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201123014.doc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7页)
编号:10833871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31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娄底市
第一
中学
2020
_2021
年高
上学
期期
试题
- 资源描述:
-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_2021,年高,上学,期期,试题
- 内容简介:
-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在乡间,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苍穹,繁星满天。这些星星基本上是()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彗星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23题。2.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 银河系b. 太阳系c. 河外星系d. 地月系3.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 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 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 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如图所示是一款太阳灶图片。读图回答45题。4.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5.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使用太阳灶的是()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青藏高原2015年1月13日凌晨4时24分,太阳m处耀斑爆发,是2015年首个太阳活动(如图)。读图完成67题。6. 如图示m处的太阳活动爆发于()a. 太阳内部b. 光球层c. 色球层d. 日冕层7. 此太阳活动爆发对地球的可能影响是()a. 地球沿海地带出现天文大潮 b. 扰乱大气层,造成有线通信中断c. 轮船航行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 南极附近地区出现多彩的极光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回答810题。8. 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a.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b. 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c. 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d. 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9. 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 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相同a. b. c. d. 10. 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的有()煤 石油 核能 地热a. b. c. d. 11. 在地球生命出现之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a. 生物演化过程b. 有机进化过程c. 化学演化过程d. 物理演化过程 2017年4月22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b. 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c. 寒冷期时间偏长,温暖期时间偏短d. 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13. 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古生代早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b.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c.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d. 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14. 关于该地貌说法正确的是a. 扇形地下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合农耕b. 从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颗粒物逐渐变大c.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d. 地表物质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15.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 河流源头b. 河流出山口c. 河流中下游d. 河流入海口塔里木河历史上是游荡性河流,在其干流南北两岸80120 km范围的地表遗留一系列古河道,部分古河道表层河相沉积物中含风成沙夹层,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16. 塔里木河干流沿线聚落数量少,是由于该流域内a. 人口稀少 b. 地形波状起伏 c. 气候干旱 d. 河流改道频繁17. 河相沉积物中含风成沙夹层,说明该时期a. 河流有长时段断流b. 河流水量充沛c. 风力沉积持续增强d. 流水沉积显著 下图为新月型移动沙丘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8. 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a. 西北风b. 西南风 c. 东南风d. 东北风19. 图中各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为a. 甲-堆积 b. 乙-侵蚀 c. 丙-侵蚀d. 丁-堆积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左图)”完成下题。 20. 塑造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侵蚀b. 海浪侵蚀c. 冰川侵蚀d. 流水侵蚀21.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c.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上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a. +b. c. +d. 23. 据此推测,在冬季,一天中最不合适进行户外锻炼的时段是a. 清晨b. 中午 c. 午后d. 傍晚24. 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a. 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b. 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水平运动c. 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d. 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运动为下沉运动如图为某蔬菜大棚的照片,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读图完成小题。 25. 大棚中二氧化碳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a. 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 可以提高夜间温度c. 可以提高土壤肥力d. 可以提高空气湿度26. 夏季在蔬菜大棚上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a. 增强大气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c. 增强地面辐射 d. 削弱大气逆辐射27.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 光照过强b. 热量不足c. 温差较小 d. 土壤贫瘠影视剧中女主角往往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长发向后飘。图1和图2分别是北半球某海滨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28. 图1中气温最低和气压最高的分别是()a. b. c. d. 29. 图2中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应该选择的拍摄时间是()a. 816 时b. 618 时c. 18次日 6 时d. 17次日 8 时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夏季昼夜气温比周边沙漠、戈壁低,这是由于周边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从而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30.“冷岛效应”会()a. 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b. 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c. 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 分辨如图中地震波类型并比较两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差异:s波是_波,其特点是_ 。(2)如图中不连续面a是_,在陆地上其平均深度是_千米。(3)如图中,自b向下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是_,这种变化说明_。(4)下列关于c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_。(多项选择,全部选对才能得分)岩浆发源地物质状态为固态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温度高于d层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大石油、天然气资源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地区物质组成差别大,大部分以砾石为主,砾石间充填有砂、粉砂和粘土等物质。辫状河流分汊多,有时若干河流分汊又可重新汇流,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冲积扇上多有发育。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扇三角洲景观。 (1)指出扇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粒径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2)说明扇三角洲和河口三角洲地形、沉积物的区别。(4分)33. 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 b c_(2)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4分)(3)乙图、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6分)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a3. b4. d5. d6. c7. c8. b9. b10. a11. c12. d13. a14. a15. b16. d17. a18. c19. b20. d21. c22. b23. a24. c25. b26. b27. c28. b29. a30. a31. 横 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莫霍面 33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 该深度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 32. (1)自山体至水体,沉积物粒径整体变小;临近山体,砾石、砂等粒径较大的沉积物比重大;临近水体,粉砂和粘土等粒径较小沉积物比重相对较大。(2)扇三角洲通常与高地相邻,高差较大,沉积物粒径较大,空间分布粒径变化大,多砾石;三角洲地形起伏小,沉积物粒径小,空间分布粒径变化小,多粉砂、粘土。33.(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3)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解析】1. 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基本上是恒星。 故选:a。恒星是一种由发光球体的等离子体,通过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夜间,从地球上肉眼可以看到许多其他恒星,由于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远,因此它们在天空中显示为多个固定的发光点。本题以繁星满天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及天体系统。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2. 解: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的直径约120亿千米,“水世界”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所以其远远超过太阳系,但属于银河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3. 解:由题,“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由此判断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导致温度过高。 故选:b。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球特征的相关知识。4. 解: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而非太阳活动,故a选项错误; b.太阳活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而非太阳辐射,故b选项错误; c.太阳活动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而非太阳辐射,故c选项错误;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故d选项正确; 故选:d。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该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的区别,根据材料信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即可。5. 解:太阳灶使用效率最高的地区应该是太阳能最丰富的的地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最丰富。 故选:d。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情况、地形因素、洋流等;如:四川盆地位于季风区,这里的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能贫乏。考查了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关键是读图分析能力。6. 解:图示m处的太阳活动为突然增量的耀斑爆发,发生于色球层。 故选:c。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本题以太阳活动图为背景,考查了m处的太阳活动爆发于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读图分析解决问题。7. 解:a、沿海地带出现大潮主要是地月引力引起的,故错; b、太阳活动扰乱大气层,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故错; c、产生“磁暴”现象,轮船航行中指南针突然失灵,故正确; d、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看不到多彩的极光,故错。 故选:c。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 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8. 解: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0.40.76m)、红外光(0.76um)和紫外光(0.4m)。结合图示信息可知,a代表紫外光,b代表可见光,c代表红外光,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按照波谱范围可将太阳辐射分为红外光、紫外光和可见光。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太阳辐射光谱范围,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9. 解: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辐射,错误。 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的周期不完全相同,只能说是相关,错误。 故选:b。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虽然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据所学知识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10. 解:煤炭、石油是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对; 核能属于矿物能源,地热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错。 故选:a。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考查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相关知识。11. 解:因为地球演变主要还是物质在演变,而物质演变大部分都属于化学演变的范畴。 故选:c。环境演化是指地球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所组成,在地球史上它们是逐步地,相继地发生、发展和形成的最初的地球经历着原子演化过程地壳内部大量放射性元素进行裂变和衰变这个过程所释放能量的积聚和迸发,陨星对地表的频繁撞击,以及可能由于月球被地球捕获时而引起的潮汐摩擦力等,都会导致地壳火山的强烈活动,使得被禁锢在地壳内部的挥发性物质不断喷发出来,形成一个主要成分有水、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 co2)和氮等组成的还原大气圈水汽冷凝后在低处汇聚成为海洋主要考查你对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等考点的理解需熟记1213. 1.【分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地质时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读图可知,新生代后期以暖湿为主,a错误;第四纪以寒冷为主,属于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b错误;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c错误;整个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d对。故选d。2.【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解答】 古生代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a错误,符合题意;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415. 1.略2.略1617. 1.略2.略1819. 1.略2.略2021.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塑造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常见地貌类型及其成因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左图为丹霞地貌景观图,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在水的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所以塑造左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应该是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仅有光照,无法拂去岩石表层碎屑,不足以形成“圆头圆脑”;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貌景观;融水侵蚀会形成切割地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24. 1.【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解答】题中所示现象为“上热下冷”,说明出现了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据图可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故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b正确,acd错误。2.【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解答】逆温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不合适进行户外锻炼;冬季出现的逆温多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由于地面辐射不断散热,贴近地面的气层很快降温,远离地面的气层受地面影响较小,降温较少,于是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随着地面有效辐射的不断继续,逆温层逐渐增厚,清晨时达到最大厚度;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近地面气层受地面影响,也开始增温,于是逆温便自下而上地消失。所以冬季一天中最不合适进行户外锻炼的时段是清晨。故选a正确。故选a3.【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相关知识。【解答】逆温层成为雾雾霾帮凶的原因是逆温层存在,空气上热下冷,是稳定结构,空气对流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c对。逆温与工业污染排放量无关,a错。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垂直运动,b错。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微弱,对流微弱,d错。2527. 1.【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解答】材料强调反季节生产,因此关键是提高温度。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热量返还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故选b。co2没有防治病虫害作用,不能增加土壤肥力,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cd不对。2.【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中削弱光照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解答】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黑色尼龙网不能增加大气逆辐射,也不能阻止或增加地面辐射,b正确,acd错误。3.【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解答】人类可以对于那些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进行调节和改造,但这种调节和改造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冬季,气温比较低,不利用蔬菜的生长,但是利用塑料大棚可以改善蔬菜种植的热量条件。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由于大棚的保温作用而对热量的调节,也使得其日温差变小,从而使其质量有所下降,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c正确,abd错误。故选c。2829. 1.【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热力环流相关知识。【解答】读图甲可知,位于近地面,位于高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两地气压高于两地气压。地陆地垂直方向上气流为上升气流,近地面空气流失,密度减小,为低气压,地海洋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堆积,密度增大,为高气压,所以气压地地,陆地气流上升,故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高空温度低于近地面,故处气温最低,b正确,acd错误。2.【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热力环流相关知识。【解答】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说明此时吹海风,是由于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风向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读图乙可知,在8时至16时时间段内,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此时吹海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30. 解:“冷岛效应”导致绿洲湖泊气温偏低,抑制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故a对,b错; 减缓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故c错; 水汽蒸发量减少,绿洲土壤相对湿润,有利于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故d错。 故选:a。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知识,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冷岛效应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31. 解: (1)图示s是横波,p是纵波。横波速度较慢,且职能通过固体介质;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介质。 (2)图中不连续面a是莫霍界面,在地下平均约17km,在陆地上其平均深度是33千米,在大洋其平均深度只有几千米。(3)b是古登堡界面,b界面以下,该深度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外地核可能是液态,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 (4)c层是地幔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软流层,岩浆发源地,正确。这层横波可以通过,组成物质状态为固态,正确。地幔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正确。由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的温度是越来越高,错。地球是球体,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地幔厚度接近2900千米,且在地核外部,在地球内部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