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

手性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负载及催化性能研究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747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7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1-06 上传人:闰*** IP属地:河南
30
积分
关 键 词:
手性 希夫碱 配合 合成 负载 催化 性能 机能 研究 钻研
资源描述:
手性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负载及催化性能研究,手性,希夫碱,配合,合成,负载,催化,性能,机能,研究,钻研
内容简介:
1 开题报告 手性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负载及催化性能研究 2 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金属离子掺杂的规则多孔材料负载手性 (n(合物催化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目背景 催化反应研究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超过 90%的化学反应涉及催化剂的应用1。当前,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和呼声日益提高,催化反应变得更加重要。首先,催化剂的使用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第二,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采用易挥发、毒性高、难降解的有机溶剂,使反应条件更温和。第三, 催化剂本身可以多次利用并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更大影响。固载型催化剂是当前催化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具有催化剂与产物易于分离,催化剂可多次循环使用,催化剂表面酸碱度可调等优势。目前,非均相催化反应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光催化、气相催化、环保催化等领域 1。 规则多孔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初现端倪,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多孔材料 2一般具有孔径可调、孔径分布规则、比表面积大、易于负载和功能化等特点 3。例如,美孚石油公司的科研人员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发出规则多孔材料 内部孔道采取六方密堆积形式,孔径分布 窄,比表面积大 4。 出现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大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随后出现了大量对 化学修饰研究,有助于形成各种功能的催化材料 5。 是近年出现的和 构类似的多孔材料, 但是它的孔道壁比 厚,热稳定性更好 7。相比较而言,比 稳定性更好的多孔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应用前景更广阔。 图 1 材料的用途 金属离子掺杂的规则多孔材料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通过金属掺杂,可以改变孔径大小、表面酸碱性、孔道坚韧程度等,均对催化反应具有重要作用。一般的研究策略,即通过 金属的掺杂,改变孔径大小、内表面的酸碱性、以及孔道的牢固程度,从而进行对结构更大的催化剂分子的负载。本课题拟将过渡金属、稀土金 3 属、以及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掺杂进入 系,并将各种不同取代基的手性 (n(合物进行负载,进而探索负载的稳固程度,以及其带来的催化效果。 究意义 本课题是在 架内进行的结构改性研究,可望形成性能优良的催化剂载体系统。此 外,选择含不同取代基的手性 (n(合物,在掺杂型 负载,考察其负载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应催化效果的高低异同,构成一个完善的催化体系。本课题以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为模板反应,具有底物与环氧化产物易于辨识、结构多变的特点,便于考察催化剂的立体位阻对催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本课题的开展将促进对多孔硅酸盐及其负载性能的了解,深化对非均相催化反应的进一步认识,更将促进对发生在多孔硅酸盐孔道内部的催化反应机理的深入认识。 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当前,国内外对多孔硅酸盐分子筛的研究 投入不断扩大 8,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经济实体和学术机构在发展此类硅酸盐材料方面不遗余力 5,7。我国复旦大学等机构也在这一方向做出了重要努力 8,9。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子筛的结构表征方面 10,在催化剂负载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11,在结构掺杂方面也远未完善,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要研究内容 1. 合成 2. i,杂的 合成 12 3. 含苄氯基和磺酸钠基手性 (n(合物的合成 13 4. 手性 (n(合物在 掺杂的 的负载 5. 在次氯酸钠、亚碘酰苯、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对非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究方案 1. 合成 正硅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与高分子导向剂 合搅拌,水热合成,最后在 500 化制得。 2. i,杂的 合成 4 得到 ,通过与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生成沉淀并收集。 附的 可通过在高温下钙化的方式变为 3. 含苄氯基和磺酸钠基手性 (n(合物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图 1: O H O OC C l C M nC l( R , R )C l C le t h a n o lM n ( O A c )2 L i C l( R , R )D u f fr e a c t i o nc h l o r o m e t h y l a t i o nd i a m i n c o n c . 4O 3S O N a a a 3N a 3N M nC lA l d i m i n e A l d e h y d eS u l f o n i c a l d i m i n eN 3,b o i l i n g w a t e rd i a m i n eM n ( O A c )2L i C l e t h a n o 手性 (n(合物的合成 4. 手性 (n(合物在 掺杂的 的负载 5 M nC l( R , R )C l C OS OS OS OS M n( R , R )S B A - 1 5d i c h l o r o m e t h a n 合物在载体上的负载 5. 在次氯酸钠、亚碘酰苯、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对非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催化反应 R 1R 4c a t a l y s t /c o - c a t a l y s tP h I O ; 0 o R 3R 1R 4O* *t r a n s - s t i l b e n 非官能团化烯烃的催化环氧化反应 在亚碘酰苯、间氯过氧苯甲酸中筛选氧化剂,分别进行 手性 (n(合物 的均相催化反应,以及负载型配合物的多相催化反应 (图 3)。筛选催化剂,总结构效关系。 究方法或措施 本课题涉及的研究方法 1. 红外光谱:研究催化 剂内有机官能团振动。以有机配体作为对照,同时测定配合物中相应官能团的红外振动峰。这种对比可提供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是否发生配位作用。 2. 紫外光谱:主要研究有机片段中共轭结构的 迁,以及研究配合物中的荷移跃迁。以证明共轭结构的存在,以及验证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配位作用。 3. 核磁共振氢谱:主要验证配体结构的正确性。 4. 位:说明催化剂离子在相应溶剂(水或二氯甲烷中)的稳定性。 6 5. 粒度:测量催化剂粒子的大小。 6. 氮吸附脱附:验证催化剂是否为多孔物质,计算孔径大小和孔分布。 7. 光电子能谱:说明固载催化剂的表面结构。 8. 元素分析:通过 C、 H、 N 的百分含量,以及金属锰的百分含量。 9. 扫描电镜 主,观察 杂前后、以及负载前后的表面形貌,验证其多孔构型是否保持,以及孔径大小等。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点及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在于验证 为规整的多孔材料,是否具有成为手性(n(相催化剂载体的潜力,掺杂前后性质的变化是否有助于催化活性的改变。难点在于,能否根据表征数据,特别是氮吸附脱附和 据,说明催化反应是否发生在孔道内。 期已开展工作 本课题小组前期已进行过大量实验,手性 (n(合物的合成路线基本探通, 近两年已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 14。 本小组 目前致力于新型催化载体的 合成 ,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本小组 在 (n(化反应方面 已有多年的科研基础。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周次 进度 1 2 合成与初步表征 3 4 金属掺杂 合成 4 5 金属掺杂 合成与初步表征 5 6 手性 (n(合 物的合成 7 8 手性 (n(合物的合成 及中期答辩 9 10 (n(合物的负载与表征 11 12 均相催化反应 13 14 非均相催化反应 15 催化产物鉴定、总结构效关系、结题 7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8 参考文献 1 S J999,73(3):3562 , of by J,007,56(8):6853 邢素丽 ,王遵 ,曾竟成等 J2006,28(2):314,an 007,105(3):1400 1411. 5 倪卓 ,杜学晓 ,邢锋等 J2008,25(4):3516 许虹霞 ,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微胶囊化及其对环氧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 D江大学 ,2007. 7 方雷 ,石光,李国明,等 胶囊的制备研究 J2005,14(11):98 袁彦超 ,容敏智 ,章明秋 甲醛树脂包裹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J. 高分子学报 ,2008(5):4729 蔡涛 ,王丹 ,宋志祥等 J2010,8(2):2010 方一 ,李路海 ,莫黎昕 ,等 J. 包装工程 ,2008,29(10):33 3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性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负载及催化性能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7471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