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 翻译_第1页
【自动化】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 翻译_第2页
【自动化】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 翻译_第3页
【自动化】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 翻译_第4页
【自动化】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 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摘要一种新型软接通式升压型转换器的无损耗缓冲器被拟用。这种缓冲器不需要任何辅助开关,但需要两个相同的缓冲电容,当主回路开关闭合时并联电容器充电,自动打开时串联电容器放电,放电能量在输出电容器中能有效的再生。因此,缓冲器为转换器主开关提供零电压接通,减少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改善了转换器的运行。这个实验结果是在20KHZ,600WDCDC升压转换器和带有新型缓冲器的单组ACDC升压变流器的实验条件下获得。1简介能量供给的开关模型经常运用升压转换拓扑学对DCDC和ACDC进行能量转换。增大开关频率和转换器的高能量比可以降低阀门压力,开关损失和电磁干扰。利用共振技术的软开关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法,然而,从转换效率和广泛利用能量转换装置(14)来看,使用无损耗缓冲器的软开关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目前许多无损耗缓冲器用一种辅助开关增大了能量和控制回路的复杂度,因此,无辅助器的能量再生是可取的。本文拟用的缓冲期是一种无源升压型转换器。独特的缓冲器包含两个相同的电容器,当主回路开关闭合时并联电容器充电,自动打开时串联电容器放电,所有缓冲器中能量恢复并输出,软开关利用缓冲电容关闭,利用串联在主回路中的一个小电感器打开。虽然被拟用的缓冲器仅仅用于升压型转换器,但基于升压转换器的能量回路中也有多种应用。本文详细描述了升压型DCDC和ACDC转换器操作原理,分析和应用。这些实验结果证实了拟用缓冲回路的可行性。2新型缓冲回路的工作原理A电容能量恢复图1电容式电压放电到直流电源(A)等效电路;(B)开关关闭后的和CEI图1显示了电容释放初始电压至直流电源的过程,二极管和表COE1D2明电流,电压的单向性。忽略图1中能量损耗,闭合开关S得到、如下等式CISNCOCITTZ(1)TETTECOCCOSO1(2)式中;。CLZL1图1(B)说明上述等式成立条件如下1)当时,电容电压在时仍没有恢复;ECO2T2)当时,在振幅末端达到0,所有电容器能量恢复至E;CE3)当时,在前达到0,继续通过,当减至0时,COCETCI2DCI所有电容器能量恢复至。E这些条件表明,电容器初压必须等于或大于2E才能获得全部能量转CO换,新型缓冲器基于这些基础知识而发明。B新的缓冲电路原理图2中的开关代表任何半导体开关设备,两端有两个极化电容并联。当图2(A)的开关关闭时,两个电容被电路中储存的能量等量充能。每个电容的最终电压较之电源电压梢高。当图2(B)中的开关打开时,两点间的电压叠加,CE于是在A、B端点间得到的电压。E如果这两个终端在电路中通过电感与电源相连,通过以上讨论电容电压会放电到零,从而恢复缓冲能量。开关通过与电容的并联在零伏情况下实现软关闭。图2新的缓冲结构(A)当开关SW断开,两个缓冲电容器并联同时被控于开关SW(B)当开关SW关闭,各部分串联不被控于开关SW3升压型DCDC转换器的新型缓冲器A电路的配置和运行图3增加新的DCDC缓冲电源转换器如图3所示,拟用的缓冲电路用于基本升压型DCDC转换器。为了避免开启主开关缓冲电容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短路,必须添加二极管。2D这略微提高了转换器传导损失,但预计无损软开关缓冲将很好补偿这一缺陷。另外,与二极管串联的两个谐振电感对是电路对称运作的必要保证,且避免了电容电压的振荡。图3给出了上下两半间的对称电路,输入电感L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磁耦合双绕组电感。这种对称的安排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模噪声。图4等效电路在连续电感电流换向时的模式(A)缓冲器的电容器充电后,立即IGBT关闭(B)缓冲器的电压(C)IGBT打开后,缓冲器放电进入电压0E如图4(A),在零电压时打开主开关,电感电流被转移到缓冲电容器LI和并对之充电,它们同时达到同等输出电压。假设在、1SC20E1SC2上初始电压为零,而关闭电感电流保持在这一模式不变,每个电容器的电压计算公式如下2LOCSITTC(3)当电容电压达到,图4(B)中的二极管和触发。在连续电流模式0E1D2下,缓冲电容电压钳位在IGBT的关闭时间间隔出现,值为。图3中每个缓0E冲电容器在电压高过时都可能放电,但只要和保持导通,它们就能被012充电。在实际电路中,杂散电感将把电容电压略推高于,然后将超额电量释0放,使电压回到。0E图4(C)显示了在打开主开关后的电流通路。二极管与均可以防止1D2缓冲电容器及输出电容由于IGBT通路的原因造成短路。叠加电容器的电压(初始为)将慢慢回落至输出电压。IGBT同时携带主电流和放电电02E0E1I流。忽略其中的损耗,电容电流和电压计算公式如下CICICCSIN2OCITTZ(4)1OS2CETT(5)式中,;。12SSC12SLSLZC1SLC由于实际电路中存在损耗,当时电容电压不可能完全降至为零,剩T下一小部分初始电压,电容器上剩余电压将通过低耗元件最小化。缓冲器放电时间限制了最小值然而充电时间取决于感应电23SUS流,并不是最小的放电时间。因为升压型转换器有效运行本身有一个实际限制,最大比值为0607。在非连续电流操作中,关闭期间,传导电流中止。当减至零时,充IECILI电至的电容器开始放电,因为当时,电容中电流方向与、0EIE020E反向相反。如图5,电容电压较之电源电压低是因为当IGBT打开时,能II量不完全恢复造成的。图5连续电流放电电流路径模式因此,新型转换器在非连续电流模型的直流转换器操作中无效。然而构形如升压ACDC转换器回路中没有如下问题。新型缓冲器在连续传感回路中并不比不含缓冲器应用广泛,因为曾储存在缓冲器中的大部分能量将回至回路中。B实验结果为了证实图3回路中基本操作,建立20KHZ,600W实验模型所含参数如下;。125LMH1210SSLUH180OCUF12068SSCUF直流电压为100V,比为05得到200V输出电压,缓冲电容是所需容IES量的1/2使得的为一个合适的值,从(3)可得,20A感应电流在1USIDTV内使电容电压达200V即。UFCS05图6缓冲电容的电压、电流波形图表明新型缓冲器回路的基本操作。当关闭IGBT,每个电容电压缓慢上升至大于输出电压,然后放电减至,从图C0E0E4(A)、(B)也可以看出。图6电源转换器在图3中输出500W时候实验波形提高,缓冲器的电容电压为,缓冲器的电容器电流为,时间为CEDIVV/50CIDIVA/5DIVS/10当打开IGBT,叠加电压放电至输出电压。由于电路损耗,电容电压02E0E不可能完全降至为零,剩下一小部分(小于5V)初始电压,这一小部分剩余电压对减小开关损耗影响不大,可通过低耗元件最小化。图7显示了所测带有新型缓冲器的转换效率,对于新回路,转换率高达95时相对恢复率达97。为了消除无损耗缓冲器的恢复率,传统的RCD缓冲器转换率也被测量。假设输出相同能量损耗相同,恢复率可由测量缓冲电容上最大电压获得。图7在图3中转换器效率与无保护能源回收和回收率为电路的缓冲器4带有新型缓冲器的升压ACDC转换器A回路配置及运行高能量装配的升压整流器在提高输入电流和控制输出能量3、4、9、10方面有所进展。针对这些应用,无损耗软接通技术对转换效率同样重要,EMI也如此。图8是带有新型缓冲器的单组升压ACDC转换器。这个回路配置简单,即用一个交流电源和一个二极管替代图3中的直流电源。实际上,为了获得正弦输入电流和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交流过滤器、电流电压感应器是必须用到的。图8单相升压型交直流转换器的新缓冲图3回路中的弊端之一是当打开主开关,增大传到损耗,二极管必须避2D免缓冲电容短路。2SC图9中用两个二极管、桥和嵌入在直流线路中的电感L克服了这1DB2一弊端,如图9使用两个二极管桥替代图8中、,一两个二极管的代价1D2进一步提高了转换器的效率。与回路中只有一个二极管桥相比,闭合期间传导损耗减半。图9改进的单相升压的ACDC转换器的新缓冲和迟滞控制在IGBT打开期间,通过的传感电流增大,而防止每个缓冲电容电2DB1DB压和输出电容电压通过IGBT时不被短路。因此,IGBT打开时,缓冲器中产生振荡电流,能量恢复。在IGBT闭合期间,传感器L通过释放能量,然而,缓冲电压被1DB阻滞,不通过交流电源放电。因为缓冲电压在能量恢复操作中保持足够高,2DB故缓冲回路在非连续电流条件下仍能很好的工作。B实验结果为了证实回路操作,图9中600W模型使用同前面试验参数一样,此回路中运用了开回路磁滞耦合器控制。电源电压是100V,输出电压通过调节手动I控制在200V,转换器未过滤输入电流和电源电压V如图10,转换频率范围LI为1620KHZ。图10在图9中高功率因数变换器的源电压和电感电流波形,DIVV/50,和DIVA/5DIVMS/2图11显示了缓冲电容电压和电流接近零时通过电源电压时的波形图,CCC从中可以看出,几个开关循环电容电压仍没有降为0,这是因为在零附近时,传感电流太小而不能使缓冲电容充电至输出电压。图11在图9中缓冲器电容电压电流电路在零的高功率因素AC来源波形,DIVV/50IA/DIVS/10图12中将拟用转换器效率和带有RCD缓冲器的传统转换器进行了对比,无损耗软开关的新回路中,输出500W时,转换效率达945,降低了图9中的传导损耗。两者间的差别很小(12)因为在所测量的开关频率范围内,二极管桥和IGBT传导损耗占主要损耗的大部分。图12提出了变频器在图的效率相比图9传统与硬开关另一方面,两者间EMI有重大区别,虽然不是特定数量研究,硬开关转换回路中存在强烈传导噪音干扰正常操作,除非限制开关IGBT的速度或增加一点磁化屏蔽。为了改善3、4、9、10输入电流波形,三组非连续ACDC转换器已被引用,其大部分采用升压型回路构形,然后拟用无损耗缓冲器为这些转换器提供软开关。图13是三组高能转换器的一个例子,其来源于图8的基本单组回路,并涉及到图9通过两个二极管桥减低、传导损耗。1D2图13高功率因素三相间断模式转化器新的缓冲5结论本文拟用并实验评价了一种新型无损耗无源缓冲回路,尤其适合于高频率、高能量升压转换器的软开关,无源元件简化了转换器的能量和控制回路。DCDC和ACDC转换器实验结果均表明缓冲器有效地提高了转换效率,降低了开关损耗,拟用回路对降低EMI噪音也有效。由于新缓冲器的再生过程是直接的,其高恢复率达97拟用缓冲器甚至在非连续电流式升压型整流器中能很好的工作,因此,它可应用为建立高效的单组或三组非连续高能量转换器,这在本文中没有论述。参考文献1APETTERTEIG,JLODE,ANDTMUNDELAND,“IGBTTURNOFFLOSSESFORHARDSWITCHINGANDWITHCAPACITIVESNUBBERS,”INIEEEIAS1991CONFREC,VOL2,PP150115072AELASSERANDDATORREY,“SOFTSWITCHINGACTIVESNUBBERSFORDC/DCCONVERTERS,”IEEETRANSPOWERELECTRON,VOL11,NO5,PP710722,19963GHUA,CSLEU,ANDFCLEE,“NOVELZEROVOLTAGETRANSITIONPWMCONVERTER,”INPESC92,PP55614KTANIGUCHI,KHIRACHI,ANDHIRIE,“SOFTSWITCHINGCIRCUITFORTHREEPHASECONVERTERWITHUNITYPOWERFACTOR,”PROCINSTELECTENG,VOL117,PTD,NO2,PP142149,19975SJFINNEY,BWWILLIAMS,ANDTCGREEN,“RCDSNUBBERREVISITED,”IEEETRANSINDAPPLICAT,VOL32,NO1,PP155160,19966XHE,SJFINNEY,BWWILLIAMS,ANDZMQIAN,“NOVELPASSIVELOSSLESSTURNONSNUBBERFORVOLTAGESOURCEINVERTERS,”IEEETRANSPOWERELECTRON,VOL12,NO1,PP173179,19977MNAKAMURAANDMSHIMADA,“ASINGLESWITCHAUXILIARYRESONANTCONVERTER,”IN97NATIONALCONVENTIONRECIEEJAPAN,VOL4,NO919,PP2192208HNOMURAANDKFUJIWARA,“ALOSSLESSPASSIVESNUBBERFORSOFTSWITCHINGBOOSTTYPECONVERTERS,”INPCCNAGAOKA97,VOL2,PP7937969ARPRASAD,PDZIOGAS,ANDSMANI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