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研究_第1页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研究_第2页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研究_第3页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研究_第4页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夫妻财产制度承担着家庭的抚养、扶养、赡养等职责,对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人类的繁衍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依靠法定财产制度和约定财产制度已不足以调整夫妻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基于夫妻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一种合乎人们的实际需要又能体现人们自由民主意志的夫妻财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是建立在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和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基础之上的一种夫妻财产契约化的制度,是一种比较自由化和人性化的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不能完全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必须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司法程序上进行登记制度,对夫妻约定后的财产效力进行明确地约定,同时对亲属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最后司法机关应该进行贯彻落实,使这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词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建立建议ABSTRACTPROPERTYRELATIONSBETWEENHUSBANDANDWIFEISANIMPORTANTPARTOFMARRIAGE,MATRIMONIALPROPERTYSYSTEMTOBEARTHEFAMILYSSUPPORT,MAINTENANCE,MAINTENANCEANDOTHERDUTIES,ANDMAINTAININGFAMILYHARMONY,SOCIALSTABILITY,HUMANR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GREATSIGNIFICANCEWITH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RELYINGONTHELEGALPROPERTYSYSTEMANDPROPERTYSYSTEMHASNOTAGREEDTOADJUSTTHERIGHTSOFSPOUSESINTHEPROPERTYANDOBLIGATIONSMARITALPROPERTYRELATIONSBASEDONTHEMARITALRELATIONSHIPISANIMPORTANTPARTOFDESIGNINGALINEWITHPEOPLESPRACTICALNEEDSBUTALSOREFLECTSTHEDEMOCRATICWILLOFTHEPEOPLEAREFREEMATRIMONIALPROPERTYREGIMEISESSENTIALFULLAGREEMENTOFMATRIMONIALPROPERTYSYSTEMISBASEDONTHESTATUTORYMATRIMONIALPROPERTYREGIMEANDAGREEDMATRIMONIALPROPERTYSYSTEMOFMARITALPROPERTYBASEDONACONTRACTBASEDSYSTEMISAKINDOFLIBERALIZATIONANDHUMANIZATIONOFTHESYSTEMISTHEINEVITABLEREQUIREMENTFORTHEDEVELOPMENTOFHUMANCIVILIZATIONITREJECTEDTHETRADITIONALSYSTEMOFRESTRICTIONSONMARITALPROPERTYAGREEMENT,AMARITALPROPERTYAGREEMENTFORALARGERSPACE,CANFULLYREFLECTTHEEQUALSTATUSOFHUSBANDANDWIFEANDPROTECTTHELEGITIMATEINTERESTSOFBOTHSPOUSES,ANDTOGIVEFULLLEGALPROTECTIONANDRECOGNITIONTHISPAPERWILLMAINLYFROMTHEFULLAGREEMENTOFMARITALPROPERTYSYSTEMOVERVIEW,CHINAAGREEDTOBUILDAFULLSYSTEMOFMARITALPROPERTYINTHE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THESYSTEMOFMATRIMONIALPROPERTYINDEFECTANALYSISANDOURFULLAGREEMENTONTHEESTABLISHMENTOFPOINTSOFMATRIMONIALPROPERTYREGIMEPROPOSEDAREASTOSTARTONKEYWORDSFULLAGREEMENTMATRIMONIALPROPERTYREGIMETHEESTABLISHMENTOFTHEPROPOSED目录摘要1ABSTRACT2文献综述1引言31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及内容411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发展的历程412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513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的具体内容6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921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92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必要性113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1331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1332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144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1941立法上的完善1942司法程序上必须进行登记1943对约定后的效力作出规定2044对婚姻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2045司法机关应该严格贯彻20参考文献22致谢辞24附录25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个人私有财产急剧增多,同时伴随而来的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夫妻财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涉外婚姻日渐增多,夫妻财产的性质、来源、种类也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夫妻约定财产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采用。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以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主、约定夫妻财产制度为辅的夫妻财产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许还是合适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存在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局限性,使得我国夫妻财产关系一直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不能有效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从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述,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缺陷分析和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几方面展开论述一种新型夫妻财产制度的建立。这一新型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处理夫妻财产纠纷、维护夫妻财产权益有较大的益处。它更能体现现代民主法义和适应市场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是较为民主的制度之一。1、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和概括性的介绍11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发展历程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对婚姻家庭做出了一些规定,但是集中体现了尊卑和男女不平等的法律地位。夫妻关系义同尊卑,这是唐律的明确规定,夫者,妻之天也。1妻之言齐,与夫齐体,义同于幼。2家庭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家长的特权,法律赋予家长对子孙的教令权、对家庭财产的处分权、对子孙婚姻的决定权等等。规定子孙必须服从家长的支配,听从教令,否则构成“违反教令”罪。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别立户籍,不得分异财产,违者处以“别籍异财”罪。3中华民国民法典第4编亲属第4节夫妻财产制第1004条规定夫妻得于结婚前或结婚后,以契约就本法所定之约定财产制中,选择其一,为其夫妻财产制。第1007条规定夫妻财产制契约之订立、变更或废止,应以书面为之。这应视为我国历史上正式有夫妻财产约定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后,我国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有了一定变化,婚姻家庭生活日趋复杂。1980年婚姻法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家庭关系发展的需要,在第13条第1款中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但另有约定的除外。2001年婚姻法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继续允许婚姻当事人实行约定财产制度,并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制的约定范围、约定条件、约定内容、约定形式、约定效力、约定后债务的清偿等一系列问题。如赋予约定财产制与1唐律疏议名例律。2唐律疏议斗讼律。3张晋藩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154页。法定财产制同等的法律地位;以授权性规范对夫妻财产制作了规定,明确婚姻当事人可以以契约方式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双方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适用法定财产制等。12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夫妻财产制度是指确立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对外财产责任的法律制度,它是夫妻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财产关系的核心,集中体现夫妻在家庭财产关系上的法律地位,深刻反映特定社会的政冶制度,经济体制、伦理道德及立法的价值取向。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夫妻间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指夫妻(或拟结为夫妻的双方)以契约方式约定婚前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归属、管理、使用、处分、收益及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清算等事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但是本文所要写的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它指的是一国以法律强制规定,将建立夫妻关系的双方在履行婚姻登记的同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可供选择的夫妻财产制之间做出选择,以同时履行夫妻财产制的登记,并将夫妻财产制是否登记作为婚姻关系成立的一项法律要件的一种制度。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完全排除法律对夫妻财产进行的不合理干涉,是完全体现夫妻间平等关系和自由民主观念的一种夫妻财产制度,它要求作为唯一的立法模式存在,当然并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的夫妻约定财产制度和法定财产制度,恰恰性反,它是对原有夫妻财产制度的有选择性的吸收,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作为一完整的制度在立法上完全抛弃了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但是制度本身又是在法律的规制范围内存在和运行,仅仅是有了强行法作为支撑和依据。所谓的“完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即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在法律的限度内,不违背公平正义和善良风俗。1同时该制度具有强行性的规定,即夫妻财产必须在婚前进行约定并进行登记,否则不能进行婚姻登记。13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具体内容131在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财产关系具体内容如下夫妻财产由双方当事人在婚前自主约定,夫妻财产关系的确定必须是在结婚之前,夫妻财产关系的确定是婚姻关系成立的一个法律要件,也就是说不对财产进行约定无法进行婚姻登记,由于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性,这样规定也是可行的。夫妻财产的约定必须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约定,不能任意胡为,由于夫妻财产关系的契约性质和婚姻关系的人身属性,所以约定必须由夫妻双方亲自进行,而不能由他人代理,且双方不得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进行约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平正义原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利益,不得违背其他强行法的规定。夫妻财产的约定必须进行登记,我国实行的是登记对抗主义,只有登记之后才能够更有效快捷的处理夫妻双方与第三方的债权债务,防止夫妻双方以约定来逃避债务,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夫妻双方可以在下列三种夫妻财产制度中选择一种作为财产约定制度共同财产制,财产增加额共同制,比例(或部分)财产共同制,其它不违法之规定的财产制度。132我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1蔡正华论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它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婚姻法中对夫妻个人财产的规定考虑到了夫妻双方的特点,体现了公平的理念,且对于处理夫妻之间的纠纷有很大的帮助,应该保留,可以作为例外存在。133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财产的效力对内效力主要指约定对婚姻关系当事人的法律拘束力。婚姻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可见,对内效力表现在夫妻财产约定一旦生效,即在夫妻之间及其继承人之间发生财产约定的效力,婚姻当事人双方均受此约定约束。夫妻双方都必须依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夫妻财产利益的分配也必须按照有效约定进行。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任意更改,破坏了法定的权利义务,就必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夫妻在自由约定财产归属的同时也可自由约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约定对婚姻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在国外基本上要以登记或者公证为条件。一是公证方式,如法国民法典规定夫妻所有财产协议,均应有公证人在场,当事人对此协议均表示同意并且须有公证人在契约上签字,该证书必须指明在举行结婚前交至身份官员。1德国民法典第1574条规定,夫妻财产契约经双方同时在场并由公证人记录。2我国澳门地区的澳门民法典也采用公证程序,其第141条规定选择婚姻财产制的婚前协议必须以公证书形式订立,才能产生法律效力。3二是登记方式,日本民法典第756条规1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2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3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澳门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7页。定“夫妻订有同法定财产制相异的契约2728时,除非于婚姻申报前进行登记,不得以之对抗夫妻的承受人及第三人。”1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则规定“夫妻财产制契约制订立、变更或废止,非经登记,不得以之对抗第三人。”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要求夫妻双方必须在婚前对夫妻财产进行约定并进行登记,否则不能进行结婚登记。由于是法律规定这样做,我国又实行的登记对抗主义,因此夫妻间的财产约定可以对抗第三人,即第三人不得以不知情为由而要求善意取得。当然,也并不是完全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所借外债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而夫妻双方未采用共同制度,第三人也可以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如果有证据证明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也可以要求共同偿还。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21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可行性211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婚姻法中对夫妻财产的规定本身带有契约的性质,夫妻可以约定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那么也可以强行规定必须建立约定财产制度,因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契约性质,建立完全约定化财产制度与现行婚姻法并不会产生出冲突。212世界上大部分西方国家开始向契约化财产制度发展,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社会是“契约社会”有契约社会观念的影响之下,1791年法国宪法第一次在法律上规定法律上承认婚姻是一种民事契约。这一原则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亲属法普遍采纳随着近现婚姻家庭法的改革,各国均日益重视契约在夫妻、家庭财产关系中的运用和发展,不断提高其在财产关系上的法律地位。德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得以契约处理其财产关系,特别是在结婚后得以契约撤销或变更财产关系。213现行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要求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任何国家在亲属法中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设置,而是特定的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妇女地位在财产关系上的集中反映。近代以来,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妇女对属于自身的权利的要求也相应多了起来,而家庭财产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封建男尊女卑和从一而终的伦理道德的影响,我国妇女曾经是男人、家庭的附属,而不是独立的平等主体,对婚姻的选择桎梏于婚姻的名义,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但现在,妇女已经从这种桎梏中解放出来了,现在的高离婚率中,妇女提出离婚的占绝大多数。妇女提出离婚,除希望解除破裂的婚姻外,更希望个人合法财产权利得到保护而完全约定化夫妻夫妻财产制度有利于从缔结婚姻之始,尊重妇女对财产的处分权,一旦婚姻破裂也能切实保护妇女的财产权利。214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现代观念也越来越强,对家庭关系的思考也逐步引入了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是表明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1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私有经济的比重迅速加大,公民的生活、生产资料益丰富,财产的性质、来源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契约自由、公平分配、个人本位的思想逐渐树立,与婚姻法夫妻财产法定共同共有制度产生强烈冲突,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215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文明是由身份到契约的发展,传统社会家庭亲属关系占很大比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关系逐步走向契约化。身份关系是指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及相互关系取决于各自的身份,特定的身份决定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种呆板僵化的社会关系。而契约关系是指通过以契约的办人自愿设定权利和义务,并按契约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是一种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之上的活跃的、积极的社会关系。由身份关系转向契约关系,是社会的进步。夫妻财产关系也应该走向契约化,所以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是可行的。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版,第159页。22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必要性221可以弥补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缺陷我国的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立法上规定不是很完善,不能面面具到,具体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建立一种适应现在社会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夫妻财产制度势在必行。222体现民法法意民法是私法,核心要义是意思自治,在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双方对财产不能自由处分,是违背民法要义的。所谓意思自治,是指各个主体根据他的意志自主形成法律关系。现代民法有私法自治之理念,给与当事人于私法行为之时享有充分之意思自治自由,得依己之自由意志行事。这也是现代法治要求理性人为自己行为负责原则的根本依据。但现行法制以共同财产制为法定制度,而且仅将约定财产制度以补充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之意思自治。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将各种供选制度置于法调制下,并规定各项之间并无效力等级差别而供当事人自由选择,实在是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当事人的这种自由。223可以维护家庭和婚姻关系的稳定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下夫妻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和环境下对家庭财产进行约定,由于夫妻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国传统意义上以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主、约定财产制度为辅的财产制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上意义上家庭生活的需要。为此,只有建立完全约定化的财产制度,才能体现夫妻双方的意愿,切实处理好家庭纠纷。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相较于其他财产制度在处理家庭纠纷、维护家庭稳定和团结有更大的优越性,更能体现民主和夫妻自由的意志。224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更能方便司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公民个人私有财产急剧增多,婚姻财产价值也越来越大。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活动的自由化以及私有财产的急剧膨胀,导致了人们要求对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家庭财产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范围作出明确界定,防止因财产权限不明而导致夫妻在占有、管理、收益和处分财产过程中发生矛盾,引起纠纷。但同时,一旦因婚姻家庭财产引起纠纷,就是比较难以处理的,处理不好关系着家庭的和谐和人民的矛盾,可能引起仇恨或者社会的不安。如果建立起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则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法官可以根据当事人对财产的事先约定进行处理,不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快更好的维护夫妻双方的权益,防止延长诉讼和累讼的出现。3、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31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311关于知识产权收益的归属问题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知识产权的收益属于法定夫妻共有财产。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1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双重属性,只有其中的财产内可以转移如继承、转让、赠与等。正因为它的财产部分可以转移,故婚姻法对其收益做出了规定。但是,第十七条仅仅规定了收益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注重了知识产权的收益时间,并没有规定知识产权取得的时间,由此可能产生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如果婚前取得知识产权婚后取得收益,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取得知识产权的时间是在婚后,而获得收益是在离婚后,那么收益是归夫妻双方所有还是归夫妻一方所有这就产生了不公平的现象,现行婚姻法并没有明确规定。312分居期间利益归属问题夫妻分居时的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在分局生活期间各自所得的财产。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于在婚姻持续期内的分居期间的财产利益归属问题没有单独进行规定,按照法的一般推理原则应认定此期间的财产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分居期间的财产如果进行平等分配,显然有失公平。理由是夫妻在分居期间,尽管在形式上保留夫妻关系,但是实质上这种关系也可能已经中断。2分居有多种情况从原因来说,有的因感情不合而分居,有的因逃避债务而分居;从分居的后果而言,有的是可以挽回的分居,有的是不可以挽回的分居。以分居来划分财产,而不顾其中的具体情况,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应该对分居期间的财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够盲目判断,但不做规定是不行的。313因继承或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属问题从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中可以看出,除在遗嘱继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53页。承或者接受赠与的情况下,一方因遗嘱继承或者接受赠与所得财产,如果遗嘱人或赠与人在合同中明确表明归夫或妻一方所有,则为夫或妻一方所有,其余的则为夫妻共同所有。这有点不符合国际惯例,日本民法典第762条第1项规定“夫妻一方于婚前所有的财产及婚姻中以自己名义取得的财产,为其特有财产。”1意大利民法典第179条第1款第2项规定“配偶一方在婚后取得的、在赠与文书或遗嘱中没有特别表明属于共同财产的赠与或遗产”,不构成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个人所有。2同时与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也不一致,继承关系仅仅涉及到财产关系和继承人本人,但是如果按上述规定则会扩大到继承人的配偶,不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继承人都必须是法定继承人。婚姻法修正案第17条将夫妻一方通过法定继承一方所得的财产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第18条将遗嘱中未确定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实际上是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3、2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存在的缺陷321约定财产制度的规定的形式不应该限制我国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运用本法第17条和第18条的规定。从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出婚姻法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的三种类型,即分别财产制、一般共同制及限制共同制。3这显然有悖于契约自由原则,也不能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对于现实生活中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增值部分进行约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属无效,这1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第135页。2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61页。3江彬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17页。不能够实现夫妻双方实现利益最大化,有违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322没有对订约主体的限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夫妻对财产进行约定的行为从性质上讲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该遵循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但是婚姻财产契约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契约,关系到夫妻双方的身份关系。夫妻双方在订立财产契约的时候,除应遵循一般的法律规定外,婚姻法对订约时的特殊要求作出规定,以避免法律适用的混乱及纠纷的产生。但我国的婚姻法却忽视了这一点约定主体身份不明。对于在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精神或生理疾病而转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订约权利并未提及,不能应对现实情况,更不利于对这些已经遭受不幸的人的财产权利的保护。323没有对约定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新婚姻法未对财产约定的时间作出任何规定。在婚前约定还是婚后约定,法律没有明确,导致对婚前财产约定的性质和效力问题产生争议,它是否属于夫妻财产契约,立法上没有明确的态度,使得婚前财产约定成为一种“民间”做法。婚姻当事人什么时候订立夫妻财产契约,内容如何约定,因婚姻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财产情况不同而不同,法律没有必要干涉。1学者们一般认为,夫妻财产约定的时间,可以在结婚前、结婚时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2324约定的效力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新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夫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约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互负忠实义务,如任何一方有不忠实于对方的行为则应支付对方“违约金”的一种协议。19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它指明了夫妻财产约定在夫妻间1庞红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善,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9页。2杨大文婚姻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发生的效力,即对内效力。与之相对应的,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是指约定可否对抗第三人。在对外效力上,法律要求约定为分别财产制的夫妻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告知的义务,并承担举证责任,以此对抗第三人,否则按以共同债务承担清偿义务,这无异损害约定另一方的正当财产权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在与第三人进行民事交易时,因涉及的是个人隐私,往往不会主动告知对方其婚姻状况,而对方也没有询问的习惯和义务;即使夫妻一方告知第三人也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证据,出现举证不能的障碍,从而造成夫妻财产约定对外不具有对抗效力的后果。在夫妻约定财产制的适用中,也存在着保护婚姻当事人的隐私与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及交易安全的矛盾冲突,这一矛盾冲突可通过引入公示制度,使财产约定的“效力扩张”与“隐私保护”得到平衡。1325是否允许当事人对财产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进行约定夫妻对财产作出约定并不是只为可能发生离婚作准备的,夫妻财产约定不应理解为是一种“保险”,而应该是为婚姻的美满稳定服务的。因此,法律不应该仅仅解决离婚时,约定财产归属问题,而应该同时涉及到夫妻在存读期间对其财产的使用、收益权、处分权是否可以约定以及如何约定等法律内容。这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夫妻财产制度约定的意义,实现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夫妻财产约定毕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财产契约,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法的适用上肯定有它自己的原则和规则,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婚姻法中没有体现。进一步说,对于夫妻财产契约,由于它的人身性和伦理性,决定了立法上必须对其内容加以一定的特殊限制。即使合同法关于一般民事合同的原则、原理能够完全适用于夫妻财产约定领域,这种调整和规范的力度也是不够的,仅以合同法来规范夫妻财产约定行为仍会产生一些争议。1庞红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善,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4页。326对夫妻财产约定是否可变更、撤销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约定是否可以变更,还是约定一经作出就不得变更和解除,对此有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根据契约自由的精神,夫妻双方既然可以订立财产契约,自然就有协议变更或撤销的权利,法律对此不应该禁止。1但是有人认为,法律应该对变更或撤销进行限制,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第三者的利益,防止夫妻双方任意变更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日本民法典第758规定夫妻的财产关系,于婚姻申报后,不得变更。夫妻财产约定既为契约性质,自应允许变更或撤销,但应有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立法没有这种规定,原则上应准许变更或撤销,但又没有规定变更或撤销的条件和程序。327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不足婚姻法第40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且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向另一方请求补偿的权利。第41条规定,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的有从另一方的住房等个人财产中得到帮助的权利。对于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财产自然应归男女双方各自所拥有,但在实践中常常有一方在生活中付出较多义务的情况。从法律的公平原则出发,离婚时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补偿的来源是另一方所拥有的财产。但实践中关于请求补偿权和获得帮助权操作性比较差。比如请求补偿权,如何判断一方付出较多义务,存在着举证难的现实问题,很难制定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将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道德规范上升到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还需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形同虚设。1林晓静,夫妻约定财产制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1页。4、我国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几点建议41立法上的完善首先从立法上解决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需求,立法上规定确立夫妻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基础条件,即在婚前必须对财产进行自主化约定。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建立必须在立法上进行确定,使这一制度的实行有法的保障。婚姻是组成家庭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婚姻财产关系又是婚姻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立法上对婚姻财产制度进行明确规定,使之成为一项法律制度而切实可行,才能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具体来讲,建立这一制度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可以先用行政法规来规定,看看效果,争取全社会人民的意见,使之符合民意,也许完全建立现在还有点困难,但立法的发展趋势是向这发展的,这也是顺应民意的。42司法程序上必须进行登记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需要进行登记,登记机关可以由婚姻登记机关暂时代为执行,目前,世界多数国家规定了夫妻财产约定的公示程序,主要有两种一是公证方式,德国、瑞士、法国等国皆规定夫妻财产契约必须在法院或者公证人前订立,并由当事人签字。二是登记方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规定夫妻财产契约应于婚姻申报时登记。根据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经验,较为合理的方式是在进行婚姻登记的同时由婚姻登记机关暂时代为执行登记程序,由于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要求必须在婚前对财产进行约定,否则不能进行婚姻登记,因此,应由婚姻登记机关代为执行登记。同时,进行财产约定技术性较强,为防止一方欺诈、胁迫另一方进行约定,应由法律专员对夫妻双方的约定进行登记,也可以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实现公平公正。夫妻双方财产协议和清单可以公开,第三人及利害关系人履行一定法律手续后可以查看。这样一来,夫妻的财产约定就取得了公示效力,可以对抗第三人。这样可以促使第三方主动去查阅夫妻双方的财产约定制度,既可以保护夫妻双方的利益,又可以维护交易安全。43对约定后的效力作出规定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应对夫妻双方约定后是否可变更或撤销约定进行规定一些国家规定在夫妻约定财产以后,不得变更或撤销。如日本民法典规定“夫妻的财产关系,于婚姻申报后,不得变更。”但大多数国家则允许当事人在财产约定后进行变更或撤销。出于对夫妻双方合意的尊重和法律保护契约自由的本意,应该允许夫妻双方对财产约定进行变更或撤销。但是,从维护财产约定的效力角度讲,应该对变更或撤销进行限制,变更或撤销应该不得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涉及到第三人利益时应征得第三人的同意,同时还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如同第一次约定一样,重新进行登记和公示。当事人在夫妻财产约定后欲进行变更或撤销约定而又达不成合意时,应当允许当事人一方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夫妻财产约定,这不仅填补了立法的空白,而且真正保障了夫妻约定财产契约自由。44对婚姻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应该同时对婚姻和继承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使之相辅相成仅仅对财产约定进行规定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对婚姻和继承制度的一些改革可以使完全约定化财产制度更好更快的实践下去。45司法机关应该严格贯彻司法上各司法机关应该严格贯彻约定好的夫妻财产制度,切实应用到法律实务中去,为建立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奠定司法基础。法院在审理婚姻财产纠纷时应严格按夫妻双方当事人事先的约定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为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提供司法保障。结语一个社会越是文明进步,它运用法律解决纠纷,公正配置权利的能力也就越强,对个体的关注也就越为细腻与全面。与这个标准相比,我国婚姻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婚姻法的历次修订已提醒我们,不能再仅仅随社会的变化而修修补补,也不能仅仅应付现实问题,更要对一些前瞻性的问题作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如果我们还象以前那样只做形式上的全盘考虑,却始终不抓住重点,就只能周而复始地解决技术层面的东西,进而使整个的立法过程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造成立法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许我们所做的部分探讨可能在目前并无太多实际的意义,但是对于一部法典的制定而言,理论准备其整体却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追求的价值理念,而且这些理论准备的价值取向又直接影响到整部法典的风貌,完全约定化夫妻财产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不断地进行完善才能长久的适用下去。参考文献1白利静于玲浅析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完善A法制与社会报200832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3范李瑛夫妻财产约定的性质及法律适用N载烟台大学学报,第17卷第2期200444江彬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5林晓静夫妻约定财产制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7刘超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8庞红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完善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9秦青山婚姻法的修改与夫妻财产制的完善N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0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Z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1魏振瀛主编民法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1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2002年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13吴立平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立法完善之构想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第二期2005414杨大文主编婚姻法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15杨志祥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规定及其完善A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1216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Z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8蔡正华论建立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度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消费导刊19HARRYDKRAUSE,FAMILYLAW,WESTGROUP,199520ALEXCCASTLES,ANAUSTRALIANLEGALHISTORY,THELAWBOOKCOMPANYLIMITED,SYDNEY,MELBOUME,BRISBANE,PERTH,1982致谢辞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高升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附录“THEFRENCHCIVILCODE“INMARRIAGEANDFAMILYSTATUSOFWOMENFRENCHREVOLUTIONSTORMEARTHSHAKING,BUTONTHEFAMILYSYSTEMHASNOTBEENMUCHTOUCHEDNAPOLEONASABOURGEOISSUCCESSOR,ANDTHEREISNOBREACHOFSTRUCTURE,RATHERLETAWOMANAMOTHER,THATTOSTABILIZETHECOMMUNITYWILLESTABLISHTHEAUTHORITYOFTHEHUSBAND,HISWIFEASAVICTIMHEOPENLYTODOWHATYOUWANTTODOMATTEROFTHEWOMAN,NOTFORTHEFRENCHSTYLEWOMAN1804ENACTEDTHECODEISTOESTABLISHTHEHUSBANDHASA“HEADOFTHEFAMILY“ASTHEABSOLUTEAUTHORITY,THECONCEPTOF“WIFECHILDSHOULDOBEYHERHUSBAND“PRINCIPLE19THCENTURYLEGALSYSTEMISONLYSTRENGTHENEDTHECODEOFHARSHNESSAWOMENDONOTHAVETHEIRLEGALSTATUSCODESECTION442PROVIDESTHATWOMENANDINSANE,MINORSASNOTHAVETHEIROWNLEGALSTATUS,CANNOTSERVEASGUARDIANNORIGHTTOSIGNANIMPORTANTCONTRACT,NORIGHTTOINHERITANCETOTESTIFYCANNOTACTASAWITNESS,IDENTITYCERTIFICATEWITNESSESMUSTBEATLEASTOVER21YEAROLDMALE,EVENTHEBABIESBIRTHCERTIFICATEOFTHEWITNESSCANNOTBEFULLYWHENTHEBABYSBIRTHBYTHEFATHER,FATHERABSENCE,BYTHEMEDICALSTAFFOROTHERPRESENCEOFMENTODECLAREIFTHEMOTHERINTHEIRHOMEAWAYFROMBIRTH,FROMBIRTHTOMASTERDECLARATIONFOREIGNWOMENANDTHEFRENCHMARRIAGE,ACCORDINGTOTHEIRHUSBANDSSTATUSFRENCHWOMENMARRIEDTOFOREIGNERS,BUTALSOBYTHEIRHUSBANDSSTATUS,SUCHASTHEWOMENTOBECOMEWIDOWS,MAYREQUIRERESTORATIONOFTHEFRENCHQUALIFICATION,BUTTHEIRLIVINGINFRANCEORTOOBTAINTHEKINGSPERMISSIONTORETURNTOFRANCEANDTODECLAREANINTENTIONTOSETTLEINFRANCEARELIMITEDRUHUSBANDREMARRIED,REQUIREDDETENTIONEXWIFESCHILDREN,EVENIFTHECHILDUNDER16YEARSOLD,STILLDETAINEDFOR6MONTHSCANNOTREMARRIEDWIDOWS,PRESENTEDTHISREQUESTISSUBJECTTOHERHUSBANDRECENTLYGENETICALLYTHETWOMENTOGETHERANDFOLLOWTHEPROCEDURESBEFORETHEYMAYDETAINTHEIRCHILDRENINSHORT,WOMENAREDEPRIVEDOFCITIZENSHIP,CANNOTEXERCISELEGALRIGHTS,TOACTASGUARDIANBHISWIFEINTHEECONOMYTHEREISNOAUTONOMYCODEARTICLE108TO124STRINGENTREQUIREMENTSOFFAMILYPROPERTYADMINISTEREDBYTHEHUSBAND,THEWIFEINHERITANCE,LIFETIMEGIFT,ACQUISITION,DISPOSALORMORTGAGEOFAPROPERTYSHALLBESUBJECTTOHERHUSBANDSPERMISSION,HERHUSBANDANDEVENDISCRETIONARYWIFESWAGESTOPRESERVETHEFAMILYANDFAMILYPROPERTY,INHERITANCEPROVISIONSOFSUCCESSORSEQUENCE,THEWIFEOFTHEHUSBANDSINHERITANCEINCLUDEDINTHEFINAL,EVENINTHEILLEGITIMATECHILDAFTERINFACTHISWIFEWASDEPRIVEDOFTHEHUSBANDSPROPERTYINHERITANCERIGHTS,EVENTHEHABITLAWOFSUCCESSIONPORTIONNOEVENIFTHEHUSBANDINTHEMARRIAGETOHISWIFEEXTENSIVERIGHTS,THEWIFECANONLYUSETHOSERIGHTSTOMANAGETHEIROWNPROPERTYINTHEDYNAMICPRODUCTION,NOTMANAGEMENTOFMATRIMONIALPROPERTYINGENERAL,THEWIFEOFALLPERSONALPROPERTYBYTHEHUSBANDTOMANAGE,THEHUSBANDCANSEPARATEHISWIFESPROPERTYOUTOFLEASEDTOOTHERSTHECOMMONPROPERTYOFTHEHUSBANDOFAPERSONRUNNING,AHUSBANDMAY,WITHOUTHISWIFESCONSENTTOSELL,MORTGAGECOMMONPROPERTYOFTHEWIFE,EVENTORESCUEHERHUSBANDPRISONORABSENCEOFTHEHUSBANDFORTHEIRCHILDRENMARRIEDANDWITHOUTLEAVEOFTHECOURTCANNOTUSETHECOMMONPROPERTYHERHUSBANDDIEDINACRIMEANDFINESCANBETHECOMMONPROPERTYTOPAY,BUTHISWIFEIFHESHALLBEFINED,INTHECOMMONPROPERTY,YOUSHOULDSEETHEUSEOFHISWIFEALLREMOVEDUSUFRUCTOFPERSONALPROPERTYTOPAYCHISWIFEINLIFEDOESNOTHAVEANINDEPENDENTPERSONALITYTHEYAREHUSBANDAPPENDAGESOFTHEMARRIAGEWILLLOSETHENAME,IFTHEDIVORCE,THEGENERALPRACTICEISNOTALLOWEDTOWOMENREUSEEXHUSBANDSSURNAME,ONTHECONTRARY,IFTHEHUSBANDDEATH,AWIDOWCANNAMETHEWORDS“SURVIVORS“WORDSBYTHEHUSBANDTODETERMINETHECOUPLESRESIDENCE,THEWIFEMUSTGOHANDINHANDTOHIM,ABSOLUTELYCANNOTLIVEINHISOFFICE,ORCRIMINALIZATIONTHEHUSBAND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