW,R O T HBJ .C i s p l a t i ni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J . S e m i n a r s O n c o l , 1989, 53( 4): 110. 6 M A R KJ M C K E A GE .L o b a p l a t i n : an e wa n t i t u m o u r p l a t i n u m d r u g J .E x p O p i nI n v e s t D r u g s , 2001, 10( 1) : 119- 128. 7 S A R I SCP ,V A ND EV A A R TPJM , R I E T B R O E KRC , e t a l . I n v i t r o f o r m a t i o no f D N Aa d d u c t s b y c i s p l a t i n , l o b a p l a t i n a n d o x a l i p l a t i ni nc a l f t h y m u s D N Ai ns o l u t i o n a n di n c u l t u r e dh u m a n c e l l s J .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