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_第1页
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_第2页
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_第3页
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_第4页
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9县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这个目标,充分挖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狠抓产业发展、安全生产、城乡统筹和干部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狠抓产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有效今年我局紧贴市场需求,以项目为驱动,以服务为手段,转方式、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狠抓产业发展,全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有效。(一)调整粮油生产结构。我局以稳定水稻播种面积为主,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高档优质稻,逐步调减籽粒2/29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的生产面积。2017年,全县计划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万亩,粮食总产41万吨,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7万亩,总产量4192万吨,同比增加056万吨,其中早稻1746万亩,调减212万亩,总产726万吨;中稻及一季稻1024万亩,同比增加012万亩,总产539万;晚稻3197万亩,同比增加004万亩,总产1653万吨;玉米1498万亩,调减25万亩,总产774万吨;豆类1136万亩,同比增加017万亩,总产14万吨;薯类1275万亩,同比增加015万亩,总产(折稻谷,下同)302万吨;其他杂粮394万亩,同比增加008万亩,总产(折稻谷,下同)058万吨。油料作物中,花生播种面积618万亩,同比增加01万亩,总产096万吨;完成秋冬种油菜播种面积765万亩。(二)优化经作产业布局。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我局制定了桂阳县发展现代3/29农业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桂阳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20172020年),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重点打造了水果、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茶叶、油茶等经济作物产业示范带,提升了雷坪冰糖橙、方元南方苹果、太和辣椒、浩塘脐橙、敖泉乌龙姜、青兰脆蜜桃、辉山茶叶、流峰脆枣、樟市杨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据统计,全县共发展经济作物(不包括烤烟)面积479万亩,同比增加17万亩,总产5921万吨,增加235万吨;其中水果168万亩,增加04万亩,总产1058万吨,增加062万吨;药材46万亩,增加11万亩,总产096万吨,增加087万吨;蔬菜212万亩,增加02万亩,总产462万吨,增加036万吨。(三)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一是补基础设施短板。牢固树立大农业、大粮食、4/29大食物观,针对农业供给薄弱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今年投资124791万元(其中整合中省财政资金57011万元,县财政配套40万元,引导社会资金6378万元),建设桂阳县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优质稻)项目,新修沟渠20条64985米,新修机耕路488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079万亩;完成投资1410178万元(其中整合中省财政资金78041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609768万元),建设新建桂阳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优质稻)项目,新修沟渠11条3402米,机耕路6条1638米,机耕路桥1座,埋涵管(10002000100)7根,增加有效灌溉面积060万亩。二是补农业发展环境短板。设置农业环境定位监测点10个,全年分28次抽取径流水样300个,降雨水样40个,农产品样40个,土样40个,随时掌握我县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加强全县秸秆禁烧督查、宣传工作,印发相关禁烧宣传资料2万余份,张贴、悬挂标语横幅100余幅,发放关于禁止5/29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500份,建立乡镇、村、组三级组成的秸秆禁烧工作网络,将焚烧责任落实到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头;划定土壤污染详查单元95个,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1414个(其中农产品协同调查点位363个),并对102家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2个土壤环境影响突出的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区)和1个土壤污染问题重点区域,开展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加强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综合防控,烧毁福寿螺卵8292KG,发放鸭苗4000只,化学防控面积达5000余亩;制定并组织实施桂阳县雷坪镇雍冲村和聂锡村部分重金属污染耕地休耕试点实施方案,办好雷坪镇两个村的重金属重度污染上访案件;及时处理好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查组督办的6个涉及农业环境污染案件。三是补耕地综合产出能力短板。制定农村土地连片流转考核办法,把土地流转与整治耕地抛荒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加强平时督查与考核,今年全县共流转6/29土地18万余亩,累计流转土地13266万亩;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125万亩,采购发放秸秆腐熟剂3669吨,建立县级核心示范片5个,设立秸秆腐熟还田与秸秆不还田对比监测点建设5个,并通过媒介广泛宣传,营造耕地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组织100名农技员开展为期100天的“双送”下乡活动,举办技术讲座8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0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42人,利用“田间学校”培训农民789场,培训骨干专业农民12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22万份、科技书籍3200余册等。(四)降低产业发展成本。积极推进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1105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每236万吨,年免费为14万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建设方元镇枫山村花果山农场水肥一体化示范2170亩,总节水4万余方,节水率2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亩节本增收7/291200余元;办理水稻产地检疫22批次,产检面积9500亩,生产合格种子1425万公斤;开展柑橘黄龙病普查和柑橘木虱防控;建立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41家,购置担架式喷雾机220台,高效植保机械(加浓炮)12台,植保无人机9台,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15万余亩次(其中无人机防治6万亩次),节约农药和劳动力成本1200余万元。二、狠抓潜力挖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2017年,我局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和强农惠民政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挖掘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重点农业产业项目,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千姿百态、竞相发展。(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结对帮扶等措施,今年全县新增水果、蔬菜、水稻等专业经8/29营大户126家;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培育示范家庭农场56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家庭农场总量达到585家,流转土地面积452万余亩,引导家庭农场工商注册登记215家;新发展各类合作社120家,新增县级示范社20家,省市级示范社5家,合作社总量达到680家,注册资金986亿元,仅今年全县合作社固定投资总额456亿元,年销售农产品总额15642亿元,占全县农产品销售65,年经营纯收入1876亿元,返还成员利润8564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35420元。全县近642的农户参与了合作化生产经营,基本覆盖烤烟、粮食、生猪、油茶、蔬菜等主导特色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已获省级品牌3个,市级名牌产品8个,共注册商标7个。农产品取得中国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产品认证5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5个,国家IS90001认证5个。到现在,全县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16家、省级示范社21家、市级示范社40家、县级示范社80家。发展数量和9/29规范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二)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抓好“三品一标”建设。今年,我局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40余万亩,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认定。今年新增8家企业,分别参与脐橙、生姜、红薯、大豆、辣椒、葛根、黄花菜、黄瓜等7个绿色食品和1个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二是抓好芙蓉食品药品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我局积极组织申报,工业园芙蓉食品药品产业园区入选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这是该园区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来,获得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将极大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创业创新步伐。目前,该园区共进驻各类企业35家,其中食品和药品加工企业25家、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吸纳农村劳动力4000余个,联结和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465万亩。三是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今年我局完成了欢乐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10/2921家市级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湘嘉佳药业、赵子龙酒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新增为市级龙头企业。企业群体得到状大,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32家,其中市级及市级以上企业32家。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13955亿元,实现利润76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06亿元,农业总产值772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2671。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在全市排名前列。积极开展“四上”企业摸底清查工作,着手将湖南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桂阳县辉山雾茶叶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抓好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今年,由我局牵头主抓的农业建设项目5个(12个子项目),其中列入全市重点农业产业建设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24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19亿元,完成投资任务的894。其中官溪龙祥观光园、西河谷、大溪唐旅游区等项目有序推进;融康乐完成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内11/29外装修,预计12月份初试营业;神农蜂已完成附属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康养中心接待量已达设计能力的80以上。五是抓好“景湘源”重点企业的帮扶。通过帮扶企业立项争资、产业基地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该企业成功被认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所生产的豆奶系列产品荣获省、市农博会金奖,顺利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被认定为郴州市大豆蛋白饮料与功能性食品。六是抓好向上争资立项工作。截止目前,我局累计争取到位项目资金625046万元,完成辉山云雾茶叶生态有限公司的“辉山云雾茶”品牌和桂阳湘嘉佳药业有限公司“香玉竹”品牌项目的考核验收,做好“桂阳坛子肉”公用品牌建设,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美誉度和竞争力。(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借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这张名片,全县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在经营模式上,从以“农家乐”经营形式为主向特色化、多样化、规模化、12/29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在发展规模化种养、农产品加工以及宣传推广农耕文化、科技普及示范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7年,我县休闲农庄发展到140余家,其中星级休闲农庄2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全国五星级农庄3家)。全县休闲农庄共流转土地61万亩,安排就业26万多人,带动农户26万户,全年预计接待游客达24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52亿元。(四)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充分利用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及智慧农村等电子商务平台,按照“育主体、强实体”的“产业主导、全面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水果、蔬菜、药材等订单农业,实施农作物订单面积1735万亩,引导136家种养大户、52家家庭农场、78家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电商对接,拓展销售渠道,加快我县农产品流通,促进产销两旺。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3/29三、狠抓安全生产,农业农村更加和谐稳定今年,我局强化农业生产风险意识,严格落实“一单四制”,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使用安全、能源安全、农村金融安全等为主的农业安全工作和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化管理,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重大涉农安全事件,促进我县农业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一)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完善基层监管体系。投入15万元为22个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新添置了一台DYPR12P卡片速测仪,整体提升了基层的监管效率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了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站的基石作用;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对县域内300多家主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生产场所,进行禁限用农药使用情况大检查和日常性监测;三是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66家,其中县城20家,乡镇146家,14/29出动执法人员380余人次,抽取肥料样品6个,农药样品7个,立案查处1起,责令改正其行为3起;四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全年累计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取样检测2853个,合格数2835个,合格率为9937,其中蔬菜2177个,合格数2159个,合格率为9917;水果496个,合格数496个,合格率为100;茶叶45个,合格数45个,合格率为100;稻谷样品135个,合格数135个,合格率100;五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县内120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或从业人员,采取集中办班的形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讲座,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意识和守法经营责任意识,提高我县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能力。(二)抓农药使用安全。坚持依法监管、安全监管、科学监管原则,扎实推进我县“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对全县147家农药经营门店硬件建设、购销货台帐、15/29信息化管理、从业人员条件及购药指导能力、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实现农药可溯源管理;在全县创建5家高标准农药示范门店,其中2家为高毒农药示范性门店,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药市场的良性运转;设立14个高毒限用农药经营点,结合农药进销货台账检查,加强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制销售检查和高毒禁用农药查禁、清缴工作,确保农业用药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三)抓农村能源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置于核心工作的范畴,在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全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预案,用安全生产这根标尺来丈量项目运行的全流程。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结合全县农村能源安全生产大巡查工作,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安全生产警示标志1000余张。今年全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150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860台,推广省柴节煤炉580台,新建大型沼气综16/29合利用工程1处,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8860口、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6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160台,推广新型节煤炉1436台。(四)抓农村经营安全。一是全面完成村组集体财务清理审计。继续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全县共清理22个乡镇(街道)507个村(居)委会(含合并村)。清理审计总收入796647万元,总支出729958万元;查出问题资金600312万元,其中违规资金30066万元,白条支出总金额570246万元;处理人数52人,其中组织处理43人,党纪政纪处分9人;发现问题1375个;已完成整改1375个,其中清退资金20947万元,追缴税款共9565万元。全县共清查70个村,涉及金额392万元,查处违规违纪村数8个,查处违规资金103万元,查处违纪人员9人。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出台了2017年桂阳县村级集体“三资”“五统一”“五不准”管理办法。村组财17/29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管钱又管帐的“组帐双代管”、管钱不管帐的“组帐监管”和管帐不管钱的“组帐托管”三种模式已在全县推广,并且成效显著。三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县完成土地确权22个乡镇,399个村(居委会),4935个组,181848户,确权面积831331亩,完成率100。四是狠抓农民负担反弹。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实现农民各项补贴“一卡通”到位率100,确保不发生克扣、挪用补贴资金的问题,确保不发生农民负担反弹的现象。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审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20个,共涉及农民筹资360万余元,筹劳17万余个,财政奖补资金2100余元,总投资4810万元。四、狠抓城乡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和政府引导、乡镇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将18/29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各项统筹工作已基本完成。(一)着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全县共确定1个市级重点民生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个整域推进美丽乡镇建设、1个特色小镇建设、2个西河风光带美丽乡村旅游创建示范村建设、3个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46个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除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外,其它建设项目将在年底全面完成。一是突出抓好重点示范村建设。今年的任务主要是完成2016年确定的正在组织推进设施的7个重点示范村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除官溪外,其它示范村已完成发改立项、规划设计、预算、财评、招标备案、初步图审等手续,目前正在市图审中心进行图审,预计11月底将完成3个示范村建设项目挂网招标,12月初将开工建设。二是切实抓好美丽乡村一般示范村建设。今年,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在全19/29县拟建设美丽乡村一般示范村39个,其中结合扶贫村的示范村19个,其它村20个。目前,39个美丽乡村一般示范村已投入“三清六改五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00余万元,新建维修村民活动中心20个,拆除废旧杂房3800余间、改水改厕改厨3600余户,新建扩建休闲广场20个,硬化、修整通村公路18公里。硬化村内巷道3800米,新建维修水渠12000余米,水井20口,山塘清淤20座,村内排污渠8000米。组建保洁队伍39个,新添置户用垃圾桶6400个,新建垃圾池120座。栽植绿化大苗08万株,绿化小苗80万株,新增绿地23000平方米。成立水稻、药材、烤烟、莲藕等专业合作社30家,组建村民理事会39个。三是积极抓好市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樟市镇新桥村是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民生项目。今年我局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坚持政府引导、乡镇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整合资金,发挥村支两委和村民理事会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目前,新桥村共计投入资金920余万元,完成地20/29下网管建设和硬化、油化新桥村漕溪组环村公路环村公路2公里、景观塘护坡、安装护栏、后垅山800米游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发展3000余只鸡养殖业;完成漕溪文体活动中心、太平组老祠堂翻新,以及2个休闲广场、1座休闲亭、1座公厕等项目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四是积极抓好桂阳县正和镇整域推进美丽乡镇建设。按照湘办发201634号文件要求,制定了关于正和镇整域美丽乡镇建设工作方案。正和镇以整域推进为重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把东兴新城建设放到全县乃至全市的发展大局中科学定位,投入近100万元完成镇区总体规划调整、6个镇区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区域规划设计和所有村总体规划编制等规划任务,90余个自然村全部做了“二图一书”规划,率先高标准建成了正和朱家坪,极乐肖家,西水廖家坪、黎家洞一、二期,和谐交粮口、联组,官溪汪家等示范点。完成投资15000余万元,在西河沿线极乐村、朝阳村、官溪村、和谐村等11个村进行空心村改造21/29和居住新村示范点建设,共拆除废旧杂房、烤房、厕所、猪牛栏舍10万余平方米,集约节约土地6余万平方米,完成空心村改造户174户。五是积极抓好特色小镇流峰镇建设。按照郴统筹20171号文件要求,流峰镇立足城乡统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多元,完成镇区4公里主次干道的道路油化、绿化、亮化建设;新建休闲广场2个,面积2万余平方米,规范引导全镇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镇;华峰水泥、国电金缘等投资超千万项目如火如荼;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流峰大市场成为名符其实的“湘南名圩”,年交易额过亿元,电商产业特色发展,全镇电商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年营业额超5亿元,占全县总量的40以上。六是积极抓好西河风光带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和谐村和沙坪村建设。正和镇和谐村投入240万元,完成活动中心装修,完善村务中心办公设施,建设3个农家乐,完成833荷花基地建设,完成85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启动花22/29海建设和生源快购超市建设。黄沙坪街道沙坪村投入868万元,完成停车场建设,修缮古戏台,完成80新园区服务接待中心建设,启动旅游公厕建设和生源快购超市建设。七是积极抓好3个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建设。塘市镇塘市村总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硬化环村道路800米、铺设地下网管1500米、屋前屋后水泥硬化2000平方米、栽槙绿化村200株、建设绿化带2800平方、立面改造房屋50余栋7000平方米、集中规范建房30栋、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新建村民活动中心、“文林郞”牌楼和1座景观塘。共和农场共和村总投入资金2910万元,完成规范建房58栋、硬化道路3公里、铺设地下网管1800米、新建设公厕1座、完善保洁配套设施和配备保洁员5名、建设高标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和村庄绿化带等项目;建设后垅山休闲公园及配套建设和文体休闲广场,发展120亩美国红提产业。樟市镇新桥村总投入资金970万元,完成漕溪组硬化、油化环村公路2公里、铺设污水管23/29道1000米、扩建景观塘1000平方米,并护坡安装护栏,建成文体休闲广场2500平方米、休闲亭1座、后垅山游道硬化800米、村内绿化和安装太阳能灯50盏等项目;完成漕溪文体活动中心改建、翻修保护太平组老祠堂和建设公厕1栋。(二)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围绕建设洁净乡村工作目标,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两个重点,通过宣传引导、统筹规划、完善设施、重点突破、健全机制、督查考核等措施,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及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无积存裸露垃圾,全县347个行政村实现了卫生保洁、环卫设施、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一是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规划编制了将全县农村垃圾外运至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和县内建厂集中处理两个方案,完成2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规划选址,县城周边7个垃圾中转站预计年底可建成。启动实施300个行24/29政村的洁净乡村行动,特别是对140个市级洁净乡村重点村、省人居环境改善村,实行“三优先”(即资金优先保障,项目优先申报,设施优先配备),大力实施净化工程。全县共清运处理陈年垃圾2万余吨,集中收转运处理城乡生活垃圾8万余吨。在舂陵江镇、和平镇、桥市乡等边远乡镇建设垃圾卫生焖化炉10座,年可处理生活垃圾7000余吨。今年共添置可卸式垃圾清运车28台、拖拉机100余台,封闭式垃圾箱683个、移动大容量垃圾桶2000余个、添置户用垃圾桶50000余个,维护或改建村级垃圾收集点1200个。按照35的比例,全县农村组建稳定的保洁队伍347个,聘请保洁人员5000余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定酬”,确保了农村公共区域保洁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县财政安排2500余万元资金进行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和“两库一河”源头、沿岸村庄垃圾转运服务外包,强化督查考核,全年开展专项督查3次,组织现场观摩1次。西河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西河综合治25/29理工作督查排名中位居四个县(市、区)第一。二是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开展。今年全县共有旱厕12万余栋,目前已拆除2万余栋,还有10万余栋,其中废弃厕所5万余栋,仍在使用的5万余栋。2016年以来,新建乡镇卫生公厕13座,村级卫生公厕103座,今年新增“四格式”生态厕所1603户。(三)严格规范农村村民建房。今年以来,按照“机构不能散、标准不能低、监管不能松、力度不能减”的要求,狠抓宣传培训,强化日常监管,规范审批程序,突出示范建设,村民规范建房意识普遍提高,村民建房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放了18万份致全县农村村民的一封信并张贴到户;与移动公司联合,建立短信平台,推动农村规范建房工作;在373个村(居委会)醒目位置书写了1868条高标准固定宣传标语,在县内主干道旁或其它醒目位置制作了52块钢架结构永久宣传牌,竖立固定宣传牌2693块。二是规范审批程26/29序。坚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的原则,按照“六有、三禁止、五到场”工作流程,严格把好公示关、勘查关、审查关、批准关、验收关、发证关,坚决杜绝了“人情审批”和“关系审批”。今年全县各乡镇共审批村民建房1182户,同比下降了238。三是强化巡查监管。出台了桂阳县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巡查制度,按照“县每月一巡查、乡镇每周一巡查、村组每3天一巡查”机制,进行全天候、常态化、网格化巡查,对违规建房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四是突出示范引领。被列为2017年全市规范农村建房集中示范点的欧阳海镇周塘村和浩塘镇元山村“空心村”改造均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工。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民小康新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