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配书教案教学课件向蓉美-期末试卷习题答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编号:1182855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4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3-19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教案
教学
课件
期末试卷
习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统计学配书教案教学课件向蓉美-期末试卷习题答案,统计学,教案,教学,课件,期末试卷,习题,答案
- 内容简介:
-
430第1章 总 论第1章 总 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2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3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B定类数据包含了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5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6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7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8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统计(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9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万辆)是( )。A随机变量B连续变量C离散变量D任意变量10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推断统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A如何科学地确定总体 B如何科学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C怎样控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 D怎样消除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误差E由所抽取样本去推断总体特征2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有( )。A学生的智商等级 B学生到达教室的距离 C学生按考试成绩的位次D学生按出生地的分组 E学生统计学考试的分数3下表是财富杂志提供的按销售额和利润排列的500强公司中10家公司的数据。公司名称销售额(百万美元)利润额(百万美元)行业代码Banc One102721427.08CPC Intl.9844580.019Tyson Foods645487.019Hewlett-Packard384202586.012Intel208475157.015Northrup8071234.02Seagate Tech8588213.311Unisys637149.710Westvaco3075212.222Woolworth8092168.748在这个例子中( )。A总体是500强公司,总体单位是表中所列的公司B总体是500强公司,总体单位是其中每一家公司C总体是500强公司,样本是表中所列的公司D样本是表中所列的公司,样本单位是表中所列行业代码E样本是表中所列的公司,样本单位是表中每一家公司4第3题中,10个公司的平均销售额、利润总额是( )。A参数B统计量 C样本指标 D总体指标 E定量变量5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某州某次所有登记的选民 B某工厂生产线上所有的电视机零件C某一邮购业务公司处理的所有订单 D所有打入某一地方警察局的紧急电话E某有限公司在5月17日第二个轮班中制造的所有部件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可通用于自然现象、社会经济现象和科学实验等领域的分析研究。3统计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所有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 4研究生招生目录中,020203代表财政学、020204代表金融学、020205代表产业经济学、020208代表统计学,等等。这意味着各个专业属于定序数据。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的关系。2报纸上报道一项民意调查的结果说:“43%的美国人对总统的整体表现感到满意。”报道最后写道:“这份调查是根据电话访问1210位成人所得,访问对象遍布美国各地。”这个调查的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样本是什么?3既然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数量特征的方法论学科,为什么说统计学不是研究“纯数量”的学科?4把给出的变量填入下表中。性别、收入、销售额、温度、鞋码、满意度、考试成绩、奖学金等级、生源所在地、职工人数、机器台数、对手机颜色的偏好。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连续变量离散变量5试举若干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统计问题的例子。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为掌握商品销售情况,对占该地区商品销售额60%的10家大型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统计报表2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B避免资料的重复和遗漏C使不同时间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D便于登记资料3对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4分布数列反映( )。A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 D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5与直方图比较,茎叶图( )。A没有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 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 D不能很好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7对某连续变量编制组距数列,第一组上限为500,第二组组中值是750,则第一组组中值为( )。A200 B250 C500 D3008下列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定量数据分布的是( )。A条形图 B直方图 C线图 D饼图 9下列图形中最适合描述定性变量结构状况的是( )。 A条形图 B雷达图 C饼图 D直方图10一位质检员从一批广柑中随机抽取一些广柑称其重量。汇总整理所得的直方图如下图所示:重量大于225克的广柑占的百分数为( )。A20% B24% C12% D23%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抽样调查( )。A是一种全面调查 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C应用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只有抽样误差E可以消除抽样误差2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E确定调查人员、经费等3适合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变量是( )。A所有连续型变量 B所有离散变量C变异范围大的连续变量D变异范围大的离散变量E变异范围小的离散变量4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指( )。A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要的单位B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的单位C是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单位D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显赫的单位E能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单位5下表的数列属于( )。身高(厘米)人 数比 重(%)1501551551601601654010060205030合 计200100A变量数列 B品质数列 C等距数列D异距数列 E闭口数列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性误差,又有抽样误差,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肯定不如普查数据准确。 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各组的代表值,它等于组内各变量值的平均数。3进行统计分组时,组数并非分得越多越好。4某市一新闻机构为了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状况,到几个居民小区随意询问了500人。这一调查属于随机抽样调查。四、简答题1进行产品质量调查和市场占有率调查,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法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2某城市为了了解市民对当前公共交通的满意程度,随机抽取了90名成年人构成一个样本进行调查。满意程度分别表示为: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ADCBAEECCEABDACBACEABBDCBAADBCCBCCBADBCCBCCBCCBECEEDACCAADCBADBCDECEBDACCAEDCBADBADCBAEBEB要求:(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2)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3)绘制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3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质量,从这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730754801721864705718709828808735890798709894709801711812811890760853746756866865829794785878880815842778710838820791759745790715881884708722818836751712752724893859876727841783841776863829734742883702751806817810820812746703895792782764820815741815761817717791758825829710821774706744808888785784800要求:(1)以组距为20进行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2)根据分组资料绘制直方图,说明数据的分布特点。 第3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A是时期指标 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C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2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A出口与进口的差额B固定资产折旧C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D来自国外的经常性转移收入净额3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ABC D4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A2%+4% =6% B(2%+4%)2 =3% C(2%+4%)3=2% D(各月实际数之和各月计划数之和)-16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A上升 B下降C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A众数不存在 B众数等于均值 C众数等于中位数 D众数等于最大的数据值8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9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A城市大 B乡村大C城市和乡村一样 D二者不能比较10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A0 20 40 50 60 80 100 B0 48 49 50 51 52 100C0 1 2 50 98 99 100 D0 47 49 50 51 53 100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应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A已知各组职工工资水平和各组职工人数,求平均工资B已知各组职工工资水平和各组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C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D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E已知各组职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各组职工人数,求平均劳动生产率2中位数是( )。A第2四分位数 B第50百分位数 C第3四分位数D位置最中间的那个数 E位置平均数3下列表述是正确的有( )。A对一个数列的每一项加6,那么平均数也加6B对一个数列的每一项加6,那么标准差也加6C对一个数列的每一项乘以一个常数,那么平均数也乘以该常数D对一个数列的每一项乘以一个常数,那么标准差也乘以该常数E对一个数列的每一项改变符号,那么也改变了标准差的符号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总量指标的数量关系为( )。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 D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净收入5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 )。A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B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匀性C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E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并非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可以计算其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某企业某年各季度销售额和利润资料如下表所示:季 度1234销售额(百万元)150180200210利润率(%)30323536则该年各季度平均利润率为(30%+32%+35%+36%)/ 4 = 33.25%。3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只提高了5%,表明劳动生产率计划只完成了一半。4一个数列的每一项乘以2,则方差也为原来的2倍。四、简答题1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包括哪些方面进行描述?它们的测度值分布有哪些?2某企业在年终分析报告中写道:“我厂今年计划实现增加值8000万元,实际完成了90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12.5%;销售利润率计划达12%,实际达到15%,超额完成计划3%;产品成本计划下降5%,实际降低了3%,差2%完成计划;劳动生产率计划较上年增长8%,实际增长了10%,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25%。”指出上述报告中的错误之处,并将其更正。3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需顺次经过四个车间,这四个车间某月的废品率分别为1.5%、2.0%、2.5%和1%,该企业该月这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4某班同学共50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学生20人,统计学平均成绩78分,标准差8分;乙组学生30人,统计学平均成绩72分,标准差10分。则该班5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及标准差是多少?5某公司管理层决策,对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增加200元的收入用以交通补贴,则:(1)全体员工月收入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会怎样变化?(2)用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和标准差来衡量员工收入的差异程度,增加收入后各个变异指标的数值会怎样变化?(3)增加收入后,员工收入分布曲线的偏度和峰度有无变化?(4)如果是每个员工增加的收入为各自工资的6%,则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五、计算题1某商业企业9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207 226 247 202 188 260 190 186 215 228 221 242 211 231 251224 217 230 241 208 222 234 218 253 223 213 272 199 219 245试计算:(1)该企业日销售额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2)去掉两个最高销售额和两个最低销售额的切尾均值。(3)下、上四分位数,极差和四分位差。(4)平均差、标准差和方差。2某调查机构对两个城市居民住房满意程度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 答 类 别调 查 结 果甲城市(人)乙城市(人)非常不满意2423不满意10872一般9317满意4520非常满意3018试从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来分析两个城市居民各自对住房满意程度。3两地粮食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甲 地乙 地播种面积总产量(吨)单产(吨)播种面积总产量(吨)单产(吨)公顷比重(%)公顷比重(%)山地丘陵平原100010003000600052501190 510 5400 5600合计3333340013850(1)计算填出表中空缺的数据。(2)哪个地区的粮食生产情况好些?分析其原因。4某一牧场主每年饲养600头牛。现在有人向他推荐一种个头较小的改良品种牛,每头牛吃草量较少,这样在原来同样面积的牧场上可以多养150头牛。原品种牛和改良品种牛的利润如下表所示:净利润(元/头)原 品 种 牛改良品种牛频 数频率(%)频率(%)-200 020040036121863666.02.031.061.0125740合 计600100100(1)牧场主应该选择哪一种品种?为什么?(2)改良品种牛的利润和频率可能与上表的计算值有差异。当改良品种牛的利润有什么变化时,牧场主会改变他在(1)中所做的选择?5上海证券交易所,某周三只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股票的收盘价(单位:元)如下表所示:时 间甲 公 司乙 公 司丙 公 司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7.707.467.527.627.5711.7111.6211.3511.8411.7223.2823.2723.2122.9623.28比较三只股票的风险程度(价格的波动程度)。6对某电子元件使用寿命的实验中,50只电子元件在连续500小时的寿命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时间(小时)仍然工作的灯泡数量(个)01002003004005005046341770计算这批电子元件使用寿命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指出这批电子元件寿命分布曲线的偏态情况。六、案例分析某市主要年份城市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的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比重(%)资料如下表所示: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元)(t-5)年t年(t+1)年(t+2)年2000以下51.02000300043.22.61.01.0300040005.47.44.02.8400050000.417.013.45.85000600017.015.012.6(续)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元)(t-5)年t年(t+1)年(t+2)年6000700016.013.614.27000800012.612.413.6800090008.011.812.290001000019.428.89.610000以上28.2合 计100.0100.0100.0100.0通过计算相关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说明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表中分组是否有改进的必要?如果有必要,应该如何改进?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最近五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最近五年年均人口递增率C某地区最近五年年均人口增长量 D某地区最近五年年均人口死亡率2某银行平均存款余额1月1日至1月8日为102万元,1月9日至1月21日为108万元,1月22日至1月31日平均为119万元,则1月份平均存款余额为( )。A(102/2+108+119/2)2 B(102/2+108+119/2)3C(1028+10813+11910)31 D(102+108+119)33某产品单位成本从基年到报告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1.5%,说明该产品单位成本( )。A平均每年增长1.5% B平均每年降低1.5% C报告年比增长1.5% D报告年比基年降低1.5%4某地区基年生产总值为60亿元,至报告年达到240亿元,则生产总值报告年在基年的基础上( )。A翻了四番 B翻了三番 C增长了四倍 D增长了三倍5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9年为103.5%,2010年为104%,2012年为105%,2012年对于2008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11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113% B101% C104.5% D102.99%6某企业利税总额2012年比2007年增长1.5倍,2007年又比2004年增长1.1倍,则该企业利税总额这几年间共增长( )。A(1.5+1.1)-1 BC(1.51.1)-1 D2.52.1-17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额这种现象,求平均发展速度宜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水平法 C方程式法 D以上方法均可8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若b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趋势 D不定9某市近五年各年T恤衫销售量大体持平,年平均为1200万件,7月份的季节比率为220%,9月份月平均销售量比7月份低45%,那么,正常情况下9月份的销售量应该是( )。A100万件 B220万件 C121万件 D99万件10在年度时间序列中,不可能存在( )。A趋势因素 B季节因素 C循环因素 D不规则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平均增减量是( )。A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 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 D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E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2相对数数列或平均数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A应当依据该相对数或平均数本身的计算公式,分子分母分别平均再对比B应当直接将这些相对数或平均数加起来除以其项数C如果权数相同,可以用简单平均的方法D即便权数相同,也不能用简单平均的方法E只能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3研究长期趋势的目的在于( )。A分析趋势产生的原因 B为趋势预测提供必要条件C研究趋势变动的经济效果 D认识现象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和规律E剔除趋势影响以分析数列中的其他因素4对于季度时间序列资料,季节指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各季节指数之和为1 B各季节指数之和为4 C各季节指数之和为12 D各季节指数平均为0 E各季节指数平均为15指数平滑法的特点是( )。A包含最近k个时期的数据信息 B包含全部数据信息 C对所有数据给予同样权数 D对近期数据给予较大权数 E对远期数据给予较大权数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移动平均不仅能消除季节变动,还能消除循环变动。2季节比率大于1时,表明由于季节因素影响实际值高于趋势值。3某企业1月份实际完成产值500万元,刚好完成计划;2月份实际产值612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3月份实际产值832万元;超额完成计划4%。则第1季度超额完成计划(0+2%+4%)/3=2%。4某企业要求在未来5年时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35%。若第1年能保证提高8%,则余下的4年平均每年应提高(35%8%)4=6.75%,方能完成预定目标。四、简答题1由时点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需要什么假定?2试说明时间数列分析指标的下列关系:(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3)增长1%的绝对值和前期水平。(4)增长量、增长速度和增长1%的绝对值。(5)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6)平均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7)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3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经理,对于公司历年的销售额时间数列资料,你认为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分析以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4对于有增长趋势的季节数列,从数列中分解出趋势,既可以用移动平均的方法,也可以用趋势方程拟合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合理?为什么?五、计算题1某公司报告年固定资产净值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1月1日3月1日5月31日10月1日12月31日固定资产净值(万元)530520640670580试计算公司报告年固定资产总额的平均水平。2某商业企业某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库存额及流通费用额资料如下表所示:1月2月3月4月销售额(万元)2880 2170 2340 2380 月初库存额(万元)1980 1310 1510 1560 流通费用额(万元) 230 195 202 210 试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和商品流通费用率(提示:商品流转次数= 销售额平均库存额;商品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销售额)。3某地区社会总产出增长速度资料如下表(单位:%)所示: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定基增长速度511.335.1环比增长速度578问:5年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多少?超过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有哪些?4某企业产量第2年比第1年增加2%,第3年比第2年下降5%,第4年是第1年的1.2倍,第5年产量为25万吨,比第4年多10%,第6年产量为30万吨,第7年预计达到37万吨。试计算:(1)各年环比发展速度。(2)以第1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3)各年产量。(4)这段期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5填写下表空栏数据并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产值)、平均增长量及平均发展速度:年 份产值(百万元)与上一年比较增长量(百万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绝对值(百万元)第1年95.2第2年4.8第3年104.0第4年5.8第5年第6年7.01.15第5章 统计指数与综合评价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某地今年用现价计算的总产值为去年用现价计算的总产值的115%,这个指数是( )。A总产量指数 B总产值指数 C静态指数 D总指数2在编制多种产品的产量指数时( )。A若各种产品的计量单位都相同,则各种产品的产量可直接相加B只要将计量单位调整为相同单位(如将市斤、公斤都统一为吨)则产量可直接相加C只要将计量单位换算为标准实物单位就能相加D即使计量单位都相同,也不能直接相加3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C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 D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4某地区某年多种工业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数是一种( )。A个体指数 B静态指数 C动态指数 D质量指标总指数5某企业职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则该企业总产值增长了( )。A7% B10% C2.9% D3%6按照个体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 C总平均数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7两个农贸市场水果的平均价格5月比4月上升了17%,由于结构的变动使平均价格降低了10%,则水果的实际平均价格指数是( )。A76.9% B27% C106.4% D130%8某公司报告期熟练工人数比重大幅度上升,为了准确反映公司真实的劳动生产率状况,需要编制的劳动生产率指数是劳动生产率的(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B总平均数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D组平均数指数9功效函数计算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是( )。A当实际值等于不允许值时,得分等于60B当实际值等于不允许值时,得分大于60C当实际值等于满意值时,得分大于100D当实际值等于满意值时,得分小于6010若甲指标为正指标,乙指标为逆指标,它们的个体指数均为105%,则( )。A综合值为105% B综合值下降 C综合值为100% D无法确定综合值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指数在统计分析中可用于( )。A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动态 B反映事物的变动程度和变动方向 C测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D比较不同地区、单位的现象水平E检查分析计划完成的状况2某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为乙地98%,这个相对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E静态指数3编制综合法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平衡作用 B同度量作用 C权数作用D平均作用E比较作用4采用综合法编制单位产品成本总指数时( )。A同度量因素一般为基期产量 B同度量因素一般为报告期产量C产量具有权数作用 D单位产品成本具有权数作用E该指数可以反映单位产品成本变化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5下列关于评价指标同向化方法表述正确的有( )。A倒数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乘为1的情况B倒数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加为1的情况C对应指标转换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乘为1的情况D对应指标转换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加为1的情况E最大定额法适合任何情况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报告期和基期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对比的结果,可以反映工业产品数量的综合变动,而不能反映工业产品实际价值水平的总变动。2综合法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唯一方法。3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都上升,总体平均数有可能下降。4评价指标体系中,如果既有正指标也有逆指标,就不能采用加权指数法进行评价。四、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其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 量单位成本(万元)基 期报 告 期基 期报 告 期甲乙丙件台套2000300048002150400055002.58.06.02.08.65.4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对该企业生产费用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已知四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指数资料如下表所示:商品种类计量单位基期销售额(万元)报告期销售额(万元)价格涨跌(%)甲乙丙丁套件台吨400 30200300450 282203502.0-5.003.0根据上表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计算四种商品销售总额的变动及其原因,并说明引起销售总额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某商品在两个市场出售资料如下表所示:一 季 度二 季 度单价(元)销售量(件)单价(元)销售量(件)甲乙100152 60 40114142 50100合计100150要求:试分析该商品总平均价格的变动及原因。4某企业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产值,基年为12800万元,报告年为13440万元,报告年的价格平均比基年下降1%,同期,工人总平均劳动生产率由58000元提高到60030元,企业中由于熟练工人比重上升使工人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3%。试计算:(1)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2)产品物量的变化程度。(3)工人人数的变化程度。(4)说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五、案例分析哪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为了评价某地甲、乙两个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在本例中,选择了6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既涉及生产环节,也涉及流通环节;既包括人力财力利用的效益指标、也包括物耗方面的效益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而且指标也比较精简、数据容易收集。为了分析方便,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选择“年周转次数”而不用“周转天数”、反映物耗的指标选择“增加值率”而不用“中间投入率”。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并参考有关经济效益评价中的权数分配方案,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数(见下表)。评价某地区两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评价指标比较标准及评价值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次/年)产品销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增加值率(%)权数(%)(1) 25 1814 151216行业平均数(2) 8.4 6.51.85 984.532满意值(3) 15 8.52.00 1006.042不容许值(4) 5 01.0 803.528最优值(5) 16 12.52.30 1006.543实际值甲企业(6) 10.5 5.8 1.96 975.233乙企业(7) 9.1 7.61.75 98.54.338分析要求和思路提示: (1)目的:根据上表资料对甲、乙两个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比较分析。(2)确定评价方法:为了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能够用哪些方法?不能用哪些方法?说明你的理由。(3)所选指标是否需要进行同向化处理?说明你的理由。(4)由单项评价值计算综合评价值的合成方法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还是几何平均法?说明你的理由。第6章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某产品出厂检验规定:次品率p不超过4%才能出厂,现从一批产品中抽取12件进行检查,假设取值为1代表次品,取值为0代表合格品,则数值总体是( )。A0 B1 C0和1 D许多取值为0或1的数的全体2某厂生产的螺丝钉,其标准长度为6.8mm,而其真实的长度,从上述叙述中,假设总体均值就是标准长度,从生产的螺丝钉中抽取了1个螺丝钉作为样本,其长度为6.7mm,则该样本的分布是( )。A B C D3样本和样本观测值的关系是( )。A两者都是随机变量,分布相同 B两者都是随机变量,但分布不同C样本观测值是样本的一次实现 D样本只能取样本观测值*4设总体服从参数的Poisson分布,从总体中抽取n个样本,样本的联合分布为( )。A BC D以上都不对5以下不是统计量的是( )。A样本均值 B样本方差 C样本极差D样本量6设总体XN(0,1),从总体中抽取n个样本,下列统计量中不服从分布的是( )。A B C D7设总体X服从自由度为3的分布,从总体中抽取n个样本,下列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9的分布的是( )。A B C D8比较标准正态分布和自由度为5的t分布的0.05分位数和,可以得到( )。A C= D不能比较9假设独立总体X和Y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从两个总体中分别抽取10个和15个样本,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服从自由度为10的分布 B服从自由度为14的分布 C服从自由度为15和10的F分布 D服从自由度为15和10的F分布10根据抽样分布重要定理,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服从正态分布B服从自由度为(n-1)的分布C D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设表示从总体X中抽出的样本,表示样本观测值,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都是未知的,以下是统计量的有( )。A B C D E2设总体是标准正态分布,表示从总体中抽出的样本,以下统计量中,服从自由度为1的分布的有( )。A B C DE3假设总体是标准正态分布,用表示从总体中抽出的样本,以下统计量中,服从自由度为1的t分布的有( )。A B C D E4假设独立总体X,Y是标准正态分布,用,表示从总体中抽出的两个样本,以下统计量中,服从F分布的有( )。A B C D E5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定理和统计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样本均值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B当总体方差未知时,不能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推断C当两个独立总体方差已知时,应该用t分布对均值的差异进行推断D当两个独立总体方差未知且相等时,可以用t分布对均值差异进行推断E可以用F分布统计量对两个独立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进行推断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样本点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和总体具有同一分布。2因为具有可加性,所以t分布也具有可加性。3t分布随机变量的平方服从F分布。四、简答题1什么叫抽样分布?为什么要研究抽样分布?2和的百分位点有什么关系?3统计量的定义是什么?样本点是不是统计量?4为什么说标准正态分布是抽样分布理论的重要基础?五、计算题1假设是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当总体服从以下分布时,求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1)。(2)。2查表计算下列分位数:(1),。(2),。(3)。3分别从方差为20和35的两正态总体中抽取容量为8和9的两个独立样本,试计算。4设是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试求下列统计量的分布:(1)。(2)。第7章 参 数 估 计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对总体参数进行抽样估计的首要前提是必须( )。A事先对总体进行初步分析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抽取大量的调查单位 D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2抽样误差之所以产生是由于( )。A破坏了随机抽样的原则 B抽样取的样本不足以完全代表总体C破坏了抽样的系统 D调查人员的素质3X1,X2,Xn是来自总体的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统计量中,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是( )。A B C D4使用统计量估计总体均值置信区间的条件是( )。A总体方差已知 B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已知C大样本 D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总体方差未知5设总体,其中未知,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长度与的关系是( )。A当缩小时,缩短 B当缩小时,增大C当缩小时,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变6一定置信度下的抽样极限误差是指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产生的抽样误差的( )。A实际最大值 B实际最小值 C可能范围 D实际范围7如果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总体均值和方差未知,样本量为n,则用于构造总体方差置信区间的随机变量的分布是( )。AN(0,1) BN(,2)Ct(n-1) D8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分别为88%、85%、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应选( )。A85% B C88% D90%9设总体,且2已知,现在以置信度估计总体均值,下列做法中一定能使估计更精确的是( )。A提高置信度,增加样本容量B提高置信度,减少样本容量C降低置信度,增加样本容量D降低置信度,减少样本容量10在整群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总方差 B群内方差C群间方差 D各群方差平均数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影响抽样极限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调查人员的素质B样本容量C抽样推断的可靠度D抽样组织方式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若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正确说法是( )。A,B若,则比更有效C,Da,b均为常数,且a+b=1,则()也是的无偏估计量E也是2的无偏估计量3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n=200 Bn=30C总体合格率是一个估计量 D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E置信度为68.3时,估计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为2.52%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由于总体方差是未知的,通常用下列代替方法( )。A大样本条件下,可用未修正样本方差代替B小样本条件下,用样本方差代替C用以前同类调查的总体方差代替D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应取其平均数代替E对于成数,有多个参考数值时,应取其中最接近0.5的数值来计算5采用重复抽样方法对总体均值作估计,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A极限误差缩小1/3,必要样本容量为原来的2.25倍B极限误差缩小1/3,必要样本容量增加原来的2.25倍C极限误差扩大一倍,必要样本容量为原来的1/4D总体的方差越大,所需样本容量也大E概率把握度越大,所需样本容量也大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以样本方差S2对正态总体方差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双侧置信区间通常不是一个以S2为中心的对称区间。2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3根据已往的经验,某乡农户的年收入分布曲线是一个严重偏斜的非对称曲线。现随机抽取25户进行调查,他们的户均年收入为13200元。为了估计该乡农户的户均年收入,能否根据上述数据求得一个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什么?4参数估计的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四、简答题1何谓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2从某市区居民家庭中随机抽出200户构成一个样本,其中有196户安装了住宅电话。若要估计该市区所有家庭中安装了住宅电话的家庭数所占百分比的置信区间,是否可以采用公式?若可以,求出置信区间(假设置信度99.7%);若不能,解释为什么? 3甲乙两个地区分别有高中一年级学生5000人,7500人,为了测试他们的视力,从甲乙两个地区各随机抽取500名高一学生进行测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地区估计结果的精度会有较大差异吗?为什么? 4为了解某城市巴士广告的播放效果,调查人员计划对某天乘坐巴士的乘客抽取10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请根据学过的知识,设计抽样框,并说明用哪种抽样组织方式更恰当?五、计算题1设是从均值为,方差为的总体中随机抽出的样本,令估计量,要求: (1)确定,使得是的无偏估计。(2)确定,使得是的无偏并且有效估计。2某企业有职工1500人,现从中随机抽出5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月收入(元)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工人数(人)824108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 3已知某商场每天利润服从正态分布。为了解商场利润情况,现随机抽取10天进行调查,每日利润分别为(万元):2.5,2.8,3.0,3.6,2.9,3.2,2.4,3.5,3.3,2.7,试求下面两种情况时该商场平均利润率95.45%的置信区间。(1)总体方差=0.8。(2)总体方差未知时。4为调查某地区家庭收入情况,按随机原则抽取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要求: (1)以95.45%的概率估计该地区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2)以同样概率估计该地区每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六、案例分析某公司有A、B两个工厂生产同样产品。某日从两个工厂各随机抽取20名工人进行观察。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不久B厂实施了一项改革,改革后又进行了一次调查。被调查工人的产量(单位:件)见下表(B厂同一序号的产量是同一个工人改革前后的产量):序号A厂B厂改革后B厂序号A厂B厂改革后B厂134151472124282143134813915335262393612204115910171924530192411251515619332912969(续) 序号A厂B厂改革后B厂序号A厂B厂改革后B厂1333273517212825142415201831222115142936191810141611121720192331分析要求与提示:对这两个工厂及全公司的工人劳动效率进行分析。要求分析内容至少应该包括:(1)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2)利用置信区间对有关总体的情况进行推断。(3)对B厂实行改革的效果做出评价。第8章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当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未落入原假设的拒绝域时,表示( )。A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 B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C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 D备择假设是错误的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 )。A都减小 B都增大 C都不变 D一个增大一个减小3某企业考虑从外地紧急采购一批加工原料,若这批原料的质量达到标准,企业可赢利10万元,但是如果这批原料质量达不到标准,企业将损失25万元。该企业面临判断:H0:原料质量达标;H1:原料质量未达标。对这个问题进行假设检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拒绝购买达标原料属于犯第一类错误B购进未达标原料属于犯第二类错误C这个检验中只允许犯第一类错误 Da 不宜太小4若假设检验为左侧检验,检验统计量为,由样本计算的检验统计值为,则检验的P值等于( )。 APt BPt C2 Pt D1-Pt5对总体均值进行检验的假设为H0:=100,H0:100。由随机样本得到的检验统计量为Z=1.8,则检验的P值为( )。A0.036 B0.072 C0.928 D0.9646如果某项假设检验的结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即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则错误的说法是( )。A检验的P值不大于0.05 B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一定具有显著性C原假设为真的概率小于0.05 D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必定也是显著的7关于检验统计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检验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B检验统计量包含未知总体参数C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是明确可知的D检验同一总体参数可以采用多个不同检验统计量8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现抽取一容量为15的样本对总体方差进行假设检验,:=1;:。=0.05,则原假设的拒绝区域为( )。A(0,23.685) B(0,24.996) C(0,6.571) D(0,7.261)9对两个总体方差相等性进行检验(H1:1222)。检验的P值越小说明( )。A两样本方差的差别越大 B两总体方差的差别越大C越有信心断定两样本方差有差别 D越有信心断定两总体方差有差别10在方差分析中,组内平方和是指( )。A各水平内部的观察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B各水平总体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C由各水平效应不同所引起的离差平方和D试验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离差平方的总和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若是待检验参数,0代表参数的某个具体数值。下列假设检验形式写法错误的有( )。AH0:=1,H1:1 BH0:0=100,H1:01 DH0: =100,H1:100EH0: 1,H1:=1 2某机场的塔台面临一个决策问题:如果荧幕上出现一个小的不规则点,并逐渐接近飞机时,工作人员必须做出判断:H0:一切正常,那只是荧幕上受到一点干扰罢了;H1:可能会发生碰撞意外。在这个问题中( )。A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一类错误 B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二类错误C错误地发出警报的概率为 D错误地发出警报的概率为E的数值宜小3随机抽取200个家庭,测得拥有汽车的家庭占26.5%,若要求检验总体这一比率是否超过了25%,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 )。A此检验应为双侧检验 B此检验应为单侧检验C DE4若采用方差分析法来推断某个因素对所考察的指标有无显著影响,该因素有K个水平,样本容量为n,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检验统计量=组间方差/组内方差 B组间方差=组间平方和/(K-1)C检验统计量=组间平方和/组内平方和 D组间方差=组间平方和/(n-K)E检验统计量的分布为F(K-1,n-K)5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组间方差显著大于组内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B组内方差显著大于组间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C拒绝原假设时,可推断各水平的效应完全没有相同的D拒绝原假设时,可推断各水平的效应是不完全相同的E各水平下的样本单位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有个研究者猜测,某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中女孩数是男孩数的3倍以上(即男孩数不足女孩数的1/3)。为了对他的这一猜测进行检验,拟随机抽取50个失学儿童构成样本。那么原假设可以为:H0:P1/3。2对某一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H0:=100,H1:100。检验结论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应拒绝H0。据此可认为:(1)对原假设进行检验的P值小于1%。(2)总体均值的真实值与100有很大差异。3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在假设检验中,人们更关注小概率事件是否发生,而区间估计立足于以大概率进行推断。4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样本量n对统计推断产生的影响有:(1)使置信区间的宽度增加。(2)假设检验犯两类错误的概率减小。(3)假设检验的P值增大。四、简答题1采用某种新生产方法需要追加一定的投资。但若根据试验数据,通过假设检验判定该新生产方法能够降低产品成本,则这种新方法将正式投入使用。(1)如果目前生产方法的平均成本为350元,试建立合适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对你所提出的上述假设,发生第一、二类错误分别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对一个总体的方差及两个总体方差之比进行检验时,分别应如何构建检验统计量?3某研究报告指出,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传统药物的有效率只有85%,而通过假设检验证明,最新研制的一种药物的有效率显著提高。对于这个结论,人们至少还希望了解哪些相关信息?4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五、计算题1有一种电子元件,要求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00小时。已知这种元件的使用寿命服从标准差为100小时的正态分布。现从一批元件中随机抽查了25件,测得平均使用寿命为972小时。(1)试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这批电子元件是否合格。(2)假如上述样本平均寿命是对50件样品检查的结果,其他条件不变,判断这批电子元件是否合格。2根据长期正常生产的资料可知,某厂所产维尼纶的纤度服从正态分布,其方差为0.0025。现从某日产品中随机抽出20根,测得样本方差为0.0042。试判断该日纤度的波动与平时有无显著差异(取=0.10)?3某化肥厂采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化肥。正常工作状态下,每包重量服从均值为50kg、标准差为0.3 kg的正态分布。从某日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9包,测得重量分别为:50.4,50.1,49.5,49.3,50.3,50.2,49.8,50.1,49.2。要求分别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检验该日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是否正常(显著性水平为0.05):(1)方差稳定不变。(2)方差有可能不稳定。4某种疾病传统治疗方法的治愈率为70%。最近研究出一种新疗法。对200名患者试用这种新疗法后,治愈了152人。试问这一试验数据能否说明新疗法确实比传统方法更加有效?以0.10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5某企业生产工人分为早班和晚班两个班次。上月质量检验的结果是,从早班抽查产品100件,91件合格;从晚班抽查产品150件,128件合格。可否认为早班和晚班的生产质量有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为5%)。6某制鞋厂为了比较两种材料制作的鞋跟的质量优劣,随机选择了10人,让他们每人试穿一双鞋跟厚度相同的新鞋,其中一只鞋用材料A制作,另一个鞋用材料B制作,试穿一个月后测量每人所穿的两只鞋的鞋跟厚度,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验者编号12345678910材料A3.83.54.143.14.73.94.23.73.5材料B3.53.14.33.83.34.53.33.73.53.4设鞋跟厚度服从正态分布,试问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种材料制作的鞋跟质量有无显著性差别?7设有A,B,C,D四个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某机构为了研究这四个企业的日均销售量是否相同,进行了随机的抽样调查。根据样本数据,利用Excel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所得到的输出结果如下图(a=0.05)所示: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方差A73575123.7B63365621.2C52505014.9D53306618.5方差分析差异源SSdfMSFP-valueF crit组间 845.223.31E-053.127组内总计1207.22要求:(1)对这四个企业销售量的样本信息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 (2)填入空格栏的数值。(3)给出检验结论并说明其依据是什么。8某训练机构将20个学员随机分为4组,分别尝试课堂讲授、视频教学、小组讨论和自学教材等不同方法向学员们介绍有关知识,训练结束后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方 法学员序号课堂讲授视频教学小组讨论自学教材180737670(续) 方 法学员序号课堂讲授视频教学小组讨论自学教材290886580378908080474857472588808265试以0.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四种方法的训练效果有无显著差异。六、案例分析去年某乡对居民家庭用于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进行一次普查,得知在调查时段内的平均支出是82元,支出超过100元的家庭仅为11.2%。今年以来,该乡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为了分析其效应,专门对该乡居民家庭今年同期的文化娱乐支出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50个家庭,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表949512080919285888380869611082708880951407182898910267786613512394837111442748792956490768398798410588718786根据这一调查的结果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能否认为全乡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平均支出有了显著的增加?2以0.95的置信度对全乡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平均支出进行区间估计。3以上两个问题的结果存在什么样的联系?4与去年相比,全乡居民家庭中文化娱乐支出超过100元的家庭所占比重有无显著变化?试以0.05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推断。第9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1下列几对现象中,具有负相关关系的是( )。A总成本与原材料消耗量B总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C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D居民收入与精神文化消费支出2若,则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A高度相关B低度相关C负相关D正相关3下列叙述中可能正确的是( )。A职工收入和性别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4B职工收入与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3元/岁C销售总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1D国民总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系数是1.054样本回归方程中的a和b都是( )。A确定的且数值唯一的量B随抽样而变化的随机变量C确定的但可取多个数值的量D不能直接观测的变量5采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的条件是( )。A因变量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总和为0B因变量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总和为0C因变量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D因变量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00-0.85中,-0.85表示( )。Ay与x呈高度负相关B=0时的均值减少0.85C每增加一个单位,总是减少0.85个单位D每减少一个单位,平均增加0.85个单位7假设一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与其生产成本有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2000件时,总成本大约为500万元,固定成本平均为100万元,由此可确定总成本对产量的回归方程为( )。ABCD8假设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若判定系数为0.15,则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肯定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低度相关D显著相关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则( )。A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B两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低 C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作用小D因变量对自变量影响作用小10一般来说,通胀率较高时,市场名义利率也较高。若通胀率能够解释名义利率53的变异,则有( )。A通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回归直线的截距是0.53B通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回归直线的斜率是0.53C通胀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53D通胀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判定系数是0.53二、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1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表现为函数关系,则以下结论中肯定正确的有( )。A回归系数等于1B判定系数等于1C相关系数等于1D回归估计标准差等于0E检验统计量F=2回归分析中,通常( )。At检验是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Bt检验是单侧检验CF检验是单侧检验DF检验是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E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检验与t检验是等价的3下列因素中影响回归预测的误差范围大小的因素有( )。A样本量B自变量取值与其样本均值的距离C因变量的样本均值D置信度E回归估计标准差4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若拒绝原假设,错误的说法是( )。A两变量间高度线性相关B两变量间具有重要的相关性C两变量间线性相关显著D两变量间正相关 E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5对一元线性相关关系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可采用的检验统计量有( )。ABCDE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对某地小麦亩产量与合理施肥量的样本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1.08。2根据某产品单位成本(单位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