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_第1页
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_第2页
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_第3页
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_第4页
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 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 获得成功的教学。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

2、教案, 供大家参考。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1一、学习目标设计: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能力目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 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同伴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 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重、难点分析: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 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

3、 感受大自然的美。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激趣探奇。导入:同学们, 你们见过的水有颜色吗?媒体显示:五彩池的画面师述:在我国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个五彩池, 那里的水不但有颜色, 而且还非常奇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板书:五彩池)(二)、理清思路, 检查预习。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 查阅小字典, 帮助记忆。(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 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3)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三)、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自

4、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2、学生交流(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 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师:是呀, 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 还有谁来交流?(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 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 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

5、石般的水池”师:宝石很美, 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 铺展在绿地毯上, 在阳光照耀下, 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 还怎么样?(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 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 水很浅, 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 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 像一圈圈彩带, 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有像葫芦的, 有像镰刀的, 有像盘子的, 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 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生:还有很多形状,

6、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 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 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 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 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4、默读课文第三段, 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 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 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 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

7、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四)、协作学习, 深入探究。学习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师:明明是清水, 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 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 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 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 阳光透过池水, 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 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 阳光特别强烈, 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 倒影使池水更加瑰

8、丽。(五)、欣赏品味, 体悟情感。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 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 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 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六)、动手实践, 拓展延伸。师述:同学们, 我们刚才细细游赏了五彩池, 我相信那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 请你当小导游, 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 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现在, 请同学打开写一写, 点击回复进行发挥。交流广告词。布置课后练习。教学反思: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感。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 读出音韵, 读出意境,

9、读出情味。在五彩池中不断朗读可以理清课文思路, 更能体会作者感情。对五彩地这样描写细致、语句优美、句法整齐的佳作,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一步是细读课文, 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认真朗读, 口诵心惟, 读思结合, 看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神奇的五彩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初步感知“人间五彩池”的优美意境, 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第二步是精读课文, 体会作者感情。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指导学生朗读就要引导学生“入境”, 入境才能动情。读前让学生思考酝酿:当你面对向往已久的神奇美景时, 是怎样的

10、心情。学生一旦进入了作者描绘的意境中, 对五彩池的景色、对文中抒发的情感便会有一种亲切感, 就会主动地去品味:小时候对瑶池的神往。初见五彩池的惊喜、细看池水时的惊奇、了解成因后的恍然大悟、观后的由衷赞美。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3、认识11个生字。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11、。2、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词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5、指名说三、练习朗读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2、同组互读。3、小组内交流, 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优美的词句。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2、学会过渡句在文

12、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图)。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全文, 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思考: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板书:地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3、自读自悟。(1)自由读, 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3)练习朗读。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 你读这段的感受。第三、四自然

13、段:(1)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第五、六自然段:(1)想象读。(2)集体交流, 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 为什么?(3)出示图片, 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5、揭示中心文中的最后一段,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3一、复习导入。(4分钟)1.揭题: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的课题齐读一遍。齐读、评价。2.复习词语:孩子们, 昨天回家认真完成作业的请举手。(师评:嗯, 我们要养成每天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余老师得检查一下, 你们能够把大屏幕的词语都读正确吗?3.回顾课文第一部分师生接读课文请

14、打开课本87页。昨天我们一块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一起认识了课文里两位主要人物, 他们是(板书:台风和卫星), 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它们初次在相遇。台风脾气可不太好, 刚睡醒就大声嚷道, 一二组读(你是谁), 可小卫星却镇定得很, 他笑了笑说, 三、四组读(我是)二、精读感悟3-7段。过度:同学们, 小卫星这一笑可惹来麻烦了!狂暴的台风能绕过他吗?(不会)你怎么知道的?那台风紧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干些什么?卫星被欺负了吗?1.默读体验。请同学们轻声默读课文3-7自然段, 拿起笔用横线画出描写台风的有关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卫星的有关句子。想想你从这些句子里你知道了什么, 读懂了什么?2.自主默读, 师训堂指导。3.指名汇报, 相机解词品句。个人指导小组指导全班指导【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