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

小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10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5722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3-1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小型 汽车 液压 助力 转向 系统 设计 10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汽车在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稳定方面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关乎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助力转向是帮助驾驶员做汽车方向调整,能够让驾驶员轻松的使用方向盘打方向,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对减轻疲劳驾驶有很大的帮助。 

全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历史,然后是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接着介绍了控制流量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根据液压系统图与控制方式方面实现转向助力系统的设计。本文在液压控制方面与机械系统方面都对助力转向控制进行了分析,对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机构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关键字:汽车;  助力转向;  液压系统;  机械结构

 

Abstract

The car in the safety, comfort and stability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e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performa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automobile power steering, as the name suggests, is to assist the driver to adjust for the direction of vehicle, reduce the force strength of the steering wheel for the driver, reducing driver workload, there is great help to alleviate fatigue driving.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utomobile power steering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o control the flow of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iagram and control mode of hydraulic system to realize th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spects. In this paper, in the hydraulic control and mechanical system aspects of power steering control are analyzed, on the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and design.

Keywords: automobile;  steering;  hydraulic system;  mechanical structure



目 录

1绪 论 1

2液压助力布置方案的拟定 1

2.1转向系的功用与要求 1

2.2转向器方案分析 2

3  液压助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2

3.1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 2

3.2动力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4

3.3分配阀的结构方案 4

4液压系统方案分析 4

4.1常用转向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4

4.2系统设计工作原理 5

5 转向器输出力矩的确定 6

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6

6.1 转向摇臂轴(即齿形齿扇轴)的设计计算 6

6.1.1材料的选择 6

6.1.2结构设计 6

6.1.3轴的设计计算 7

6.2 螺杆轴设计计算及主要零件的校核 10

6.2.1材料选择 10

6.2.2结构设计 10

6.2.3轴的设计计算 10

6.2.4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校核 12

7 齿轮齿条式液压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13

7.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分析 13

7.2 参考数据的确定 18

7.3 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18

7.4 转向器参数选取 19

7.5 选择齿轮齿条材料 20

7.6 强度校核 20

7.7 齿轮齿条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21

7.8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21

8结  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1绪 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有着快速的成长,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轿车的销量数量已经超过400万辆,同比增长40%。在2006年11月的北京车展上,许多国内自主品牌纷纷亮相,比如长城、奇瑞、吉利等。在这场国际汽车展中,我国汽车在外观、设计风格、技术和品质上,都令人吃惊,但和国外有着近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外汽车工业相比,我们的汽车在行车性能和舒适体验方面仍有不小差距。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主要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汽车工业随着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就现在来说,汽车已经成为先进材料、电子科技等学科的产物。汽车转向系统也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发展。

2液压助力布置方案的拟定

2.1转向系的功用与要求

转向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的,它的组成包含转向器和转向传动装置两大部分。

根据转向系的工作特点,对其提出如下要求:

1.工作可靠。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与转向系有很大关系,所以汽车的零件需要有足够的抗磨损能力,适当的刚度、强度和足够的寿命。

2.操纵轻便,这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

(l)汽车改变方向时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要小,一般最大极限值是:

小客车

中型载重车

重型载重车

可以采用增加转向传动装置的力传动比或转向加力器等这些方法都是减小方向盘手力的有效手段。

(2)汽车在拐弯的时候,方向盘的回转圈数要少。当汽车转最大弯时,方向盘的旋转圈数不能超过2.5圈。因此转向系的角传动比不宜太大。

(3)汽车在保持直线行驶时,方向盘要稳定,不能有抖动和摆动。这就需要转向系在整车布置上与其他系统相适应;汽车在转弯后,方向盘可以自己回正,说明转向器有一定的可逆性,而且要准确的选择前轮定位角。

3.汽车在转弯时要保证其车轮是纯粹的滚动而不能出现滑动现象。

4.尽量避免过大的车轮转向力传到方向盘上,而且需要驾驶员有正确的道路感觉。从而要求适当地控制转向器的可逆程度。

5.转向系的调整应尽量少而简单。

2.2转向器方案分析

汽车用途可以决定选用哪种效率特性的转向器,转向器和转向系的设计方案有关系。经常行驶在好路面上的轿车和市内用客车,可以采用正效率较高的、可逆程度大的转向器。

综上最后本次设计选定循环球式转向器。


内容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孙林学号05211518专业班级11级机制五班指导教师于建波职称高级工程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科研教学生产其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小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一、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完善的设计思想,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掌握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综合运用机械设计与原理及其他有关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助力转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增加外力来抵抗转向阻力,让驾驶者只需更少的力就能够完成转向,也称动力转向,英文为POWERSTEERING,最初是为了让一些自重较重的大型车辆能够更轻松的操作,但是现在已经非常普及,它让驾驶变得更加简单和轻松,并且让车辆反应更加敏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我们常见的助力转向有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电动助力三种。三、课题研究现状自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凯迪莱克和别克轿车上首次批量使用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以来,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给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靠大直径的转向盘来产生足够的转向力矩,转向盘的减小,使得驾驶室变得宽敞起来,座椅布置也变得更为舒适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降低了转向操纵力的同时,也使转向变得更为灵敏。随着技术的发展,动力转向系统在体积、价格和所消耗的功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八十年代后期,又开发了变减速比、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今天,变速比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几乎成为发达国家所销售轿车的标准装备。几十年来,动力转向系统的技术革新都是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基础上的。即便是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也无法根除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噪声等方面的固有缺憾。直到1988年3月,日本铃木公司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以下简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才真正摆脱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束缚。1993年,本田汽车公司首次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装备于大批量生产的、在国际市场上同法拉利和波尔舍竞争的爱克NSX跑车上同年,在欧洲市场销售的一种经济型轿车菲亚特帮托也将美国德尔费公司生产的电控助力转向系统作为标准装备由于电控助力转向系统完全取消液压装置,用电能取代液压能,减少了发动机的能量消耗加上其性能的优越性,很快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轿车上得到应用,如本田最新推出的INSIGHT轿车上就是其中的一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无疑是未来动力转向设计的新方向,目前在中型以上货车和中级以上轿车上广泛采用的机械液压动力转向器将逐渐被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所代替。为此,国外几家大公司如德国的ZF、英国卢卡斯伟利达、SAGINAW、TRW、日本的NSK、KOYO等都竟相推出自己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目前国内动力转向器还处在机械液压式动力转向系阶段,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仅有清华、华工等高校开展了系统结构方案设计、系统建模和动力分析等研究,但处在研制的初级阶段,未达到实用程度。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介绍;2液压动力转向;3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4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5液压回路设计及工作原理;6硬件选取;7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特点及应用;5、研究方案六、进度安排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安排1查阅、收集资料,熟悉有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2014122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2014123开始编写毕业设计工作计划。201514熟悉设计任务,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20152确定设计任务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技术设计方案设计零部件设计总体规划设计确定设计方案技术评价设计方案分析总装配图零件工作图部件装配图部件可行性分析确定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5拟定总体方案,绘出系统图,定出相关参数,并绘出总体草图。201536对草图进行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201537整理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201548准备答辩。2013年4月开始七、预期结果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当前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前沿热门研究领域。通过了解、熟悉国内外有关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创新情况,得知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由于时间紧张、设计中的不足,本次研究有可能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次开题报告只是初步的设计构思,但理论上任具有可行性,实践还有待进一步证明。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应用,将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与好处。8、参考文献1毛彩云,吴暮春,柯松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J科普园,20092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5濮良贵、纪名刚机械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设计【10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57223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