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_模板_第1页
《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_模板_第2页
《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_模板_第3页
《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_模板_第4页
《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_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_模板农夫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团结的重要性,感悟“团结力量大 ”这个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 12 个生字。教学重难点:体会折一根筷子与折一捆筷子的不同,从而明白“团结力量大 ”这个道理。教学准备: 20 根筷子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有八个儿子,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快乐读书屋农夫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先看文前的自学提示,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2、课件

2、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 2)开火车读生字。3、指生读文。5、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农夫的八个儿子由()到()的故事。文章主要写了孩子们由不团结到团结的故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不团结,团结。三、合作探究,理解内容1、出示学习要求:)从文章的哪些词语中看出孩子们的不团结呢?边读边用直线画一画。2)农夫去请教村里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老人,他用了什么办法教育八个孩子的呢?2、学生汇报。3、现在我们前后桌四人分角色朗读文中自然段的对话,要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孩子们的调皮与不屑一顾,父亲的感激和对儿子们的语重心长。)、进行游戏。1)同学们,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

3、,你们愿意吗?(教师拿出一根筷子)谁能把它折断?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他们折筷子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体验折断一根筷子比较容易。)(教师拿出10 根捆在一起的筷子)这一捆筷子谁能把它折断?其他学生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他们折筷子的表情和动作。(这次让学生体验折断一捆筷子的不容易。)5、通过这个好办法,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农夫的儿子们也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他们与先前的表现有没有不同之处?6、默读课文,完成填空:农夫的儿子们从小总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的毛病一点没改,农夫很担忧。所以,请村里最有学问的长者帮忙,长者用()的方法教育了八个孩子,最终,八个孩子明白了()的道理,( )地搀扶

4、着老父亲回家了。、你能仿照填空的词,说几个AABB 的词。、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师总结:这篇文章就是让我们明白,应该团结友爱、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另外,我们学习了对比的写作方法,练习了式词。四、超越文本,拓展延伸1.阅读树叶和树根1)找出文中ABB 式词,试着说两个2)你认为是树根重要还是树叶重要?为什么?2.阅读风和风筝一文,风筝掉下去是因为什么?你想对风筝说些什么呢?五、欣赏名言,深化理解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六、欣赏歌曲,情感升华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

5、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教学准备1、生字和词语卡片。2、挂图。狼和小羊的图片。3、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 “狼 ”,读一读。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 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二、学习课文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读音, 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 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

6、,懂得了什么?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碰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3、出示生字词。弄脏 吃惊温和倒流经常争辩扑去亲爱可怜 坏蛋找碴儿背地里气冲冲骂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5、指名分段读。注意不读破句。6 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第二 一、复 。 :同学 , 我 学 第十一 (学生 ) 上 我 学 了生字 , 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 会 了没有, 准了没有。二、精 文。1、 范 ,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 文, 出角色的不同性格)学生交流。(狼想吃掉小

7、羊) (出示狼和小羊的 片)2、学 二、三自然段。 :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 文中的 一 。(指名 ) :我 你把 “狼很想吃小羊 ”的 “很” 得重, 什么 么 啊?狼 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 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 呢?( 件演示)狼是个 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 吃掉小羊?他 小羊 了什么?自己 第二、三自然段。生自 。 :狼 小羊 了些什么,小羊是怎 反 他的? 来 。( 件出示句子) :狼 的 候是什么 的?(指 看 件)你能再 一 ? 想来 ? :小羊能把狼喝的水弄 ? 什么?(出示句子)指名 。 :(出示反 句) 。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 呢? 是反

8、 句,它的意思就是 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 。 (出示 述句) 。用反 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 里更加 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 。小羊不会把水弄 的理由是什么呢?指名 。画 笔画,理解“上游、下游、倒流”。 :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羊 不会把狼喝的水弄 ,可狼偏 羊弄 了水, 就是 上 的 (出示找 儿) 两遍。3、学 四、五自然段 :狼第一次找 儿被羊 倒了,他甘心 ?他的 度 得怎么 了?他又找了什么理由, 小羊 了什么?小羊又是怎 反 的?同桌互 ,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羊 。(出示句子)分 。 : 到 儿,你有什么 ?我有一个 不明白,文中 “就算 吧 ” 明狼承 小羊 得有道理, 是怎

9、 啊?狼第二次 去年小羊 常在背地里 他的坏 ,而去年小羊 没出生,狼 指 小羊, 叫什么?(出示找 儿) 两遍。4、学 第六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狼两次找 儿都被小羊用事 了回去, 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 : 小羊不面,狼在毫无事 根据的情况下硬 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 又叫什么?(出示找 儿) 两遍。 : 在 来 “找 儿 ”是什么意思? : ,找 儿就是 了达到某种目的, 故意挑 人的毛病, 甚至是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 人吵。 疑。 “争 ”是什么意思? 什么不想再争 了?指 看 。狼的凶相。指 朗 。5、分角色朗读。先指名读,再男女生读。6、体会寓意。 (出示课件)三、拓展延伸

10、。狼扑向小羊,小羊有什么反应?小羊被狼吃了吗?小组讨论。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二)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坏人的本性,增强学生辨别好坏的意识,明白和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必须采取其他办法。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2、理解狼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年、明白找碴儿、争辩、龇的意思。3、学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4、扩展学生想像思维能力,续编“狼和小羊 ”的故事。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教学难点: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中受到教育,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出示

11、插图)图上画着哪两个动物?(狼和小羊)2、板书课题 “狼和小羊 ”,共同读一遍。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什么事?(要求回答问题句子连贯通顺、完整,掌握简答问题的句式)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2、分自然段,标出。3、找 6 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读2 6 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

12、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 ”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师:什么叫找碴儿?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师:说得对。 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 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师: “你安

13、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 “安”是什么意思?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指图讲 “上游 ”一词后) 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师:谁用 “温和 ”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

14、女同学试试。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问:是第几自然段。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5、学习第6 自然段。狼这次的理由是什么?自学课文、回答问题。6、同伴分角色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四、看板书总结全文。狼扑向小羊,要吃它,小羊甘心情愿让它吃吗?结果怎样,你能不能接着往下说一说,给故事编一个结尾,好么?编好后,再试着写下来。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三)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本课课文不长,可读性很强,但含义深刻,寓意

15、多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中,无须刻意引导学生往确切把握寓意上钻,特别没有必要搞出一个标准的说法让学生读背,重要的是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学习和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育,这样对孩子的帮助也许更大。【设计特色】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揭示课题, 联系学生原有认识,说说对狼和羊的了解。然后引导自读课文,读完后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一件什么事。二、从理解 “借口 ”入手,理清课文脉络。1、理解 “借口 ”的意思。方案1

16、: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 “借口 ”一词。方案2:从课后习题 1 中引出 “借口 ”一词。方案3:在教师小结学生发言时提出 “借口 ”一词。2、引导比较 “借口 ”与 “理由 ”。方案1:如果有学生说 “借口 ”就是 “理由 ”,那就顺势讨论:把狼找 “借口 ”要吃小羊改成狼找 “理由 ”想吃小羊行吗?为什么?方案2:如果有学生说 “借口 ”就是站不住的理由,那就直接转入下一个学习步骤。3、朗读课文,理请课文脉络,讨论: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哪些借口?三、划出小羊说的话,练习朗读,用自己的话反驳狼找的借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反驳 鼓励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说法说, 促成从课文语言到个性化语言

17、的转换1、你可以找出哪些理由来说明狼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是个借口? 除了课文上说的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 如:小羊是在那里喝水,又不是在那里玩水,怎么会把水弄脏呢? (这里可结合进行反问句的练习。 )再说,狼其实根本不想喝水,而只是想吃小羊,说小羊弄脏了河水是故意找事儿。2、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为什么说这也是个借口?(班级基础比较好的话,可以请学生用上“难道 ”加以反驳 帮助学生掌握反问句的又一种说法。)3、第三次狼不想再争辩了,可怜的小羊也没有来得及再争辩 可我们不能就这么便宜了可恶的狼,来,让我们来反驳狼找的又一个借口!(帮助学生进入课

18、文情境,完成与角色变换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估计学生大致会说:你凭什么说羊爸爸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别瞎说,羊爸爸根本没有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要是羊爸爸在背地里说你的坏话的话,那你也不应该吃小羊,要吃就去吃羊爸爸。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例如,第三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人表示赞同, 可组织讨论: 要是真的羊爸爸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那狼是不是就应该吃羊爸爸?让孩子体会:狼做了那么多坏事,别人说他坏,是理所应当的;要人家不说你坏,你就别干坏事嘛!四、训练分角色朗读。1、三人一组,分旁白、狼、小羊练习朗读。2、二次

19、组合,两人一组,直接对话。3、自我设计,表演朗读。(反复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设计表演,培养创造能力。)五、发散填空,理解寓意。()()()的小羊()()()的狼能填几个就填几个,看谁填得又多又合适。(训练发散思维,引导多角度理解寓意。)六、结尾补续,读写结合,发展思维,加深理解。1、导讲。课文写到狼 “向小羊扑去 ”就没有了, 结果到底怎样呢?谁能把故事再讲下去?2、补充角度,打开思路。估计孩子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惩罚狼,不想让羊死去,教师有必要补充:小羊被狼吃掉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要是小羊真的被狼吃了,大家会怎么做?3、读写结合。 (自选一个内容。 )( 1 )选一种故事的结尾写下来。( 2 )对

20、狼(或小羊)说几句话。 评点由 “借口 ”切入, 让学生从多角度反驳狼的三次“借口 ”,为本课的设计找到了一个富有创意和教学价值的全新境地;也为充分展示学习过程,充分抒发个人感受创造了必要条件。读寓言而不刻意要学生“往确切把握寓意上钻”,甚至 “搞出一个标准的说法让学生读背”,开拓了寓言教学的新视野。语文课应当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这是与其他许多学科不同之所在。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乃是不同生命的不同感受,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教学目标: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12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

21、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 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随学生回答 “傣族 ”教师板书。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3、在 “泼水节 ”前面板书 “难忘的 ”,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二、自主学习1、按自学四

22、步骤学习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识字小游戏游戏一:找朋友学生在 “我会认 ”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游戏二: 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教学多音字:盛)认读长句。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 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 为人们祝福。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三、细读课文,体会

23、感悟。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 “火红火红 ”“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 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 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今年的 水 有什么特 的地方?用 “因 所以 ” 一 原因。傣族人民是怎 迎周 理的?默 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交流、感悟。句子 1:人 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抓住 “四面八方、

24、赶 ”字体会人 急着迎接周 理的心情。句子 2:人 在地上洒 了 凰花的花瓣,好像 上了 的地毯。一条条 船划 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抓住 “地毯 ”,可以 合生活 , 学生 在什么地方看到 “ 的地毯 ” 从而感悟到傣族人 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 气氛。抓住 “一条条、 一串串 ”与 “一条、一串 ”的区 , 学生 悟 日的 和喜 。句子 3:人 呼着:“周 理来了! ”抓住 “ 呼 ”感悟人 到周 理的激 心情。、指 朗 。要把傣族人民的 面和人民 周 理的心情 出来。指名 、 、表演 。四、写字指 。 写生字 “ 、恩、寿、柏、 、特”第二 一、 复 。1、 生字卡片。2、有感情

25、地朗 第一- 三自然段。二、体会感悟。1、 疑:周 理是怎 跟傣族人民 度 日的?2、小 合作学 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3、交流。学生先 哪句就感悟哪一句。句子 1:周 理身穿 襟白褂,咖啡色 , 上包着一条水 色的 巾,笑容 面地来到人群中。 表示 色的 。 “笑容 面 ” 明什么? 的周 理会 人 些什么?句子 2:他接 一只象脚鼓,敲着 的鼓点, 着 凰花 成的人民一起跳舞。周 理跟人 一起敲鼓跳舞 明了什么?“地毯 ”,同傣族句子 3:周 理一手端着盛 清水的 碗,一手拿着柏 枝蘸了水,向人 洒, 人 祝福。傣族人民一 呼,一 向 理 水,祝福他健康 寿。、周 理怎 水?向傣族

26、人民祝福什么? 一 。、傣族人民怎 水?向周 理祝福什么? 一 。、 句式“一手 一手 ”“一 一 ”、交 互 。教 演 理,学生当人 ,互相祝福,互 。、 . 件演示 水的 面。、有感情地朗 一段。4、学习第6 8 自然段。、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 个人展示 挑战读 齐读三、升华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2、为什么1961 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 “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六、板书设计:祝福周总理傣族人民幸福令人难忘课后分析:这是实习老师用我的

27、.教案在我班上的一堂课。小冯老师刚开始有些紧张,慢慢地就融入了课堂,环节的过度,知识点的落实都基本到位,第一次上课就能如此可见老师的功底。作为年轻的老师有很多的通病。比如上课看.教案,老被 .教案牵着走,课堂是生成的,教师的随堂应变能力是课堂开放的引导者。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显得没办法,讲的多,点拨的少,光靠干巴巴的讲解, 学生的体验是不深刻的,没有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其三不注意细节的处理。像一些字的笔顺写错,学生举手很活跃时,教师反倒左顾右盼不知叫谁,让时间白白溜走,对学生的回答不表态等等。其四只关注部分学生,总叫一些学习习惯较好的, 殊不知那些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更需要我

28、们老师的关心,才能使他们热爱我们的语文。不管新教师,老教师,面对新课改,都要及时给自己充电,要时时刻刻感到有紧迫感。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不想做一个“误人子弟、祸国殃民”的平庸老师。11难忘的泼水节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童话故事,写小穿山甲雨林中迷了,多次问路都没有结果,最后在小溪流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终于找到了要走的路。课文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寓意深刻,很适合儿童诵读、思考。学情分析: 从解题入手, 根据学生实际简介穿山甲,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提问题。结合课文看课文彩图辅助学生练读课文,展开想象进入童话世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 “路就在自己脚下 ”的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观察、辨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教学课时: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一、导入新课大家看到这个题目,马上就会想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初读指导1、 简介穿山甲:见“题解 ”和插图。教生字“甲 ”,读音。2、 布置思考题: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哪几个自然段写问路?他最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3、 各自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