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部分字词训练一、字词总汇呻吟(SHNYN)胆怯(QI)翡翠(FI)蜿蜒(WNYN)黄绿错综(ZNG)毡子(ZHN)锤炼(CHU)主宰(ZI)无边无垠(YN)坦荡如砥(D)倦怠(DI)倔强(JUJING)婆娑(PSU)潜滋暗长(QIN)恹恹欲睡(YN)旁逸斜出(Y)不折不挠(NO)虬枝(QI)晕圈(YN)挺拔(B)秀颀(Q)鄙视(B)争妍斗艳(YN)犀利(X)奇崛(JU)枯瘠(J)匀称(CHN)玛瑙(MNO)古味盎然(NG)忍俊不禁(JNJN)皓齿(HO)迸溅(BNG)沉淀(DIN)绽开(ZHN)仙露琼浆(QING)伫立(ZH)伶仃(LNGDNG)藤萝(TNG)陌头(M)贪婪(LN)牛蒡(BNG)涟漪(LINY)炙热(ZH)飒爽(S)谛听(D)势不可当(DNG)缥缈(PIOMIO)殉职(XN)狭隘(I)热忱(CHN)拈轻怕重(NIN)纯粹(CU)精益求精断章取义麻木不仁漠不关心(M)旁骛(W)亵渎(XID)骈进(PIN)强聒不舍(QINGGU)和谐(XI)豁达(HU)胸襟(JN)摒弃(BNG)迥异(JING)芥蒂(D)嫉妒(JD)平庸(YNG)显赫(H)携带(XI)风尘仆仆(P)流连忘返萎缩(WI)缅怀(MIN)忙碌(L)海市蜃楼(SHN)光怪陆离呈现(CHNG)戳穿(CHU)玄奘(ZNG)空中楼阁天资颖慧(YN)聊以自娱(LIO)臆断(Y)优柔寡断啁啾(ZHUJI)翌日(Y)惊愕()门枢(SH)铰链(JIOLIN)毋宁(WNNG)窒息(ZH)惊诧(CH)宽宥(YU)隧道(SU)充沛(PI)蜜腺(XIN)分泌(M)灼伤(ZHU)粉蕊(RU)花卉(HU)阔绰(CHU)羼水(CHN)唠叨(LODO)门槛(KN)簇拥(CYNG)避讳(HU)星宿(XI)贤婿(X)绾发(WN)绅士(SHN)攥紧(ZUN)乞丐(GI)醋栗(L)魁梧(KUW)坯子(P)崽子(ZI)俯瞰(KN)玫瑰(GU)一泓(HNG)栩栩如生(X)扣人心弦充塞(S)气喘吁吁(X)五彩斑斓津津有味腼腆(MINTIN)惦记(DIN)挪动(NU)肘子(ZHU)贻误(Y)渊薮(SU)情愫(S)驾驭(Y)侥幸(JIO)硕果(SHU)咀嚼(JJU)惆怅(CHUCHNG)憬悟(JNG)失之交臂力挽狂澜(LN)滞涩(S)水波粼粼(LN)屹立(Y)矢志(SH)磅礴(PNG)香醇(CHN)瀚海(HN)黝黑(YU)负箧曳屣(QIY)叱咄(CHDU)皲裂(JN)媵人(YNG)绮绣(Q)烨然(Y)谒见(Y)悼念(DO)真挚(ZH)钦佩(QN)公正不阿()抑郁(Y)妥协(XI)洗耳恭听焕发(HUN)强悍(HN)下车伊始(Y)堕落(DU)跻身(J)炉火纯青精湛(ZHN)叹为观止醒豁(HU)晦涩(HU)离经叛道厌腻卷帙浩繁(JUNZH)重荷(H)无懈可击(XI)胡髭(Z)瞅着(CHU)趁热打铁(CHN)同僚(LIO)畅泳(YNG)反诘(JI)博爱(B)砥干(SH)人溺已溺(N)衷心(ZHNG)届时(JI)生涯(Y)魅力(MI)二、给加点字注音呻吟()飒爽()宽宥()咳嗽()拜谒()胆怯()殉职()铰链()消遣()烨然()翡翠()狭隘()禁闭()俯瞰()嗜学()蜿蜒()热忱()隧道()一泓()皲裂()号叫()纯粹()充沛()心弦()叱咄()楠木()骈进()橙色()挪动()殷勤()秀颀()解剖()萎谢()斑斓()积攒()虬枝()亵渎()颠色()桑梓()悼念()婆娑()胸襟()分泌()贻误()真挚()倔强()摒弃()并蒂()憬悟()钦佩()倦怠()迥异()虞美人()颟顸()抑郁()奇崛()嫉妒()三棱镜()渊薮()精湛()枯瘠()芥蒂()花萼()情愫()重荷()犀利()豁达()灼伤()驾驭()跻身()玛瑙()和睦()裸子()硕果()醒豁()盎然()缅怀()阔绰()惆怅()厌腻()皓齿()显赫()间或()滞涩()胡髭()丰腴()嘈杂()羼水()咀嚼()舐干()唾津()揣摩()蘸水()酷冬()反诘()匀称()戳穿()附和()分歧()溺爱()迸溅()杀戮()颓唐()霎时()无边无垠()沉淀()作祟()作揖()矢志()坦荡如砥()绽放()玄奘()簇拥()磅礴()恹恹欲睡()伫立()臆断()星宿()赋予()忍俊不禁()伶仃()翌日()侥幸()香醇()争奇斗妍()栖息()嗣后()腆着()瀚海()心无旁骛()酝酿()阐释()锭子()黝黑()强聒不舍()谛听()窒息()带挈()炽热()海市蜃楼()涟漪()笃信()相公()刹那()不胜其苦()炙热()臆度()中看()颤动()不省人事()咫尺()啁啾()娇贵()撰写()公正不阿()三、订正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无错别字的在刮号里打“”)妙手偶得()精益求精()不醒人事()力挽狂澜()趁热打铁()无边无银()见意思迁()万贯家私()各得其所()打报不平()坦荡如底()漠不关心()狗血喷头()水波鳞鳞()若无其事()潜滋暗长()麻木不仁()无精打彩()昂首屹立()理直气壮()旁逸邪出()强刮不舍()意想天开()坦荡磅礴()如饥似渴()纵横绝荡()断章取意()无原无故()酒味香淳()交头结耳()黄绿错综()光怪陆离()栩栩如生()叹为观止()暗然失色()恹恹欲睡()海市蜃楼()津津有味()离经判道()怡误战机()参天耸立()迥然不同()扣人心弦()无懈可击()汪洋万倾()积雪初溶()忧柔寡断()闻丝不动()卷秩浩繁()节衣束食()忍俊不尽()聊以自娱()色彩斑澜()血气方钢()默默无闻()争奇斗研()随心所浴()气喘吁吁()洗耳恭听()赫赫战功()以身徇职()不屑置辩()众妙必备()下车伊始()惟惟连声()拈轻怕重()笔墨纸砚()实之交臂()如火纯青()德高望众()第二部分默写专项训练1一堆堆乌云,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它深信,3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4、这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_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么粗细,它_,对抗着西北风。它没有_的姿态,没有_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是它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5、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_,至少也象征着北方的农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_,尤其象征了_。6“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自古名人多有咏怀的佳句,写出两句你喜欢的诗句。7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一个一个,一个。8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10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11有的人诗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是从鲁迅先生写的_诗中的诗句“_”演变来的。12、有的人表达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诗句是_,比喻革命力量后继有人的诗句是_。13、有的人中,受群众崇敬和爱戴的人是_。(用两个诗句回答)14陋室铭一文描写陋室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写社会交往的句子是_,写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本文的主旨句是_。1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者是_,大约是_(朝)人,本文选自_,这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佘三部是_写的_,_写的_,_写的_。1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一句子是17李商隐无题中的()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18塞下秋来风景异,19口技一文中侧面描写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能的句子是_和_。20口技一文中,描写声音由远及近、由小而大的句子是_,一时齐发,众妙必备。2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22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是。2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语句是。24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2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26李白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27浊酒一杯家万里,_(2)斯是陋室,_(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4)_,相伴过年华。(5)_,苦嫌鹦鹉语声娇。(6)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7)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_。28他用两手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_,显出努力的样子9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者是_,大约是_(朝)人,本文选自_,这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佘三部是_写的_,_写的_,_写的_。29身处石洞、石阶,绿草、青苔直如眼怜的幽雅佳境,同学们不禁吟出陋室铭中的名句,。3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一句是。31、口技中结尾交代道具十分简单的句子。32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诗三句。、33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一个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的人。34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3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3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37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38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39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40用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的诗文给同学写两句临别赠言,。41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所描写的那样,。42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或作者,。()43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碧水蓝天、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式,写出连续的两句,44诗词中有很多实写“花”“草”的句子,请各写出一句。花,草45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上三个含有写“云”的唐诗。46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句描写春雨的诗句,47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鸟有关的完整的诗句,。48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春风”有关的完整的诗句,。49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完整的诗句,。50在你所读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51李白的诗以夸张、奇特的想像见长,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来,。52古诗词中有很多表现爱国心志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53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写色彩的句子,请写出两句含有色彩词语的诗。54初中阶段,我们学了苏轼的一些词,请写出一句寄托着作者美好愿望或抒发其政治理想的名句55请你从下面所罗列的作者中任选两位,分别写出一则课文中表达他们的志趣,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的名言警句,意思要相对完整。56古诗词中,有不少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请写出一句,。57请你写出一例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58你学过的文言作品中有许多劝学的名言,请写出一例。59古诗词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例。60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名句“,。”61“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经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写出很多名篇佳作。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月”字的上、下句62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句是,。6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64口技中高度概括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的句子是,。65陋室铭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点明主旨的句子66天净沙秋思铺陈写景的句子是,。表现天涯游子愁苦心境的句子是,。67李商隐无题通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精神的两句诗是,。68(1)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2)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3),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4),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5),出门俱是看花人。(6)爱惜芳心莫轻吐,(7)请写出一句除课本以外的写落叶的诗句,。69(1),二十三年弃置身。,到乡翻似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今日听君歌一曲,。(3)春蚕到死丝方尽,。,夜吟应觉月光寒。(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5)默写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你喜欢的两句诗句70我愿,给新婚的新娘,我要,给辛勤的母亲。71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过哉72横眉冷对千夫指,。73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句是,。74口技中表现失火现场紧张慌乱的句子是;_,_,_,_,_。7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76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77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是_,_。78胜人者有力,_。79骐骥一越_;_,功在不舍。80舟覆,_;马奔,_。81玉不琢,_;人不学,_。82为山九仞,_。83读书破万卷,_。84独学而无友,_。85有所不为,_。86战战兢兢,_,_。87天网恢恢,_。88管中窥豹,_。89_,十日寒之。90近水楼台_。91人而无信,_。92他山之石,_。93_,不见长江滚滚来。94前车覆,_。95仁者见仁,_。96朱门酒肉臭,_。97穷则变,_,_。98耳闻不如目见,_。99百战百胜,_;_,善之善者也。100愚者暗于成事,_。101太上有立德,_,_。虽久不废,_。102贫贱之知不可忘,_。10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_。104溥天之下,_;_,_。105爱人者,_;敬人者,_。106_,三日不绝。107知人者智,_。第三部分诗歌赏析一、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这是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在(地名)与(人名)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也流露出了的思想。诗歌采用的是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闷,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的浪漫主义特色。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句诗好在哪里3、“长风一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2、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3、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答4、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答6、下片,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7、“”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三、品读天净沙秋思,然后回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3、从这首小令中的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幅深秋的画面又能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这是游子在悲秋思乡4、读过这首小令的人,都觉得这首小令写景不同凡响,尤其是一些修饰性的词语极为传神,请选取一例加以赏析。四、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诗中引用和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无限之情。3、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4、尾联点明题意,表现了诗人的意志和的精神。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7、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8、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9、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10、“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试联系前面的三句,简要分析说明诗人的心情。答11、这首诗是对白居易给自己赠诗的酬答,从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点。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通过描写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13、这首诗感情沉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1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1画面2含义五、读下面的诗,完成18题。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本诗的主题为“”。“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面写,实为写。2、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今天这句诗又有可新的用意3、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4、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之情。5、诗中有一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且其中一字用了谐音,以表达情感的执著深切。这句诗是,。这个字是,以谐,使这句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6、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7、“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中的“寒”应如何理解8、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六、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人在巴山夜雨时是什么样的心绪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第二、四两句中都有“巴山夜雨”,两处的意思相同吗请分析说明。3、“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团聚,话巴山夜雨时的什么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5、“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今夜”的心情。答七、阅读论诗,回答下列问题。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称颂李杜在诗歌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作用的诗句是。2、热切期盼创新诗人出现的句子是。3、如何理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5、“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和屈原的,后来泛称。八、专题鸟叶诗歌赏析(一)阅读闻雁回答下列问题。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1、“淮南秋雨夜”点明了。鸟在古人诗歌中常常被赋予一定的感情,本诗中“归雁”就寄托作者的感情。2、古人诗词中写到鸟的很多,请举一例(要写出题目及作者)。3、“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池鹤回答下列问题。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1、“乱群鸡里有风标”的诗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2、这首诗既然是“池鹤”为什么还要写“鸬鹚”“鹦鹉”3、这首诗采用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三)阅读同儿辈赋海棠回答下列问题。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印证了一句俗语“”。它的美学道理是。人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2、“芳心”是指3、这首诗表面上是对海棠而言,其实是寄予儿辈(四)阅读题红叶回答下列问题。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1、诗中的叶的形状、色彩、荣枯等等,都抹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题诗的叶是通红的,请说出作者在红叶中所赋予的感情。2、“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含蓄表达了题诗人的感情。(五)阅读山中回答下列问题。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1、诗的前半首。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的感情。2、诗的后半首。诗人写眼前的“高风晚”“黄叶飞”的作用第四部分文言阅读练习(原文略)马说一、解释下面加点字。1虽有名马2虽有千里之能3才美不外见4安求其能千里也5其真无马邪6其真不知马也7策之不以其道8食之不能尽其材二、翻译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按原文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全文的主旨句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四、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什么2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5千里马只有靠伯乐才能被发现,这种观点在今天看到是否正确如果你是千里马,你打算怎么做陋室铭一、解释下面加点字。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苔痕上阶绿4无丝竹之乱耳()5无案牍之劳形()6谈笑有鸿儒()7往来无白丁()8调素琴()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二、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何陋之有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三、按原文填空。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描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3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4描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5用古贤自况的句子是四、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的“仙”和“龙”其实都是暗喻什么人全文紧扣那一句话来写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3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4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5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目的)6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活板一、解释下面加点字。1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瞬息可就()3第二板已具()4更互用之()5则以纸帖之()()6旋刻之()7讫再火令药熔()8持就火炀之()()二、翻译句子。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三、按原文填空。(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四、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介绍活字的制板过程,是按、的顺序说明的。2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1)_(2)_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说出三种,并说说其作用。_5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_口技一、解释下面加点字。会宾客大宴()百千齐作()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曳屋许许声()意少舒()满坐寂然()以为妙绝()群响毕绝()指其一端()不能名其一处也()二、翻译句子。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三、按原文填空。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请找出文中的拟声词两个、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作者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句子四、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采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写出艺人表演的三个场面2品味以下两句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1赏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奇声、泼水声2赏析3请找出第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及作用。44课文结尾再次写道具简单有什么作用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面加点字。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手自笔录()()3主人日再食()()4尝趋百里外()5援疑质理()()6礼愈至()7不敢出一言以复()8俟其欣悦()9寓逆旅()10裘葛之遗()11腰白玉之环()12假诸人而后见也()13无冻馁之患矣()()二、翻译句子。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7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三、回答下列问题。1从第一段来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23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12343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成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4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示例车胤(YN)、孙康囊萤映雪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2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12一、解释下面加点字。1罔不因势象形()()()2尝贻余核舟一()()3神情与苏、黄不属()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5其人视端容寂()6计其长曾不盈寸()()7中峨冠而多髯者()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0其两膝相比者()11为宫室()1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13佛印绝类弥勒二、翻译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嘻,技亦灵怪矣哉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按原文填空。1请把原文填写在第二段中的画线处。122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3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4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四、内容理解。1第二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以_为说明顺序。语言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介绍的内容有_2第二段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3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4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5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6找出第四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的句子,这些句子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7结尾的“嘻,技亦灵怪矣哉”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苏教版八下语文期末复习参考答案第二部分诗歌赏析一1、饯别、谢脁楼、李云、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消极避世;直抒胸臆;豪迈奔放。2、诗人的愁思汹涌如流水,到刀斩更流,酒浇更愁,诗人极力想摆脱忧愁,但实际上愁上加愁,无计可除,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极度忧愁的感情3、本来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可是现实的污浊和黑暗却一再地压抑他,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二(1)D2、B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5、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三、1、“秋思之祖”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C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瘦”字不但写出了长途跋涉马儿疲惫,而且使人想象到马背上的游子,因思乡情切,日夜兼程的情景。四、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2、闻笛赋烂柯人悲痛惆怅3、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4、酬赠、坚定、乐观、5“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6、D7、C8、A9、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10用典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诗人不免有生疏而怅惘的心情。1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13低沉愤懑;高昂乐观。14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2新旧更替是必然的,新的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五1、别春天将逝美好年华之将逝2、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用以歌颂奉献精神。3、别离时的痛苦。4凄凉。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丝、思。6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7、,“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8、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六、1、孤寂思乡(凄凉愁思)。是通过描写当时所处的环境,想象未来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做反衬,又用重复“巴山夜雨”来表达这种心情。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2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3、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景及旅途见闻,思念亲人的种种情思。4、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5“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的心情。6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七、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3、“江山代有才人出”说明了诗歌创作的时代性,每个时代都会不断涌现出伟大的有才能的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指出即使像李白杜甫那样杰出的诗人,其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在这首诗中,作者主张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沿袭守旧。4、同意。“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5、国风离骚文学八、一、1、地点和季节远宦思乡2、略3、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二、1、鹤立鸡群2、诗人用鸬鹚、鹦鹉映衬丹顶鹤孤高的品格、超凡的风姿3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三、1、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红绿相互映衬,会使双方的色彩都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2、既指海棠的花心,又指儿辈之心3、要像海棠一样不要轻易的显露自己的芳心,而保持自己的心的纯洁;能有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性。四、1、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2、对身受幽囚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冲破樊笼的强烈意愿五、1、抒情,久客思归2、写景,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第三部分文言阅读练习马说一、解释下面加点字分1虽有名马即使2虽有千里之能虽然3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4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5其真无马邪难道6其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