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66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印刷_第1页
DB1166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印刷_第2页
DB1166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印刷_第3页
DB1166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印刷_第4页
DB1166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印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91.040.10P 33备案号: 26836-2010 DB11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 11/ 663 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Essential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wards2009 - 12- 12 发布 2010 - 07- 01 实施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11/ 663 2009目 次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 术语和定义 . . 14 负压隔离病房建筑布局要求 . . 15 负压隔离病房气流控

2、制要求 . . 26 负压隔离病房内压力控制要求 . . 37 负压隔离病房对净化空调系统的要求 . . 38 负压隔离病房其他建筑设施要求 . . 49 负压隔离病房验收要求 . . 4IDB11/ 663 2009前 言本标准第 4.3 条、第4.5 条、第4.7 条、第6.1 条、第7.1 条、第 7.5 条、第 7.6 条、第 7.7 条、第 7.8 条、第8.2 条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局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局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国际环

3、保产业促进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钟麟、 武迎宏 、邱 大 龙 、邓小虹 、戴自祝 、林向阳 、李素英 、钟秀玲 、徐云 、金薇薇 、 方晓东 、 吕超英 、 彭天雅 、刘荣、黄晶 。IIDB11/ 663 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 了对负压隔离病房的建筑布局要求、 气流控制要求、 房内压力控制要求、 净化空调系统要求、其 它 建筑设施要求 及 验收要求。本标准 适 用于各级各类 医 疗机构 的新建和 改、扩建负压隔离病房。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 文件对 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 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

4、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 最新版 本 (包括所有 的修改 单)适 用于本文件。GB/T 6165 高效 空气 过滤器 性能试 验方法 效率 和阻力GB/T 13554 高效 空气 过滤器GB 50333 医院 洁净手术部建筑 技术规范DB11/ 409 医院 感染 性 疾病科室 内空气卫生 质量 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于 本文件。3.1负压隔离病房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ward通过 净化空调系统 ,使 病房内空气 静压低于病房 外相邻 环境空气 静压的病房。3.2缓冲间(室) buffer room在相邻相 通两室 之间 设置的有空气净化要

5、求的 ,有 送回风措 施的隔离 小室。3.3净化空调系统 air cleaning conditioning system既具 有调节室内 温、湿度 的功能,又 能将空气中 含尘 和 含菌浓度降低到一 定程度 ,具有 空气净化 功能 的空调系统。4 负压隔离病房建筑布局要求4.1 负压隔离病房的 使用面积 (不 含卫生间)应符合表 1 的规定。4.2 负压隔离病房净 高不宜低于 2.8m。4.3 负压隔离病房 应设 独立 卫生 间。4.4 负压隔离病房 宜设为单人 间;若 设为多 人间不宜超过 3 人。1DB11/ 663 2009表1 负压隔离病房使用面积单 人 病 房 双 (多 )人病房

6、(每床 )标准值 最小值 床(不 含床头 )与任何固 定障碍 最小 距离 标准值 最小值 最小 床间距 2 9 m2 0.9m 9m2 7.5m2 1.1m11m4.5 负压隔离病房 应独立 设置,宜在 建筑的 一端 、一侧 ,自 成一区;若 是设在高层建筑中 , 宜靠近顶层 。负压隔离病房 所在的病 区的出 入口应 独立 设置;负压隔离病房 或 负压隔离病房 所在病区在 所属医院内的位 置,应处于全年 最多风 向的下风方向。4.6 负压隔离病房 排风口与周 围公共 建筑的 距离应大于 20m。4.7 负压隔离病房 所在 的病 区,应 划分清 洁 区、潜在污 染区 和污染区; 不同区域之间 ,

7、应 设缓冲间 ,2缓冲间面积 不宜 小于 3m。4.8 负压隔离病房 可设内 (前 )走廊或 内(前 )、外(后)走廊 。走廊 净宽不宜小于 2.4m,有高 差者应 用无障碍坡道相接 ,并采 用防滑措 施。4.9 负压隔离病房 应在与 其 相隔的内 (前) 走廊 墙上 设置传递窗 。4.10 人流 通道上不应 设空气 吹淋 室, 病区的门口不应 设空气 幕。4.11 负压隔离病房和 缓冲间之间 可使 用普通的平开门 或 上悬吊式推拉门 ;缓冲间 和 走廊之间宜 使用平开门;均不应为木质门。4.12 安全门和通向 外界的门应向 外 开启 ,安全门应有 明显标识,并备有应 急开启装 置,应有 安全

8、逃生标识; 其余门均 应向 压力 高的一面 开启 。5 负压隔离病房气流控制要求5.1 负压隔离病房 应采用上 送下侧回 气流组织 ,气流 总方向 与微粒沉 降方向 一致,负压病房 与其所在病 区内气流 ,应 为定 向气流 ,从清洁 流向污染。5.2 负压隔离病房 应如图 1 所示设置主送风 口和 次送风 口。主 送风 口应设于病床边医护人员常 规站位的顶棚 ,离床头距 离应不大于 0.5m,长度不宜小于 0.9m;次送风 口设于床尾顶棚,离床尾距离应不 大于 0.3m,长度不 宜小于 0.9m。图12DB11/ 663 20095.3 主、 次送风口面积比为2131。出口风速不宜低 于 0.

9、13m/s 。5.4 送风口宜采 用双层百叶形式 。5.5 回(排)风口应采用可调单层竖百叶形式 。应设在与送风口相对的 床头下侧。风口进口 面上边沿应不高于 地面 0.6 m ,下边沿应高于 地面 0.1m。回( 排)风口风速应不 大于 1.5m/s 。6负压隔离病房内压力控制要求6.1压差要求应按图2 所示,病房对卫生间应保持定向 流,其他 相邻相 通房间的 相对压差应不小于 5Pa,负压程度 由 高到低 依次为卫生间,负压隔离病房 ,缓冲间,内 走廊 。6.2设于潜在污染区内(前 )走廊与清洁区之间的缓冲间应对该走廊与 室外均保持正压,对和 室外相通 的区域 的相对正压差应不小于 10P

10、a。(见图2)6.3 有压差要求的 相邻场所,应按图2 所示 在相 通的门口目测高 度安装微压差计。图27负压隔离病房对净化空调系统的要求7.1 清洁区、 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应分别设置空调系统。7.2负压隔离病房 区可采用 室内自循环风的 部分新风系统, 其中 宜有 1间至数间病房的净化空调系统可切换为全 新风供给。7.3负压隔离病房的换气 次数取 8 次/h 12 次/h ,人均新风量不应低于 40m 3 /h 。其他辅助 用房 取 6 次/h 10 次/h 。7.4负压隔离病房 送风应符合 DB11/ 409 的要求 ,送风口应使 用低阻的高中效( 含 )以上过滤设备;缓冲间送风口应安 有

11、高效过滤器,换气 次数 60 次/h 。7.5负压隔离病房的 排风和 回风,应在室内风口处设不低于 B类的高效过滤器 。3DB11/ 663 20097.6 负压隔离病房 及其卫生 间排风 应采用可 安全拆卸 的零泄漏 排风 装置。7.7 高效过滤器应 经现场扫描检漏 ,确认 无 漏后方可 安装 入 零泄漏装 置。7.8 排风 管出口 应 直接 通向室 外,应有 逆止阀 、防雨水 措施;应远离进 风口 20m以上 并处 于其下风向,不足 20m应设围 挡。7.9 净化空调系统 应 24h 运行 。夜间风量应 设在低挡,送风 口速度不应 大于 0.15m/s 。7.10 负压隔离病房内 不应 再

12、设房间净化、 消毒 装置。7.11 负压隔离病 区 辅助 用房的 回风 口,应 设有初阻 力不高于 20Pa、微生物一次 通过 的净化 效率不 低于 90、颗粒物 一次通过 的计重效率不 低于 95的 过滤器 。8 负压隔离病房其他建筑设施要求8.1 给水管检 修阀应设在清 洁区 内。8.2 所有 用水设备应使用非手动水 龙头或冲 洗阀。8.3 治疗室 、医 护办公室等 不应 设地漏 。其他设 地漏 的房间应采用无水封 地漏 加存水弯 ; 存水弯 高度应为 5070mm。8.4 负压隔离病 区排 水管上 的通 气 管 应经 高效过滤器过滤 后排 放。并远离进 风洞、口。8.5 负压隔离病 区应按一级 负荷供电,且应 设置备用电源 。8.6 负压隔离病房 污染 区与潜在污 染 区、 潜在污 染 区与清 洁 区之间 的压 差,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