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粤高速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赣粤高速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赣粤高速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赣粤高速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赣粤高速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西同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六月目录1概述111项目背景112编制依据213研究过程及内容314建设的必要性415主要结论516问题和建议102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1221研究区域概况12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1323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73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25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2532相关运输方式调查及分析2933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思路2934交通量预测314技术标准4641公路等级的确定4642设计速度的确定4643技术标准4644主要技术指标475建设方案4951建设条件4952建设方案起终点论证5353备选方案拟定5454方案比选5655方案概况58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661主要工程数量6662投资估算6763资金筹措697经济评价7171评价依据7172评价原则7173评价参数7274费用调整7275效益分析7576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778实施方案8081建设安排8082实施方案8083招标方案819土地利用评价8491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8492江西省土地利用发展规划8593项目建设用地8794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符合性8895集约节约用地措施8910环境评价92101概述92102社会环境影响评价9210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93104水环境的影响95105环境空气影响评价96106环境噪声影响评价9711节约能源99111概述99112节约能源的计算100113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101114主要节能措施102115节能评价10212社会评价103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0312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04123社会风险分析105124社会评价的结论10613风险分析10713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107132风险程度分析107133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10714问题和建议109附件承诺函1101概述11项目背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提出促进赣南承接产业集中布局,有序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赣州“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建设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强化与珠三角、厦漳泉等沿海地区的经贸联系。定南地处江西省南部边陲,与广东山水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的咽喉要地、商贾要道,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是江西对接粤港澳的第一门户和排头兵,区位交通优越,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前沿阵地,赣州1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定南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依然是低水平的增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布局稀少等仍然是制约当前定南赶超发展的主要矛盾。定南县山多平地少,县城四周均为高山,县城人口7万多人,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相对集中,人口密度较大,现建城区内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没有可利用开发的土地,工业发展用地较少,实际的地形地势限制了县城工业的发展,急需在赣粤高速公路老城出口连接区域扩展新的土地作为工业发展所需,赣粤高速公路老城连接线扩建项目是开发老城工业园区、打造高速公路老城连接线、美化定南老城窗口路段、提升定南城市水平和工业经济的重要工程。现有道路是2002年设计、2004年建成通车的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9米的水泥路,经过多年运行,路面起砂、开裂、断板破碎现象严重,道路运行效率和通行能力有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路的交通量越来越大,行车道不足(路窄),路面状况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赣粤高速公路及老城连接线、县城连接线与S226线县城至老城段在定南区域形成环形路网,赣粤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2011年扩宽改造完成,S226定南县城至老城段路面也已经改造完成,本项目是在既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善老城及县城出入高速公路和省道主干线更加快速便捷,为老城工业园发展和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我单位于2013年5月中旬成立了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报告项目组,在15万和11万地形图上对路线方案进行布设,对11万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了路线、水文、气象、地质、征地拆迁等情况的勘测与调查,收集和调查了项目影响区的交通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对初拟的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广泛征求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及其规划、城建、交通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专门组织人员在相关道路上布设交通量调查点,对公路交通量及汽车行使起点进行了调查。依据定南县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的有关要求,遵照交通运输部201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编制办法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我单位组织力量编制了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编制依据1、定南县交通运输局“编制赣粤高速公路定南县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2、交通运输部2010年4月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等部颁规范。4、交通运输部2011年颁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发改投资20061325号第三版6、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及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8、定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定南县“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10、定南县老城镇总体规划;通过实地勘测调查、发展预测、方案比选、综合评价,于2013年6月编制完成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研究过程及内容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单位于2013年5月中旬成立了本项目研究组,赴定南县进行现场踏勘。由于本项目研究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布线、合理利用地形,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甚至关系到路线方案的确定。为此,我们在150000和110000地形图上反复对路线方案进行研究,赴项目所在地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广泛听取甲方及地方意见。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为加强项目的管理与技术指导,由单位领导及部分专家组成该项目管理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1、初步研究阶段(1)现场踏勘,初步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2)组织人员、设备、成立项目研究组及单位专家指导审查组。(3)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交通、公路网和城市规划等方面资料,为社会经济分析、交通量预测和建设必要性论证提供可靠依据。(4)收集总体方案研究所需资料,如110000地形图,区域地质资料,相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5)初步构思可能的路线方案,并依次在150000、110000地形图上布设。(6)进行建设条件、路线起终点、结点和路线方案(包括现有道路使用状况)路线实地调查、踏勘。(7)收集既有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实施了交通调查与典型路线断面交通量观测。(8)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地方政府意见和实地踏勘结果,形成初步研究意见,并就路线走向方案向甲方等作了汇报,征得相关意见与建议。2、详细研究阶段该阶段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1综合各方意见,深入分析调查资料,调整优化路线方案。2完成各特征年度区间交通量和结点交通量分配、预测。3分析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4比选论证拟建项目采用的标准与建设规模。5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6撰写研究报告。本报告是在广泛收集项目影响区内相关最新资料,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及重要控制点,结合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必备的功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论证了路线走向方案、建设标准与规模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公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3、交通量分析预测;4、项目建设必要性;5、建设条件与环境;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7、路线方案研究;8、项目建设方案意见;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国民经济评价;11、实施方案;12、问题与建议。14建设的必要性1、是我省干线公路网建设的需要本项目为定南县与赣粤高速公路的主要联系通道,也是县道X343的组成分,与赣粤高速、S226、S327等公路构筑了区域内公路干线运输网,在整个赣南路网中起明显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我省公路网建设,充分发挥赣粤高速公路辐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定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是江西省的南大门和赣粤门户,老城出口是赣粤高速公路最南的一个出口,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老城镇是定南县的工业重镇,新规划的老城工业园是江西最南端的工业园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是赣南苏区振兴规划的组成部分,本项目是我省覆盖线中的一段,是我省南部地区通往沿海港口、沿海经济特区以及沿海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陆路运输通道,为加强临近省市的经济合作及经济技术交流,充分发挥对外开发的窗口作用,发挥毗邻地区高新技术和本地资源、劳力丰富的优势,拓宽引资渠道,大力吸引省际及海外资金,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交流和技术协作,以加快区域内社会发展步伐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定南县的交通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城镇化建设,为促进定南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是适应区域交通量增长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该项目是定南县的窗口路段,根据区域交通量增长预测,该路线段至2030年预测交通量13371辆/日,2035年预测交通量18579辆/日,现有公路已不能适应未来交通量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5主要结论151交通量预测本项目交通量的生成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在充分调查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基础上,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经济并不发达,路网也比较简单,其中趋势交通量采用间接法预测,采用假定诱增经济率的方法来预测本项目未来的诱增交通量。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1。未来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表11其中折算为小客车(辆/日)特征年预测交通量(辆/日)小型车中型大型车拖挂车201639691031112361511402020602519281687904150620259270296625961391231820301337142793744200633432035185795945520227874645152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发展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全线进行路基路面新建和升级改建,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技术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2主要技术标准表12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标准备注公路等级一级设计速度KM/H60路基宽度米20(25)京九铁路桥至终点段为25M机动车道宽度米27桥面宽度米25,利用现有桥梁作为左半幅新建右半幅大桥25硬路肩宽度米21530(2480)土路肩宽度米20510中间带宽度米20(80)最大纵坡383荷载等级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P1/100路面面层结构沥青砼路面153、路线起终点、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项目起于赣粤高速公路定南县老城收费站,起点桩号为K0000,于K0148与X343县道平交(对应X343老桩号为K8672),顺现有老城连接线(二级公路)途径丁坊、老城村,终于老城圩镇,与S327线平交,终点桩号为K4239对应S226线里程桩号K60905,路线全长4239公里。路线基本上是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宽改建,在下穿京九铁路、高架桥下时采用了分离式(因桥墩之间宽度限制)路基,在跨老城河处采用分离式独立桥梁,利用现有桥梁作为左半幅,新建右半幅。主要控制点为赣粤高速公路定南县老城收费站、铁路桥和终点。沿线经过的主要控制点均征求了当地政府的意见,兼顾了乡镇规划要求。建设规模见表13。建设规模表表13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路线长度公里42392土石方数量千立方米2921023沥青砼路面千平方米741484大桥米座14012/15中桥米座6小桥米座7涵洞道218平面交叉处29新征用土地亩22115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1、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交通运输部201182号公告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M202011)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M212011)及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交基建字2012130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江西省补充规定编制。估算费用按一级施工队伍取定各项费率,人工费单价为559元工日,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率按省交通运输厅的补充规定计算,材料单价根据2013年34月份江西省公路、水运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主要外购材料平均供应价格表和现场调查提供的材料价格选用,运杂费按交通厅补充规定中的规定一律按社会运输计算。建设项目正线估算总造价为116843697万元。估算成果见表14、15。人工、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表14序号工、料名称单位数量1人工工日2386252原木M31183锯材M3774级钢筋T1485级钢筋T4626钢绞线T227型钢T168钢板T79水泥T1320110石油沥青T101811生石灰T16612砂、砂砾M35111713片石M33270714碎(砾)石M39084315块石M34758总投资估算表表15工程和费用名称金额元第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72754198一、路基工程36131310二、路面工程21190298三、桥涵工程11259581五、交叉工程622489六、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3350689七、绿化及环保工程199831八、利润4268034九、税金2340327第二部分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49056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19865644第一、二、三部分费用合计92668898预留费用8340201估算总金额1010090992、资金筹措本项目经费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筹资方式,主要考虑申请上级补助资金3360万元;其余资金由地方政府自筹解决。3、工期安排根据项目所需的人工及各分项工程量,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对各分项工程的实施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参考已建同类公路的经验,本项目的施工工期为二十四个月。155、经济评价本项目经济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推荐方案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16、17。1、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表16静态折现率8回收期N(年)净现值ENPV万元回收期N年效益费用比EBCR净现值ENPV万元内部收益率EIRR9493805537124718473221715846从表中可知该项目建成后,当折现率为8,效益费用比大于1,内部效益率大于8,在使用期内能收回投资,说明本项目效益好。本工程项目是可行的。2、经济敏感性分析经济敏感性分析主要指标表(当投资增加20,同时效益减少20)表17静态折现率8回收期N(年)净现值ENPV万元回收期N年效益费用比EBCR净现值ENPV万元内部收益率EIRR12102838562183713734278610997对本项目的经济敏感性分析,按工程投资增加20,效益减少20,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当折现率为8时,效益费用比为137,内部收益率为110,回收期为1837年,说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拟建公路的建设,给非道路直接使用者也带来了较多的利益,如有利于土地增值、促进旅游开发和加工贸易产业带的形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经综合分析后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156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1、土地利用评价本项目为一级公路,路线全长4239KM,总用地为409亩折算为273公顷,占用土地面积为6432公顷/公里。采用表92中一级公路用地标准进行评价,本项目用地接近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用地低值(68499公顷/公里)标准,符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中规定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要求,因此本项目设计的用地规模是合理的。2、工程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本项目的实施,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湖水网的体系结构。2)路线及弃土场将占用农田、旱地等。3)项目的实施将对原有的水利排灌体系产生一定影响。4)建设时期,对土体产生扰动,对地下水的流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5)环境空气质量汽车的尾气污染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路线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6)运营期间还会带来扬尘污染,降低空气的能见度,污染水源,但影响范围较小。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精心设计,在路线选择、路基防护、弃方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施工时做好对施工场地的管理,可将项目带来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节能评价建设期的能源消耗是一次性投入,主要是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存在着对能源的直接消耗。运用先进设施、施工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公路设计、建设期节能的有效途径。本报告节能评价期与经济评价期相同,即项目建成后20年。通过计算,本项目建成通车至评价末年共可节约燃油12906吨,换算为标准煤为18438吨,节能效益比较可观。4、社会评价项目建设对社会及沿线居民的影响可以通过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阶段的各种方法来缓解、消除。项目的引进将极大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基础设施的共享效益、提高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16问题和建议1、本项目位于定南县老城镇境内,项目境内的河水汇入老城河流入珠江支流东江,项目所在区域为东江水的源头,属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实施阶段应尽量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环,需要开挖山体的路段,上边坡采用植草绿化,防止水土流失。上边坡支挡结构应避免设置高、长挡墙,挡墙高度应根据纵坡情况适当变化高度,提高挡墙自身的美观性。路基施工避免侵占河道淤塞河床,以减少对水环境的破坏,力争建设一条高等级路也建成一条绿色长廊。2、本项目为改建工程,路线大部分利用既有道路,为了防止路段发生严重堵车现象,保障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必须在施工中针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保畅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交通畅通。3、本项目为老路拓宽改建项目,路线走向部分沿老路中线布设,对老城大桥采取利用并右侧新建半幅方案进行设计。下阶段建议相关部门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老桥状况进行系统检测,用以指导后续设计和施工。4、本项目路线较短,但其建设意义重大。为尽快实施,建议组织项目法人着手资金筹集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研究征地和拆迁行动计划。5、提前做好设计安排,给予设计人员必要的设计周期,已确保设计质量。本阶段未完全揭示大中桥、高边坡等重点工程地质情况以及沿线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建议在下阶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探工作。6、项目沿线多为农田及山地,征用土地多为农业用地和果业林地,路线布设时已尽可能考虑少占用优质农田及减少拆迁,但由于受到地形、地物及规划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拆迁问题。由于征地拆迁涉及沿线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敏感度高,有关部门需提早制定相应政策,进行积极引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2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21研究区域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定南县老城镇。定南县位于赣州市南部,东邻安远县、寻乌县,南接广东龙川县、和平县,西连龙南县,北靠信丰县。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县城历市镇距赣州市160公里。定南地处江西省南部边陲,与广东山水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的咽喉要地、商贾要道,定南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誉为“赣粤门户生态定南”。定南客家文化、堪舆文化、神仙文化、岭南文化交相辉映,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境内以“九曲河水清,云台山色秀”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有“天然氧库”之称,森林覆盖率82以上,属东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粤港同胞重要饮用水源地。定南山川秀丽、风光如画,千年历史沉淀了深厚的客家风情。县内有3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巽塔、文阁亭等古建筑都留下了古代文人骚客的题刻,京九铁路接轨点纪念塔屹立于老城镇亚洲最大的S型铁路弯所在地。九曲明骏度假山荘风光独特,山水秀美,客家风情浓郁。鲜活的九曲河鱼,依山而建的竹楼亭台、保护完好的天然植被及完善的配套游乐场,让您在“天然氧吧”中休闲娱乐。定南处于赣州1小时经济圈和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3小时经济圈,赣粤高速、京九铁路两条国家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形成了以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安定公路、定广公路为主干的陆路交通网,成为依托珠三角发展的“近水楼台”和赣粤物流大通道的物流中心节点。赣粤高速公路是通往广东沿海的最便捷通道,随着赣州市在江西省地位的日益增强,定南县在江西省城市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的实施,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吸引更多的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企业和人士到定南置业和旅游观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定南县工商业的发展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根据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定南县为直接影响区,全南、龙南、信丰、安远、寻乌、广东和平、龙川为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21。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表21指标区域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赣州市897393801119470057766002851400影响区域内定南县20813187311260135033122286占全市比重定南县230335278234429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概况221赣州市社会经济概况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简称赣南。赣南土地面积3938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236,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赣州市现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2010年年未总人口89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78人。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5734毫米,水电资源可开发量1586万千瓦,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大林区之一。赣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稀有金属不稀有”之说,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之称,“稀土王国”之美誉。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宜人,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既是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前沿腹地,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高,被专家学者誉为“宋代博物馆”,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北宋建造的慈云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郁孤台,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综合实力得到加强。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5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5。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2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3116亿元,增长161,其中,工业增加值54843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47213亿元,增长124。从增长贡献率来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第二产业增势强劲,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2,拉动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2,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观察,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8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38,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6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22定南县社会经济概况1、基本概况定南县位于江西省南部,总人口21万人。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95是客家人。其中县城总建成区面积561平方千米,县城人口7万人。全县辖7个镇历市镇、天九镇、老城镇、岿美山镇、龙塘镇、岭北镇、鹅公镇。共有10个居委会、11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历市镇。地处中低山丘陵区。境西南的岿美山海拔1062米为最高点。河流众多,分属赣江、珠江水系。境东的九曲河为最大河流。属东江源区,是粤港同胞重要饮用水源地。全县森林笼盖率达781。矿产资源丰硕,有钨、钛、稀土、砂金、石墨、花岗石等,岿美山钨矿在境内。京九铁路直通县境,县城设有客运站和货运站。赣粤高速、定广公路等过境。名胜古迹有平民湖、莲塘古城、仙岭佛背、瑶迳道观等。定南地处江西省南部边陲,与广东山水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的咽喉要地,商贾要道,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是江西对接粤港澳的第一门户和排头兵,分别距广州、深圳、东莞298公里、290公里和280公里,距赣州黄金机场140公里。定南处于赣州1小时经济圈和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3小时经济圈,赣粤高速、京九铁路两条国家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形成了以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安定公路、定广公路为主干的陆路交通网,成为依托珠三角发展的“近水楼台”。定南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誉为“赣粤门户,生态定南”、自然条件定南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7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887毫米,年平均气温188,年均无霜期296天。、自然资源定南县资源丰富,林业、矿产资源更为突出,森林覆盖率64,高于全省40和全国128的平均水平;全县现有野生动物100多种。定南地处赣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源头,江河水系发达。多年均汇流量达23万亿立方米。人平均拥有水量1432万立方米。有大小河流244条。全县河流总长1146公里。定南县河溪纵横。河段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平均水能理论蕴藏量967万千瓦。可供开发电量386万千瓦。定南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初步查明,有一定开采价值的有21种。其中以钨、稀土、石墨、钛、砂、金、泥炭、膨润土、高磷土、萤石、花岗岩等矿著名。经济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是定南县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2006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以上,“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836亿元,增长123,其中一产578亿元,增长39;二产177亿元,增长142;三产1488亿元,增长13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17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372亿元,增长239;实现财政总收入58亿元,增长3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7亿元,增长288;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51,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亿元,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4086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38元,增长9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实现由过去的自给半自给农业模式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工业经济跨上新台阶。一是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定南县依托本地丰富资源,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和资金,建立了一个以国有企业为骨干,集体工业为补充,乡村工业为依托的工业体系。现在,全县已拥有采矿、化工、机械、冶炼、电力、建材、森林、印刷、木竹加工等25个工业行业。二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7300万元。三是建立了一批基础工业和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2010年发电量达12336万千瓦小时,2009年的15倍多;用电量达23492万千瓦小时,比2009年增长2036;化学工业是定南的老牌工业之一。拥有定南化工厂、第二化工厂、岭南化工厂等多家企业采矿工业已达相当水平,拥有定南钨矿、定南宝申公司、花岗岩板材厂、由日本朝阳生命公司与定南合作的“江西申南石墨有限公司”,与长春应和化学研究所联营的定南稀土冶炼厂等企业;机械制造工业发展迅速,已拥有定南汽配。投资环境极大改善。交通方面,目前定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三线贯穿,六路辐射的交通网络;京九铁路、已开通的赣粤高速公路,沿105国道南下的捷径与105国道相连的小定二级水泥路纵贯县境。定广公路、定汶公路、安定公路、虎山公路、田桂公路分别与广东和平、龙川及本省龙南、安远、信丰、寻乌相接。京九铁路通过定南县并设有三级客、货两站,火车站货场万吨仓储基地,库容5000万公斤的定南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与京九铁路相应的定南国家二类口岸。它是集海关、商检、卫检、动检、植检为一体的国家二类口岸。它的建立,为定南打开了一道通向国际大市场的国门,周边7个县的出口商品将在这里封关销往国外,进口商品可以在这里开关销往国内。内邮电通讯方面,达到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光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现代化通讯设施齐全,形成了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数字微波为主的电讯网络和以邮件计算机处理的现代邮政网。奇山异水与古迹名胜,为定南的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其中岿美山与安远的三百山、寻乌的基隆山齐名、同为东江的源头之一。又以盛产钨精矿而驰名中外;神仙岭是县境南北的分水岭,县内旅游景区的建设蓬勃发展,驰名中外的景点有京九铁路接轨点纪念公园,神仙岭、礼亨水库、烈士陵园、九曲度假村、柱石古桥、莲塘古城、石鼓岩洞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由1980年的675元增加到2012年的139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53元增加到2012年的4622元。223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今后五年规划,赣州市基本形成与人口大市相适应的较强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跃上133598亿元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超过40,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一番;城镇人口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2、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人口预测表中数据可见,各各影响区的人口增长都比较稳定,基本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增长,在本省人口计划政策控制下,预计未来年各影响区的增长趋势比较平稳,选用一元线性模型预测未来人口值。具体模型及预测值见下表未来特征年人口预测(万人)表22人口年份回归曲线R2015年2020年2025年2035年赣州市25509X468280912696399510401160定南县13568X2678109327228232243259(2)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先慢再快后慢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已有的经济数据集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行适当调整的方法进行预测。个影响区未来年的经济增长率及预测值,如下表未来特征的GDP增长率()表23赣州定南县2013年2015年10112015年2020年9952020年2025年885正常方案2025年2035年758未来特征年的GDP预测值(亿元)表242015年2020年2025年2035年赣州市1690272440026740正常方案定南县528012122723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交通运输现状1、赣州市综合运输网全市运输体系是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水运、航空为辅的主体交通网络。(1)公路全市公路由赣粤高速公路、瑞赣高速公路、赣韶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石吉高速公路、鹰瑞高速公路、4条国道(105、206、323和319国道)、59条省道和1万多公里的县乡道路构成三级公路网络。赣州市境内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量程26134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336公里,有赣州市公路局管养市养路61条,总里程262902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4条930公里,省道14条110547公里;县道30条54457公里,乡道9条147公里,专用公路4条3529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一级公路21229公里,二级公路165145公里,三级公路50037公里,四级公路18219公里,等外路8273公里。按路面结构分水泥路112296公里,沥青路139960公里,砂石路10646公里。此外,市养公路总里程中有桥梁869座,隧道3道。全市晴雨通车1993753公里。有3451个行政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957。2010年赣州市的公路货运量为14020万吨,比上年增长21;货运周转量166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865。客运量8940万人,比上年增长555,旅客周转量644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53;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增幅分别比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高出33和13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里程7599公里,建成通车里程4547公里,在建里程3052公里,建设投资金额达215亿元(不含在建项目)。(2)铁路截止2009年底,赣州市现有铁路总里程356公里(不含地方专用线里程)。通道的市县(区)有兴国、赣县、章贡区、1997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赣南路段262公里,经过兴国、赣县、赣州、南康、信丰、龙南、定南七个县(市),结束了赣南没有铁路的历史,1998年京九复线通车后,使其更成为带动赣南腾飞的龙头。赣龙铁路赣南段260公里于2005投入运营,赣韶铁路、赣龙铁路复线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铁路完成客运量1156万人,货运量6875万吨。(3)水运主要有赣江航线,赣南境内通航里程285公里,其次有贡水航线和章水航线。因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河床升高,航道正在萎缩,航程逐渐缩短。赣州港为江西六大港巷口之一,可停泊300吨级的轮船。(4)民航赣州黄金机场始建于1937年,解放后经多次改建,2008年赣州新机场已建成通航,新机场为国际4C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机,目前已开通了南昌、广州、厦门、北京、深圳、温州、福州、成都、济南、南宁、上海、南京、重庆等航线。(5)公路运输网的地位和作用在区域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运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区域运输的主力军,特别是随着赣州市路网的不断改善和高等级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得到体现。赣州市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网中地位和作用见表25。各种运输方式客运比重表()表25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年份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85年9894991510608595年9885993211506805年88619989891460200510年8302997815341470220172、赣州市运输发展水平及特点2010年全市拥有汽车649800辆,是2000年的654倍,年均递增率为205,全市近年机动车拥有量见表26。各种运输方式货运比重表()表26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年份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85年878963221211367895年96758579325142105年738582839921621171710年7363837811771460162200023、定南县交通运输网2011年底,公路总里程为1340公里。其中省道100公里、县道130公里,乡道102公里,专用公路31公里,村道412公里、乡村小路552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138公里、一级公路11公里、二级公路126公里;三级公路35公里;四级公路463公里;等外公路702公里。高速公路龙河高速公路穿过定南县老城镇,全长138公里。铁路京九铁路经历市、老城两个乡镇,全长192公里。定南火车站是三级站,日流量500人左右,货运站年吞吐量3000万吨。水运仅在九曲河建设2个旅游客运码头。定南县2011年营运客、货车拥有量见表27,营运机动车拥有量见表28。2010年营运客、货车拥有量表表27合计交通部门非交通部门个体辆座位吨位辆座位吨位辆座位吨位辆座位吨位营运客车931680102005100781380营运货车320276022018601009002010年营运机动车拥有量表表28其它机动车载客载货总计(辆)辆座位辆吨位出租车(辆)拖拉机(辆)350130221022017606056232相关公路技术状况本项目相交道路主要有S327老线、X414线、X418线、专用公路大云田至石盆公路及一些村道。赣定高速公路建于2004年,为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26米,路面宽28225米。S327线定南县境内路线全长47公里,途径龙塘、天九、历市、龙南汶龙等乡镇,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水泥路面。本项目与K25450与S327相接后,沿S327一直到终点。S226线小定公路定南县境内47公里,途径小江、岭北、历市等乡镇,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85米,路面宽75米,水泥路面。S226线定南县城至定老城公路路线138公里,途径泮贤、竹园、老城等乡村,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水泥路面。X414线龙头至龙塘段路线206公里,途径蔡阳、树头迳、南丰忠诚。桐坑等村,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水泥路面。X415线天九至细坳公路起点位于天九镇圩镇、终点位于江西省定南县与广东省龙川县省界交界处,与细坳至龙川公路起点相接,路线全长30公里,采用的是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85米,水泥砼路面宽70米。X418线白果前至兴联公路路线253公里,途径白沙、柱石、鹅公圩镇、田心、水邦、穆湖、莲塘等乡村,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水泥路面。233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一)赣州市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铁路、机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港航、车站、主要枢纽建设,改善农村运输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业,把赣州建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交通枢纽。公路规划依据赣州地区公路网规划(19962020年)中得知赣州市公路网规划布局分为三个层次公路网骨架、干线网、次干线网。(1)公路网骨架(四纵五横一斜)四纵1、赣粤高速公路2、济广高速公路3、国道105线4、国道206线五横1、厦蓉高速公路2、石吉高速公路3、寻全高速公路4、国道319线5、国道323线一斜1、兴国至大余高速公路(2)区域干线网由省道组成,勾通赣州市各市、县城的公路交通联系。(3)区域次干线网由县道组成,起加密干线网的作用,沟通赣州市各县(市)到乡(镇)及(镇)内的公路交通联系。(4)具体建设布局方案19962000年,公路网总里程达90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2284公里/百平方公里;20012011年,公路网总里程达100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2538公里/百平方公里;20112020年,公路网总里程达1103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28公里/百平方公里。(二)定南县定南县公路网布局方案为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二个层次。干线公路是由高速公路、国省公路和主要县道和部分新建公路组成;农村公路网由部分县道、乡道、专道、村道组成。全县形成了以龙河高速公路和省道S327线、省道226线为主框架,以县道为骨架,以乡道、村道为毛细血管的畅通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1)干线公路干线公路是公路网的大动脉,是承担长运距、大容量、快速公路运输的主要通道。定南县干线公路在“十五”和“十一五”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干线公路234334公里,100的路面实现了沥青化或水泥化,公路运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通达深度、抗灾能力及技术标准得到显著提高,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有力促进了定南县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积极实施东优、南拓、西拓、北优,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辐射带动和承载能力。围绕工业化核心、城市化主线,着力加快公路路网建设,改善干线公路交通环境,为全民创业、富民强县服务。目前全县高速公路138公里,省道906公里,主要县道130公里。高速公路、省道作为干线公路网络的主骨架,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优势突出,对实现国土均匀开发、建立统一市场、缩小地区差别、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2)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是农村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和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线的支撑,主要起着集散和联络的功能。至2010年定南县的农村公路总里程为642845公里,从路面状况上看,全县已铺装(油路和水泥路)路面的公路达60538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78,未铺路装路面的公路为17304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22。定南县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偏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差,对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对扩大农村消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定南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在全省范围来比较,处于中等水平。2010年定南县主要公路一览表表26路线编号路线名称里程(KM)技术等级路面等级G4511龙河高速13758高速沥青混凝土S226小定公路60329二级水泥混凝土S327寻矛线39715三级水泥/沥青混凝土X343大稳定老城412二级水泥混凝土X361马牯山陈坑14562四级/等外水泥混凝土X414龙头一留輋4794三/四级水泥混凝土X415天九细坳14556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X416里布岗一英兵坳1496三/四级水泥/沥青混凝土X418白果前兴联25232四级水泥混凝土Y378石陂角一夹河22405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Y379月子程口13692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Y380三头枫一南丰5099四级水泥混凝土Y381上寨_荔眼山55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Y382恩荣一铁炉10907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Y383九曲长滩6641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Y384九曲桃西4412四级水泥混凝土Y385天花油田12729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Y386水西一金鸡7782四级水泥混凝土Y387板埠一溪尾10686四级/等外砂石/水泥混凝土234项目在公路运输网中的地位赣粤高速公路定南老城连接线改建工程公路改建工程(龙塘至东山段)是江西省2020年干线公路网规划“十纵十横”干线公路网中的第十横的组成部分,留斜至龙塘段是X414线一部分,是定南县南下广东的第二公路快速通道(与规划的广东龙川至上坪高速对接),缩短了三南、赣州、信丰、安远等地通往广东龙川的时间,该区域是江西通往广东沿海发达地区的南门户,有利于加强龙河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G105、G206、S226、S223的辐射能力,有利于我省路网布局,有利于赣粤两省快速通道的建设。它的改建,将对江西省国省道路网的功能增强及定南县公路运输网络运行畅通起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