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地域文化_第1页
博物馆与地域文化_第2页
博物馆与地域文化_第3页
博物馆与地域文化_第4页
博物馆与地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博物馆与地域文化兼谈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发展方向陈冬青 摘要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全国各地市、县(区)大部分都成立了博物馆,这些地方博物馆是承载、保存并传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理想载体,融入地域文化也将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充实和提升,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应抓住各地挖掘和发展特色地域文化之机,各项工作融入地域文化的内涵,形成一个集中、独特的文化亮点和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博物馆建筑和环境,才能有利于发展。关键词 地域文化 中小型地方博物馆 随着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不断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其中挖掘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项重要内容。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

2、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中就明确提出“形成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岭南民间文化品牌”,其他许多省份也有类似的提法和要求。在这些地域文化的打造活动中,各地的博物馆要承担起什么任务,博物馆文化又能通过打造这些特色地域文化取得什么样的发展,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博物馆是承载、保存并传播地域文化的理想载体 (一)博物馆的收藏是打造特色地域文化的物质基础打造一个文化品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至关重要,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建立在对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表现物、承载物的收藏基础上,没有收藏就缺少了物质基础,遑论保护、研究与传播,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博物馆是收藏“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机

3、构,“博物馆最广泛、最全面地保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把它永久的流传给后人,这是任何别的机构所不能完全代替的一项社会任务”。1 博物馆的收藏是根据自己的性质和任务进行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一个发展新高潮,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一批地县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通常是地志类综合性博物馆,也就是说,它们是搜集、保管和研究当地文化遗存和自然标本的机构。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口庞大,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各地都形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文化或文化特征,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中传播发展,在这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和物质载体都将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最明显

4、如打造名人文化,名人文化起源于对本地杰出历史人物的崇拜和纪念,这个杰出人物及其家族、同事的活动一定会留下许多文物或文化遗迹。而且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传播过程中也会留下许多相关的遗物,就算某些民神信仰、宗教都有其物质的载体或表现。所有这些物质的东西都是研究、传播、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证,都是博物馆所要收藏的对象。我们常说“文化是根”,那么文化的根又在哪儿?文化的根便在博物馆的藏品里。博物馆就是一部地方的实物大辞典,一部立体的地方百科全书,倘若博物馆收藏工作做得好,任何特色地域文化都将能在博物馆找到她们的根。(2) 博物馆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挖掘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科学本质博物馆的研究有两方面,一是

5、对藏品的研究,一是对历史环境的研究。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固有的任务,博物馆通过对所收集的藏品进行科学的研究,弃其糟粕,扬其精华,去其虚伪,存其真实,掩其芜杂,揭其规律,科学地、历史地表现其所承载的文化的本质。地方博物馆所收集的各种文物藏品,必须经过科学的研究整合,才能揭示其作为某种文化的遗存物、见证物、表现物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才能成为文化的物证,才能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博物馆研究的另一方面是对当地的历史环境进行考古性质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展开综合研究,揭示当地的人文、历史环境和古迹保存现状,这有助于揭示文化传播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地域文化的宣传弘扬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摄影、书

6、画展览,文艺创作和表演,各种大赛、征文等活动进行,但是中心任务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揭示该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和科学本质并迅速传播其文化精义,这绝不是无中生有和想当然、随心所欲能达致的。博物馆的介入,站在历史和考古的角度,通过有效的收藏、保护,通过科学的研究整合,还其历史的真面貌,传播于当时,传承于后世,这是地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的首要的路径。(3) 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地域文化展示和传播的理想渠道各地深入发掘和打造本地特色地域文化,其目标和任务,相当程度是要发挥其文化力的影响,“发挥其校正功能”,“重建社会价值体系,重建精神家园,重塑社会信仰,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这就需要广泛、深入

7、、迅速的传播,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担负这个任务的理想载体和形式。博物馆不但是文化遗物的收藏和研究机构,也是宣传教育机构,教育是博物馆十分重要的一项社会职能,而博物馆教育主要通过一系列陈列展览来实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不同于一般的美术作品展或商品、工艺品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建立在对所征集的历史文物或特定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向社会和群众展示和传播相关的知识、信息、思想、美感和精神等,达到教育和影响人的目的。陈列展览的作用与打造特色地域文化的目的和任务本身就是一致的,而且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创造了文化遗产向历史文化资源转化的条件,只要人们通过参观博物馆陈列展览而获得了知识、信息或其他有意义的体验,博物馆

8、收藏的文化遗产便成了能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便要把这些文化遗物转化成可供利用的历史资源。文化遗物倘若尘封在仓库或任由其自然的存在,都将是死物,要发挥其文化价值就必须让群众认识、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博物馆进行收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举办陈列展览就是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总而言之,博物馆善于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线索对地域文化的相关遗产进行探寻和收藏,并结合历史和历史环境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而后就研究所得举办陈列展览,进行科学的展示和传播,这是博物馆在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二、博物馆文化必须融入地域文化才能更好的发展、充实和提升博物馆工作必须融入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才能

9、有生命力,才得以发展充实和提升,这是博物馆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这里就一些研究文章提到的“藏品文化”、“陈列展示文化”和“环境文化”3三方面作些探讨。(1) 融入地域文化是丰富和充实博物馆藏品文化的有效渠道所谓藏品文化就是以博物馆藏品为主要表现的文化形式,藏品文化是博物馆文化的第一要义,是博物馆文化的基础,“藏品的匮乏与丰富,其个性特征的彰显程度,直接影响着博物馆文化的外在形态”4所以博物馆文化要发展首先就要发展藏品文化,介入并加强对特色地域文化遗存物、表现物的征集,不但是博物馆固有的任务,也是博物馆藏品文化发展的有效渠道。一来丰富了藏品的来源,二来凸显藏品个性特征,形成独具特色和内涵

10、的藏品结构。习惯上,许多地方的博物馆仍然只重视对历史文物、传统意义的精品文物的收藏,这是造成千馆一面、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在各地纷纷擦亮和打造本地特色文化的形势下,我们应当摒弃一些旧观念,不应忽视对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物的征集。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或因本地文物资源不丰富、文物质量不高,或因经费所限不能征集到好的精品文物,那就更应重视对特色地域文化遗物的征集、保护和利用,包括在研究、传播过程的一切物质的东西,由于其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来保存和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大量信息,都要成为博物馆收集研究的对象,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二)提升博物馆陈列展示文化必须融入地域文化的内涵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础最有特色

11、的产品,这也是一种文化。就发展博物馆文化来说,地域性是博物馆陈列展示文化的重要内容或说是重要特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注重借助博物馆这一形式来展现本民族的独特个性、优良品质,因此博物馆往往成为民族精神的展示窗口和载体,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5,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博物馆也应成为展示各具特色和内涵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窗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乡史乡情教育窗口。而且地域文化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是不可割裂的,中华文化的同一性正是由丰富的地域性构成,所以做好地域文化的传承是博物馆不可忽视的任务。还有一个陈列展示文化的效果问题。要想达到陈列展示的最佳效果,除了要对形式手段进行更新之外,还必须寻求

12、一个好的“卖点”,即要有吸引力的陈列展览,地域文化的介入就是一个好办法。地域文化最大的卖点就是在别处看不到,或即使看到了也是不全面的、不够精彩的。对于文物资源和展示条件等各方面都无法与中心大馆相比的地县级博物馆来说,要充分发挥陈列展示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特色地域文化的宣传展示。(3) 博物馆环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切合是增强博物馆生存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一个博物馆的环境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同于图书馆、文化馆或别的文化机构。协调的环境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帮助观众领悟陈展的内涵,不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降低观众的欣赏情趣,这里所体现的就是博物馆环境文化。从小处说这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功

13、能设施、陈展氛围塑造和周边环境营造,从大处说还包括当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组合、文化传统等。理想的博物馆环境文化就是追求狭义的环境与广义的环境的统一,也就是要与地域文化相切合。环境文化的塑造很大程度在于选址,合理的选址是营造博物馆理想环境的前提。可惜这种认识并没有得到一些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认同,许多“没有话语权”的中小地方博物馆,要么没有完善的馆址,要么建于荒僻的郊野,要么就是狭窄拥挤的闹市里一座占地仅几百平米的小楼,根本没有环境文化可言。当然由于文物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在建设中也不可能或不适宜建设一些大型而豪华的硬件设施,这就更需要营造合理环境。有人提出县区博物馆建

14、设最好依托文物保护单位6,笔者也认为这正是博物馆环境文化与地域文化相切合的最佳方式,也是增强博物馆生存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博物馆馆要生存、要发展靠的是观众,而理想的环境是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好像西安兵马俑之于秦文化,山东曲阜孔庙之于孔文化,一地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或其他文物往往也是相关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或具体承载物,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博物馆倘能选址在此,不光有利于周边环境风貌的协调,充实内容,突出特色,吸引观众,真正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事业中的职能和作用,而且减少投资,避免浪费,对文物的保护也更为有利,实乃一举数得的建馆模式。结语关于博物馆地域特色,早有不少研究文章提出,现在适值各地纷纷打

15、造特色地域文化之际,对于不少中小博物馆来说是个机遇。目前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地区业内人士已经提出了“五个一流”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一流的馆舍、一流的藏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陈列、一流的管理,并以上海博物馆为例作了说明。7可是由于来自社会、政府以及自身的各方面不利因素,许多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尤其是县一级,始终发展缓慢而艰难,应该指出的是很多中小型博物馆是达不到“五个一流”这样的水平的,或至少在一定时期内达不到,如何摆脱困境求得生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要“从面临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和采取新措施”,这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提出的要求,中小型地方博物馆的发展必

16、须正视现实、正视困难,踏踏实实的做好与地域文化相切合的“文章”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方向。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提出“博物馆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文物资源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统筹兼顾,优化配置。鼓励有限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博物馆。”8明显确定了今后博物馆发展的特色性、专题性和地域性的要求。现有中小型地方博物馆也应紧紧抓住各地构建和谐社会和特色文化之机,自觉融入地域文化之中,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藏品结构和展示内容,同时努力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呼吁、争取,重视和做好博物馆环境建设工作,只有形成一个集中、独特的文化亮点

17、和体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博物馆建筑和环境,才能有利于自身品牌的形成,从而争得一席之地。注释: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第一编第四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周镇宏着力打造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南方日报,2006/04/18。3、2003年中国文物报提出博物馆文化的命题进行讨论,部分研究文章提出了这三种博物馆文化的表现形式。4、杨志刚一个饶有深意的命题,资料来自网络。5、同上。6、康薇文物保护单位和区县博物馆,中国文物报,2003年2月21日。7、孙霄论博物馆精品与精品博物馆,深圳文博论丛2003,中华书局出版。8、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 智联招聘- 欢迎下载资料,下面是附带送个人简

18、历资料用不了的话可以自己编辑删除,谢谢!蒋rong超男 | 已婚 | 1988 年9月生 | 户口:湖南永州 | 现居住于广东深圳-宝安区3年工作经验 | 团员 | 身份证:广东省gz市宝安区51810118613345324(手机)e-mail: 314855817求职意向工作性质: 全职期望职业: 销售业务、销售管理、市场期望行业: 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教育/培训/院校、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工作地区: 深圳期望月薪: 4001-6000元/月目前状况: 我目前处于离职状态,可立即上岗职业目标喜欢营销管理类工作,喜欢有挑战的工作,大学四年一直在挑战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一直在做营销的兼职,坚信“也精于勤而荒于嬉”一直严于律己,在各方面都要从严要求自己。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只有自己不敢做的,没有做不成的,做销售10分靠天,九分靠人做,市场是人做出来的。 工作经历2013/01 - 2014/04 电脑专卖店 | | 市场主管 行业类别:计算机硬件 | 企业性质:民营 | 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