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 第五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_第1页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 第五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_第2页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 第五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_第3页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 第五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_第4页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 第五部分 化学反应原理(全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量反应过程HCH3OHGH2OGCO2G3H2G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第19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考点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有热量的化学反应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H0H0实例2H2GO2G2H2OG;H4836KJMOL1CSH2OGCOGH2GH1313KJMOL1常见类型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大多数反应电离、水解过程,大多数分解反应本考点考查的重点在于能否准确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概念,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和应用。特别提醒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方法有二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相对大小比较例12007年高考江苏卷,反应热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解析本题以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CH3OH燃烧热应指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题中电池反应甲醇生成氢气,不符合定义,因此选项A错。反应是吸热反应,而上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选项B也错。由反应可知,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有的是放热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选项C错。液态甲醇能量低于气态甲醇,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少,因H为负,所以H1929KJMOL1。选D。【答案】D规律总结学会判断根据图象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同时要加深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1定义表示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方法是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2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3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应成比例。本考点考查较多的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以及由热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稳定性或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例2已知在25,101KPA下,1G辛烷C8H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GO9C8GO251HC228;H4840KJ/MOLB1;H5518KJ/MOLC22218;H5518KJ/MOLD8GC1652;H11036KJ/MOL解析1MOLC8H18燃烧放出热量4840KJ/G114G5518KJ。2MOLC8H18放热为11036MOL,但是一定要注意符号是“”还是“”【答案】B规律总结放热为“”吸热为“”,但是焓变H表达是“”表示吸热,“”表示放热考点3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1重要的化石燃料。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要有足够的。跟空气有足够大的。4新能源的开发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核能、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例32007年高考理综上海卷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原料来源广易燃烧、热值高储存方便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BCD解析水是广泛的氢来源,但是氢气储存不方便,制备时候要消耗大量能源【答案】A【规律总结】水是多的,但是用水得到氢气的制备工艺并不是廉价易行。能源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是绝大多数同学都熟知的内容,进一步考查这方面的知识是高考的一个明显趋势考点4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盖斯定律的涵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2盖斯定律的应用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些反应进行的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的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例4(08宁夏卷)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KJMOL1B442KJMLO1C330KJMOL1D330KJMLO1解析由题意可知C2H4G3O2G2CO2G2H2OL;H14110KJMOL1,C2H5OH1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1,将上述两个方程式相减得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答案】A【方法技巧】用盖斯定律解题首先要知道有关的反应式和相应的反应热,然后将反应合并成所求的反应式,其相应的反应热要同样合并。参考答案考点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1放出、吸收2大于、小于3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1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关系2温度和压强、聚集状态3符号、物质的量考点3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1煤、石油、天然气2空气、接触面3化石燃料考点4盖斯定律及其应用1始态、终态、途径第20讲化学反应速率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系数比规律1通过计算式V来理解其概念2系数比规律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即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的VAVBVCVDMNPQ例1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NO、VH2OMOL/LMIN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543ONHB652OHVC32VND542NOV解析系数比规律是指用各个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式中各个物质的系数之比可以延伸出一些其他比法【答案】D规律总结考查了系数比规律的基本定义。考点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决定因素(内因)。2条件因素(外因)改变条件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活化分子分数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增多不变增多增多加快增大压强增多不变增多增多加快升高温度不变增大增多增多加快使用催化剂不变增大增多增多加快其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温度3记忆规律升高温度天经地义要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能改变不强调是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实现的,只适用于的化学反应。例2(08上海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A4321B1234C3421D1243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1的盐酸的浓度最小,反应的温度最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由于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2的反应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实验3大于实验2;而实验4和实验3虽然浓度相同,但反应的温度不同,物质的状态也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较。【答案】A、C规律总结考查了反应速率的影响条件和比较规律和方法。考点3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及图象计算反应速率有三大类型题型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见例3)题型以图象形式给出条件,计算反应速率(见能力提高训练18)题型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见基础提升训练14)特别提醒根据系数比规律可以直接用各个物质的反应速率数据除以系数来快速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最大和最小。(体会例题3和限时基础训练卷1和5)例3反应N2O4(G)2NO2(G);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解析AC两点温度相同而压强不同,增压平衡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