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施组_第1页
海底隧道施组_第2页
海底隧道施组_第3页
海底隧道施组_第4页
海底隧道施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711编制依据712编制原则713编制内容摘要8第二章工程概况1021工程概述10211地理位置10212工程内容及范围10213工期要求1122自然条件和工程、水文地质11221地形地貌11222水文、气象112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223设计概况15231隧道平纵面设计15232设计标准16233工程结构形式1624施工场地条件20241道路及水路交通状况20242水电供应20243施工场地状况2125材料及商品混凝土供应情况2126工程特点及重难点21261工程特点2126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22第三章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2431施工准备2432人员及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方法24321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方法24322材料物资进场方法2533临时工程设施25331生产设施26332生活设施27333施工道路27334施工供水27335施工排水27336施工供电27337施工供风27338临时通讯2934临时用地计划29第四章现场平面布置方案3041布置原则及说明304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0第五章施工组织部署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351施工组织部署33511施工组织机构33512总体施工部署36513施工区段划分415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42521工期目标42522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指标42523主要工程节点工期目标43524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图4453人员、设备、材料、资金计划44531劳动力组织及调配计划44532材料供应计划45533机械设备配置及调配计划46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5761总体施工方案概述57611总体施工方案57612主要施工方法5762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61621隧道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61622隧道主要施工方法流程62623竖井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6663隧道工程67631概述67632洞口及洞门施工72633洞身开挖及出碴73634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95635防排水施工105636仰拱与衬砌混凝土施工105637超前地质预报110638施工通风、防尘及排水111639监控量测1186310施工测量1236311信息化动态施工12564围堰及竖井工程128641竖井设计概况128642围堰填筑施工方案130643竖井施工134644竖井管线、设施布置142645竖井马头门施工142646竖井运输系统14365行车、行人通道施工144第七章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4571概述14572海域全强风化槽(囊)地段施工146721海域全强风化槽(囊)地段总体施工方案146722海域风化槽(囊)地段的超前地质探测147723服务隧道全断面惟幕注浆现场试验方案与方法150724主洞风化槽(囊)地段全断面帷幕注浆153725主洞风化槽双侧壁导坑法施工16173隧道耐久性施工措施及施工工艺161731隧道结构腐蚀破坏类型161732本工程隧道结构设计要求162733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要点16573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71734防排水施工175第八章施工风险控制及救灾预案18081施工风险分析18082突水、涌水预防措施及救灾预案181821施工防灾设计概述181822突水的预防措施182823突水的救灾预案185824突水的灾后处理预案19083隧道坍方预防措施及救灾预案191831预防坍方的施工措施191832隧道坍方处理191833隧道坍方救灾预案192第九章科研项目大纲19391项目概要19392项目的前期研究及工作基础19493项目研究、开发的背景、必要性195931国内外研究现状195932研究背景及必要性19794项目研究、开发实施方案198941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198942全、强风化地层注浆技术研究199943大断面海底隧道软弱地层施工方法研究200944施工爆破对围岩扰动范围及爆破方案优化研究200945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研究201946海底隧道突涌水防治技术与应急对策研究202947主洞服务隧道的多工作面施工通风技术研究20395考核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20396项目研究进度计划20497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20598投入主要人员名单、资历及设备20599其他需说明的问题205第十章工期管理与保证措施207101工期管理原则207102工期保证措施2071021总体方案2071022组织管理保证措施2081023计划管理保证措施2101024施工管理保证措施2111025技术保证措施213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与保证措施214111质量目标2141111质量目标2141112质量控制重点214112质量保证措施214112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制2141122保证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220113项目质量保证体系2351131制度保证体系2351132组织保证体系2421133质量标准体系2431134施工保证体系244第十二章雨季、台风季节的施工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251121雨季施工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251122台风季节的施工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2521221施工安排2521222质量保证措施253第十三章安全组织保证措施254131安全目标和安全控制要点2541311安全目标2541312安全控制要点254132项目安全保证体系254132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2541322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职责254132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58132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59133项目安全保证措施2631331管理措施2631332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661333其它安全技术措施269第十四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72141施工环境现状及环保、水保主要特点272142环保、水保总体目标272143环保、水保总体方案272144组织措施273145环境保护体系274146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2741461减少对陆域生态破坏的措施2741462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2771463施工期减轻海域环境污染的措施2771464减少施工期对珍稀海洋物种和渔业资源影响的措施2781465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2791466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80147水土保持措施2821471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体系2821472水土保持技术组织措施2821473积极响招标文件和文件,认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282第十五章文明施工286151文明施工目标286152文明施工方案2861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87附图1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图2工程管理曲线附图3施工总平面图附图4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1)隧道洞口施工工艺流程(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图(3)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4)中洞先行扩挖法施工工艺流程(5)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6)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7)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示意图(8)超前砂浆锚杆施工工艺示意图(9)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框图(10)钢架安装工艺流程(11)仰拱铺底施工工艺流程(12)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13)监控量测工艺流程(14)前进式深孔注浆工艺流程附表1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工期附表2施工总体计划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隧道项目隧道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书;(2)现场实际考察情况;(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B001200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D70200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2002)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4)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平、资源情况及其它有关规定。12编制原则(1)严格遵照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2)根据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埋深以及施工条件等,选择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法和爆破方式,以保证施工安全及减少对地层的扰动。(3)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保证重点,统筹兼顾。(4)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以保证施工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5)采用流水作业和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施工组织,做到均衡连续施工。(6)统筹考虑各项施工,合理安排雨讯台风等特殊季节施工。(7)充分考虑城市施工特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卫生、环境的影响,组织文明施工。(8)本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资金、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反馈信息的优化处理,实现安全、质量、工期的目标。13编制内容摘要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摘要为(1)计划工期315个月,开工日期为2005年8月15日,完工日期为2008年3月31日。(2)质量目标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确保部优良,争创鲁班奖。(3)安全目标隧道施工不突水、涌泥,不坍方、无因工伤亡事故,年重伤率在06/以下。(4)施工管理模式实施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两级管理,项目法施工。(5)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原则以确保“安全、质量、环保、工期”为目标,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出发点,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突出服务隧道和重点、难点,快稳结合,科学组织,动态施工。(6)重难点穿越海域风化槽(囊);穿越富水砂层;防突水涌泥及救灾预案;陆域和浅滩全风化V级围岩段;隧道衬砌耐久性;隧道防排水施工。(7)总体施工安排服务隧道超前,2007年7月底前主体结构贯通,主洞利用2号、3号行车横洞和竖井增加工作面,长隧短打。(8)施工方案与方法全部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主洞开挖I、II级围岩地段,中洞先行扩挖成型法,中洞风枪打眼,扩挖层液压台车打眼;III、IV级围岩地段台阶法,上台阶风枪打眼,下台阶液压台车打眼;V级围岩地段CRD(陆域、浅滩段)和双侧壁导坑法(海域段)。服务隧道IIII级围岩全断面法;IVV级围岩台阶法;通过行车横洞进入主洞开挖I、II级围岩段,中导坑先行(风枪打眼),从服务隧道出渣。扩孔采用液压台车打眼从正洞出渣。(9)防排水施工作业台架人工无钉工艺铺设防水板;临时集水池逐级接力抽排地下水和施工用水,抽排水设备能力按设计预测的正常涌水量的3倍配置。(10)仰拱和二衬仰拱紧跟,二衬及时施作。IV、V级围岩地段仰拱与开挖面的距离控制在15倍洞径以内(留出装渣作业空间);二衬与开挖面的距离控制在2倍洞径以内,以策安全。(11)超前地质预报一般地段采用掌子面地质素描和TSP203探测;断层和风化槽等不良地段,以地质素描、TSP203探测和水平超前钻孔为主,配以地质雷达、红外线仪进行综合探测分析。(12)穿越风化槽地段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服务隧道帷幕注浆现场试验服务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主洞全断面帷幕注浆(或从服务隧道侧向对主洞进行注浆加固止水)超前注浆小导管双侧壁导坑开挖。开挖过程中对局部渗透水进行径向注浆或补充注浆。第一轮注浆始于风化槽边界前15M左右,每段注浆段长30M,在开挖20M衬砌20M后,再进入下一轮注浆段。13水平超前钻孔和注浆孔钻孔均采用法国TEC公司生产的多功能钻机,注浆作业配备TEC公司先进的PH15注浆泵和注浆自动控制监测仪等智能化注浆系统。14预防突水涌泥和救灾预案预防措施检查岩体注浆质量;安装钻孔防突装置;钻孔快速注浆堵水和裂隙快速堵漏;浇注混凝土墙注浆防水。救灾预案设防水闸门;备足排水设备;明示逃生路线;设立报警、应急照明、通讯联络系统;逃生救灾演练。15提高衬砌耐久性的措施把好原料关;施工前参数与工艺试验;监控混凝土施工温度;严格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裂缝和保护层厚度。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厦门市地处福建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是全国对外开发的主要窗口和基地之一。厦门岛是厦门市的中心地区,也是厦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进出厦门岛的公路交通主要依靠海沧大桥,急需修建新的进出通道,以改善交通路网布局,。隧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跨海高等级公路隧道,隧道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采用三孔形式修建,两侧为行车主洞,中间一孔为服务隧道,隧道设计时速为80KM/H,是我国大陆设计修建的第一座大断面高等级海底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将对我国海底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对海底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很好的探索、研究作用,也将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因此该隧道的修建意义非常重大。211地理位置隧道起始点位于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仙岳路K5100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型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南侧接上大道,路线全长8346M(含隧道及两端接线),其中跨海段总长约4200M。212工程内容及范围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为左线隧道厦门段、服务隧道厦门段及通风竖井一座。主隧道长3160M,其中穿越的陆域地段长1210M,海域地段长1950M,隧道平面布置见图211所示。主要工程内容及范围左线隧道厦门段起迄里程为ZK6540ZK9700,长度3160KM。服务隧道厦门段起迄里程NK6542NK9700,长度3158KM。通风竖井位于厦门岸左线隧道ZK7900上方,竖井深46M。联络通道。本标段设有6座行人横洞及3座行车横洞,里程分别为1行人横洞ZK6880,2行人横洞ZK7220,3行人横洞ZK7850,4行人横洞ZK8200,5行人横洞ZK8850,6行人横洞ZK92001行车横洞ZK7560,2行车横洞ZK8600,3行车横洞ZK9550。213工期要求根据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本工程土建部分开工日期为2005年8月15日,完工日期2008年4月15日,总工期要求为32个月。22自然条件和工程、水文地质221地形地貌工程场址位于厦门岛东北侧,地貌单元属闽东南沿海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区。隧址区陆域为风化剥蚀型微丘地貌,两岸地势开阔平坦,主要为残丘红土台地,丘陵高程2035M,丘体多呈椭圆体,坡度和缓。丘间洼地高程一般为515M,沟、塘较多。滨海局部为全新世冲海积阶地,地面高程一般25M,略向海边倾斜。海岸带为海蚀海岸及堆积海滩地貌,岸线曲折,岸坡以土质陡坎为主,坎高720M,部分地段坎底基岩裸露。五通岸多为侵蚀海岸,海滩多礁石,水下岸坡稍陡,一般水深20M,最深处25M。222水文、气象厦门海域为正规半日潮,历年来最高潮位453M,最低潮位33M,平均高潮位239M,平均低潮位153M,平均潮差392M,最大潮差692M。潮流形式属往复型,涨潮时最大流速13节,流向333。落潮时最大流速14节,流向137。场区陆域没有河流,大气降雨靠(岗)间沟谷排泄流入港湾或海中。区内小型水体较多,池塘遍布。厦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20。每年28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1435MM。主要方向为东北向,次为东南向,9月至次年4月为沿海大风季节,多为东北风平均风力34级,最大89级。79月为台风季节,风力710级,最大可达12级,最大风速60M/S。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相对于地震基本烈度度。2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231工程地质概况厦门地区所处大地质构造单元为闽东中生代火山断拗带(二级构造单元)之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三级构造单元)。在此构造单元内,对隧址区地质构造具有控制意义的断裂构造为长乐诏安断裂带和九龙江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位于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呈北东向平行海岸线展布,由一系列近于平行、长短不一的断层组成。该断裂带上地震活动较弱,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九龙江断裂带走向北西至东西,由二至三条次级断裂组合而成,形成于晚侏罗世,沿断裂片理化、麋棱岩化现象明显。在晚第四纪时期,该断裂某些地段有较强活动,扭断水系,断错上更新统。此外该断裂带也是地热异常带,发生过565级地震。本标段海域内存在两条强风化基岩深槽,呈北西及近南走向展布,其强风化层深厚,存在高角度裂隙及破碎特征。2232工程地质场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及燕山侵入岩两大类。五通岸陆地表层为残积粘土、亚粘土,其下为全风化花岗岩、弱微风化花岗岩,岩体较为完整,局部高角度密闭型裂隙较发育,隧道洞身主要从级、级围岩中穿过。五通岸潮间带表层为泥沙,其下为强风化花岗岩、弱微风化花岗岩,岩体较为完整,隧道洞身主要从级、级围岩中穿过。海域大部分地段为弱微风化花岗岩,岩体较为完整,局部高角度密闭型裂隙较发育,常见辉绿岩岩脉,与花岗岩溶触胶结,围岩级别主要为级、级;隧道洞身还穿过两个强风化花岗岩深槽或风化囊,总宽度约1098M,岩体破碎,围岩级别为级、级。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如表221所示。各级围岩所占比例表表221围岩级别项目总长长度M1138642811561143左线隧道比例36020326493623160长度1523238426971服务隧道比例482751353083158隧道洞身穿越的基岩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四个风化带,隧道纵断面地质剖面如图221所示,各地质带特征如下全风化带(W4)全风化花岗闪长岩一般呈棕黄灰黄色,岩体呈砂质粘土或砂质亚粘土状;全风化辉绿岩为灰黄含黑褐色细纹,呈硬塑半干硬粘土状;全风化闪长岩为灰黄浅黄色,岩体呈硬塑粘土状;全风化二长岩多白色,含较多高岭土,呈硬塑粘土状。全风化带的厚度受剥蚀程度影响,两岸普遍较厚,一般为1030M,浅海区及五通岸潮滩间全风化带几乎被冲刷殆尽,但构造破碎带内仍达30M左右。强风化带(W3)强风化花岗闪长岩呈棕黄灰黄色,从上至下一般由砾质粘性土泥质砂砾石土酥脆岩体过渡,中下部常有大小不等的弱微风化球状残余体,辉绿岩、闪长岩等岩脉强风化带为棕黄色,呈坚硬土极软岩状,为灰黄浅黄色,岩强风化带顶界高程一般低于10M,厚度一般小于15M,构造破碎带内可达30M以上,在个别风化深槽内,其底界可深至100M。弱风化带(W2)该风化带岩体被较多风化裂隙切割,风化裂隙一般追踪构造裂隙或原生节理发育,部分追踪低角度裂隙,裂隙两侧数毫米数厘米范围内的矿物风化成黄色,部分裂隙内充填物或胶结物以风化为泥,岩块大部仍保持原岩特征,近边缘带变软。该风化带为强风化与微风化的过渡带,弱风化花岗闪长岩厚度不超过5M,局部追踪构造破碎带可达很深部位。微风化带(W1)花岗闪长岩呈灰白色,辉绿岩脉呈辉绿色,二长岩脉呈淡黄色,上述微风化岩石均属硬质岩类,岩脉多沿高角度构造裂隙侵入,两者界面都很规则,溶触现象不明显。微风化带顶界形态主要受构造控制,岩体完整地带其顶界较平缓,构造破碎或裂隙发育带则顶界变化很大。场区基岩微风化顶面多处于055M之间,少数风化深槽处低于70M。微风化岩破碎带颜色与原岩基本相同。多分布于风化槽轴线附近,岩体被三组以上构造裂隙切割,裂隙间距小于20CM,岩体被割成碎石状,岩质仍较硬,少数裂隙内存在碎屑物,一般高角度带状产出。2233水文地质根据地下水含水层所处位置的不同,场区地下水可分为陆域地下水和海域地下水两大类。(1)陆域地下水分布于陆域范围内地层中的地下水,根据其赋存形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风化基岩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等三种,均为潜水。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土中,风化基岩孔隙裂隙水赋存于基岩全强风化层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弱微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陆域地层中可能存在的富水性好的基岩破碎带外,均为弱富水,渗透性较差,属于弱或微含水层。陆域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总体上属于潜水,仅局部因上覆含粘土隔水层,地下水具承压性,但承压水头因季节变化而变化。陆域地下水与海域地下水之间存在一条过渡带,水位也受潮汐涨落影响明显。陆域地下水浅部一般为中性水,PH值在664715之间,但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海域地下水海域范围内地层中的地下水,根据其赋存形式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风化基岩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等三种。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中,风化基岩孔隙裂隙水赋存于基岩全强风化层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弱微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海域地层中除海积的砂层和可能存在的富水性好的基岩破碎带外,总体上富水性弱,渗透性较差,属于弱或微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受海水垂直入渗补给。海域地下水静水水位随潮汐涨落而升降,其升降幅度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与潮汐降落并不一致。海域地下水与海水成分极其相似,均为中性碱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2234不良地质本标段海域两条构造破碎带处全强风化带异常深厚,而形成风化深槽。此类全强风化带岩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在极端地质条件下,存在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其中全强风化二长岩脉因高岭土矿物含量较高,具弱膨胀潜势,其它全强风化岩不具膨胀性,但不排除局部段因高岭土矿物含量较高而具有弱膨胀潜势。23设计概况231隧道平纵面设计2311平面设计隧道进口厦门端采用R2800、R5000、R3600左偏圆曲线进洞,再以直线R7060、R7000、R7030右偏圆曲线R5000、R5052、R5026左偏圆曲线线形方式绕避F1风化深槽和F4风化囊后,以直线穿越海底F2、F3断裂带,最后以直线出隧道。2312纵断面设计主隧道及服务隧道在厦门岸采用了28的长坡段,海域段采用了054的上坡。232设计标准隧道设计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高等级公路,同时兼具城市道路功能。主要技术标准为1公路等级高等级公路2隧道衬砌使用耐久性100年3隧道结构抗渗等级陆域地段S8,海域地段S12。4设计车速80KM/H5路基宽度1625M(城市道路1425M)6隧道线间距约26M7一般圆曲线半径R400M8最大纵坡59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按城市A级验算(10)设计洪水频率道路1/100、1/300233工程结构形式2331断面结构主隧道建筑界限净宽为1350M,净高为50M。采用R740CM和R570CM的三心圆断面复合式衬砌结构形式,其中全风化、强风化、断层破碎带采用全封闭衬砌,、级围岩地段采用排导衬砌。隧道建筑内轮廓如图231所示,断面面积为12209M2(带仰拱)。服务隧道采用似圆形的马蹄形断面复合式全封闭衬砌结构形式,拱部及边墙半径采用R325CM、仰拱半径采用R460CM和R240CM的三心圆形式,其建筑内轮廓如图232所示,断面面积为3087CM。图231主隧道内轮廓示意图通风竖井采用圆形断面全封闭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径83M;竖井中间设风道隔板将送、排风流隔离,送风道面积2701M2,排风道面积2492M2,排烟道面积707M2。联络横洞采用四心圆曲墙式全封闭衬砌结构,行人横洞净空20M(宽)25M(高),行车横洞净空45M(宽)50M(高)。主隧道各级围岩开挖断面尺寸如表231所示,服务隧道各级围岩开挖断面尺寸如表232所示。主隧道各级围岩开挖断面尺寸表表231序号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开挖宽度M开挖高度M断面面积M2长度M备注1SM(明洞)60明挖2海域S1159096612581138预留光爆层法3海域S2A159696912658523预留光爆层法4海域S2B16161182152899预留光爆层法5陆域S3A16441196157045台阶法6海域S3B16441196157036台阶法7陆域S4A16561192157335台阶法8海域S4B167612121619121台阶法9洞口S5A16841226163540CRD法10陆域S5B168412261635856CRD法11海域S5D170412561707187双侧壁法12SJ120明挖法图232服务隧道内轮廓示意图服务隧道各级围岩开挖断面尺寸表表232序号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开挖宽度M开挖高度M断面面积M2长度M备注1SFM60明挖2海域SF273068539881523全断面3陆域SF3A750702419116全断面4海域SF3B750702419122全断面5陆域SF4A7887374625292台阶法6海域SF4B7887374625134台阶法7洞口SF5A79273946640台阶法8陆域SF5B792739466672台阶法9海域SF5D796743471199台阶法2332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支护参数主隧道主要设计参数见表233。隧道断面衬砌支护结构参数表表233围岩级别衬砌类型拱顶最大水压(MPA)初期支护二次衬砌SM(明洞)填土6MC30钢筋混凝土厚80CM海域S1065C25喷射砼厚5CM厚50CM无仰拱C45素混凝土海域S2A06525注浆锚杆长30M。C25喷射砼厚8CM厚50CM无仰拱C45素混凝土海域S2B06525注浆锚杆局部。C25喷射砼厚8CM厚60CMC45素混凝土陆域S3A06525注浆锚杆长30M。8钢筋网单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15CM厚60CMC30素混凝土海域S3B06525注浆锚杆长30M。8钢筋网单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15CM厚60CMC45素混凝土陆域S4A03525注浆锚杆长35M。8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8CM18工字钢间距50CM厚50CMC30钢筋混凝土海域S4B06525注浆锚杆长35M。8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8CM18工字钢间距50CM厚60CMC45钢筋混凝土洞口S5A8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30CM20B工字钢间距50CM厚55CMC30钢筋混凝土陆域S5B03525注浆锚杆长40M。8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30CM20B工字钢间距50CM厚55CMC30钢筋混凝土浅滩S5C03525注浆锚杆长40M。8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30CM20B工字钢间距50CM厚55CMC45钢筋混凝土海域S5D06532注浆锚杆长45M。8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30CM20B工字钢间距50CM厚55CMC45钢筋混凝土服务隧道主要结构支护参数见表234。服务隧道断面衬砌支护结构参数表表234围岩级别衬砌类型拱顶最大水压(MPA)初期支护二次衬砌SFM明洞填土6MC30钢筋混凝土厚60CMI海域SF207C25喷射砼厚5CM厚35CMC45素混凝土陆域SF3A0725注浆锚杆长25M。6钢筋网单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12CM厚35CMC30素混凝土海域SF3B0725注浆锚杆长25M。6钢筋网单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12CM厚35CMC45素混凝土陆域SF4A03525注浆锚杆长25M。6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3CM22格栅间距75CM厚40CMC30素混凝土海域SF4B06525注浆锚杆长25M。6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3CM22格栅间距50CM厚40CMC45素混凝土洞口SF5A6钢筋网单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3CM22格栅间距50CM厚40CMC30钢筋混凝土陆域SF5B03525注浆锚杆长30M。6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3CM22格栅间距50CM厚40CMC30钢筋混凝土浅滩SF5C03525注浆锚杆长30M。6钢筋网双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3CM22格栅间距50CM厚40CMC45钢筋混凝土海域SF5D06525注浆锚杆长30M。8钢筋网单层20X20CMC25喷射砼厚23CM22格栅间距50CM厚40CMC45钢筋混凝土2334防排水及耐久性设计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基准周期按照100年考虑,由于海底隧道的特殊性,对于防排水的设计要求如下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选用带注浆管及抗老化、拉伸率较高的防水卷材。陆域地段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海域地段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2。防水采用分区防水形式,在施工缝处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密实焊接进行分区,并在中间设置防渗肋条,分区面积控制在50M2内。施工缝、沉降缝防水处理沉降缝采用外贴带注浆管背贴式止水带,中间设置带注浆管膨胀橡胶止水条,内壁加设结晶类填充材料的三层防水形式;施工缝采用外贴带注浆管背贴式止水带,中间设置企口,并安放带注浆管膨胀橡胶止水条,内壁加设结晶类填充材料的三层防水形式。防水板背后设置5CM的软式透水管,并与隧道边墙两侧设置的直径11CMHDPE透水管连接并接入路面下的侧排水沟内。耐久性的设计要求如下陆域地段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抗渗等级为S8;海域地段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45,抗渗等级为S12。喷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大于S8。中空注浆锚杆采用侵锌处理,厚度大于8UM。2335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5所示。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土石方开挖M358741492C25喷砼M32912153C15混凝土M32237184C30钢筋混凝土M3310425C30防腐蚀砼M33552336C45防腐蚀混凝土M35533387D25中空注浆锚杆M3606878D32注浆加固锚杆M417019钢筋吨441474410工字钢架吨4730711格栅钢架吨1287412PVC防水板M2170405713土工布M21704057包括A1合同段左线隧道、服务隧道及通风竖井。24施工场地条件241道路及水路交通状况工程所在场地交通较为发达,五通岸侧的环岛路已建成,仙岳路已修至湖边水库。在五通端将由招标人修建从环岛路至隧道洞口的临时道路,道路长13KM。另外本地区水路运输十分方便。242水电供应现场附近水库较多,施工、生活用水均能满足,厦门地区发电厂较多。业主将在隧道洞口附近提供施工的用电、用水接口。243施工场地状况施工临时用场地已清理,业主提供1200M2的办公、生活用房,在红线范围内可提供部分临时用地。线路左侧有一池塘可堆放弃碴,填平后改作施工临时用地,其它弃碴将用于竖井填筑和五通滚装码头及厦门机场填海扩建工程的填料。25材料及商品混凝土供应情况工程所用大部分地材碎石、砂料,当地均可生产,且储量丰富,运距较短。钢材、水泥、木材等材料可外购通过通过水路、公路、铁路直达现场。本工程结构所需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一旦中标,将由合格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等级抗腐蚀混凝土。26工程特点及重难点261工程特点本标段工程作为第一条大断面海底高等级隧道工程,其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复杂,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及风险很大,修建意义也非常重大。本工程主要特点有(1)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断面大、施工难度大隧道洞口为712M全风化带,且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海域地段ZK8875972段、ZK8257307段处位于全风化深槽内,围岩破碎,隧道开挖断面最宽达17M,安全穿越该段是本工程的重点,施工难度大。(2)施工风险大海域段隧道穿越2条风化槽(囊),每条宽度50100M,与海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存在渗透破坏发生突涌水和隧道坍塌的可能,施工风险突出,施工技术要求较高。(3)工程规模大本工程包括3160M的主隧道、3158M的服务隧道和一座竖井,其中,主隧道净空断面面积为12209M2,最大开挖断面面积1707M3,最大开挖宽度1704M,高度1256M,为超大断面隧道,土石方开挖量近60万方,圬工工程量近25万方,工程量大,在施工中需要科学组织和管理。(4)技术要求高、质量标准高,要求严本工程为海底隧道,对隧道工程结构防水要求高,混凝土等级和耐腐蚀标准高。“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要求在施工时严格按质量标准组织施工,确保各项工程优秀。(5)工期紧张隧道穿越的陆地级风化层和海域风化槽(囊),总长约1091M,占本标段隧道长度的近36,必须采用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和超前预注浆、超前支护等措施,其施工进度较慢,总工期紧张。(6)断面形式多,施工工法转换多由于隧道埋深及围岩压力和静水压力的不同,本工程主隧道设计了11种隧道断面形式,服务隧道设计了9种断面形式,断面形式变化多;由于围岩不同,本标段工程采用了双侧壁导坑法、CRD工法和短台阶法等方法组织施工,需要进行多次工法转换。26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本标段为左线隧道进口端的半座隧道和服务隧道进口端半座隧道,主要的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见表261。表261主要工程重难点及对策序号本标段工程重难点主要对策1穿越F1、F4海域风化槽施工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全断面帷幕注浆现场试验3小管棚超前支护4主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服务隧道台阶法开挖2穿越陆域及浅滩段V级围岩地段施工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小管棚、锚杆等超前支护3法开挖3突水、涌水的预防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采取有效的超前注浆和预支护措施3加强监控测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4建立完备的救灾体系4衬砌结构耐久性施工1选择适合的混凝土原材料指标2混凝土衬砌施工现场试验3建立有效的施工监测和反馈系统4严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防排水施工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小导管注浆和施工缝防水3防水层与止水带施工第三章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31施工准备第一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即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首先项目经理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管理体系,形成自上而下三级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其次,制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标准,明确责任,分工负责,贯彻落实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确保本合同段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为隧道工程开工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进行现场详细调查与地质补勘;现场桩橛交接埋设与复测;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合格性测试,分析并编写实验报告;根据会审后的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根据合同要求提交业主、监理工程师所需各种资料;收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32人员及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方法321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方法人员机械设备总体部署调遣原则是根据本标段工程施工实际进度需要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期分批进入施工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第一批施工人员100人和部分先期应急使用的机械设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5日内进驻现场。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主要从本投标人就近的工点调入。首批机械设备主要有自卸汽车、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工程指挥车、小型机具及测量仪器等。进场后主要工作内容施工调查、场地清理、修建临时生活、生产房屋、修建护栏、围墙、接通水电、通讯线路、联系购买工程材料、办理有关证件手续、工地防排水设施、征求业主意见、听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工程信息咨询、沟通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的关系。第二批施工人员、设备在中标通知后7天进入现场,人员150人,机械设备主要为隧道洞口、明洞和竖井施工的机械设备。进场后主要工作一方面加强首批人员未修建完的各种临时设施,设立各种施工作业标志;另一方面充分做好隧道明洞及竖井开工的准备工作。第三批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在明洞施工完成前陆续抵达现场,人员、机械设备主要来自本投标人的各施工项目点,人员200人,主要机械设备有钻孔台车、挖掘装载机、湿喷机、地质钻机、砼输送泵、输送车、钢模板衬砌台车、螺旋杆压缩机组、注浆泵等。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全面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人员、设备进场主要采用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将人员、设备安全运到工地。设备进场时,履带式重型机械采用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自行式汽车、砼输送车等自行开至工地,其它大型机械设备进场采用大、中型运输车送至现场,汽车吊配合装卸。322材料物资进场方法人员上场后,及时编制详细的工程材料采购计划,并与业主物资部门研究确定甲供材料的供货地点及运输方式。确定资质合格的商品砼供货商,积极联系地材及小型材料机具的供货厂家,签定供货协议,并积极与试验室配合,做好材料材质的检验复核工作。火工品严格按南京市的有关规定做好采购、保管和使用工作。在正式工程开工前,提前筹备好各种工程材料。33临时工程设施临时施工场地分两个阶段布置,第一阶段布置在隧道上方的临时场地内,只设置机械停放场、临时仓库、临时房屋等,在线路左侧池塘弃碴场填平后,将临时设施建在该场地内。331生产设施3311隧道场地生产设施根据整个隧道工程的需要和现场条件,在已批准的用地内,修建生产设施用房。主要有场内地面硬化场地清理完成后,将隧道和竖井施工场地全部硬化,施工道路硬化厚度20CM,其它部位硬化厚度10CM。采用砼硬化地面做到表面平顺,场内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污水处理池在隧道及竖井施工场地内设置排水沟及污水处理池,排水沟坡度025,用M5砂浆抹面,排水沟接入污水处理池,并用砼管将污水处理池与附近的市政工程污水井连通。隧道开挖时,在洞内设排水沟,汇入集水坑,用水泵排至地面排水沟。机械维修的油污不得直接排入排水沟,经处理后改用专用槽车抽排至规定的排放处。场地内的水沟均通往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将达标的清水排放市政下水管道。拌合站隧道二衬混凝土和竖井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拌合站仅用于搅拌喷射混凝土和临时工程用混凝土,场内设强制式搅拌机及自动计量装置。拌合站附近设砂石料存放场,以方便施工。生产临时用房为满足使用需要在隧道施工场地内修建发电机房、空压机房、水泥库、工具房、材料库、加工棚、机械停放场、隧道水沟电缆槽盖板预制厂、砂石料场等生产临时用房。除加工场外、机械停放场、砂石料场外均采用砖砼结构,并设消防设施。3312竖井场地生产设施竖井施工场地设压风机房、配电所、砂石料场、污水处理池等生产临时用房。另外还修建临时堆土场在竖井井口附近设置堆土场,堆土场场地周边设置25M钢板围挡,以增加堆土高度。提升架设置在竖井井口上方,采用井架吊斗垂直提升设备。332生活设施业主已统一修建管理人员用的办公、生活用房1200M2。另需建两层300M2监理用试验室及两层面积2000M2砖砼结构施工人员用房,厨房、浴室及厕所为单层砖房。其它不足部分将在附近租用民房或空地自建。333施工道路业主已修建13KM长7M左右宽便道,并接至隧道洞口附近,不需专门修建施工便道,竖井便道按同样标准将接到施工场地内,保证全天候行车需要。334施工供水从业主提供的供水位置接DN150主供水管引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设一个总阀门,下接二条支管线,一条用于生活供水,一条用于施工用水。335施工排水本标段隧道为海底隧道,大部分施工地段为反坡排水,将采用机械排水,通过移动式集水箱、集水站逐级抽提至洞外污水处理池。排水管选用D2OO钢管,每个集水站设2台水泵。336施工供电本标段施工用电已由业主接至施工场地,用电量计算如下(1)主隧道及服务隧道施工用电量计算开挖用电3台三臂台车1902570KW。电动风压机4台20M3/MIN的风压机1254500KW出碴用电3台挖装机752225KW。通风用电3台风机1103330KW洞内排水用电2台抽水机75KW,475KW30KW。洞内照明用电约100KW砼生产用电一套砼搅拌站约45KW钢筋加工用电200KW生活用电及洞外照明用电PZ200KW施工用电总负荷PS57050022533030100452001765KW施工用电总负荷S105PSK1K2/COSPZK3K107K21009COS075K3085则施工用电总负荷P2000KW2竖井施工用电量计算电动风压机2台20M3/MIN的风压机1252250KW提升装置用电4台电动葫芦354140KW。排水用电2台抽水机75KW,275KW15KW。照明用电约50KW砼生产用电一套砼搅拌站约30KW生活用电及井外照明用电PZ200KW施工用电总负荷PS250140155030485KW施工用电总负荷S105PSK1K2/COSPZK3K107K21009COS075K3085则施工用电总负荷P710KW3变电器的配置业主负责提供高压电到洞外,现已暂时在洞口安装了630KVA的变压器,提供高压电网为10KV,变压器输出电压为04KV。在隧道洞口外设2台1000KVA固定变压器,竖井井口附近设1台800KVA固定变压器,总计2800KVA,以满足施工需求。考虑到洞内用电距离长,用电负荷大,洞内须引进10KV高压电,在主隧道洞和服务隧道工作面各设一台315KVA移动式变压器,变压器距掌子面不超过450米。将上述变压器接入到施工现场的总配电房,再连入施工场地的三处配电箱内。三处配电箱分别控制地面的生活用电、生产用电和隧道的生产用电。施工现场供电线路采用架空线和部分埋设电缆,采用三相四线制,按用电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布置。施工现场配4台200KW发电机,以保证停电后的生活、生产用电。337施工供风施工用风分别设在隧道洞口和竖井井口附近,分两个阶段供风。第一阶段在隧道洞口设4台20M3/MIN空压机、在竖井井口设2台20M3/MIN空压机供风;第二阶段待隧道和竖井贯通后,隧道供风全部改在竖井井口,设5台20M3/MIN空压机供风。高压风管选用直径200的钢管通入隧道内。338临时通讯本标段报装3台程控电话机,其中1台供现场监理工程师使用,经理部设2台,并配置10部移动电话,内部联络采用对讲机,洞内采用通信电缆泄漏装置,保证洞内通信畅通。34临时用地计划隧道施工场地临时用地数量详见表341隧道施工临时用地统计表。隧道施工临时用地统计表表341位置用途用地面积M2需用时间备注空压机房25020059200712砖砼配电室1002005920083砖砼砼搅拌站5020059200712砖砼砂石料场20020059200712钢筋加工场8002005920083水泥库房2002005920082砖砼生活、办公用房12002005820083砖砼施工住房200020058200832层试验室20020059200832层隧道工区机械停放场10002005920082合计6400竖井施工临时用地数量详见表342竖井施工临时用地统计表。竖井施工临时用地统计表表341位置用途用地面积M2需用时间备注临时存土场1202005920064空压机房25020059200712砖砼配电室602005920083砖砼砼搅拌站252005920064砂石料场1002005920064竖井工区值班室452005920083合计600第四章现场平面布置方案41布置原则及说明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施工场地,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本着“安全、合理、文明施工”的原则,对本标段进行场地布置。4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布置主要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维修区、材料堆放区和临时弃土场,项目经理部和监理驻地设在已建办公房内,其它临时设施均设在用地界内。具体布置详见图421隧道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图422竖井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205污水处理池弃碴场居民左线主洞服务隧道3105M匝道居民(距环岛路1)试验室施工住房机械停放场与修理间空压机房材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15028匝道102东通道征地红线项目部生活、办公区(业主、监理、标、标)翔安方向北进场便道说明1、洞顶临时材料堆放场、临时金属加工场、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