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102003102.doc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8科10份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83367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7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31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关 键 词:
江苏省 沭阳县 中学 2020 _2021 年高 10 月月 考试题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8科10份,江苏省,沭阳县,中学,2020,_2021,年高,10,月月,考试题
内容简介: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1、 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在距今4000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1300多座墓葬中,约1的大型墓中,每座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有鼍鼓、石磬、等礼乐重器和玉器。几十座中型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断定( )a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 b该遗址就是历史上的夏朝c陶寺遗址处于奴隶制时代 d已经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2、如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3、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但是史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 )a兽骨 b文字 c铁器 d龟甲4、据考古报告,商代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就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钺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这反映了商代( )a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c崇尚武力的时代特征 d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6、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 )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 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7、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引文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没有劳动时间 b春秋战乱不已,农业生产遭到破坏c井田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小农经济成为东方封建制的特点8、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该措施的目的是( )a践行“小国寡民”思想 b扶植新兴地主成长c鼓励按军功授爵位 d鼓励发展小农经济9、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10、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b和谐安定是重大社会关切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d道家和儒家治国理念趋同11、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该文物印证了秦朝()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1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1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词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14、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 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5、侍中原本主要是服侍皇帝的生活,汉武帝时逐渐发展为顾问议论朝政大事和受皇帝派遣为特使处理边防等特殊事物,卫青、霍去病任侍中时因功升为大司马,位列丞相之右。侍中的权责变化反映了()a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人员 b丞相阻碍汉武帝积极进取c汉武帝利用侍中加强皇权 d就任侍中的官员功勋卓著16、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17、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18、唐初规定:民始生为黄,四岁至十五岁为小,男子十六岁至二十岁为中,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为丁,六十岁以上为老。每年造一次人口帐,三年造一次户籍。这是最重要的法令,也是均田法和租庸调法实施的法令依据。唐朝中央官制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直接管理这些工作或执行这些法令的部门是( )a 门下省 b工部 c中书省 d户部19、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20、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 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二、材料题(共四题,每题10分,共40分)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韩非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摘编自沈联涛外儒内法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7分)2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摘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二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建立了统一集权的秦王朝及之后的多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建立众多地方政权的同时,还建立了北魏、元、清等中央政权,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 张甜甜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贡献 完成下列要求:(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汉文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形成的特点及其表现。(4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根据新唐书方镇表的记载,唐玄宗统治时期设节度使九个,安史之乱后设置节度使的方镇达四十二个,除了原有的即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等边疆节度使之外,还增设了京畿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十七史商榷记载,此时的节度使“无不兼本州刺史,则权尽归于一家,而守土之臣几无复有分其任者矣”新唐书兵志记载“节度使或父死子据其兵不肯代”旧唐书田承嗣传记载,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还从十万军队中,“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为,谓之衙兵(亲兵、个人武装)”。借此对抗中央。摘编自高凤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官员来源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4分)(2)材料二中唐朝在地方上实行的管理措施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主要表现。(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历史启示?(2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完成下列要求:(1)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3分)(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三所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出现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修远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2、 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5 abbdc 610 bcdbb 1115 bacbc 1620 abddd二、材料题(共四题,每题10分,共40分)21、(1)认识:人性本恶;严刑峻法。法、术、势相结合;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 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任答3点得3分)(2)地位: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7分)22、(1)主要特点: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与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2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破坏; 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民族交融加强;荆楚独自称王,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百家争鸣促使思想解放;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南北文化存在差异。(任答4点得4分) (2)特点: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1分)表现::汉民族建立大一统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中原文化;汉民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3分)23、(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2分)意义:在国家制度中,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2分)(2)措施:设置节度使。表现:藩镇的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掌握行政权力;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8科10份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0833672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