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设计原理_第1页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_第2页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_第3页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_第4页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业题(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城市绿地2、绿化3、城市绿化 4、园林 5、造园 6、园林艺术 7、囿 8、苑 9、古典园林 10、皇家园林 11、私家园林 12、寺庙园林 二、填空题: 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主要有( )、北海、()、避暑山庄;2、私家园林主要有( )、( )、环秀山庄、狮子林。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包括( )、( )、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四类。5、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是:( )、( )、拙政园、留园。6、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 )、岭南型。7、中国传统园林四大要素为( )、( )、园林植物和园路。8、园林绿

2、地主要包括城市街道、( )、( )、各类公园、风景区、机关、学校等、工厂企业等。9、绿地包括天然的与人工的一切( ),自然也包括( )。1. 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 )和( )。2. 绿化是达成( )的手段,一般局限于运用植物材料,以取得()为主。3. 园林比起一般绿地来讲有较高的( )和( )。13、山贵有( ),水贵有( ),脉源相通,全园生动。14、从园林综合艺术特点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是( )、( )、介于二者之间的园林。15、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 ),流行( )的几何图形格局。三、判断题: 1、绿化以取得风景效应为主,而园林则较多考虑环境效益。

3、2、中国古典园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传统。 3、从园林综合艺术特点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4、画境就是艺术美。5、英国古典园林是以几何式,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特征。6、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7、按照园林区位及布局风格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8、生境就是园林美。9、中国古典园林是规则式园林的典型。10、园林比起一般绿地来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游息功能。四、简答题: 1. 简述园林、绿地、绿化之间的关系。 2. 举出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3个。3. 园林绿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

4、三境是什么?5. 简述中国园林有别于世界其他园林的四大主要特点。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谈谈西方传统园林风格。2、举例谈谈我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第一章 美与园林美一、名词解释: 1、自然美 2、社会美 3、艺术美 4、园林布局 5、意境 二、填空题: 1、( )与社会美经过加工,成为真、善、美的统一表现即是( )。 2、自然美、( )、( )是美的三种基本形态. 3、( )加以保存或加工改造或模仿再现供人们享用,即是()。 4、观照世界园林,( )园林田园风光浓重;()园林对称坦荡,一览无余。 5、园林美的表现要素有整体布局美,( ),( ),章法韵律美,还有植物,材料,色彩,光,点

5、,线,面等等。6、自然事物所具有的美称为( ),社会生活中的美称为()。7、自然美包括( )、( )、山川岩石之类的非生物美,晨昏四季的变幻等。8、自然美是( )的源泉。自然美随( )变,随空间也有变,春去秋来、日月晨昏、阴晴雨雪、晓雾夕霞,变化无穷。9、园林美来自发现与观察植物、动物、( )、( )。10、园林美不仅包括树石,山水,草花,亭榭等物质因素,还包括人文,( ),( )等社会因素是一种高级的综合性的艺术美。11、意境是( )的含蓄与( )表现之间的桥梁。12、自然美随( )变,随( )也有变,春去秋来、日月晨昏、阴晴雨雪、晓雾夕霞,变化无穷。13、中西园林由于( )和( )的不同而

6、风格迥异、各具特色。14、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 ),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 )美。15、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 ),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16、所谓“美感”就是主体( )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 )感受。17、美感的特性包括:( )、( )、愉悦性、民族性、直觉性、联想性、时代性、功利性与非功利性。18、唯“诗情画意”是( )园林追求的( )境界。19、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不同,其( )除了一般的物质以外,主要以( )为主。20、中国园林的意境是按自然山水的的( )规律,用( )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三、判断题: 1. 园林美属于社会美,

7、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程度上有所不同。 2. 同一美的事物,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 3. 同一阶级或阶层的人由于兴趣爱好及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个人之间的差异,不同阶级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美感。 4. 美感具有民族性,而且传衍的年代十分久远。有它顽固的一面,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5. 自然美加以保存或加工改造或模仿再现供人们享用,即是园林美。 6. 自然美是主观存在,任何人都可以发现,可以欣赏。 7. 西方的近代园林风格是淡雅、自然。 8. 保留自然滋长的野生植物,形成颇有野趣而古朴的“杂树参天”和“草木掩映”之容是一种古典园林的植物美。9. “亭者停也”本是供游览用的,但在园景中逐渐

8、成为点缀品而被欣赏。 10. 园林美的创造来自地形的变化、水景的真意、植物的传统喜爱与主角作用的发挥。 11. 主题的形式美,往往是反映了各类不同园林的个性特征。12. 主题的形式美与造园者的爱好,智力,包含力,创造力并没有密切的联系。13. 园林中的韵律使园林空间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动势。14. 园林中一直有“石七分,草三分”的说法。15. 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自然拟人化而中国则是人化自然。四、简答题: 1、谈谈可以利用哪些因素创造园林美?2、古典园林中植物美是如何体现的?五、论述题: 1、园林美中植物美是如何具体体现?1. 试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3、园林美的表现要素有哪些?举其中的一个表现要素

9、详细说明。 4、论述园林美的特征。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业题(二)第二章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 1. 景 2. 园林中的景 3. 视点 4. 视距 5. 静态空间 6. 框景 7. 障景 8. 园林中的尺度9. 园林中的比例 10、闭合空间 11、开敞空间 二、填空题: 1、( )观赏有征服的自尊感,但也有居高自危的( )。 2、在园林风景展示序列中,通常分为( )、高潮、结束三个基本阶段。其中( )为主景。3、园林中的山体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居于全园的(),另一种是居于全园的( )。4、景物高度(H)与视距(D)的关系是( );景物宽度(W)与视距(D)的

10、关系是( )。5、园林规划设计时在确定思想主题的前提下,一般全园的主景常设在全园的( )和( )。6、园林的空间分隔类型有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有( )和( )。7、“景”的关键在于“境”。境又分为( )和( )。8、物镜又分( )和( )。9、( )属于平视观赏,多用在湖面、江河、海滨、草原以及能( )之地。10、对景在园林的空间组织中,是常用的造景手法,分为( )和( )。11、游人在游览时随着视点的上下变化而产生( )、( )、俯视的观赏形式。 12、游人在游览时随着视点的上下变化而产生( )、( )、俯视的观赏形式。13、在园林布局上,往往在( )上采用下面大,向上逐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

11、 )。14、园林的形式服从于( ),体现园林的特性,表达( )。15、( )的典型代表为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中国园林从商周开始,经历代的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院,都是以园林( )为源。16、自然式园林讲究“因高( )”、“就低( )”,追求因地制宜。17、自然式园林和规则式园林地形的剖面线分别为( )和( )。18、自然式园林中的水体是( )的空间,自成一景,水体轮廓为( )。19、园林中的主景,如雕塑、建筑等,最好能映入垂直视角( )和水平视角( )的范围内。1. 如果要看清景物的轮廓,距离就要缩短到( )( )米左右。21、动态观赏分( )、( )和乘车三种形式。22、一般情况下

12、,构成整体的要素越少,越容易达到( ),但难以突出( )。23、园林中常用( )和( )方向的对比,以丰富园林景物的形象。24、均衡分为( )均衡和( )均衡。25、园林的空间分隔与联系分为( )方向和( )向上两个方面。26、规则式园林强调人工美、( )、( )。27、规则式园林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 ),并大体依据其前后左右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多为( )。28、规则式园林的水体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 )和( )。29、( )、( )、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均属于规则式园林的水景的类型。30、规则式园林中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式、 ( )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它的曲

13、线部分有圆心,是一段( )。31、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规则式园林中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 )、( )为主。32、规则式园林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来( )和( )空间。33、在规则式园林中花卉布置常以( )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 )。34、规则是园林给人严整、( )、雄伟、开朗的景观效果。由于它过于严整,对人产生一种( )。35、( )的典型代表为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36、中国园林经历代的发展,不论是( ),还是私家宅院,都是以园林( )为源。37、混合式园林中一般结合( )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规划的需要安排( )的布局。38、在原地形条件较复杂,具有( )的丘

14、陵、山谷、洼地等,结合地形规划成( )。39、园林形式不论如何变化发展,它始终离不开“()”,脱离这一点,就背离了园林的( )。40、赏景点一般安排在主景物的( ),景物( ),不仅可以争取到好的采光、光照、背风,而且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41、园林中的主景,如雕塑、建筑等,最好能映入垂直视角( )和水平视角( )的范围内。42、视点越近,人与景物的( )也愈强,封闭感、压抑感也愈强,景物形成雄伟、高大、威严的气势,给人以( )的心理。43、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 );与平视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 )。44、空间闭合时人距景物愈近,闭合强度愈( );景物超过人的视平线愈高,

15、闭合的强度感也愈( )。45、统一与变化这一规律包括:整体与局部、( )、( )、重点与一般、节奏与韵律等。46、一般情况下,构成整体的要素越少,越容易达到( ),但难以突出( )。47、园林设计者应时刻记住任何艺术品的( ),都不能影响( )的艺术效果。48、体量的对比实际是( )的对比与谐调,并包括粗细与()的内在因素。49、在园林空间的构图中,柱形、条形物体和大面积的草地、( )、( )结合,往往具有线的方向特征,显示物体的方向个性。50、如果从( )空间进入( )空间,便有视线受阻,天地变小的压抑感。51、方形广场中布置圆形花坛属于( )对比,颐和园的佛香阁与周围的廊,廊的规格小,显得

16、佛香阁更高大,这是( )对比。52、色相之间的( )色,可以达到对比效果;色相( )的色彩可以达到谐调的效果。53、虚分存在于( )空间、疏透空间和过渡空间(如建筑外侧的廊)。( )空间起到变化多,丰富景观的作用。54、( )景和( )景是分景的两种方式。55、漏景除实墙上留出的( )外,还可以通过花墙、透露的隔扇,也可利用疏林的( )等取景。三、判断题: 1、规则式园林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来划分和组织空间。2、均衡与稳定是指园林布局的整体上下轻重的关系而言。 3、视觉的观赏要求,对高度的完整性要优于宽度的完整性。4、园林中常以明暗对比显示空间层次,增加开合对比效果。5、一般以水景为主

17、或多河、湖的园林,以乘车与步行游览相结合的方式。6、道路、水体、树林是虚分,建筑、山体、实墙是实分。1. 园林形式构图与其它艺术一样,遵循形式美的构图规律,其中均衡与稳定这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形式美构图中的具体体现。 2. 大型居住区、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四周绿地规划以规则式为宜。3.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绿地规划多以混合式为主。4. 空间序列的展示与园林形式密切联系。规则式园林空间,空间变化少,节奏较缓;自然式园林空间形式多样,变化大,节奏快。11、自然式园林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曲线,规则式园林地形的剖面线呈直线组合或自然曲线。 12、开敞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

18、的距离成正比;与平视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正比。13、俯视观赏有征服的自尊感,但也有居高自危的险境感。 14、互对的景物也必须有很严格的轴线。 15、花坛或花坛群的面积与广场面积的比例,一般情况,最大不要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最小也不小于六分之一的面积。16、疏林草地上布置乔木,其株距在810米以上,郁闭度30%60%。17、园林的规划形式,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抽象式。 18、园林中的山体安排主要是居于全园的重心。 19、在园林绿地中 “主景”是整个园林绿地的核心,是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20、重点一定是主体,但主体不一定是重点。21、如果要看清景物的轮廓,距离就要缩短到400米左右。

19、22、园林中的山体安排主要是居于全园的重心。 23、 “曲院风荷”和“南屏晚钟”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声的含蓄美。 24、 “九溪十八涧”的潺潺流水、“黄果树”瀑布的轰鸣,都是动态风景展示的自然美。 25、四周景物屏障遮挡的空间都叫闭合空间。 四、简答题: 1. 简述确定园林形式的依据。1. 园林中的景有哪些表现形式? 1. 举出园林中常用的造景方法。1. 在园林设计中是如何突出主景? 1. 如何体现园林的意境? 1. 简述空间序列的展示与园林形式之间的联系。五、论述题: 1. 园林形式构图中如何体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 结合实例谈谈园林形式构图中是如何运用对比与谐调的方法的?3. 论述分隔在

20、造景中的运用。4. 举例详述园林布局中有哪些借景的方法?5. 园林构图中如何体现节奏与韵律?分别举例说明 6. 论述规则式园林的基本特征。 7. 论述自然式园林的基本特征。8. 对景的作用是什么?其布局要点是什么? 9、园林布局中如何巧妙利用框景的手法?10、举例说明中国园林艺术中是如何创造意境的?第三章 园林中的地形和水景艺术一、名词解释: 1. 缓坡 2. 陡坡 3. 山地4. 堤5. 岛二、填空题: 1、园林水体的景观特点是( )、( )、扩大空间景观、水的意境。2、驳岸有( )、( )、混凝土岸等,分为自然式或规则式。3、平地是组织( )空间的有利条件,是游人集中、( )的地方,可进行

21、文体活动。4、平地要有( )以上的排水坡度。自然式园林中的平地面积较大时,可有( )起伏的缓坡。5、坡度为( ),是平地与( )的过渡,可进行一些活动。6、城市中的平地园林多以( )来创造山体。山地面积应低于总面积的( )。7、山地类型按功能分:( )、( )、可观赏。8、园林中山体的设置主要有位于全园的( )和位于全园的( )两种形式。9、山道要与( )相结合,使游人在行进中时露时隐,视线时放时收。在陡峭的山道处还须设置护栏或()。10、山道须()字形,回旋而上,或陡或缓富于韵律,并要适时适地设置( )和休息兼远眺静观的亭、台等建筑设施。11、水的形式有( )、( )、跌落的和喷涌的。12、

22、园林水体的表现形式中集中式分为( )和( )两种。13、在规则式园林中,分散的水景主要表现为( )、( )、迭水、壁泉等。14、水岸类型按坡度可分为( )、陡坡、( )、悬挑。15、水岸按规划形式可分为( )水岸和( )水岸。16、坡度在( )以上,一般是平地与( )的过渡,常以山石、植被装饰护坡。17、水平如镜的水面,给人以( )、( )、清澈的环境和情感。飞流直下的瀑布和翻滚的溪水又具有强烈的动势。18、就一般园林来讲,地形包括( )、( )凹地、斜坡及平地。19、溪涧是在自然环境中是由山间至山麓、集山上的( )或( )而成。20、岛的类型有山岛、( )、( )、礁。三、判断题:园林地形是

23、园林空间的构成基础。 1. 规则式水体,不论其表现何种水态,都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 地形处理应以改造为主,利用为辅;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节约工程开支;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3. 堆山是中国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4. 山水结合的园林,则水为实,山为虚。 5. 庭园中的靠壁山,则有山之壁为虚,无山之壁为实。 6. 园林水面的布局可分为集中或分散两种。 7. 规则式的水体包括对称式水体和不对称式水体两种类型。 8. 混合式水体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水体。 9. 地形是园林的灵魂,有扩大空间的作用。 10.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骨架。 11. 在园林中,

24、如果以水为主体,则应以散为主。 12. 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抽象山水园。 13. 水是园林的灵魂。 14. 山与山之间有宾有主、有支有脉是群山的起伏。 15. 水随山转,山因水而活。 16. 西方水景着重于自然的形状,以曲折水体为主,申联水渠、喷泉以及各种瀑布。 17. 园林中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着园林的布局和园林的风格。 18.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 19. 坡度为5-10 的地形,对于户外空间和地形使用功能来说比较理想。四、简答题: 1. 地形对园林有什么影响? 1. 地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1. 园林中改造地形要考虑哪些因素?1. 简述园林中的山地类型。1. 简述园林

25、中山体的位置。1. 简述园林水体的类型与名称。7、简述岛的景观作用。 五、论述题: 1. 试述园林地形设计中平地与坡地的设计要点。2、论述园林山地的设计要点。3、谈谈园林山地的构成及设计中注意事项。4、试述园林水体的景观特点。 5、结合实例谈谈园林水体有哪些表现形式。 6、结合实际谈谈水岸的处理方法。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业题(三)第四章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一、名词解释: 1. 植物造景 2. 模纹花坛 3. 花境 4. 孤植 5. 对植 6. 花丛花坛 7. 行列式栽植 8. 丛植 9. 园林中的草地 10、疏林草地 11、稀树草地 12、林带 二、填空题: 1、开朗草地多

26、位于( )、海滨或( )。2、根据草地与树木的组合情况,可将园林草地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稀树草地、( )、密林草地。3、植物造景要充分利用植物的( )、( )、姿、韵特色及时空变化规律创造美的境域。4、园林草地的设计要考虑草地踩踏与人流量的问题、( )、( )、艺术构图。5、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开放的草地、草坪,根据踩踏的情况及时( ),( ),以利恢复。6、花坛按表现主题不同可分为( )、( )、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草坪花坛。7、依据规划方式不同可将花坛分为( )、( )、花坛组群、带状花坛、连续花坛群。8、( )花坛是静态风景;( )、连续花坛群、连续花坛组群是连续风景。9、花坛的平

27、面布置中对比方面包括方向对比( )、( )、饱和度对比。10、( )、( )是花坛平面布局协调的两个方面。11、通常,花坛面积与广场的比例为:( )( )之间。12、花境依据植物材料不同可分为( )、耐寒多年生花卉花境、( )、一年生花卉花境、专类植物花境、混合花境。13、花境依据规划方式不同可分为单面观赏花境、( )、( )、对应演进的花境。14、乔灌木的种植类型可分为孤植、对植、( )、( )、群植、林带、风景林。15、树木的整形包括( )、( )、建筑形体的整形、中国自然剪形(盆景)。16、绿篱根据高度不同可分为( )、高篱、中篱、( )。17、根据形态修剪程度不同可将绿篱分为( )和(

28、 )。18、水边植物配植的艺术构图包括( )、( )、透景与借景。19、攀缘植物种植设计中选择的依据:( )、生态要求、()。20、攀援植物的垂直绿化方式:( )、( )、住宅垂直绿化 、土坡假山垂直绿化。21、根据观赏特点和使用树种不同,绿篱可分为常绿篱、( )、( )、落叶篱、蔓篱、编篱、果篱、刺篱等。22、水景园的管理采取措施包括( )、( )、池底及池岸的维修检查、植物冬季管理、控制植物过分蔓延。23、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 )、绿篱、( )、绿门、绿柱等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24、孤植树下不能配置( ),可设石块和( )。25、对植的目的是强调园林、建筑、广场的( ),对

29、植永远以( )的地位出现。三、判断题: 1、模纹花坛与花丛花坛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现的主题不同。 2、藤本不能自立,必须依附于其他物体上,亦称攀缘植物。 3、密林有单纯密林和混交密林之分,密林的林地内允许游人入内,道路的密度为5%-10%。4、园林植物配植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形式。 5、孤植树可以孤立存在。 6、孤植树主要表现植物的个体美,尤其以体形和色彩的美为最主要的因素。 8、对植只有对称种植。 9、一般乔木栽种距离距建筑墙面至少有7米的距离。10、列植可分为单行式、双行式和多行式。 11、树群可分为单纯树群和生态树(混交树)群两类。 12、林带主要用于屏障视线,分隔园林空间,防尘

30、、防风,作为背景及河流与道路两侧的配景。 13、绿篱按其形式分为规则式绿篱和抽象式绿篱。 14、绿篱按其观赏特性和功能分为常绿篱、落叶篱、彩叶篱、花篱、观果篱、刺篱、蔓篱、编篱等。 15、规则式整形绿篱一般选用生长迅速、分枝点低、结构紧密、不需要大量修剪或耐修剪的常绿灌木和乔木。 16、在40 到100 cm 高的空心台座中填土,在其中栽上观赏植物称为花台或称花钵。17、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主要入口内正对主路有一组雪松组成的树丛,它一方面是入园后的一个借景,同时也起障景作用。 18、在较小的水面里,水生植物可占1/5左右,大面积的水面,水生植物占的比例还可小些。 19、水生植物的配置也有孤植、丛植

31、、群植等多种形式。 20、花境是法国园林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四、简答题: 1. 在园林中根据用途草地和草坪分为几类? 1. 简述花坛的特征。 1. 花坛根据表现主题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 简述花丛花坛的特点及类型。1. 简述标题式花坛的特点及类型。1. 简述模纹花坛的特点及类型。1. 花坛根据规划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 在规则式园林中如何应用孤植树?1. 举例说明攀援植物配置方法。10、依据植物材料不同花境分为几类? 11、简述花池的设计原则。五、论述题: 1. 自然式园林中的孤植树的布局要点。 1. 模纹花坛与花丛花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 论述花境的特征。4、花坛平面布

32、置中如何运用对比原则。 5、依据规划方式不同花境分为哪些类型?详述其布置原则。6、园林规划设计中如何运用对植的方法栽植乔灌木?7、结合实例谈谈园林中绿篱、绿墙的作用。8、论述树群组合的原则。第五章 园林建筑、园路、广场、植物布局艺术一、名词解释: 1、园林道路 2、单面空廊3、复廊 4、水榭 5、雕塑小品 6、步石 7、舫 二、填空题: 1、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 )、( )、平地。2、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其( )、平面上的组合及( )。3、廊按横剖面形式分:( )、双面空廊、暖廊、( )、单支柱廊、双层廊。 4、花架按形式不同可分为( )、半边列柱半边墙垣式、( )、单柱式。5、按照使用功能,园

33、路可以分为( )、( )、散步小路和变态路。6、桥具有联系风景点、( )、( )及分割水体、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7、( )、( )、汀步是桥的三种造型。8、折线形平桥可不设栏杆,或单面设栏杆,必要时也可设( ),但一般应( ),造型不可复杂。 9、窄而浅的水面,如溪、涧、浅滩上架桥,多采用( )的形式解决游人交通与造景问题。当其较长时,还应考虑当两人相对而行,在水面中间有一个相互()的地方。 10、景门有( )、( )、洞门式及传统的牌坊式、垂花门市、屋宇式门。 11、景窗除具有采光和( )的作用外,在园林风景构图中可形成空间的( )和流动达到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变化多彩的意境。 12、( )

34、和( )是景窗的两种形式。13、花架从其工程量讲近于( ),只是无顶,主要是( )植物的棚架,所以归入小品。 14、雕塑的布局应与园林( )、地物、( )、空间开合等因素相结合。 15、栏杆在园林中有( )、( )、点景与装饰环境的作用。16、园灯的造型有:( )及其组合体、( )及其组合。17、宣传廊、宣传牌位置宜选在( )的地段以及游人聚集、休息、停留的场所。如园林绿地及各种小广场的( )、道路的两侧及对景处等地。18、园路具有( )、( )、组织空间构成景色、为园林中的水电工程打下基础等作用。19、( )、( )、休息岛、踏步、蹬道、礓礤均属于变态路。 20、园路要从( )和( )上分清

35、主次道路。 21、园林的( )决定道路系统的布局,园林( )和景观的多少也关系到道路布局形式。 22、园林道路的疏密和景区的( )、地形、( )有关。23、园林道路的起伏曲折由地形和景观空间的( )与( )功能等因素决定的。24、台阶又称( ),建筑入口、公共活动场所在设置台阶时要考虑( )。25、广场按其性质和功能分( )广场、( )广场、生产管理场地。26、广场是道路的( )和休止符。在园林中的景观序列节奏变化中,往往因广场的出现而具有( )。27、园林建筑既有使用功能,又是园林( )的重要组成内容,往往具有( )的作用。 28、园林建筑的( )与( )是园林整体构图的重点。 29、亭具有

36、歇息、( )和( )作用:30、小山建亭,宜建于( ),可与山体协调;大山建亭,宜建于( ),以山为背景,构图优美,有利于组织导游。 三、判断题: 1、园灯、栏杆、花架、廊、各种园林标志以及儿童游园中的玩具设施属于园林小品的内容。 2、园林中,既有使用功能,又可供观赏的景观建筑称之谓园林建筑。 3 、廊依结构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 4、榭是凭借风景而构成的。一般不在水边,在花旁。 5、园林建筑布局的主要原则,常采用使室内外相互渗透,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处理手法。 6、园路的坡度若超过5%时,须设踏步、筑台阶处理。7、园林建筑布局坚持“山水为主,建筑是从”、“做大为小的原则。 8、园林

37、建筑与水体布局,讲究建筑与水体相互依存,以满足人的亲水性心理需求。 9、寺观园林,规模宏大,园林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规模与尺度较大。 10、皇家园林建筑总体布局一般分为宫与苑两个部分,颐和园大体就是这种布局。 11、平地建亭常见于道路终点及交叉口、路畔树阴下、花坛群中与草坛上。 12、在园林的大空间和大园林中建廊,采用“占边”的形式,沿界墙及建筑物布局。13、桥具有联系风景点、引导游览路线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 14、大水面架桥,一般尺度较大,小水面架桥,又处于人流较少之环境时,桥的尺度要大。 15、窄而浅的水面,如溪、涧、浅滩上架桥,多采用“步石”的形式。四、简答题: 1. 简述传统形式园林

38、建筑的类型。1. 简述桥的类型及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1. 简述园林小品的类型。1. 简述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规划中的功能。1. 园路的类型及功能是什么?1. 景窗的主要形式及功能是什么?6、简述景墙的主要形式及功能。 7、简述园林道路系统中广场的作用及类型。8、广场按其性质和功能分为几类?简述其功能作用。9、简述园林总体布局原则。10、简述园林道路的疏密要求。五、论述题: 1、按使用功能园林建筑分为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1. 根据横剖面形式不同,廊分为哪些类型?举例说明每个类型的特点。1. 结合参观实习,说明在园林中园林建筑的布局要点。1. 结合实际说明园路的布局要点。5、你认为校园绿化的作用

39、有哪些?6、论述园林建筑布局要点。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业题(四)第六章 园林雕塑与假山艺术一、名词解释: 1. 台式雕塑 2. 碑式雕塑 3. 座式雕塑 4. 平式雕塑 5. 抱角 二、填空题: 1. 我国古代雕塑,基本上可以分为( )雕塑、石窟及庙宇的( )雕塑两大类。 2. 园林雕塑具有( ),( ),点缀、装饰、丰富游赏内容,充当实用的小型设施的作用。 3、依雕塑材料分为( )、( )、铜雕、木雕、铁铸、水泥雕塑以及冰雕雪塑等。 4、雕塑按在园林中的功能作用分为( )、( )、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五大类。 5、当观赏距离为雕塑高度的( )倍以上时,就能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