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收尘施工方案_第1页
电收尘施工方案_第2页
电收尘施工方案_第3页
电收尘施工方案_第4页
电收尘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窑尾电收尘器施工组织构2、施工方案21概述电收尘器是水泥厂主要环保设备,电收尘器的整体吨位重、外形尺寸大,其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且都是散件到货,现场组装量非常大,安装技术要求高,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电收尘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施工中采取先进的安装方法和检测手段,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才能确保安装的质量。22施工流程窑头工段收尘器小组其他小组安全员一人小组长一人铆工十人起重工四人电焊工十人钳工六人施工准备基础验收及划线设备出库及验收支座安装精找正进出风口安装灰斗组对进出风口组对框架、壳体安装灰斗安装梯子、走台、拦杆安装极板电晕极安装顶部壳体安装振打装置安装顶部设备安装排灰设备安装保温温温稳试运转23施工准备23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232清理施工现场,了解设备堆放场地。233制作专用工具,搭设组对平台。234准备施工用电,施工所用机具,以及施工材料。24基础验收及划线241安装前依据有关施工图纸、验收标准,会同厂方、土建单位共同对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安装。242基础验收标准A、基础纵横中心线位置偏差20MM。B、基础标高偏差1020MM。C、地脚孔相互中心位置偏差10MM。D、地脚孔深度偏差200MM。E、地脚孔垂直偏差5/1000。F、拉链机纵向中心线与电收尘器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10MM标高偏差520MM。243根据土建给定的基准点和基准线,按施工图纸给出的尺寸和要求划出电收尘器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及各支座的纵横中心线。A、要求同一排的各支座的纵向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偏差05MM;相对应两组支座的横向中心线亦须在一条直线上,偏差05MM。B、各相邻支座间距偏差2MM,两排支座纵向间距偏差2MM。C、对角线相互偏差3MM。见下图25支座安装251在支座及其底板上划出纵、横中心线。252将底板纵、横中心线与基础放出的线相对应重合。(用压实法制作底板下的砂墩)253安装要求A、用水准仪检测其标高,允差1MM。B、用水平仪检测水平度,允差02/1000。C、用钢盘尺检测各底板间距,相邻两组间距允差1MM,全长允差5MM,对角线偏差6MM。254地脚螺栓灌浆、养护,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复查、找正、紧固地脚螺栓。255将活动支座放到其底板上,必须纵、横中心线对好,重合,然后两者焊接。256划出固定支座中心到各活动支座中心的联线,活动支座安装时,滚轮的轴线应垂直于其联线。257活动支座找正后,用楔块固定,壳体全部安装后,将楔块拆除,将支座与底板焊牢。安装时必须严格按制造厂家的编号安装。26灰斗安装261在平台上组装灰斗,用钢盘尺检测上口对角线偏差6MM;下口对角线偏差3MM。262焊接263将灰斗用吊车吊放到电收尘器下面的拉链机基础上等,底梁安装后再吊起与底梁联接,焊牢。27壳体框架安装271采用吊车将立柱分别吊装就位到各支座上。272立柱安装要求A、用钢盘尺、弹簧称检测立柱间距,允差L/1000,最大5MM。B、用经纬仪或线坠,钢板尺检测立柱铅垂度,其偏差H/1000,最大8MM。C、用水准仪测量立柱顶部标高,各立柱顶部标高,偏差3MM。273底、顶梁安装,采用吊车分别将底梁、顶梁依次就位,找正后焊接。274底、顶梁安装要求A、用钢板尺、弹簧秤检测底梁跨距,允差不大于6MM,内侧对角线偏差不大于8MM。B、用钢板尺、弹簧称检测顶梁跨距,允差不大于5MM,对角线偏差不大于6MM。28壳体墙板、进出风口及气体分布板安装。281用吊车或倒链将下灰斗吊起与底梁组对,焊接。282采用吊车将壳体墙板依次吊装就位,要求墙板焊缝为2MM,墙板平面度为10MM。283采用吊车分别将进出风口吊装就位,找正后焊接。284采用吊车、倒链等,将气体分布板安装就位。285分布板安装要求A、分布板支承工字钢和槽钢柱用线坠和钢板尺检测其垂直度,允差为H/1000,最大为10MM。B、用钢卷尺检测横向间距,允差2MM。C、用钢卷尺检测纵向间距,允差5MM。286采用吊车、倒链分别将梯子、走台、栏杆安装就位并焊接,要求内部走台水平度为1/1000,标高偏差不大于5MM。29组对安装极板悬吊梁及电晕极悬挂架。291采用吊车依次将极板悬吊梁吊装就位,找正焊接。292极板悬吊梁安装要求A、用钢卷尺检测梁的跨距,允差1MM。B、悬吊梁与两端角钢的连接螺栓拧紧后,应点焊,防松。293组对,焊接电晕极悬挂架,焊接后平面度为10MM。294用吊车分别将组对焊接好的悬挂架吊装。210安装极板及电晕极。2101检查、矫正单片极板,用木锤或橡皮锤矫正,矫正后平面度为10MM。2102在一专用架上装极板,然后用一台20T吊车与吊车配合将组装好的极板组吊起,而后通过吊车将其安装就位,其平面度10MM。2103组装后,销轴上的保险销应搬弯,极板与吊板连接螺栓拧紧后点焊止退。极板与撞击杆连接螺栓,应在安装调整撞击杆高度后再拧紧点焊。2104在平台上组对电晕极框架,其平面度为10MM,对角线偏差10MM。2105电晕线与框架组装,使用制造厂提供的专用拉紧器将电晕线张紧,张力要均匀适度,张紧后应将光杆或螺母应点焊,点焊不得有尖角、毛刺等。丝扣外露23扣螺纹。2106用吊车将其吊装就位。2107安装要求A、极板与电晕极框架应与水平垂直安装,用线坠检测垂直度,全长为3MM。B、用测杆和钢板尺检测极板与电晕间距偏差,异级间距最大偏差为20MM。C、在同一场的撞击杆应调到同一高度,振打砧排成一直线,在高度、方向偏差3MM,振打杆纵向位置偏差3MM。D、振打弓形砧头前缘应在一直线上,且在同一高度上偏差3MM。E、调整完毕后,螺栓露出23扣螺纹,然后点焊止退,打磨各部尖角、毛刺等。211安装振打装置2111安装要求A、振打轴水平度为02MM/M。B、同轴度、相邻两轴承座之间为1MM,全长为3MM。C、锤头与承击砧接触位置,水平和垂直方向允差3MM。D、传动轴与振打轴应在同一轴线上,同轴度为2MM,振打锤灵活、无卡住现象。E、传动装置大小链轮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允偏1MM。212采用吊车将顶部壳体吊装就位,然后进行气密焊接。213排灰设备安装(拉链机安装)2131按图纸要求安置机头、机尾的垫铁,并将这些垫铁及各支承墩上的槽钢操平、找标高,用水准仪测量其高,偏差不大于1MM。2132用倒链将机头、机尾吊装就位,将中间段节从机头开始进行吊装组装就位,就位后用钢线及水准仪找正,要求如下A、头、尾轮纵向中心线应一致,偏差1MMB、头、尾轮中心距偏差1MM。C、头、尾轮轮轴应互相平行,且与纵向中心线相垂直,其偏差01/1000。D、轮轴水平度为01MM/M。E、各机壳接合处应密封。2133灌浆、养生2134组装拉链,要求安装后松紧适度。2135安装传动装置214设备保温,按设计要求进行。215试运转2151试运前检查A、送电前应对设备尤其是电场部分做全面仔细检查,电场内不得有任何杂物。B、检查振打装置是否完好,各摩擦副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振打锤有否装反,振打锤落点是否正确。C、检查电场内潮度是否合乎要求。D、将各检修门关闭锁好。2152升压调试A、在试压前4小时,将保温箱内电加热器通电烘干绝缘套管。B、逐步通电升压,观察二次电流及电压的变化,如二次电流、电压未达到设计数值而发生电击穿现象,应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再重新升压检查,直至达到要求。2153振打机构试运转确认各振打电机方向后,启动电机运转1小时,检查振打锤击落情况和振打轴转动情况。2154拉链机试运转A、检查清除机体内杂物。B、点动电机,确认方向后,启动电机运转两小时。C、检查各运转部件和轴承温升情况。2155以上试运转情况必须认真做好记录。4、安装质量控制点支座安装标高不大于1MM。检测工具水准仪、钢板尺支座水平度02MM/M。检测工具框式水平仪。支座间跨距偏差不大于1MM。检测工具钢盘尺。支座对角线相互偏差6MM,检测工具钢盘尺。钢结构支柱中心线位置偏差不大于5MM。检测工具钢板尺。柱顶标高相互偏差不大于2MM。检测工具水准仪、钢板尺。立柱垂直度1/1000,最大偏差位不大于8MM。检测工具激光经纬仪。电晕板框架平面度10MM,对角线偏差不大于10MM。检测工具平面量具、钢盘尺。单片极板安装前应检查平面度为10MM。检测工具平尺。5技术保证措施图纸会审在安装前对制造厂家提供的安装图进行会审,确定重要工序、施工要点。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由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平面布置及运输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会同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技术交底由技术人员按已确定的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进行的技术交底。严格按图纸施工施工人员不得自行修改设计图纸,由厂家或业主提出的图纸变更,由施工技术科转化,下发施工人员。严格工序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