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_第1页
第四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_第2页
第四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_第3页
第四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_第4页
第四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Machining Surface Quality 4-1加工表面质量及其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 加工表面质量 儿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微观儿何形状误差:Ra表面轮廓算术平 均偏差;Rz微观不平十点高度) 波度(宏观儿何形状误差: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 纹理方向:刀纹方向(图4-2) 伤痕:砂眼、气孔、裂痕 力学物理性能:冷作硕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一. 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润滑液存留;接触面积大小) (-)对耐磨性的影响 1、粗糙度 磨损曲线(图*3) 最优表面粗糙度:载荷大,起始磨损量大,最优Ra大 (图44)载荷小,起始

2、磨损量小,最优Ra小 2、纹理(有效接触面积,润滑液的存留)(图42) 圆弧状,凹坑状 刀纹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3、冷作硬化 一般硬化程度大-耐磨性高 (二)表面质量对疲劳性的影响 1、粗糙度(交变载荷) Ra小-耐磨疲劳性好(凹谷应力集中) (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钢材料的強度极限) 2、力学物理性能 硬化一一提高疲劳强度 残余压应力一一提高疲劳强度 (三)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 1、粗糙度(大气中的气体与液体) Ra大耐腐蚀性差 2、力学物理性能 残余压应力-耐腐蚀性好 (四)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质量的影响 Rd大.间隙增大,过盈减小 4-2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一

3、. 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切削残留面积高度:刀尖圆弧半径;主偏角;副偏角及进给量 (塑变)(图46) 切削速度:塑性材料一一(图4-7积屑瘤)、底速宽刃精切;高速精 切 脆性材料(影响小)一一精加工前调质(均匀细密晶粒组织、 硬度) 二. 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一)儿何因素 1、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V砂轮增大Ra小 纵向进给量小-Ra小 V:件增大一 Ra大 2、砂轮粒度 磨粒粒度号大(磨粒细)R小 磨粒间距小Ra小 (二)物理因素对R的影响 热多一塑变增加-晶粒拉长、裂纹、堆积 1 磨削用量 V砂絵增大-塑变小Ra小 V匸件增大.塑变增大-Ra大 磨深增大塑变增大一-Ra大 2.

4、砂轮的选择 粒度大Ra小(4660号) 砂轮硬度-一硬度大,磨粒不易脱落,自锐性差,塑变大 砂轮组织一一磨粒、结合剂.气孔的比例 砂轮材料:氧化物(刚玉)-磨削钢类件 碳化物(碳化硅,碳化硼)-铸铁,硬质合金 高硬(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一一极小Ra 4-3影响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及改进措施 切削(力、热) 一.加工表层的冷作硬化 (一)概述 硬化:强化(塑变硕化);弱化(热) 硬化指标:显微硬度HV 硬化层深度h 硬化程度 N=(HVHVo)/HV()* 100% (二)影响切削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 1 切削用量 进给量大-硕化程度大 vw (力、热综合作用,热作用时间短)硬化程度大

5、 切深影响较小 2 刀具儿何形状的影响 切削刃钝圆半径大一一硬化程度大 前角20度 刀具磨损一一后刀面一一硬化 3 加工材料性能影响 塑性大-冷硬程度大 (三)影响磨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 1 工件材料性能影响 塑性好-硬化程度大 导热性好-弱化程度小 2 磨削用量的影响 磨深增加-硬化程度大 纵向进给增加-硬化程度大 V砂絵增大一弱化程度大 V匸件叭增大冷硕程度大(热作用时间短) 3 砂轮粒度影响 粒度大-冷硬程度小 三、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的变化 (一)机械加工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 磨淬火钢:未超相变温度:马氏体转变为索氏体或托氏体一一(回火烧伤) 超相变温度加急冷:表层一一二次淬火马氏体

6、(淬火烧伤) 内层-回火组织 超相变温度:退火组织(退火烧伤) (二)改善磨削烧伤的工艺途径 1 正确选择砂轮 硕度:硕度大,钝化不易脱落 结合剂:弹性结合剂 组织:孔隙浸石蜡 2 .选择磨削用量 磨深小-热少 横向进给量大-热少 V砂轮和V工件增加.-热少 3. 改善冷却条件 外冷(图4-16) 内冷(图4-17) 开槽砂轮(图4-18) 四. 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 塑变-比容增大,体积膨胀,受基体牵连产生残余应力 (二) 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 1、切削速度和被加工材料的影响 45钢:车刀正前角;所有切速。热因素-残余拉应力 18CrNjMoA: V

7、低速残余拉应力 V中速残余压应力 V高速残余拉应力 2、进给量的影响 增大进给量:塑变增加,产生的热多一-残余拉应力 3、车刀前角影响 负前角:残余压应力 正前角:残余拉应力 (三)影响磨削残余应力的因素 1磨削用量的影响 磨削深度:小一一塑变为主 残余压应力 大一一热影响为主残余拉应力 V砂轮:大热影响为主 残余拉应力 2、工件材料 强度高、导热性差、塑性低残余拉应力 (四)工件最终工序加工方法的选择 承受交变载荷:残余压应力 相对滑动体:残余拉应力 相对滚动:内层残余压应力 四、表面强化工艺 (冷态塑变,硕度增加,产生残余压力) (一)喷丸强化 (二)滚压强化 44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振

8、动:振痕(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移)一一表面质量,影响使用性能 工艺系统受动态变载荷一一刀具加剧磨损、崩刃 机床连接特性破坏 噪声一一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一.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强迫振动 强迫振动一一山于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振动 (影响精密加工质量、生产率的关键问题) (-)强迫振动产生的原因 机内振源一一机床旋转件的不平衡 机床传动机构的缺陷 往复运动部件的惯性力 切削过程中的冲击等 机外振源地基传给机床(隔振地基) (二)强迫振动的特征(频率特征、幅频相应特征) 频率特征 振动频率与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干扰力的整数倍 幅频影响特征 干扰力的幅值大,强迫振动幅值大。 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

9、 (A)如干扰力的频率远离工艺系统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振动幅值很小 (强迫振动响应将处于机床动态响应的衰减区) (B)如干扰力的频率接近工艺系统某一固有频率时,振动幅值明显增大 (C)如干扰力的频率与工艺系统某一固有频率相同,共振(阻尼小,振幅 十分大) 变动参数;工艺系统的结构: 干扰力的频率发生变化 工艺系统某阶固有频率发生变化:远离一一减小幅值 二. 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Self-Excited Vibration) (一)概述 定义(自激振动;颤振) 山系统内部激发反馈产生的周期性振动 1-1激振动系统: 动态切削力-(硬度不均,余量不均)交变切削力F (t) 自激振动特征 a)无外

10、力干扰 b)自激振动频率接近与系统固有频率 C)自激振动不因阻尼而衰减 (二)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工艺系统存在自激振动的条件) 1 自激振动实例(单自由度机械加工振动模型)图427 刀架振出:切削力对振动系统作功,振动系统则从切削过程中吸收一部分 能量(W械出二W12345),储存在系统中 刀架的振入: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振动系统对切削过程作功,振动系 统消耗能w推入二W5462I 当W踰W朴时,切削力Fy对振动系统作功大于振动系统对切削过程作 功,加工系统有持续的自激振动产生,加工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W振出=W悔入+W蚀9加丄系统有稳幅自激振动产生 WmW槪入+W刪1 ,加工统系将出现振幅

11、递增的自激振 动 W诙Wq+W伽,加工系统将岀现振幅递减的自激振动 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在位移点Yi点):图429 F聚出yi F按入vi (三)自激振滋的激振机理 1、再生原理 再生型颤振-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引起的自激振动 再生型颤振产生的条件一一本次切削振纹与前次振纹的同步程度(相位 差) 2、振型耦合原理(多自由度系统) 例如:一个二自由度振动系统,如因偶然干扰使刀架系统产生角频率为 3的振动,刀架将沿两X- X2两刚度主轴同时振动 运动方程:y=Ay sin 31 z=Az sin( 31+ ) 式中Ayy向振幅 Azz向振幅 -z向相对于y向在主振频率3上的相位差。不同,刀尖振动轨

12、迹 不同 如果:是某值时,刀尖振动轨迹为沿椭圆曲线顺时针方向 刀具:振入运动A-C-B,切削厚度较薄切削力小 振出运动B-D-A,切削厚度较大,切削力大 W刑W齐入 振动系统在各主振模态间互相耦合,互相关联而产生的自激振动,称振 型耦合型颤振 3、负摩擦原理(摩擦型颤振) 负摩擦特性:V切增加 Fy降低 存在负摩擦特性产生的自激振动,称为负摩擦型颤振 4、切削力滞后原理(滞后型颤振) 加工系统存在惯性与阻尼-切削力滞后主振运动 在振入时:切削厚度小于名义切削厚度 F按入CF瞅 在振出时:切削厚度总大于名义切削厚度F跡F F扳QF槪入自激振动产生 三、机械加工振动的诊断技术 判定振动类型 用频谱

13、分析技术诊断强迫振动,查找干扰力源 自激振动类别诊断参数反映振动本质 诊断参数测量的可能性 四、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 (-)消除或减弱产生强迫振动的条件 1、减少机内外干扰力的幅值 高速旋转件平衡 提高传动装置的稳定性 动力源与机体分离 2、适当调整振源的频率 选转速:让引起强迫振动的振源频率f,远离机床加工系统薄弱模态 的固有频率fn 般 0.25 (二) 1、 2、 3、 减小刀具后角 4、采用变速切削方法加工 抑制再生型颤振 (三)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稳定性 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增大工艺系统阻尼 零部件材料的内阻尼一铸铁阻尼大 结合面摩擦阻尼一增大摩擦力 附加阻尼(图4-47) 采用各种消振减振装置: 动力减振器(图4-48) (三) 1、 2、 1、 3、采取隔振措施 主动隔振一阻止振源外传 被动隔振一防止振源通过地基传入机床 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