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梅兰芳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梅兰芳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梅兰芳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三、教学准备: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很高兴认识同

2、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 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

3、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2自主识字。出示生字词语:bi shi shi f fei xing g zi shui di qn xue j zi拜 师 师 傅 飞 翔 鸽 子 水 底 勤 学 句 子Jinding hu zhe zh sh lng hu紧 盯 或 者 注 视 灵 活(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2)还有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指名读。(3)同座位互读互纠。(4)齐读。3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请大家标上序号。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做评委。5放课文录音,听听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

4、地方,然后指名读一读。6同座位互读互纠。7齐读课文。8自由读,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过渡:读通了这篇课文,那么大家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能成为京剧大师呢?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投影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A师引读:经过(生接读)B师问:梅兰芳有名吗?(有名)哪个词知道的?(世界闻名)那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不容易)那些词可以看出来?C谁来读一读,读出“不容易”,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过渡: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书法家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勤学苦练吧!下面我们来写好这三个字。四、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兰、芳、艺2学生自由读后说说怎么记住这三个字?3指名

5、说,师范写或请学生上台写,其他学生评价,提示“芳”的笔顺,“艺”的第四笔“乙”。4学生描红。5展示评价。五、练习必做题:口头填空: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选做题:1看一段京戏,说说你对京戏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材的事例。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在学习第一段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我适时地介绍了梅兰芳。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的内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岁丧父,15岁丧母,幼年家境贫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师的伯父微薄的资助而生活。因为没有机会上学,他从8岁起就进入戏班子拜师学艺,开始步入京剧界。在戏班时,梅兰芳从师吴菱仙老

6、师。吴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每段唱词都要求梅兰芳背诵二、三十遍。有时虽然已经十分困倦了,嘴里唱着唱词,眼睛的上眼皮与下眼皮都分不开了,当他被老师推醒后,他又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演练。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梅兰芳的京剧启蒙学习开始了。幼年时的梅兰芳,圆圆的小脸,水汪汪的一对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点近视,迎风有点流泪,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转动不太灵活。梅兰芳自幼性格腼腆,见生人不会说话。当时吴老师对他的评语是这样说的:“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另外还补充介绍了一些京剧的常识,最后交流了自己学习的收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从传统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看到,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次活动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才产生的。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看,学生确实表现得更主动。首先问题从学生那里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去查阅资料,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就想尽一切办法求助于家长、老师,甚至于以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为代价请求妈妈带自己去书店买书这样在这儿写下一些有关本课意义或教学内容重要性等方面的总结性陈述。其次,学生非常主动地开动脑筋,以生动的方式来展示资料的资料。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吸引大家,把家长当作听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