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dq70bsc北石顶驱操作保养规程概述_第1页
09-dq70bsc北石顶驱操作保养规程概述_第2页
09-dq70bsc北石顶驱操作保养规程概述_第3页
09-dq70bsc北石顶驱操作保养规程概述_第4页
09-dq70bsc北石顶驱操作保养规程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Q70BSC北石顶驱操作保养规程1适用范围本文规定了DQ70BSC型顶驱的操作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适用于DQ70BSC型顶驱的操作保养。2风险提示21在日常操作和拆卸过程中涉及的常规风险提示1、在其吊装作业中,要严格按照吊装作业规程去进行,尤其是在多人配合时,一定要有专人指挥。需要使用牵引绳的时候必须按规定使用好牵引绳。2、在拆装过程中,离跌倒面2米以上(含2米)的作业必须要系好安全带且安全带要符合高挂低用的原则。3、在高处所使用的手工具要系好保险绳。4、在敲击作业时,要戴好护目镜;多人一同作业时,人员站位要合理。5、严禁上掷下砸工具。6、开始工作前,断开所有电源。除非有特殊注明,在进行润滑、检查或更换作业时应关闭主电源。7、严禁在设备处于运转状态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在设备运行时不要对设备进行调整工作。8、排空液压油时要注意,不要烫伤。严禁用手检查液压油是否有泄漏,在高压下从小孔泄漏的液压油几乎看不见。液压油能穿透皮肤造成伤害,应当用木片或硬制板检查并佩戴防护眼镜。9、在进行液压系统的维修工作以前,应先释放蓄能器中的压力。10、请不要试图修复设备中您不了解的部分。11、在维护工作前阅读并了解安全须知及警告。22在日常保养过程中涉及的常规风险提示1、在保养过程中,严禁在旋转部件处进行保养和长时间停留。2、在高空处保养时要系好手工具和安全带。3、在保养后应将工具收拾干净和将保养点清洁干净。4、上岗人员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不良反应。5、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工衣、工鞋、护目镜等劳动保护用品,不准酒后上岗。3操作内容31启动前准备311安全须知顶部驱动装置的使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在操作前应当仔细阅读本规程以及相关技术文件。上述人员以及接近系统设备的其他人员,应当接受钻井操作和钻井安全知识的培训,使用手套、服装等适当的防护用品。本规程在正文内容之外,包含了“说明”、“注意”以及“警告”等内容。这些内容用于提示相关操作对人身和设备安全可能产生的伤害。具体说明如下说明(NOTES)对与人身和设备安全有关事项的补充说明。注意(CAUTION)对可能导致人身或者设备伤害的提示。警告(WARNING)对极易导致人身或者设备伤害的提示。本规程中,文字加【】符号的,表示其为电气系统的操作元件,例如按钮、开关等。对于顶驱装置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应当首先阅读本规程。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必须核对产品编号与本规程封面的编号一致,以确保产品与技术文件相一致。非专业人员或未经过专门培训者,不得进行顶驱装置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否则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设备事故。在系统工作时,不得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312安全操作提示本规程主要介绍了顶驱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重点介绍了顶驱的使用操作,涉及到故障诊断与维修部分请仔细阅读电气手册、液压手册。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并经过相关培训方可上岗操作。3121电气安全操作提示在对设备及其电气系统操作之前,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应当仔细阅读电气手册,熟悉电气线路图(2)应当具有适宜的工具,使用适宜的防护(3)在确认各项工作完成之前,应当拉断电源开关,悬挂“不得合闸”的标志牌(4)在拆卸电气连接之前,必须对电线(电缆)和接线端子做出标识,以确保能正确地重新连接(5)不要带电维修或拆除任何电气元件不要带电拔插各电缆插头(6)不要在有可燃气体环境下带电打开防爆控制箱或司钻台(7)在整流器运行或直流母线电压降到安全范围以下(DC24V)前,不要试图更换直流母线与逆变器之间的直流保险,否则会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8)需要对整流器或逆变器或电机维修时,请把主开关(3WN6)上的钥匙开关向右旋转(锁定位),以避免错误操作(9)整流器和逆变器不能用高阻表检测绝缘,否则高测试电压会损坏设备(10)司钻台在通电时必须保持保护气体压力在司钻台保护气体失压时,要尽快恢复压力或停钻并切断司钻台控制电源(11)禁止解除任何软件和硬件中的安全连锁在清除故障后,要尽快恢复功能允许的被旁路连锁(12)禁止非专业人员修改整流器和逆变器中设置的参数,以免导致危险(13)在温度大于40,湿度大于95或有凝露时,在启动空调降温、降湿前不要启动驱动器和其它控制电源(14)系统主电源断电半小时以上重新上电时,必须确认电气控制柜内无凝露(15)在潮湿环境下,当电气室温度低于外界环境温度时,禁止长期打开电气室仓门,否则可能会在电气设备上产生凝露3122液压安全操作提示在对设备及其液压系统操作之前,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应当仔细阅读液压手册,熟悉液压系统原理图。(2)切断电气控制。(3)使用系统中的泄荷阀,缓慢地泄掉系统压力,确认系统管路中没有压力。(4)拆卸管路前,应当对连接部位做出标识,以确保能正确地重新连接。拆卸液压管路前,应当关闭系统中的阀门,准备适宜的容器、棉丝、油堵等,防止管路打开时,管路中残留的液压液流出,污染设备与周围环境。液压设备以及液压液的温度可能很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冷却到可以接近的温度。3123井控安全操作提示在顶驱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应当随时了解地层压力情况和井控要求,并注意以下事项(1)应当仔细阅读并理解钻井设计要求和井控技术要求。(2)在可能钻遇高压油气层或者含H2S、SO2等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应当执行有关行业标准、规范、推荐做法的相关要求。(3)在钻开油气层期间,应当保持设备完好,应当在每天交接班期间进行IBOP操作等井控操作的检查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2启动顶部驱动装置的使用,应当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并接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在操作前应当仔细阅读本规程以及相关技术文件。321启动前的检查上述人员以及接近系统设备的其他人员,应当接受钻井操作和钻井安全知识的培训,使用手套、服装等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顶驱初次安装、井位变换或长期停机,请参考顶驱安装调试手册进行设备调试。正常开机前必须检查如下项目(1)查看设备运转记录,了解前一个班作业过程中设备有无异常现象。(2)检查减速箱油箱液位,液位不可过高或者过低,液位低时参考维修保养手册进行加油。(3)检查液压系统油箱液位及过滤器。(4)对每日应加润滑油(脂)的润滑点进行加油。(5)检查液压油有无泄露。(6)检查液压软管情况。(7)检查鹅颈管及接头有无损坏。(8)目测顶驱悬挂电缆有无缠绕。(9)检查安全锁线及安全销是否缺损。(10)检查背钳钳头锁止销及螺栓。(11)检查背钳钳牙的磨损状况。(12)检查主轴防松装置有无螺栓松动。(13)除顶驱外其它设备是否正常。322电气系统的启停3221启动系统启动电气系统前,应当确认机械部分和液压系统已经准备就绪,仔细检查电气系统,检查项目包括(1)确认所有电源开关(进线柜主空开除外)均已上电,电源正常。(2)司钻台为正压防护箱,CPU第一次上电时,微压开关信号通过安全栅送到PLC,如果司钻台为正压,经延时后,输出继电器闭合,向司钻台提供控制电源,司钻台“就绪指示灯”闪烁(1HZ)。(3)按下【停止报警/灯测试】按钮3秒钟,测试司钻操作台所有指示灯,所有指示灯正常才可以启动系统;否则请更换指示灯。(4)确认系统所有【紧急停止】按钮和井控状态均已复位。(5)确认系统无故障报警。(6)将司钻操作台【转速给定】手轮回到“零位”,【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操作电控房内的【系统总启】开关到“启动”位置,驱动系统进入“就绪”状态整流器开始运行,对应的进线柜主空开闭合,逆变器处于OFF1禁止状态。系统处于其他状态时,【系统总启】开关扳到“启动”位置无效。“总启”指示灯为闪烁状态(1HZ);系统就绪之后,“总启”指示灯和司钻台“就绪”指示灯变为长亮。3222停止系统系统停止时,首先将司钻操作台钻井【转速给定手轮】回“零位”,【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然后到电控房操作【系统总启】开关到“停止”位置。323液压系统的启停在液压源(本地)启动液压系统的程序如下(1)合上隔离开关,操作【泵选择】开关指向“A”或“B”,可以选择A泵运行或B泵运行。为保证两泵的同寿命,可隔周使用一泵。(2)当液压源“控制电源”指示灯亮时,操作【液压泵】开关到“运行”位置,所选择的液压泵将启动,相对应的运行指示灯亮。在液压源(本地)停止液压系统的程序如下(3)【液压泵】开关扳到“停止”位置,液压泵停止运转,指示灯熄灭。司钻台启停液压系统将液压泵站的启/停设置为异地控制方式时,操作司钻台【液压源】开关到“运行”或“停止”位置,同样可以启停所选择液压泵。液压系统冷却(1)将液压源【冷却风扇】开关打到“运行”位置,冷却风扇将直接启动,打到“自动”位置,将由PLC采集油温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如果油温超过报警值,冷却风扇自动启动。液压源原地检修等作业时,应断开隔离开关以保证安全。324主电机加热器顶驱装置主电机加热器电源正常且主电机未运行时,PLC/MCC柜内的【电机加热】开关打到“加热”位置,加热器开始工作,PLC/MCC柜门加热器指示灯显示运行状态。PLC系统正常时,加热器与主电机连锁,主电机运行时加热器禁止工作。325电机冷却风机司钻操作台的【风机】开关置于“开”位置,将按所选择驱动方式直接启动主电机风机,建立风压。在建立风压之前,系统将不允许启动(运行状态风压信号为0,系统将故障停机)。将【风机】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将停止主电机风机和驱动柜风机,但是在系统运行状态,不管【风机】开关位置如何,风机均不会停止。【风机】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所选择主电机的风机将启动,顶驱系统停止运行后,风机延时60MIN之后将自动停止。顶驱系统运行时,禁止关闭风机。326司钻操作台3261钻井模式(1)将司钻台钻井【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2)操作【电机选择】开关选择顶驱系统电机工作方式(A电机、A/B电机或B电机);【钻井转速设定】或【旋转方向】处于其他状态时,【电机选择】开关动作无效。(3)在【钻井转速设定】手轮零位且系统未运行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选择正向旋转(钻井模式时,反向旋转无效)。【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处于其他状态时,【旋转方向】开关动作无效。(4)上一步骤完成后,【操作选择】开关选择顶驱系统为“钻井”工作方式。【钻井转速设定】手轮或【旋转方向】处于其他状态时,【操作选择】开关动作无法使系统切换为“钻井”工作方式。(5)将【钻井扭矩限定】手轮缓慢离开零位,设定为需要的扭矩。(6)钻井工作方式下,电机冷却风机风压信号正常后,在【钻井转速设定】手轮离开零位时,驱动系统启动,并按手轮给定转速正向旋转。达到钻井转矩限定后,驱动转为按钻井转矩手轮设定的恒转矩控制方式继续运转,直到转速为零,转矩保持不变。如果负载力矩减小,顶驱转速将会增加,转速大于手轮设定值之后,装置恢复为速度控制方式。系统在钻井工作方式需要正常停止时,可将【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到零位,装置正常降速停车。如果【刹车】开关在“自动”位置,当系统转速降低后自动刹车。如果需要顶驱系统工作在恒功率范围,首先将系统停车,转速给定手轮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搬到“停止”位,操作PLC/MCC柜门【速度范围】选择开关到“全范围”位置,速度给定手轮值将对应0220RPM额定速度;回到“正常”范围时,需要同样的操作方法,速度给定手轮值对应0110RPM额定速度。系统在钻井工作方式正常运行时,误操作【旋转方向】开关离开正向位置,误操作【刹车】“制动”等情况时或出现电气故障2时(PLC程序中定义,如驱动装置控制电源断电等),CPU将转速设定值和转矩限定值给定为0,系统将降速停车。在正常钻井模式过程中,操作【背钳】、【IBOP】将无效。3262钻井模式下的反转操作在上位监控系统WINCC设定画面中,可设定进入“倒扣”模式,反向旋转才有效。操作程序如下(1)在PLC控制柜上的上位监控系统WINCC设定画面中系统登录进入系统设定画面,可设定进入“倒扣”模式,如果设置成功,则“倒扣”按钮会转为红色。(2)将司钻操作台【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3)操作【电机选择】开关,选择顶驱装置电机工作方式(A电机、AB电机或B电机)。(4)在【钻井转速设定】手轮零位且系统未运行时,【旋转方向】开关选择反向旋转(5)将【操作选择】开关选择为“钻井”工作方式。(6)将【钻井扭矩限定】手轮缓慢离开零位,设定为需要的扭矩。(7)在电机冷却风机风压信号正常后,将【钻井转速设定】手轮缓慢离开零位,主电机按手轮给定转速反向旋转。使用钻进模式下的反转功能时,注意钻井扭矩的设定值。防止钻杆松扣造成事故。3263刹车控制刹车只有在钻井工作方式才能动作。(1)【刹车】“制动”位置,顶驱系统将降速停车,电机抱闸将在电机转速降低之后刹车;此工作状态下,系统不允许启动。(2)【刹车】“自动”位置,顶驱系统启动时,在建立实际转矩之后自动打开电机抱闸;停车时盘式刹车将在电机转速降低之后刹车,并保持刹车状态。电机抱闸夹紧之后,刹车指示灯常亮;抱闸松开后,指示灯关闭。【刹车】开关“松开”位置(电机抱闸打开),顶驱系统可以启动,停车时电机抱闸不会刹车,装置保持零转速运行。【操作选择】切换到“旋扣”或“扭矩”工作方式,电机抱闸将自动打开,不管刹车开关处于任何状态,电机抱闸不会关闭。3264旋扣模式(1)将司钻台钻井【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2)【操作选择】开关选择顶驱系统为“旋扣”模式。【钻井转速设定】手轮或【旋转方向】处于其他状态时,【操作选择】开关不能使系统切换为“旋扣”工作模式。(3)【旋转方向】开关选择“正向”旋转,系统切换到正向旋扣工作方式;手轮处于其他状态时,【旋转方向】开关动作无效。钻井【钻井转速设定】离开零位,系统以固定转速正向旋扣,达到限定转矩后,转速和转矩设定值为零,降速停车。(4)反向旋扣时,将司钻台钻井【转速给定手轮】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旋到反转位置。(5)钻井【钻井转速设定】手轮离开零位,系统以固定转速反向旋扣,钻井转速给定手轮回零停车。旋扣运行时,手轮回到零位或旋转方向开关误操作或电气故障2时,驱动系统转速和转矩给定值降为零,装置降速停车。3265上/卸扣操作上扣时,将司钻台【钻井转速设定】回零,【旋转方向】开关选择“停止”旋转。【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锁紧”位置,【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表明此时锁紧操作完成,然后才可进行背钳夹紧操作。如果指示灯没亮,应重新进行锁紧操作,直到【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完成锁紧操作后,才可以进行背钳夹紧操作。【旋转方向】开关选择“正转”,旋转手轮处于其他状态时,【旋转方向】开关动作无效。【操作选择】开关选择顶驱系统“扭矩”工作方式。【钻井转速设定】手轮或【旋转方向】处于其他状态时,【操作选择】开关动作无法使系统切换为上/卸扣工作模式。左手同时按下【背钳】按钮,首先将背钳夹紧,延时后系统以手轮给定的上扣转矩值正向旋转,上扣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停止运行;双手离开操作开关,背钳松开。上扣完成后,将【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松开”位置,使插销回位,【回转头锁紧】指示灯熄灭。卸扣时,将司钻台钻井【钻井转速设定】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反转”位置。双手分别按下【背钳】按钮、旋转【操作选择】开关到“扭矩”位置,首先背钳夹紧,延时之后系统将以最大不超过75KNM的扭矩卸扣,当系统转速高于固定转速时,装置自动停车;操作开关复位后,背钳松开。装置在扭矩工作方式运行时,松开背钳按钮,PLC系统将转矩设定值置为0。松开【操作模式】选择开关,PLC系统将使驱动装置停止运行。卸扣完成后,将【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松开”位置,使插销回位,【回转头锁紧】指示灯熄灭。3266背钳操作在进行背钳操作之前,应先完成回转头锁紧操作。【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锁紧”位置,【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表明此时锁紧操作完成,然后才可进行背钳夹紧操作。如果指示灯没亮,应重新进行锁紧操作,直到【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完成锁紧操作后,才可以进行背钳夹紧操作。回转头锁紧操作完成(指示灯常亮),在“扭矩”工作方式下,并且装置没有运行时,按下或松开背钳按钮,背钳将夹紧或松开。背钳夹紧时,背钳指示灯常亮;松开时关闭。动作背钳之前,必须先确认回转头锁紧操作已完成。即行程开关检测到插销已插好信号,【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此时锁紧操作完成。动作背钳之前,必须先确认回转头锁紧操作已完成。即行程开关检测到插销已插好信号,【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此时锁紧操作完成。锁紧操作未完成时,背钳操作无效。装置运行过程中,按下或松开背钳按钮,不会改变背钳状态。在钻井或旋扣模式下不管背钳开关处于任何状态,背钳不会动作。上/卸扣完成后,将【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松开”位置,使插销回位,【回转头锁紧】指示灯熄灭。3267回转头锁紧操作液压源系统启动后,操作司钻台【回转头锁紧】开关可以实现回转头的锁紧和松开操作。顶驱装置使用的是对开式背钳,在进行背钳操作前应先通过【回转头锁紧】开关,依靠液压机构来完成回转头锁紧操作。此处有一行程开关作为反馈信号,参与了系统程序控制。操作【回转头锁紧】开关到“锁紧”位置,此时回转头会作小幅度的旋转,然后插销机构动作,如果插销行程到位,行程开关检测到信号后,【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锁紧操作完成。如果指示灯没亮,则【回转头锁紧】开关扳到“松开”位置,然后再重新进行锁紧操作,直到【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完成锁紧操作后,才可以进行背钳夹紧操作。回转头锁紧与吊环回转操作互锁,锁紧后吊环回转操作无效。背钳操作必须在回转头锁紧操作完成并确认之后进行,以充分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3268吊环操作液压系统启动后,在确认回转头锁紧装置松开后,操作司钻台【吊环回转】开关可控制吊环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司钻台【吊环倾斜】开关可实现吊环前倾和后倾控制。【吊环回转】与【吊环倾斜】操作不能同时进行。在系统停机状态,【吊环中位】开关可以操作吊环回到中位。在司钻台【辅助操作】开关“开”的位置,且操作盒使能指示灯亮时,操作二层台【操作盒】相应开关可同样实现上述功能。回转头锁紧操作与吊环回转操作互锁。进行回转锁紧操作时,吊环回转操作无效;进行吊环回转操作时,回转头锁紧操作无效。吊环回转操作与吊环倾斜操作互锁。进行吊环回转操作时,吊环倾斜操作无效;进行吊环倾斜操作时,吊环回转操作无效。3269井控和IBOP操作发生井喷等紧急情况下,按下【井控】开关后,进入井控状态,系统动作顺序如下启动液压泵(不管之前状态);停止泥浆泵(给出干接点信号);停止驱动装置(快速停车OFF2);关闭IBOP。操作人员应将系统【总启】开关复位,将司钻台所有开关复位到初始位置(【手轮】零位、【旋转方向】开关“停止”位、【操作选择】开关处于“旋扣”位置)。紧急情况排除之后,确认系统无故障报警之后,按下司钻台【复位】开关,系统解除井控状态。顶驱装置停止状态,“IBOP”开关扳到“关闭”位置,IBOP关闭;开关扳到“打开”位置,IBOP打开。IBOP在钻井过程或泥浆泵运行状态禁止关闭(井控状态除外)。32610急停操作系统出现紧急情况需要急停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就近按下任一【紧急停止】开关;顶驱系统所有设备快速停机。操作人员应将【系统总启】开关复位,将司钻台所有开关复位到初始位置(【手轮】零位、【旋转方向】开关“停止”位、【操作选择】开关处于“旋扣”位置)。系统恢复正常之后,确认系统无故障报警之后,将【紧急停止】开关复位,按下司钻台【复位】开关之后,系统可进行正常操作。32611“故障/报警”系统出现故障时,司钻台“故障”指示灯将常亮,声音报警器发声报警。故障分为4种类别(1)装置故障驱动装置本机故障,系统急停。(2)通讯故障PROFIBUS现场总线任一子站通讯中断(在应急操作模式下,顶驱本体子站通讯中断不报故障),系统急停。(3)电气故障I如进线柜主空开、辅助电源空开、I/O电源、司钻台控制电源、急停以及风压开关等故障,系统将紧急停车。(4)电气故障II如UPS进线电源,液压站电源等,系统将自动按照正常停车状态降速停车。故障停机之后,操作人员应将【系统总起】开关复位,将司钻台所有开关复位到初始位置(【手轮】零位、【旋转方向】开关“停止”位、【操作选择】开关处于“旋扣”位置)。系统出现报警时,司钻台与PLC/MCC柜门报警指示灯将闪烁,报警器发声报警。按下【灯试验/静音】按钮可静音,故障报警指示灯保持状态。操作人员可以从上位监控系统“报警记录”画面,查到报警原因和报警在线帮助,根据不同报警采取相应操作。报警原因消除之后,按下【复位】按钮清除报警,指示灯关闭。司钻台上装有3个故障/报警指示灯,用来显示故障或报警信息,具体情况请查询电气手册。327特殊操作3271编码器切换(1)当主电机编码器损坏或故障时,首先将司钻台【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将电控房内的【系统总启】开关复位到“停止”位置。(2)在电控房将对应逆变器柜门上的【编码器切换】开关由“0”位扳到“I”位,利用另一台主电机编码器作为速度反馈信号。(3)更换编码器或排除故障后,按照上述操作,将【编码器切换】开关由“I”位旋到“0”位,系统恢复正常。3272应急操作在顶驱系统本体子站由于某种原因引起PROFIBUS通讯中断之后,系统可切换到应急操作模式。(1)将【系统总启】开关复位,将司钻台所有开关复位到初始位置(【手轮】零位、【旋转方向】开关“停止”位、【操作选择】开关处于“旋扣”位置)。(2)操作PLC/MCC柜上的【应急操作】开关到“应急”位置,系统切换到应急操作模式。PLC系统控制信号通过多芯电缆发送到本体子站。其他操作与正常工况相同,但减速器润滑油温和油压信号不能采集。(3)本体子站通讯恢复之后,将系统正常停车,【系统总启】开关复位,司钻台所有开关复位到初始位置(【手轮】零位、【旋转方向】开关“停止”位、【操作选择】开关处于“旋扣”位置)。(4)在系统无故障报警状态,复位【应急操作】开关到初始位置,按下司钻台【复位】开关,系统回到正常操作模式。系统处于其他状态时,复位【应急操作】开关无效。(5)CPU故障时,将【系统总启】开关复位,司钻台所有开关复位到初始位置(【手轮】零位、【旋转方向】开关“停止”位、【操作选择】开关处于“旋扣”位置)。操作【应急操作】开关到“应急”位置,系统切换到手动操作模式。手动操作模式下工作步骤如下【风机】开关打到“开”位置,启动主电机风机和驱动柜风机,操作系统【总启】开关到“总启”位置,驱动装置就绪。确认冷却风机启动之后,操作司钻台【旋转方向】开关,系统将以固定转速(15)按所选转向运行。手动方式下需将本体站手动控制多芯电缆转接到纯手动端子上方可操作各辅助设备电磁阀,但无安全连锁,操作人员必须谨慎操作,以避免损坏机械设备。328井作业操作步骤3281起下钻作业起下钻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配合管子处理装置,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32811下钻作业(1)提升系统将顶驱移动到二层台位置,操作【回转头旋转】,将吊环倾斜臂转到二层台井架工指挥所需要的方向。(2)操作【吊环倾斜】到“前倾”,使吊卡靠近二层台所要下放的钻杆处,井架工将钻杆放置到吊卡中并扣好吊卡门闩;(3)操作【吊环倾斜】到“后倾”,大致回到井眼中心后,操作【吊环中位】,这时倾斜油缸处于浮动状态。(4)提升钻柱,整个钻柱回到中位,在这过程中,钻工应用绳索拦住钻柱下端,缓慢释放,以防碰坏钻杆接头。(5)下放游车,将所提钻柱与转盘面钻柱对好扣。用液气大钳旋扣和紧扣。(6)提升钻柱,起出卡瓦;下放钻柱到井口,坐实在卡瓦上。(7)松开吊卡,【吊环倾斜】向后稍倾,离开钻杆;上提游车到二层台。重复上述动作。32812起钻作业(1)将主轴与钻杆连接丝扣松开后,提升顶驱;操作【吊环倾斜】“前倾”,使吊卡扣入钻杆接头。(2)提升顶驱,起升到二层台以上;钻台上坐放卡瓦,下放顶驱。(3)用液压大钳卸扣。(4)提升顶驱,操作【吊环倾斜】“前倾”,使吊卡靠近二层台,井架工打开吊卡,将钻杆放入立根盒。(5)操作【吊环中位】,下放顶驱到钻台上接头处。操作【吊环倾斜】“前倾”,使吊卡扣入钻杆接头。(6)重复步骤25。起下钻过程如遇缩径或键槽,可在井架任一高度用顶驱电机与钻柱相接,立即建立循环和旋转活动钻具,使钻具通过阻卡点。3282上扣操作当下钻完毕时,钻柱下端用液气大钳将钻柱的下接头与井下钻柱对接并拧紧后,需将顶驱与钻柱连接准备循环泥浆及旋转钻进。(钻工将丝扣油涂抹在钻杆母扣上。)首先检查操作面板各操作按钮是否处在正常位置,液压源是否已启动,查看指示灯指示状态,就绪灯是否常亮。操作步骤如下(1)【风机】打开;(2)【电机选择】在“AB”档;(3)【操作选择】置于“旋扣”档;(4)【旋转方向】置于“正向”;(5)缓慢下放顶驱,使顶驱保护接头与井口钻杆接头对中,当其接触后,顶驱就实施“旋扣”操作。【旋转方向】置于“停止”时,可停止旋扣操作。(6)将司钻台钻井【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7)操作【上扣扭矩限定手轮】,到规定的上扣扭矩值(根据钻井手册设定,一般在3035KNM)。(8)【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锁紧”位置,【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回转头锁紧操作完成。然后可进行背钳操作。(9)紧扣操作左手按下【背钳】按钮和同时右手将【操作选择】开到“扭矩”,首先将背钳夹紧,延时后系统以手轮给定的上扣转矩值正向旋转,观察扭矩表达到限定扭矩值后,双手离开操作开关,背钳松开,钻杆上扣完成。(10)上扣完成后,将【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松开”位置,使插销回位,【回转头锁紧】指示灯熄灭。(11)各开关复位。3283卸扣操作需要将顶驱与钻杆柱分离时,采用卸扣操作。步骤如下(1)提升系统将顶驱下放到合适的位置,使顶驱重量不要全部作用在钻柱上,通过观察平衡油缸活塞杆的伸出情况来确定。经安装后,活塞杆可移动的全部行程140MM左右。(2)【电机选择】在“AB”档。(3)【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锁紧”位置,【回转头锁紧】指示灯亮,回转头锁紧操作完成。然后可进行背钳操作。(4)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反转”位置。(5)双手分别按下【背钳】按钮、旋转开关到“扭矩”位置,首先背钳夹紧,延时后系统将以最大不超过75KNM的扭矩反向旋转,当系统转速高于旋扣转速给定时,装置自动停车;操作开关复位后,背钳松开。(6)【操作选择】自动旋转到“旋扣”状态,这时操作【钻井转速设定】司钻缓慢下放顶驱时,应注意观察平衡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位置,不可将顶驱的全部重量压在钻柱接头上,以防旋扣时损害丝扣。手轮低速旋扣。钻柱在平衡油缸的作用下,慢慢上移,否则,应轻上提顶驱,之至钻柱丝扣分离。完成卸扣工况。(7)将【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旋转方向】置于中位“停止”。(8)卸扣完成后,将【回转头锁紧】开关打到“松开”位置,使插销回位,【回转头锁紧】指示灯熄灭。3284钻进工况(1)将司钻台钻井【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扳到“停止”位。(2)操作【电机选择】开关选择顶驱系统电机工作方式(A电机、A/B电机或B电机)。在上卸扣时一定要选择AB即两个电机同时工作状态。在钻井状态下一般应选择在两电机同时工作。(3)在【手轮】零位且系统未运行时,钻机【旋转方向】开关选择正向旋转(钻井模式时,反向旋转无效)。手轮处于其他状态时,【旋转方向】开关动作无效。(4)【操作模式】开关选择顶驱系统为“钻井”工作方式。【手轮】或【旋转方向】处于其他状态时,【操作选择】开关动作无法使系统切换为“钻井”工作方式。(5)【钻井扭矩限定】设置。正常钻井扭矩一般在30KNM以下,设置在25KNM即可。注意钻井扭矩的的设定应不大于上扣扭矩限定值。(6)钻井工作方式下,电机冷却风机风压信号正常后,在【钻井转速设定】手轮离开零位时,驱动系统启动,并按手轮给定转速正向旋转。(7)当钻井遇阻时,达到钻井转矩限定后,驱动转为按钻井转矩手轮设定的恒转矩控制方式继续运转,直到转速为零,转矩保持不变。此时,上提钻柱,如果负载力矩减小,顶驱转速将会增加,转速大于手轮设定值之后,电气装置恢复为速度控制方式,将转速控制到设定转速。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液压源启动,采用刹车工作,防止弹性能释放转速升高带来的危险。(8)系统在钻井工作方式需要正常停止时,将【钻井转速设定】手轮回到零位,装置正常降速停车。如果【刹车】开关在“自动”位置,系统降速后自动刹车。3285接单根钻进接单根钻进程序如下(1)在已钻完井中的单根上坐放卡瓦,停止循环泥浆(可关闭内防喷阀)。(2)卸扣。(3)提升顶驱系统,使吊卡离开钻柱接头。(4)启动吊环倾斜机构,使吊卡摆至鼠洞单根接头处,扣好吊卡。(5)提单根出鼠洞,收回吊环倾斜机构,使单根移至井口中心。(6)对好井口钻柱连接扣,下放顶驱,使单根上端进入导向口,与顶驱保护接头对扣。(7)用顶驱旋扣和紧扣。(8)提出卡瓦,开泵循环泥浆(打开防喷阀)。3286接立根钻进接立根钻进是顶驱装置常用的钻井方式。若井架上没有现存的立根,可在钻进期间或空闲时,在小鼠洞内接好立根,为了安全,小鼠洞内的钻柱一定要垂直,以保证在垂直平面内对扣,此时只需将单根旋进钻柱母扣即可,因为顶驱电机还要施加紧扣扭矩上紧接头;另外在利用单根钻进时,起钻后在井架上留下立根也作接立根钻进用。接立根钻进程序如下(1)在已经钻完的钻杆接头出坐放卡瓦,停止循环泥浆(可关闭内防喷阀)。(2)卸扣。(3)提升顶驱系统,使吊卡离开钻杆接头,升至二层台后,启动吊环倾斜机构,使吊环摆至待接的立根处。(4)井架工将立根扣入吊卡,收回吊环倾斜机构至井口。(5)钻工将立根插入钻柱母扣。(6)缓慢下放顶驱,使立根上端插入导向口,与保护接头对扣。(7)用顶驱旋扣和紧扣。(8)提出卡瓦,开泵循环泥浆(打开防喷阀),恢复钻进。3287倒划眼作业在起钻过程中,钻具遇阻遇卡时,可立即使钻具与顶驱联合起来并循环泥浆,边提钻边划眼,以防止钻杆粘卡和划通键槽。倒划眼程序如下(1)边循环和旋转提升钻具,直至提出一个立根。(2)停止循环泥浆和旋转,坐放卡瓦。(3)用液压大钳卸开钻台面上的连接扣,用顶驱卸开与之相接的立根上接头丝扣。(4)提起立根,将立根排放在钻杆盒中。(5)下放顶驱至钻台面,将倾斜臂后倾,打开吊卡备用。(6)将顶驱保护接头插入钻柱母扣,用顶驱电机旋扣和紧扣。(7)恢复循环泥浆,旋转活动钻具,继续倒划眼。3288井控操作钻进时上部遥控内防喷阀始终接在钻柱中,一旦钻柱内发现井涌即可立即投入使用。下部内防喷阀也总是接在钻柱中,它只能用扳手手动操作。所以,只要顶驱装置与钻柱相连,内防喷阀根据情况可立即投入使用。起下钻井控程序如下(1)发现钻柱内井涌,立即坐放卡瓦,将顶驱与钻柱对好扣。(2)用顶驱电机和背钳紧扣。(3)关闭上部遥控内防喷阀。如果需要使用止回阀或其它井控附件继续起下钻时,可借助下部内防喷阀将止回阀等接入钻柱。按下列步骤将止回阀接入钻柱(1)下放钻柱至钻台,坐放卡瓦。(2)手动关闭下部内防喷阀。(3)用大钳从上部内防喷阀上卸掉下部内防喷阀和保护接头。(4)在下部内防喷阀的上端接入转换接头、止回阀或循环短接。(5)进行正常的井控程序。3289下套管作业用顶驱装置下套管作业时,需配备500吨长度在38米以上的吊环,以留有足够空间安装注水泥头。可采用常规方法下套管在套管和顶驱保护接头之间加入一个转换接头,就可在下套管期间进行压力循环,以减少缩径井段的摩阻。由于下套管时,可利用顶驱的倾斜臂抓取套管,且在旋扣时有扶正作用,免于错扣、乱扣现象发生,因而,用顶驱下套管可大大提高作业的速度。操作步骤如下(1)下吊环提起套管,与已入井的套管对接。(2)操作管子处理机构的倾斜机构和旋转头以调整套管对扣。(3)按常规方法用动力大钳紧扣。(4)提起套管柱,打开卡瓦。(5)下放套管柱,坐好卡瓦。(6)打开吊卡,倾臂前倾接新套管。(7)重复上述操作。32810震击操作使用震击器会对顶部驱动装置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震击操作的不确定性(随井深、钻柱、中和点以及震击器类型等而变化),每一口井的情况都不相同,很难评估震击操作对顶驱的影响程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当使用地面震击器,否则会对顶驱装置产生伤害。每次震击作业后,需要对顶驱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1)目视检查整个顶驱是否有损坏的迹象。(2)目视检查上部泥浆管线。(3)检查全部电缆和软管的连接,有松动的重新连接。(4)检查全部外露螺钉螺母连接,有松动的重新连接或者更换。(5)检查全部护罩、盖板等是否松动。33停用/拆卸操作331拆装检查必要时,应当对顶驱装置进行拆装检查,通过拆装发现问题,更换易损零件,保证顶驱装置正常工作。拆装检查的项目、方法与检查周期详见维护保养手册。332探伤检查应当定期对顶驱装置的承载零件(如吊环、提环等)进行进行探伤检查(NDE),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探伤检查可以采用超声探伤(UT)、磁粉探伤(MT)或者其他适宜的方法,探伤检查应当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333磨损极限对于吊环、提环等承载零件,应当定期检查其承载部位的磨损极限,达到磨损极限的,应当停止使用。正常情况下,应当在每井次使用后检查磨损极限。对于跳钻、深井等恶劣工况,应当根据磨损情况随时检查。4检查、检修、保养内容41日常保养411概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主要由动力水龙头、管子处理装置、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司钻操作台、以及单导轨与滑车、运移架等几大部分组成。412安全须知在每次维修保养作业之前,要进行安全分析、安全教育等工作。在维修保养期间的任何时刻,如果原定计划有任何变化,要重新修订安全作业要求,以确保参与人员能明确维修保养活动的改变,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安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并在需要时可以随时使用。【警告】开始工作前,断开所有电源。除非有特殊注明,在进行润滑、检查或更换作业时应关闭主电源。【警告】严禁在设备处于运转状态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在设备运行时不要对设备进行调整工作。【警告】在进行维护和修理该设备时,穿戴合适的保护用具。应佩戴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警告】顶驱维修保养活动可能需要作业人员在高处工作,存在着人身伤害和物体坠落的可能性。【警告】排空液压油时要注意,不要烫伤。严禁用手检查液压油是否有泄漏,在高压下从小孔泄漏的液压油几乎看不见。液压油能穿透皮肤造成伤害,应当用木片或硬制板检查并佩戴防护眼镜。【警告】在进行液压系统的维修工作以前,应先释放蓄能器中的压力。【警告】请不要试图修复设备中您不了解的部分。【警告】在维护工作前阅读并了解安全须知及警告。413维护保养项目与周期4131每日维护保养项目润滑项目序号项目润滑点润滑介质1冲管总成1润滑脂2内防喷器驱动装置曲柄2润滑脂3内防喷器驱动装置及液缸5润滑脂4扶正环衬套2润滑脂如无特定指定,在标注的地方注润滑脂2冲。检查项目序号项目检查内容采取的措施1顶驱电机总成螺栓、安全锁线、开口销等按需要修理或更换2管子处理装置螺栓、安全锁线、开口销等按需要修理或更换3内防喷器正确操作按需要修理或更换4冲管总成磨损及泄漏按需要修理或更换5滑车和导轨导轨销轴、锁销等按需要更换6液压系统和液压油液位、压力、温度、清洁等按需要添加或更换7齿轮箱和齿轮油液位、温度、清洁等按需要添加或更换4132每周维护保养项目润滑项目序号项目润滑点润滑1上压盖密封1润滑脂2提环销2润滑脂3旋转头2润滑脂4上内防喷阀1润滑脂5滑车总成16润滑脂6吊环眼4管子丝扣油7背钳反扭矩臂4润滑脂如无特定指定,在标注的地方注润滑脂2冲。检查项目序号项目检查内容采取的措施1电缆损坏、磨损和断裂点按需要修理或更换2吊环倾斜夹箍位置、锁紧情况按需要调整3喇叭口和扶正环损坏和磨损情况按需要更换4锁紧法兰螺栓扭矩、防松等情况按需要调整5内防喷器扳动力矩、密封情况按需要修理或更换6内防喷器驱动装置滚轮磨损情况按需要修理或更换7滑车、导轨和支撑臂连接件、锁销、焊缝等按需要更换或修理8滑车滚轮磨损情况按需要更换9主电机出风口百叶与滤网破损情况按需要修理或更换10风机总成螺栓的松动或丢失、风压按需要调整或更换11电机电缆破损按需要修理或更换12刹车片磨损情况按需要更换4133每月维修保养项目润滑项目序号项目润滑点采取的措施1主电机4润滑脂2冷却风机2润滑脂3液压泵电机2润滑脂注可以在累计钻井750小时后进行。检查项目序号项目需检查的内容采取的措施1上主轴衬套因冲管泄漏引起的腐蚀按需要更换2吊环眼磨损情况按需要修理或更换3吊环倾斜机构液缸叉杆销磨损按需要更换4天车耳板和导轨连接件焊接点损坏或出现裂缝按需要修理5吊板、螺栓和卸扣开口销或安全销丢失卸扣或螺栓磨损吊板眼磨损按需要更换按需要更换按需要修理或更换6鹅颈管凹陷、磨损和腐蚀打压试验按需要更换按需要修理或更换注可以在累计钻井250小时后进行。4134每季维修保养项目检查项目序号项目检查内容采取的措施1减速箱齿轮油油样分析变质更换2液压系统液压油油样分析变质更换注每300小时化验齿轮油,每700小时化验液压油。4135每半年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序号项目检查内容采取的措施1磁性油塞污染按需要清洗或更换2齿轮齿麻点、磨损和齿间隙按需要更换3齿轮箱润滑油泵磨损或损坏按需要修理或更换4主轴轴向偏移按需要调整5提环、提环销磨损按需要更换6电机绝缘电阻绝缘测试器7蓄能器氮气压力更换胶囊或蓄能器注可以在累计钻井1500小时后进行。4136每年维修保养项目检查项目序号项目需检查的内容采取的措施1旋转头沟槽或削痕按需要更换2液压源蓄能器胶囊磨损或损坏按需要或每两年更换注可以在累计钻井3000小时后进行。4137年度维修保养计划3年设备检修(详细情况请与服务中心联系)5年设备大修(详细情况请与服务中心联系)42润滑部位421滑车滚轮润滑润滑部位滑车上侧2处滑车下侧2处滑车两侧各6处润滑方法用黄油枪向油嘴加注润滑脂。422背钳润滑润滑部位扶正环上两处油嘴润滑方法用黄油枪向油嘴加注润滑脂。2处423主电机轴承润滑润滑部位主电机前部上侧1处主电机前部下侧1处润滑方法用黄油枪向油嘴加注润滑脂。在每一处油嘴加注润滑脂时,需要将电机后侧与该油嘴相对位置的油堵松开,至有润滑脂挤出时重新堵住。424内防喷器控制装置润滑润滑部位侧面两个滚轮轴油嘴(加注润滑脂)润滑方法用黄油枪向油嘴加注润滑脂。425冲管润滑润滑部位冲管侧面油嘴。润滑方法用黄油枪向油嘴加注润滑脂。43机械系统维护431主电机与风冷电机检查项目1电机出线电缆是否有损坏。2安装螺栓和锁线是否有松动或损坏。3出风口百叶窗和滤网是否有损坏。4每年用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检测。保养项目1吸风口应防止雨水进人。2由于主电机停止转动时,加热器会自动加热,当长期不用时应关掉加热电路。3电机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N,当小于08MN时必须先烘干再工作。4对风机进行初步检查,在运输过程中或长期存放后有无机件损坏,是否有杂物落入风机流道内,然后盘车,是否转动灵活,有无碰擦声,否则应先排除故障。432刹车装置检查项目1刹车摩擦片磨损程度。2刹车摩擦片是否对称磨损。3液压制动管线是否有泄漏。保养项目1排气过程1)向刹车装置系统油路施压。2)在空气泄放器管头使用一个软管并小心打开,在空气排放光之后方可关闭。3)关闭排气管头。4)在两个刹车油缸上重复13过程。【说明】如果被油或者油脂污染后,刹车片将失去摩擦力。如果摩擦材料吸收了油或者油脂,应更换刹车片。更换刹车摩擦片当刹车摩擦片的摩擦材料只剩下4毫米时,刹车摩擦片需要更换。注意新的刹车摩擦片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额定转矩。1)将刹车装置的系统油压卸掉。2)移开导销和回位弹簧螺钉。3)向上和向外滑动刹车片。4)将新的刹车摩擦片滑进去。5)安装导销和回位弹簧螺钉。6)拧紧螺钉。【注意】保持摩擦材料清洁,使其不要接触到油或者油脂。更换刹车盘当刹车盘剩下8MM时,刹车盘需要更换。433提环检查项目1提环销的润滑情况。2提环和提环销的磨损情况。3提环销挡板及螺钉。保养项目1提环销内有润滑油嘴,应当定期加润滑脂。2定期检查提环提环销的磨损情况,磨损量超过2MM,要降低承载重量使用,必要时进行更换。3鹅颈管检查项目1定期检查鹅颈管固定螺栓和安全锁线。2定期对鹅颈管进行检查,看鹅颈管内部是否存在凹陷、磨损和腐蚀。3定期对鹅颈管进行打压试验。保养项目1拆下固定鹅颈管的螺栓和固定卡箍的螺栓,以便移动和检查鹅颈管。2清洗鹅颈管内孔,目测是否存在凹陷、磨损和腐蚀。如果目测有磨损和腐蚀点存在,请使用超声波探伤。3重新安装前在螺纹处涂上丝扣油脂。434减速箱检查项目1齿轮油滤清器发讯装置。2齿轮(润滑)油正确的油位。3齿轮油的流动(润滑泵运行中)是否正常。4齿轮齿麻点、磨损和齿间隙检查。5齿轮箱润滑油泵。6齿轮箱各处密封。保养项目1减速箱是一个传递动力和运动的重要部件,是在重载和震动复合工况下工作的。要在齿轮啮合面保持一层有效油膜。【说明】北石顶驱是在大范围变化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工作的。在下次换油前,根据能预测的最低温度来选择油品。【注意】每600小时换油一次,严酷环境下按实际情况更换。【警告】1)使用大于环境所要求粘度的油品会导致损坏齿轮和轴承。2)使用低于环境所要求粘度的油品会导致不能形成有效油膜导致磨损。2减速箱油面应保持一定高度。液面过低,应及时加油,以防润滑冷却不足,加剧轴承齿轮的磨损。435冲管总成检查项目1冲管泄漏。保养项目组装程序1下密封盒上端朝下,把盘根密封和衬环、隔环安装进密封盒,安装时小心对齐上下隔环槽,安装平头紧定螺钉和润滑脂油杯。2用润滑脂手工添装所有密封件,注意防止润滑脂接触到隔环的外表面。3把冲管安装进密封盒总成(有槽端朝上),直到冲管末端与密封盒齐平,4把上密封盒压盖安装在冲管上。5把盘根密封和衬环安装进上密封盒。6用润滑脂手工添装所有密封件,注意防止润滑脂接触到隔环的外表面。7把盘根密封、衬环和上密封压套装到冲管的有槽端。8把轴用钢丝挡圈装到冲管的槽里。9安装上O型圈和下O型圈,使用润滑脂保持它们在适当的位置。安装程序1涂抹丝扣油于丝扣上,然后安装冲管装置于顶驱上,并手动上紧上下密封盒压盖。2手动旋转主轴1到2圈,把冲管调整到密封盒正中。3开顶驱刹车。4首先在每个凸缘上锤击几下以上紧密封盒。5松开刹车,转动主轴锤击每个凸缘,每次锤击都要断刹车,直到密封盒不再转动(密封盒应该上3/4圈或从手动上紧位置处再往前1/4英寸)。6再在凸缘上轻微锤击,以上紧密封盒压盖,锤击不紧将导致泄漏。7在润滑油嘴加注润滑脂。8在不开启泥浆泵的情况下,以近似50R/MIN的转速旋转顶驱1分钟,开启泥浆泵检查漏失情况,如有漏失发生,拆卸并重复前述所有步骤。436管子处理装置注意事项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在进行检查保养前应阅读及了解下述警示在进行检查保养前应关闭主电源(除非有特殊要求)。设备运行时不允许做检查保养。进行维护保养要佩戴防具,如防护眼镜,手套等。排空液压油时要注意,不要烫伤;严禁用手检查液压油是否有泄漏,在高压下从小孔泄漏的液压油几乎看不见,液压油能穿透皮肤造成伤害,应当用木片或硬制板检查并佩戴防护眼镜。在进行液压系统的维修工作以前,应先释放蓄能器中的压力。请不要试图修复设备中您不了解的部分。437回转头保养项目回转头的五道特康“旋转格来圈”需要更换时,一定要用特制装配工具及导向套装配。平时应经常检查锁紧器螺栓有无松动,如遇松动应及时旋紧。438吊环和倾斜机构检查项目1吊环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