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CDFI上岗证考试复习资料-最新精编_第1页
2011年CDFI上岗证考试复习资料-最新精编_第2页
2011年CDFI上岗证考试复习资料-最新精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1.成人眼球: (1) 轴长:23.970.29 ( 23.0 24.0mm ) (2) 角膜厚度:0.980.16(0.51.0mm ) (3) 前房深度:2.380.48 (2.03.0mm )(4) 晶体厚度:4.000.22 (3.55.5mm ) (5) 玻璃体长度:16.50.26 (1617mm )(6) 球壁厚度:2.01 0.17 (2.02.2mm ) 2 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1) 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1.03.0mm (2) 内直肌:2.04.0mm (3) 视神经宽度(眶内段):4.020.23mm3 成人眼球后间隙:(1) 球后间隙

2、宽度:26.512.86mm(2) 球后间隙长度:20.042.73mm 4 正常眼部血管(1)眼动脉直径:12mm (2)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0.75。(3)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最大血流速度:9.7 16.32 cm/s 、RI:0.63。(4)成人睫状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12.422.8cm/s 、RI:0.65。颌面部 1腮腺厚度:1.0cm ;2颌下腺:3.42.0cm 3舌下腺:1.70.6cm 4. 甲状腺 长径:45cm;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1.5cm;峡部前后径:0.4cm 5. 甲状旁腺:531mm 心脏大血管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

3、脉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男性 : 45 55 mm 女性 : 35 50mm 舒张末室间隔厚度: 男性 : 9 11mm 女性 : 7 10mm 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 男性 : 8 12mm 女性 : 7 11mm 主动脉内径: 男性 : 23 33mm 女性 : 23 31mm 正常人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大致相等。2心脏泵功能: 每搏输出量: 3590mL 每分输出量: 36L/min 每分心排指数:23L/min/m2(体表面积) 射血分数:4575主动脉根部 男性:23 36mm 女性:21 30mm肺动脉干: 22.7 3.8mm 腹主动脉 近端:平均20mm 远端:平均15mm下

4、腔静脉 吸气时:11.34 3.94mm 呼气时:18.75 3.92mm 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 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 900217ml/min。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 胆囊壁厚:23mm 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

5、68mm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 脂餐一小时后收缩 1/2 脾 脏1脾脏厚度:不超过4cm 2脾脏长度:范围812cm 3脾的宽度:范围57cm 胰腺胰头前后径:小于3cm、胰体前后径:小于2.5cm、胰尾前后径:小于2cm、胰管内径:小于2mm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 肾脏1肾脏长径:约1012cm ,宽径:约45cm ,厚径:约35cm。2肾实质厚度:约12cm ,通常约1.5cm ,肾皮质厚度:约810mm。3肾静脉内径:约1cm ,立位或坐位增宽,肾动脉内径:约56mm 。 输尿管与膀胱1输尿管内径:约24mm 2膀胱容量:约350500ml 3排

6、尿后残余尿:小于50ml 4膀胱壁厚度:约13mm 前列腺与精囊1前列腺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 2内腺宽/ 全腺宽 0.4 3厚径/ 宽径= 0.5 4假定圆面积比(PCAR ):为0.65 阴囊与睾丸1阴囊壁厚:28mm 2睾丸长径:约4cm、宽径:约3cm 、前后径:约2cm 3附睾头厚:约0.81.2cm 4精索静脉内径:小于2mm 5睾丸动脉和睾丸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约:828 cm/s和419cm/s 肾上腺与腹膜后1肾上腺直径:30mm 、前后径:10mm。2新生儿肾上腺为肾脏的1/3、成人肾上腺为肾脏的1/13。 后腹膜1下腔静脉测值: 近心段:2.02.4c

7、m 中 段:1.92.1cm 远心段:1.71.9cm 2肿块距腹前壁距离 腹膜后肿块一般:4cm 前腹腔肿块:1.5cm 腹壁肿块:1.5cm 妇产科 妇科子宫纵径:5.57.5cm、前后径:3.04.0cm,横径:4.55.5cm 宫颈长:2.53.0cm 宫体宫颈21 卵巢:431cm 输卵管内径:0.5cm 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0.3cm 其他部位检查 周围血管动脉内径:股动脉:7.6 mm、月国动脉:5.9mm 胫后动脉:2.5mm、足背动脉:2.3mm 骨 关 节1皮肤厚度:1.14.3mm 2肌腱厚度: 髌腱:36mm ( 宽2025mm ) 跟腱:46mm ( 宽1216mm

8、) 冈上肌腱:510mm 肱二头肌长腱:5.57mm 小园肌腱:7.00.5mm 肩胛下肌腱:7.00.7mm 3关节间隙宽度:指关节:0.30.4mm 髋关节:2mm 髋关节前间隙:4.56.3mm 4椎管宽度(L2L3 及L3S4 斜矢状径): 男性:14mm 女性:1415mm B超常用英文缩写血管系统AO腹主动脉CA腹腔动脉SMA肠系膜上动脉SMV肠系膜上静脉CHA肝总动脉HA肝动脉SA脾动脉IVC下腔静脉PV门静脉RPV门静脉右支LPV门静脉左支SPJ脾门融合SV脾静脉RHV右肝静脉MHV中肝静脉LHV左肝静脉RRV右肾静脉RRA右肾动脉LRV左肾静脉LRA左肾动脉肝脾系统L肝脏RL

9、肝右叶LL肝左叶CL尾叶PHT门脉高压L肝癌N结节T肿瘤HMAS血肿ABS脓肿CY囊肿AS角征HS驼峰征ANG血管瘤HP冰雹状TAR靶团SP脾脏TSP移植脾D隔肌ASC腹水CL淤血肝Cl华支睾吸虫HS肝血吸虫病HC肝硬化SH脾门SA脾动脉DS脾面SV脾静脉SN脾切迹AS副脾EC 表皮样囊肿DS弥漫性脾大SE脾包虫SP假性脾囊肿MP游走脾SH脾血管瘤SC脾囊肿SLy脾淋巴管瘤SL脾淋巴瘤STb脾结核STr脾外伤SAb脾脓肿胆道系统及胰腺GB胆囊RBD右胆管LBD左胆管ST结石BDAS胆道蛔虫SH声影CBD总胆管P胰腺WD胰管PCY假性囊肿DU十二指肠LY淋巴LYMA淋巴瘤PE胸水AA动脉瘤产科F

10、H胎头TP双胎BPD双顶径HDY脑积水ANY无脑畸形MES脑脊膜膨出TH丘脑LVS侧脑室3rdV第三脑室FL大脑镰SP脊柱SB脊柱裂THX胸部H心脏STO胃BO肠SC阴囊UV脐静脉UC脐带AF羊水PL胎盘HC 头围FL股骨径CRL顶臀长径C绒毛膜AC腹围AFI羊水指数FH胎心CLC黄体囊肿AP异常妊娠EP异位妊娠FM胎动TP输卵管妊娠E胚胎GO卵巢妊娠GS妊娠囊GA腹腔妊娠YS卵黄囊GC宫颈妊娠BC胚囊Ab流产St死产IGR宫内发育迟缓HM葡萄胎Ch绒毛膜癌IM恶性葡萄胎PP前置胎盘CPP完全性前置PPP部分性前置MPP边缘性前置PA胎盘早剥RA显性剥离MH混合性出血CA隐性剥离妇科UT子宫C

11、宫颈V阴道OV卵巢MYO肌瘤En内膜HM葡萄胎DCY皮样囊肿UBI双角子宫PU幼稚子宫M包块IUD节育器泌尿系统BL膀胱K肾脏LAG左肾上腺RAG右肾上腺PST前列腺超声医学操作规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 红心脏与大血管l 超声检查的操作程序l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l 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l 人工瓣膜l 主动脉疾病l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l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l 冠心病l 心肌病l 心脏占位性病变l 心包疾病l 心脏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内容及适应证判定心脏位置以及心脏与内脏的位置关系l 检出心脏结构异常 判定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和节段性运动, 间隔连续性, 瓣膜功能, 流出道, 大动脉,

12、 体(肺静脉), 心肌病变, 心内异常回声 (肿瘤、赘生物、血栓) 以及周围血管病变。l 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 判定心房排列关系, 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大动脉的连接关系, 体静脉回流, 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l 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 判定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 定量或半定量分流、狭窄和反流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l 检出心包疾患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心包肿瘤)定位和半定量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价药物疗效。l 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评价心功能 常规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量收缩功能心脏超声常规

13、检查切面AP、LVAW、LVPW、LV、MV、LA、PV左心二腔观同胸骨旁左心长轴观左心长轴观同上+LVOT、RAV、LAV五腔心观AP、LVLW、RVRW、IVS、LAW、RAW、IAS、LV、MV、LA、PV、RV、TV、RA四腔心观心尖RVOT、TV、AO、AV、LCA、RCA、IAS、RA、LA、LAA、PA、PV主动脉根部左室短轴观RV、IVS、LVW、AMV、PMV、MVO、LV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观RV、IVS、LVW、PM、LV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观RVAW、RVOT、AO、AVD、AV、IVS、LVOT、LV、AP、AMV、PMV、CT、PM、LVPW、LA、CS左心长轴观胸骨旁

14、观察重点标准切面探头位置心脏超声可能检查切面同上左心二腔心观二维超声心功能四腔心观心尖M型超声心功能左心长轴观胸骨旁HV、IVC、RA、RV、IAS、IVS、AP、LA、LV四腔心观剑突下ARCH、 RPA、LPA主动脉短轴观AO、AV、AAO、ARCH、DAO、IA、LCCA、LSA、SVC、RPA、LA、RA、PDA主动脉长轴观胸骨上凹观察重点切面探头位置检查报告书写及正常报告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包括三方面的内容:l M型和2DE对心脏结构的描述l 多普勒超声对心脏和大血管血流的描述l 超声诊断意见 M型及2DE描述心脏结构 各房室形态大小,主、肺动脉内径,房、室间隔连续性,室壁厚度及运动状

15、态,各瓣膜形态、结构及开闭情况,左室收缩功能,心包腔有无积液声像。多普勒超声描述心脏和大血管血流 正向血流-速度正常、速度增快、速度减慢 l 瓣膜关闭不全-返流束起源、走行、范围、返流量、返流时相l 分流-分流部位, 分流方向, 分流时相 l 肺动脉压估测正常报告(成人)l 各房室大小正常。右室流出道以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搏幅正常,静息状态下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各瓣膜形态、结构及活动未见异常。心包腔内未见积液声像。l 多普勒检测:各瓣膜口两侧均未见异常血流。心内未见分流。l 超声诊断意见: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 正常报告(儿童)l 各房室大小正常

16、。右室流出道以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搏幅正常,运动协调性好。各瓣膜形态、结构以及活动未见异常。主动脉弓降部发育正常。l 多普勒检测:房、室水平以及大血管水平未见分流。各瓣膜口两侧未见异常血流。l 超声诊断意见: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2DE检查正常值2DE检查正常值L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303mm (2333mm);LA/AO=1.12DE检查正常值AOR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AVD(S) 192mm(1726mm)AO 283mm(高限33-35mm);AAO 263mm(高限30-33mm)2DE检查正常值LV、RV胸骨旁左室长

17、轴切面(舒张末期)l LVEDD 474mm (高限 M51mm, F48mm)l LVESD 335mml IVS/LVPW 高限12/11mml RV 174mm (高限21-23mm)l LVOT 20mm2DE检查正常值PA、RVOT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l RVOT 254mm(高限30-33mm)MPA 183mm(高限23-25mm)l PVD 162mm(1422mm);RPA 122mm;LPA 112mm2DE检查正常值RA、RV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l RA上下径 364mm(高限42mm);左右径 314mm(高限36mm)l TVD(D) 233mm(2

18、030mm);RV左右径 254mm(高限30mm)l MVD(D) 253mm(2230mm)2DE检查正常值A0AAO远端 263mm(高限30mm);ARCH 253mm(高限28mm)l DAO近端 253mm(高限28mm)膈肌平面 DAO 253mm(高限28mm)l AdAO 203mm (高限25mm)2DE检查正常值VEINl SVC 133mm(高限18mm);IVC 153mm(高限20mm)l CS 5mm;HV 53mm(高限10mm);IV 53mm (高限10mm)M型检查正常值:IVS搏幅 5-11mm;LVPW搏幅 7-12mmPW检查正常值1、MV E峰0.

19、5-1.3m/s (1.5有意义)2、 A峰0.3-1.0 m/s;AV 0.8-1.7 m/s(2.0有意义)3、PV 0.6-1.5 m/s (1.8有意义)4、TV E峰0.4-0.9 m/s(1.1有意义) A峰0.3-0.8 m/s5、SVC 0.4-1.1 m/s6、IVC 0.3-1.0 m/s7、AAO 1.0-1.7 m/s (2.0有意义)8、DAO 2.0 m/s9、LVOT 0.6-1.2 m/s(1.5有意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注意事项1、 明确有无MS、左房血栓和其他瓣膜病变,判断狭窄

20、程度;极轻度MS不必作出诊断。2、 合并快速房颤,合并中度以上MR,不适宜测量EOA。3、 拟行PBMV的患者,需TEE检查排除LAA血栓。MS定量诊断0.5 6极重度12201.0 8 重度 61211201.01.5812中度255101.62.5 1316 轻度 2 52.63.01720极轻度 mPG (mmHg) PG (mmHg)MVA (cm2) MVD (mm) 程度2. 二尖瓣关闭不全注意事项4、 明确有无MR和合并的瓣膜病变;半定量判断反流程度。5、 中度以上MR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l 术前EF 60%才表明左心室收缩正常l EDD80mm、 ESD50mm、 EDVI300

21、 ml/m2 、EF 30%者,术后易出现低排MR半定量评估25 2540 40 20204040 448 8轻度 中度 重度 RF(%)JA/LAA(%)RJ (cm)程度参考指标: 左房室是否长大及长大程度 肺静脉内有无逆向血流PGMR的用途6、 估测左室收缩功能, 测量dp/dt(=32/t)7、 合并AS时, 估测LVSP(=PGMR+LAP)8、 估测LAP(=SBP-PGMR)MR半定量评估9、 偏心性反流程度判断, 加半级-1级.10、 RF=(MF-AF)/MF11、 MF=MVD2/4*3.14*VTI12、 AF= AVD2/4*3.14*VTI13、 MVD取心尖四腔心切

22、面(舒张期)测量14、 AVD取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收缩期)测量主动脉瓣狭窄注意事项15、 明确有无主动脉瓣狭窄和合并的瓣膜病变,半定量判断狭窄程度和左心室收缩功能。16、 TTE图象不清晰时,可采用TEE测量主动脉瓣口面积。AS定量诊断50804.5 0.7重度 255051803.54.50.71.2中度1025205023.51.31.7 轻度 mPG(mmHg) PG (mmHg)Vmax (m/s) AVA (mm) 程度注意: 合并中度以上AR, 下调半级-1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注意事项16、明确有无主动脉瓣反流和合并的瓣膜病变,半定量判断反流程度和左心室收缩功能。17、 AR偏

23、心朝向MV,不要轻易诊断器质性MS18、 LVEDP=DBP-PGed19、 小儿、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微量AR应报告。AR半定量评估350 250350 25025255050局限于LVOT达到LV中部达到LV心尖轻度 中度重度 PHT(ms)RJ/LVOT(%)返流深度程度参考指标: 左室是否长大及长大程度 TR半定量评估25205050448 8轻度 中度 重度 JA/LAA(%)RJ (cm)程度参考指标: 右房室是否长大及长大程度 肝静脉内有无逆向血流TR-RAP的估测19、 正常 5mmHg;轻度TR 8mmHg;中度TR 10mmHg;重度TR 12mmHgTR-PASP的估测2

24、0、 正常 30 mmHg;轻度 30-50 mmHg;中度 50-70 mmHg重度 70 mmHg;注:PF2.0 m/s时, 应减去PG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脱垂与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瓣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腱索断裂注意事项*原发性以后叶多见,常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可能与退行性变有关。*继发性(心梗、RHD、IE、粘液变性及外伤),两叶发病几率均等。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注意事项*多发生于女性,MVP可有多种病因,多数为瓣膜粘液变,腱索变细、变长、扭曲,常见累及后叶;继发性以前叶脱垂多见。*尽量避免假阳性与假阴性。马凡综合征注意事项*AAO瘤、AO夹层以及MVP是Marf

25、an综合征心血管改变的3种类型。*具备家族史、眼部、骨骼畸形和心血管改变即可诊断。*AR定量有重要意义。主动脉瓣脱垂注意事项*当病因为主动脉瓣粘液样变时,主动脉瓣可松弛过长或打折,易被误诊为赘生物。*当偏心性反流束贴附于二尖瓣前叶时,如果合并二尖瓣狭窄,两束血流可无明显界限。21、 当TTE不能确诊时,可行TEE检查。感染性心内膜炎注意事项追问病史, 发热时间与赘生物回声强度是否吻合.l 赘生物应与风心病瓣膜钙化团块鉴别。l 人工瓣术后赘生物应与缝合环的碟片“U”形铰链的强回声相鉴别.l 赘生物应与瓣膜粘液变性、肿瘤相鉴别.l 临床高度怀疑IE,TTE不能确诊,在病情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行TE

26、E检查.瓣膜退行性改变注意事项瓣环和瓣根部钙化,以主动脉瓣环及二尖瓣环钙化发生率高。瓣膜退行性病变常造成瓣膜关闭不全或/和狭窄。若瓣膜有形态改变,微量AR有临床意义。人工心脏瓣膜注意事项从近场观察支架及瓣叶,判断瓣膜功能.l 对瓣膜近场较大血栓及赘生物可作出初步诊断l CDFI对瓣周漏的诊断有明确意义, 对人工瓣反流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明显的高速湍流(MV2-2.5 m/s, AV3-3.5m/s)对人工瓣狭窄的诊断有一定意义.l 换瓣术后近期UCG血流动力学资料对远期随访有较大帮助l 必要时行TEE检查超声妇产测量与诊断 产科 一晚孕: 胎头位置:耻上;口唇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脊柱: 回声连

27、续排列整齐。四肢:(-)。 胸腔:(-),心脏:四腔切面显示清,未见异常。 腹腔:(-),双肾:(-)。 胎盘位于前壁,回声不均。 脐带:(-)。1、晚期妊娠,单胎头位2、胎盘-级3、U 二晚孕(双胎): 宫内可见两个胎儿,右侧胎儿胎头位于耻上,口唇显示清晰,未见异常,脊柱回声连续排列整齐。四肢:(-)胸腔(-),心脏四腔切面显示清,未见异常腹腔:(-),双肾(-)。 左侧胎儿胎头位于耻上,口唇显示清晰,未见异常,脊柱回声连续排列整齐。四肢:(-)胸腔(-),心脏四腔切面显示清,未见异常腹腔:(-),双肾(-)。 胎盘位于前壁,回声不均。 脐带:(-)。1、晚期妊娠,双胎头位2、胎盘-级 三早

28、孕(经腹): 经腹壁扫查: 膀胱充盈好,子宫前位增大,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孕囊,大小 cm,内见胎芽,头臀长cm,可见胎心搏动。 左卵巢见 cm的囊肿,壁光滑、透声好。 双卵巢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宫内早孕2、(左)卵巢囊肿,考虑黄体囊肿可能性大。 四早孕(经阴): 经阴道扫查: 子宫前位增大,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孕囊,大小 cm,内(见胎芽,头臀长 cm),可见胎心搏动。 (左)卵巢见 cm的囊肿,壁光滑、透声好。 双卵巢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宫内早孕2、(左)卵巢囊肿,考虑黄体囊肿可能性大。 五中孕(单胎): 胎头位置:耻上;

29、口唇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脊柱: 回声连续排列整齐。四肢:(-)。 胸腔:(-),心脏:四腔切面显示清,未见异常。 腹腔:(-),双肾:(-)。 胎盘位于前壁,回声(不均。) 脐带:(-)。1、宫内中期妊娠2、 胎盘级。 六中孕(双胎): 宫内可见两个胎儿,右胎儿胎头位于(耻上),颅内结构未见异常,脑中线居中;唇(显示清晰,未见异常);脊柱连续性好,排列整齐;胸腔(-),胎心搏动好,四腔心切面显示清晰,未见异常;腹腔(-);双肾:(-);四肢(-)。 左侧胎儿胎头位于(耻上),颅内结构未见异常,脑中线居中;唇显示清晰,未见异常;脊柱连续性好,排列整齐;胸腔(-),胎心搏动好,四腔心切面显示清晰,

30、未见异常;腹腔(-);双肾:(-);四肢(-)。 胎盘位于宫(前壁),回声均匀。 脐带-)。1、宫内中期妊娠,双活胎。2、胎盘()级。 妇科 一不全流产: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形态大小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偏强回声团范围约 cm,CDFI其内未见滋养血流信号。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宫腔内偏强回声团,符合胚胎组织残留声像图改变 二多囊卵巢综合症: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不厚,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 右卵巢大小 cm,左卵巢大小 cm ,其内均可

31、见大小不等的卵泡回声 ,右卵巢最大的为 cm,左卵巢最大的为 cm。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超声所见,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声像图改变。 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 下腹部腹壁深层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 x x cm,无包膜,内部回声欠均,局部有压痛。1、下腹部腹壁深层低回声结节,内膜异位可能性大 四腹壁炎性包块: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好)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肌壁回声尚均匀,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于(右卵巢旁)见 cm(囊实混合性)包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 盆腔未见游离暗区。1、盆腔异常所见,符合炎症声像图改变 五妇科测量

32、: 子宫:前位,大小 cm, 形态如常 宫腔线显示清晰 子宫内膜回声:如常,厚度: cm, 子宫内膜明显增厚,范围 cm,呈蜂窝状改变. CDFI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 子宫内膜腔可及一 囊性结节,大小 cm 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前壁厚: cm,后壁厚: cm 前壁见一 cm实性占位,呈低回声,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 周边有丰富CDFI血流,动脉 V: RI: 附件区囊肿:左: cm 右 cm 左卵巢 大小: cm ,卵泡数: ,最大卵泡 cm 右卵巢 大小: cm ,卵泡数: ,最大卵泡 cm 宫颈见强回声实性占位,大小 cm,内未见血流信号。 宫颈那囊:单发,最大 cm。 1、子宫附件未见明显

33、异常 2、子宫腺肌症 3、子宫内膜增厚 4、子宫单发肌瘤 5、宫颈那囊 6、卵巢单发囊性占位,巧克力囊肿 7、可见优势卵泡 8、畸胎瘤可能 9、定期随访 六妇科超声未见异常: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不厚),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七妇科正常(切除术后): 经(腹壁)盆腔扫查: 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双附件缺如,盆腔未见占位病变,未见游离液体。)1、符合(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改变 八宫颈那囊: 宫颈可见(一)个囊

34、肿, 直径 cm。1、宫颈(那)囊 九宫内节育器: 宫腔内可见节育器,(位置正常)1、(正常宫内节育器) 十宫外孕: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形态大小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不)厚,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于(右卵巢旁)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为 cm,(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 。 (右)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盆腔(未)见游离液体。1、(右)附件区异常所见,符合(输卵管妊娠声像图)改变2、盆腔(少)量游离液体(出血) 十一畸胎瘤: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形态大小

35、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不厚),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于(右)附件区探及一囊性包块,大小为 cm,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可探及点状、线样强回声及不规则强回声团后伴声影。) (右)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右)附件区囊性包块,符合卵巢囊性畸胎瘤声像图改变 十二卵巢囊实性肿瘤: 左卵巢可见囊实性占位,大小 cm,边界清晰,内可及多发强回声实性结构(内壁可及多发乳头状突起)。彩超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 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腹水少量。1、卵巢囊实性肿瘤,畸胎瘤? 十三卵巢囊肿: 于(右)卵巢内可见一囊性包块,

36、大小为 cm,边界清晰,(壁薄光滑),内部(透声好),(CVI)于囊壁(上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左)卵巢(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右)卵巢囊肿,符合(生理性)改变 十四卵巢实性肿瘤: 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内膜不厚,未见明显占位。 左附件区可及实性占位,大小xxcm,边界较清,等回声。彩超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 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腹水少量。1、卵巢实性肿瘤,癌可能性大。 十五内膜息肉: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可见一(强)回声结节 ,。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

37、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十六盆腔量积液: 盆腔可见(少)量游离液体,最大深度为 cm。1、盆腔(少)量积液 十七盆腔静脉瘀血: 盆腔静脉可见迂曲扩张,右侧范围 cm,最宽处静脉内径 cm,左侧范围 cm,最宽处静脉内径 cm。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1、符合盆腔静脉瘀血声像图改变 十八巧克力囊肿: 经(腹壁)盆腔扫查: 膀胱(充盈好),子宫(前)位,形态大小(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度(如常),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于(左)附件区可见囊性包块,大小为 cm,形态略欠规则,边界清晰,壁厚 cm,内部有(密集点状回声)。 (右)卵巢显示

38、清晰,未见异常;(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1、(左)附件区囊性包块,符合巧克力囊肿声像图改变。 十九胎盘组织残留: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形态大小如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不厚),宫腔内可见一偏强回声团块,大小为 cm,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宫腔内偏强回声(团块),符合胎盘组织残留声像图改变 二十通用: 经腹壁超声所见: 子宫:前位,大小: cm,形态:如常 膀胱充盈良好 宫腔线显示清晰 子宫内膜回声:如常,厚度: cm, 子宫内膜腔于前壁探及一

39、低回声结节,大小为 cm 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前壁厚: cm,后壁厚: cm 肌瘤位于前壁,大小 cm, 余肌壁未见异常。 周边有丰富,CVI血流,动脉,V: RI: 双侧卵巢显示清晰,未见异常。 宫腔内可见节育器,位置正常。 宫颈可见多个囊肿,最大直径为0.8cm。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1、宫颈那囊:单发,最大 cm 2、宫腔节育环位置下移 3、子宫肌瘤 4、双附件囊实混合性包块,考虑炎性。 5、左附件区囊性包块,符合巧克力囊肿声像图改变。 二一子宫肌瘤(单发): 经(腹壁)盆腔扫查: 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如常),于(前)壁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 cm,内部回

40、声(均匀),边界清晰。宫腔线显示清晰,宫内膜厚度如常,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符合子宫肌瘤声像图改变 二二子宫肌瘤(多发): 经(腹壁)盆腔扫查: 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前)位增大为 cm,形态失常,肌壁间(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最大的约 cm),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其内血流(不丰富)。宫腔线显示清晰,宫内膜厚度(如常),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1、符合多发子宫肌瘤声像图改变 二三子宫肌瘤(粘膜下):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

41、盈良好) 子宫(前)位,形态大小如常,于宫颈管内可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 cm,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内膜(不厚),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符合粘膜下子宫肌瘤声像图改变 二四子宫颈癌: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 ,(大小形态如常),肌壁回声(均),子宫内膜(厚度如常),宫腔内(匀未见异常回声)。 宫颈(增大)为 cm,形态(失常,回声不均),于宫颈前唇探及一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大小为 cm,边界不清,CV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

42、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符合子宫颈癌声像图改变 二五子宫内膜癌: 经(腹壁)扫查: 子宫(前)位 ,大小形态正常,内膜增厚mm,强回声,边界不清,可见低阻动脉血流。子宫壁未见明显占位。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子宫内膜增厚,癌可能大 二六子宫腺肌症: 经(腹壁)盆腔扫查:膀胱(充盈良好) 子宫(前)位增大为 cm,形态(失常),前壁厚cm,后壁厚cm,(后)壁回声增强不均。子宫内膜(不厚),宫腔线显示(清晰),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右卵巢:(大小形态如常);左卵巢:(大小形态如常) 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1、符合子宫腺肌

43、症声像图改变 经(腹壁)盆腔扫查: 膀胱(充盈好),子宫(前)位,体积增大,横径增宽;肌壁回声均匀,横切面扫查可见左右两个宫腔,中间由肌壁组织分隔。双侧宫腔内膜厚度如常,宫腔均未见异常回声。 双卵巢显示清晰,未见异常。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1、符合纵隔子宫声像图改变。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4)坐位或半卧位。2探头部位 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 斜切面为

44、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 垂直距离。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 直距离。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 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45、。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 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 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

46、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 脉出脾门部图像。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 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胆囊测量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正常值:小于8cm。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二胆管测量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2肝内胆管:位于

47、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第三节 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目前关于正常胰腺的超声测值尚无统一的标准,多数作者以测量胰腺的厚度(前后径)为标准。具体方法:一胰头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 3正常参考值(成人):2.5二胰体的测量!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三胰尾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第四节 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肾脏长度(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最长切面。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的包膜处。3正常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