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手机下壳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仿真加工【抽芯】【ProE】-[机械毕业设计论文A3226]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9715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9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1-04
上传人:木***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玩具
手机
外壳
注塑
模具设计
仿真
加工
抽芯
proe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a3226
- 资源描述:
-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24页,11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实习报告一份。
课题申报表一份。
Proe一套。
三维造型图一套。
图纸共17张,如下所示
A0-总装配图.dwg
A2-型腔.dwg
A2-型芯.dwg
A2-推板.dwg
A2-支撑板.dwg
A3-制品图.dwg
A3-动模座板.dwg
A3-动模板.dwg
A3-垫块.dwg
A3-定模座板.dwg
A3-定模板.dwg
A3-推杆固定板.dwg
A4-复位杆.dwg
A4-定位圈.dwg
A4-导套.dwg
A4-导柱.dwg
A4-浇口套.dwg


















- 内容简介:
-
金 属铸锻焊技术 008, 10 月本文所述零件 偏心轴 , 是电动工具电锤的重要传动零件 。 在工作时通过偏心机构使电锤的钻头除了高速旋转外 , 还要沿轴向产生冲击运动 ,因此零件要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 ,而且电锤的工作环境恶劣 、多粉尘 ,零件易磨损 。 图 1 为偏心轴零件图 。通过对该零件原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 ,经过反复试验 ,提出新工艺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热模锻工艺分析偏心轴零件的材料为 40零件成形后采用热处理调质处理 。零件由偏心头部 、不规则盘部和杆部三部分组成 ,为外形非对称结构 、非等截面的零件 。原成形工艺为开式热模锻成形 ,在模锻成形前 , 先要将等截面的圆坯料制坯成带有头部的杆收稿日期 :2008上海市教委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04作者简介 :徐新成 (1959-) ,男 ,上海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具 电话 :021然后模锻成形 。成形后的锻件沿轴向外形有一圈飞边 ,锻后要切除飞边 。飞边切除后不对称盘部会有残留飞边 , 还必须采用仿形加工或数控机床加工出桃形的盘部 , 并采用专用的夹具精车削偏心的头部杆状 ,生产成本较高 。 再者 ,由于热偏心轴的冷温复合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徐新成1, 赵中华2, 张水忠2(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 ,上海 201620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学院 ,上海 201620 )摘 要 :采用冷温复合挤压工艺加工偏心轴 ,利用冷挤压工艺加工预成形件 ,而关键的成形工序是采用温挤压加工终成形件 。这一成形工艺使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小 ,原材料的消耗比原有的热锻工艺节约 20% 左右 。此外 ,由于选择了合适的冷却 、润滑条件和模具材料 ,使模具的使用寿命也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 : 冷挤压 ;温挤压 ;偏心轴 ;模具中图分类号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08)19. of 01620, 2 . 01620, by a of by by of 0%. of of a 加工工艺 2008 年第 37 卷第 19 期金属铸锻焊技术 表面粗糙度值高 , 材料消耗大 ,不利于精化锻件 。 显然 ,热模锻工艺无论在生产效率 、 材料利用率和锻件尺寸精度等方面都难以满足零件的高精度 、大批量生产 。2 挤压工艺方案分析挤压成形工艺是一种少无切削的成形技术 ,特别对于回转体 、等截面的金属零件的成形 ,在提高生产效率 、 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 , 减少后道工序的机械加工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本零件呈回转体 、部分等截面的外形特征 ,适宜于挤压成形 。从零件成形的技术经济性方面考虑 , 冷挤压成形方案要优于温挤压 。这是因为 :冷挤压技术不需要坯料的软化加热 ; 成形件的挤压力和成形件的尺寸精度不受成形温度的影响 ; 成形件的尺寸精度高 、表面粗糙度值低 。 但是也存在挤压力大 ,许用变形程度低等不足 。 而温挤压技术在弥补冷挤压技术不足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1。挤压直接成形工艺考虑到不经预成形的直接挤压成形工艺 ,由等截面毛坯直接成形最终工件的变形程度非常大 ,挤压力会很大 ,模具的单位负荷也会急剧上升等方面因素 , 在工艺试验和分析时首先采用了温挤压直接成形工艺 ,其工艺路线如图 2 所示 。温挤压直接成形工艺的主要工艺过程 : 原毛坯冷剪切下料 、冷镦粗 、表面处理 (抛丸处理 :去除毛坯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皮 )、 毛坯表面润滑处理 、毛坯加热 (始锻温度 750 )、温挤压成形 。经过多次试验 ,该工艺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成形过程中 , 坯料的金属除了沿凸模的运动方向流动外 , 还有部分金属沿凸模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属于复合挤压 。造成偏心头部的金属量难以控制 , 上部金属流入过多 , 而下模型腔则充不满 。 由于金属的变形程度大 ,挤压力急剧上升 ,模具负荷过大 ,严重影响模具的寿命 。直接温挤压时 ,由等截面的圆毛坯直接成形 ,锻件的轴向金属分配不均匀 ,造成杆部金属流入不足 ,而桃形盘不仅金属量较多 ,而且形成很大的飞边 。显然 ,由等截面毛坯直接成形本零件不仅变形程度大 ,而且由于非常大的接触应力的作用 ,成形时造成工件杆部下端充不满的缺陷 。温挤压时金属的流动性要明显优于冷挤压 ,若采用冷挤压技术直接成形本零件 , 除了会超出金属的许用变形程度外 ,零件杆部充不满的缺陷仍然不能解决2。温复合挤压工艺对等截面毛坯进行制坯 , 使坯料的主要截面与零件相应处的截面的金属量接近 , 则可以极大地改善金属在终成形模膛的流动状况 , 同时对于改善坯料与模具型腔表面的摩擦条件 , 提高终锻模具的寿命也起到积极作用 。图 3 为冷温复合挤压成形工艺 。 在冷温复合挤压工艺中 ,原毛坯经镦粗 、 软化退化和坯料表面润滑处理后 ,进 行 冷 挤 压 制 坯 成形 。 冷挤压制坯工序采用正挤压 成形 ,工艺简单 、 成形性能好 、生产效率高 ,冷挤压预成形工件见图 4 。由于终成形 采用温挤压技术 ,经冷挤压成形后的预成形工件不再进行软化退火处理 , 通过坯料感应加热来软化坯料 。3 成形工序变形程度表面处理退火润滑 表面处理 润滑加热图 3 铸锻焊技术 008, 10 月许用变形程度越大 ,工序就越少 ,生产率也就越高 ,但单位挤压力也随之增大 ,模具的负荷也相应增加 。因此 ,在挤压成形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其变形程度 。预成形正挤压工序的变形程度 :断面收缩率 :A=00% 0许用单位挤压力 2000毛坯高径比 h0/凹模入模角 =120 时 ,许用变形程度 A 许用67% 72% 。许用变形程度的凹模锥角修正系数 正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的毛坯件对高度修正系数 经修正后的实际许用变形程度 A 许 用;预成形正挤压时金属的实际变形程度 AA 许用。因此 ,预成形件可以一次正挤压成形3。面处理及润滑挤压时 , 变形金属与模具型腔壁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 ,不进行润滑 ,挤压是难以顺利进行的 。磷皂化润滑处理是钢冷挤压润滑的有效方法 ,能显著减小挤压时坯料与模壁的接触应力 , 故预成形正挤压采用磷皂化润滑处理 。 但是磷皂化处理不能适应温挤压成形 , 因为一旦坯料的加热温度高于 250 , 磷化层和皂化剂会发生改性甚至烧焦 ,使润滑条件恶化 。 不但不能起到润滑作用 ,反而增加了坯料与模壁的摩擦力 。 在试验的前期采用了在模具型腔中涂二硫化钼加油剂作为温挤压时的润滑 , 从减低变形抗力和提高模具寿命方面看 ,其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 但是 ,这种方法影响了生产效率 , 而且油剂在高温下要产生大量的烟雾 ,使得生产条件恶化 ,污染空气 。 为此采用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的水剂石墨润滑剂 ,其在中高温度使用时润滑性能接近冷挤压时的磷皂化效果 ,而且在中高温下不分解 ,热稳定性好 ,对人体也没有危害 。 尤其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时不需要对模腔或坯料进行喷涂 , 而是在坯料加热前进行浸涂 ,晾干后即可加热进行温挤压 。浸涂润滑剂工艺过程 : 挤压前将坯料作抛丸等处理 ,清理锈迹 、污垢等 。 然后加热至 200 左右 ,出炉浸入水剂石墨润滑剂中 ,快速捣匀 ,吊起沥干残液 ,在干燥处摊开晾干 。浸涂润滑剂后的坯料表面必须留有 的薄膜 , 呈黑炭色 ,并有明显的黑灰色小点 ;若不然必须重新浸涂 。热成形温度是温挤压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确定温挤压成形温度的原则是 :选择在金属材料塑性好 ,变形抗力显著下降的温度范围 ;选择在金属材料发生剧烈氧化前的温度范围 ,以保证在非保护性气氛中加热时氧化极微 ;选择的润滑剂能达到最小摩擦系数 , 不因高温或低于其使用温度而失效 ; 选择在金属材料成形后能强化和不改变其组织结构的温度范围 。图 5 是 40温度 从图可见 ,随着温度的升高 ,变形抗力总的呈降低趋势 。但在 300 左右 ,曲线的下降出现反弹 ,金属变形抗力明显增大 ,强度增加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减小 ,即塑性下降 ,也就是所谓的 “蓝脆 ”现象 ,成形温度应尽可能避开这一温度区域 。随着温度的升高 ,塑性指标上升 ,特别在 600以上温度时 ,金属的强度显著下降 ,相应的塑性指标上升 ,金属的流动性明显改善 ,有利于塑性成形 。为满足挤压时对钢塑性的要求 ,在温挤压高强度的材料时往往选择在钢的相变温度以上进行挤压 。 在相变区挤压 , 即铁 此时 ,很多高强度钢及合金在相变区内组织正处于向奥氏体转变 , 塑性好 , 变形抗力小 ,有利于挤压成形 。加热温度高于 800 时金属的氧化变得十分剧烈 ,氧化皮的生成对于增加模具型腔的磨损 、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值都有很大的影响 。故将 40加热温度确定在 600 800 之间是合适的 。温挤压工序的实际加热温度是 750 ,加6004002000200 400 600 800 1000b/图 5 40温度 vs 0加工工艺 2008 年第 37 卷第 19 期金属铸锻焊技术6740准3712准205126准37 温挤压工件 500中频感应加热炉 。 因为感应加热时间很短 ,加热后的坯料氧化现象极微 ,经金相分析没有发现新增脱碳层 。挤压成形温挤压成形工序主要解决零件偏心盘部及其上部的偏心杆的成形 。为了达到较好的成形效果 ,对零件的轴杆部进行了简化 , 保留了关键部分的两个台阶 ,其余均设计成等截面的杆部 ,见图 6 。根据文献 4 介绍 ,40 700 成形的许用变形程度约 84% 。 本零件温挤压成形温度在 750时 ,其实际变形程度达到了 ,满足相应温度下的许用变形程度要求 。 从实际的变形及零件的质量来看 , 经预成形后的坯料直接温挤压成形是可行的 。4 模具设计温挤压成形兼具了冷 、热成形的特点 ,因此温挤压时不仅要考虑模具的润滑 , 也必须充分考虑模具的冷却 。 实践证明 :温挤压 ,特别是中高温挤压时 ,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冷却不充分 ,将导致模具的早期失效 。 当温挤压成形温度在600 以上时 ,若冷却不充分 ,即使采用了较好的模具材料 ,在较大的负荷作用下 ,也会导致模具 ,特别是凸模的回火软化 , 不能发挥模具的潜在寿命 。钢温挤压时 , 坯料的加热温度一般在 800 以下 , 而且国内普遍采用通用型曲柄压力机或油压机等设备成形 ,速度较慢 。从坯料入模至工件成形 ,一般需 3 5s 的时间 ,模具的受热时间也相对较长 ,温升就较快 。这时若采用大量冷却水喷射冷却 ,势必造成坯料过冷 ,同时也会冲涮或稀释模壁与坯料间的润滑剂 。使变形抗力急剧上升 ,温挤压不能正常进行4。图 7 为温挤压模 。 由于温挤压凸模的径向尺寸有限 ,不能在凸模内开设冷却水槽 ,在模具设计时采用了喷雾冷却 , 即冷却水和压缩空气混合而成的一种水汽 ,将喷雾装置安装在凸模上方 ,呈环形布置 。 当开模时 ,雾汽从若干个喷嘴喷出 ,对凸模进行冷却 。 它的优点在于 : 冷却雾汽遇到凸模后 ,在对凸模冷却的同时马上会蒸发 ,因此不会造成坯料的过冷 ;其次 ,由于雾汽是冷却水和压缩空气混合而成的 ,通过调节汽 、液阀门可以控制冷却水和压缩空气的比例 , 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再者 ,由于冷却喷雾通过铜管上若干个喷嘴喷出 ,冷却均匀 ,不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 ,从而有利于延长凸模的使用寿命 。凹模冷却机构是在预应力圈 (外圈和内圈 )的内壁开设若干圈环形水槽 , 使水在外圈和内圈内部分别环绕数周 , 带走凹模的热量再流入冷却装置 ,见图 7 中冷却水管接头 21 。 为了便于安装冷却系统 ,并且不影响预应力圈的强度 ,在设计预应力圈时 , 外形尺寸应根据实际生产中的经验进行调整 ,取推荐值的上限 。为了保证工件温挤压后的出模 , 温挤压模除了设计有下顶料机构外 , 还在上模设计了内卸料机构 ,保证工件能顺利出模 。5 结论(1 ) 采用冷温复合挤压成形工艺可以兼具冷挤压和温挤压技术各自的优点 , 用于成形外形较复杂 、尺寸精度较高 、变形程度大的杯 、杆类零件75金属铸锻焊技术 008, 10 月(上接第 71 页 )实验证明 ,通过模拟优化所选择的坯料加热温度参数是合理的 , 完全能够满足轴管热挤压工艺的要求 ,并能保证轴管的质量 。5 结论(1)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轴管热挤压过程中 ,在 10001200 的范围内 ,损伤值 、等效应变 、应力等参数随着毛坯温度升高时的变化规律 。 综合评定上述参数的影响 ,将毛坯温度控制在 1100 左右最利于阶梯轴的成形及成 形后阶梯轴的力学稳定性和后续的加工 。(2) 实际的挤压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为汽车轴管热挤压工艺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运昌 ,王玉林 汽车轮毂轴管复合热挤压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J 热加工工艺 ,2005 ,(2 ):392 郝滨海 挤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631- 下顶杆2- 下模座3- 下模板4- 下顶块5- 下模座垫板6- 下成形顶杆7- 凹模垫块8- 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