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林火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林火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林火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4页
林火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火复习资料1.森林火灾: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达到一定的面积,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地起火。2.森林防火:指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和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一系列的行政和群众性的工作和措施。这个工作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森林火灾的预防,二是森林火灾的扑救。与森林消防是同义词。3.火灾级别:(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

2、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森林火情:当林火发生后,火灾情况不详时。受害森林面积=森林过火面积。总过火面积=火场面积=森林过火面积+其它林地和草地的过火面积。4.火灾属性:森林火灾既属于自然灾害又属于人为灾害5.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发生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森林火灾, 又称“5.6”大火。“5.6”大火死亡213人,烧伤226人; 火场面积133万ha,其中过火林地面积114万ha; 6.世界森林火

3、灾对策:北欧控制森林火灾的对策 北欧的森林以人工林为主,经营年代长,经营水平高。对森林火灾的防治主要采取“绿色防火工程”和地面道路工程措施。 北美控制森林火灾的对策澳大利亚控制森林火灾的对策7.绿色防火工程:又叫“生物防火工程”、“营林防火工程”。(Biological Fire-prevention)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上的差异,结合林业生产措施;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引种,营造防火林带等措施,减少林内易燃可燃物的积累,调节林分组成和结构,改变火环境,降低森林的燃烧性,增强林分的抗火性和阻火能力,减少林火的发生和阻隔或抑制林火的蔓延。8.绿色

4、防火工程特点:(1)有效性(2)持久性:利用树木及其组成的林分自身难燃性防治火灾,一旦具有防火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时间就能持续很长。(3)经济性: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抗火、耐火植物,在防火基础上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意义:“绿色防火”措施能调节森林结构,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总之,绿色防火是有效、持久的防火措施,是现代森林防火的发展方向。9.绿色防火工程内容:1、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荒山荒地的及时造林更新。 2、对林中空地、疏林地及易燃林分等,要及时引进抗火、耐火树种、灌木。 3、调整林分结构,营造针阔混交林、降低森林燃烧性。 4、易燃的针叶林内营造绿色防火林带;建立结

5、构合理的林农间作体系。10.北美控制森林火灾的对策:北美的森林有两大特点:一是原始林面积大,二是雷击火多。北美控制森林火灾的对策主要采取空中优势,进行航空巡逻和航空灭火;利用卫星红外线探测和远程雷电探测等手段,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此外,通讯畅通无阻,林区交通发达,林火预报技术先进,配有地面和空中快速扑火队伍,扑灭森林火灾十分迅速。11.黑色防火工程:黑色防火又叫以火防火,是指人们为了减少可燃物的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等,而进行的计划烧除。因为火烧后的地段呈黑色,且具有防火功能,故形象地称为黑色防火。黑色防火的内容有:火烧防火线、火烧沟塘草甸、火烧采伐迹地、林内计划烧除。我国目前黑色防火存在

6、的问题:缺乏认识(怕跑火而持怀疑态度)、缺乏科学性、缺乏管理、缺乏相关人才。12. 燃烧: 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可燃物与氧化合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一定温度13.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14.引燃点:即常规所讲的着火点,指可燃物火源升高温度引起燃烧移开火源,燃烧还能继续进行。15. 森林燃烧:森林燃烧是森林植物体强烈氧化放热发光的反应,是自然界燃烧现象的一种。森林燃烧的条件:森林燃烧的条件是森林可燃物、火源和气象条件;主要过程:热量传播 1、热传导 ;2 热对流 ;3 热辐射 森林燃烧过程 预热阶段 ;炭化阶段-是燃烧前的化学过程(热分

7、解过程); 燃烧阶段:链式反应热光化学反应16. 森林燃烧环是指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可燃物类型、火环境、火源条件相同,火行为基本相似的可燃复合体,是林火管理(森林防火)的基本单位。森林燃烧环的4各部分:可燃物类型: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火环境: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包括森林火灾季节、气象条件、地形因子、土壤类型、林内小气候等火源: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包括火源的种类、频率、时间和地理分布等。火行为: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指标,包括着火难易程度、释放能量大小、火蔓延方向和速度、火强度、火持续时间、火烈度和火灾种类以及高强度火的火行为特点等。在扑救森林火灾时,掌握了火行为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

8、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展,直至使其全部熄灭。 森林燃烧环诸因子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抑制,但不可代替。17.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质及其起决定作用的性质:可燃物的燃烧性质是由可燃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决定的。物理性质有:可燃物的结构、含水率、发热量等;化学性质有:油脂含量、可燃气体含量、灰分含量等。起决定作用的性质是:油脂含量、灰分含量。18.相对含水率(%)=(湿重干重)湿重10019.绝对含水率(%)=(湿重干重)干重10020.平衡含水率:是可燃物吸收大气中水分的速度与蒸发到大气中水分的速度相等时的可燃物含水率。21. 可燃物负荷量:是指单位面积上可燃物的绝干重量,单位是kg/

9、m2、t/ha。有效可燃物负荷量:特定天气条件下,可望燃烧的可燃物的重量。22. 潜在可燃物负荷量:最强烈的烈火中可能烧掉的可燃物的重量。23.森林燃烧性:是指在有利于森林燃烧的条件下,森林被引燃着火的难易程度以及着火后所表现出的燃烧状态(火种类)和燃烧速度(火强度)的综合。24.可燃物类型:是占据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燃烧性的可燃物复合体。25.火周期:26.火源定义:来自于森林外界,能够为林火发生提供最低能源的现象和行为,我们统称为火源。27.火源分类:(1)天然火源;(2) 人为火源 : 生产性用火 、生活用火 、其它火源。28.我国天然火源种类:雷击、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滚石火

10、花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29.人为火源:是人为地能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行为,主要来自于人类对火的应用,是引起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火源。30. 森林火源的管理技术1)技术性工作A火源统计分析:(各地火源种类和发生时间不尽相同)包括火源种类、时间和地理分布规律B绘制火源分布图 方法:将被保护区内的地域图按纬度20分,经度30分,或自定义公理网划分成网格,作为底图;收集被保护区的历史火灾资料;将火灾事例资料按起火地点点,对照网格编号、归类,把属于同一网格的事例装入档案袋,并编号;计算每个网格的森林火灾发生率,森林火灾发生率=年均火灾次数/网格面积确定划级标准,一般分五级,确定每个网格等级

11、,并计算每个等级所占面积和次数及它们的百分率;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画图。2)行政管理工作:(1)认清特点火源增加、旅游野炊.(2)落实责任签订责任状、防火公约、树立责任标牌等形式,把火源管理落实到人头、林地,加强责任心、严格检查、杜绝火种上山;(3)抓住重点 :重点时期-防火戒严期节假日 -重点部位 -重点被管的人 (4)齐抓共管森林火源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齐抓 共管、群防群治。 31. 森林防火期:是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而规定的实施森林防火措施、禁止野外用火的期限。森林戒严期:在森林防火期内,根据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出现的规律

12、而划定的杜绝一切野外用火的期限32.火险天气:当可燃物含水量(FMC)低于熄灭含水率(MOE)时的天气条件我们称火险天气。 火灾气候:由于纬度的不同和据海岸远近造成的地区性的水热分布差异,形成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气候条件,使各地区的火灾发生次数和火灾面积也不同。33.风速是最危险火险因子的原因:风能加快可燃物水分的蒸发,使其快速干燥而易燃;能不断补充氧气,增加助燃条件,加速燃烧过程;能改变热对流,增加热平流,加快了林火向前蔓延的速度。所以,风是森林火灾发生的最主要因子。总之,风速越大,火灾次数越多,火烧面积越大。特别在连旱、高温的天气条件下,风是决定发生森林火灾多少和大小的重要因子。34.火行为:

13、是指森林可燃物被点燃后,火在蔓延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和特征。火行为的瞬时指标:蔓延速度、火强度、火焰高(长)度、火烧持续时间影响火行为的因素:、大风、天气条件、地形、可燃物类型35.高能量火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飞火(spotting, spot fire):飞火不由上升气流将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带到空中后飘撒到其它地区的一种火源。强大的对流柱是形成飞火的必要条件.飞火飘移的距离可达十几千米或更远。 火旋风(flame while):火旋风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立轴式,另一种为水平轴式。按其产生条件分为静止型火旋风和动态型火旋风。一般把完全由自然对流产生的火旋风称为静止型火旋风。把由强迫对流产生的

14、火旋风称为动态型火旋风,因为森林火灾多为强迫性对流,所以为动态型火旋风。火爆(blowup):火爆是一种爆炸式的燃烧,有爆炸的声音和四散的火花。火爆可分两种情况:一是火灾由可燃物较少的地区蔓延到可燃物多的地区,可燃物突然增多形成火爆;一是由两个火头相遇而形成。 高温热气流:高温热气流是由大量可燃物猛烈燃烧瞬时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加热地面空气,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其温度可达300-800。局部温度可达800以上,其速度可达20-50Km/h。 5.对流柱:对流烟柱是由于森林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垂直向上运动形成的。对流柱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燃烧产生的能量和天气状况。 对流烟柱的发展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在不

15、稳定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形成对流烟柱;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山区容易形成逆温层,不容易形成对流烟柱。6.跳跃式火焰36.林火的种类:20世纪初,苏联特卡钦科划分为四类: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和树干火。50年代,苏联聂斯切洛夫又细分为六类:急进树冠火、稳进树冠火、急进地表火、稳进地表火、腐殖质火和泥炭火。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也采用这种划分方法。37.我国的森林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38.我国的森林防火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四网两化建议”。 四网:观察了望网、预测预报网、通信网、阻隔网 两化:扑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机械化 (扑火方法科学化)39.林火预报:是根据天气条件、可燃物状况、火源条件、地

16、形等的变化规律,对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及森林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和预报的技术措施。40.根据输出的预报结果可划分为三个类型: 火险天气预报火发生预报火行为预报根据林火预报的时效可划分三个类型: 森林火灾的短期预报。时效在12天内。 森林火灾的中期预报。时效以候、旬和月计算的。 森林火灾的长期预报。时效是以季度和年度进行计算的。41. 林火预报因子分类稳定因子 气候区 地形 土壤半稳定因子 火源 林火管理水平 可燃物特征变化因子 可燃物含水率 风向和风速温度 相对湿度降水连旱天数 雷电活动 气压云量42. 综合指标法 式中:综合指标d空气中水汽饱和差 t空气温度 n降雨后的连旱天数当降雨量:2-5mm

17、时,取消以前积累的综合指标; 降雨量:=5mm时,取消以前积累的综合指标,并将雨后5天的综合指标减去1/4倍。缺点:t=0时,无法计算;没有考虑森林本身;没有考虑风、雾等特殊天气。优点:简单风速补正综合指标法D蔓延指标 b风速补正系数 如:5级风b=2.125;4级风b=1.525;3级风b=1.000;2级风b=0.590;1级风b=0.3343:实效湿度法 是日本都市火灾预报法。实效湿度(1-a)*(a0h0+a1h1+a2h2+a3h3+.+anhn) 式中: h0当日平均相对湿度 h1前第1天平均相对湿度 h2前第2天平均相对湿度 h3前第3天平均相对湿度 hn前第n天平均相对湿度 a

18、系数0.5原理:空气湿度与木材湿度有关,木材湿度又与火险性有关;而空气的湿度对木材湿度的影响,前一天只有当天的一半。44:林火监测(Forest fire detection):是借助一定的设施、仪器,及时发现火情,准确探测起火地点、火的大小、动向的措施。林火监测措施按空间层次划分为:地面巡护、了望台探测、空中飞机巡护、空间卫星监测。45. 林火定位:了望台的火灾定位使用火灾定位仪和了望台全景照片(单台定位)或交叉法(多台定位)。详细参考书210页.46用于林火探测的卫星类型是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47. 群众防火有两方面的含意:宣传和发动群众,自觉遵守我国的防火法令,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19、依靠群众,严格控制火源。48. 森林防火宣传的方式:在防火期内,开展宣传月、宣传周、无事故竞赛、森林防火资讯咨询等。举办森林防火运动会,模拟森林火灾的扑救开展护林防火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印发典型案例材料 建立永久标志利用现代化手段,在电视台、电台进行宣传活动49.依法治火:森林法 森林防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草原防火条例)50.森林火灾的扑救原则:打早、打小、打了 为实现此扑火原则,我们应做到“三早”、“两快”、“一做到”。 “三早”: 早准备 早发现 早上人“两快”: 领导上组织扑火要快 扑灭林火要快 “一做到”:对大火应做到在低火险时段结束前扑灭。51.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

20、“ 52.详细论述森林灭火的策略和方法及工具: 森林灭火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攻击法和间接攻击法。 直接攻击法是在那些可燃物数量较小(小于1千克/平方米)蔓延速度不快(每分钟低于2米), 火焰高度低于1.2米的火线进行直接灭火,可直接扑打,可在火缘(0.6米)开隔离带等方法灭 火。一般是扑火尾,火翼时采用这种策略。间接攻击法是当不可能采用直接攻击法时运用的一种策略。利用自然屏障或沿着理想的地形 ,或在可燃物稀少的地带开设防火线,然后实施以火攻火。这种方法要尽可能地靠近火线, 以免造成较大的人为损失。但太靠近火线,又可能被火突破防线,浪费人力物力,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还有一种平行攻击法,即距火

21、线1.5米至15米距离开设防火线,然后实施以火攻火。平行攻击法,实质也是一种间接攻击策略森林灭火具体方法:人工扑打法;隔离灭火法;以土灭火法;以水灭火法; 风力灭火法;以火灭火法;化学灭火法;爆破和爆炸灭火法;航空灭火法(包括航 空喷洒灭火、跳伞灭火,机降灭火,索降灭火等);人工催化降水灭火等。一、直接灭火主要用于扑救低强度的地表火。扑打法: “轻举重压、一打一拖,以免火星四溅、助燃;对于上山火,不得迎着火头扑打”使用的工具:一号工具(湿麻袋绑在木棍上、树枝条、扫帚) 二号工具(塑料拖把: 2号工具的橡皮条宽1 cm左右,长3040cm,由911条组成,棍棒扑火一头,应经过阻燃处理,在磷酸铵或

22、硫酸铵 溶液中浸泡过。 )扑火时要斜站火线,用力往里抽,要避免直上直下,要一打一压一拖,每分钟打20次左右为宜,最好两人轮流打一个火点。(二)土灭火法: 适用于枯枝落叶厚的沙壤;主要的工具有:手工工具和喷土枪、推土机喷土枪开沟能力:1.82km/h 掷土距离:4m 一次开沟深:7cm宽:23cm 自身重:22kg(三)水灭火法:火场附近必须有水源! 用水灭火的原理:、冷却作用、稀释氧作用、机械灭火作用(冲走fuel)用水灭火的机具:胶囊水枪灭火器、手抬机动泵、森林消防车(四)风力灭火法: 不能用于扑救树冠火、地下火、暗火及高强度地表火。原理:吹走燃烧的热量,稀释可燃性气体 二、间接灭火(一)爆

23、炸灭火法:适用于偏远的林区 工具:手投干粉灭火弹,灭火炮(二)隔离带阻火法:隔离带有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防火林带、公路、河流等。工具:手工工具、油锯、机引单刀割草机、拖拉机开设防火线的方法:人工开设防火线;爆破生土带; 施用灭火剂打隔离带(地表火10m;树冠火3050m)(三)以火灭火法:是在扑火现场用人工点火的方法扑灭林火的技术。以火灭火是扑救高强度地表火和树冠火的有效灭火方法。应用此法灭火,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如要掌握林火行为的特点和天气条件;准确估测火烧区的可燃物负荷量(即单位面积上可燃物的干重,单位是kg/m2或吨ha);点火时间的选择;要有熟练的点火技术及有效的合作。以火灭火法

24、 :以火灭火方法有两种: 火烧法:是以小路、小溪等防火障碍物作为控制线,逆风点火,在火到达之前,加宽控制线而阻止林火蔓延的灭火措施。该法一般用于高强度地表火的火头和火翼。具体方法有梯形火烧法、超前火烧法和梳形火烧法。迎面火法:是指利用控制线和有利地形,顺风点火阻止高强度火头的灭火方法。一般用于扑灭形成强大对流柱的树冠火。由于此法要在风向逆转时点火,距火头较近,技术难度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践证明,迎面火的速度与火头蔓延速度的比值是1:41:6,那么点迎面火与火头的距离(L)为: L=L0+Ln Ln为火头蔓延距离;L0=3火墙厚度 ;L0为隔离带宽度 L=L0+6L0=37火墙厚度=21火

25、墙厚度 这两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扑火方法灵活运用。以火攻火是森林灭火的特殊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说不懂以火攻火的方法,也就是基 本上不懂森林灭火方法。以火攻火可以分为迎面火法和火烧法;有依托以火攻火和无依托的 火攻火。根据火灾蔓延速度确定以火攻火的距离。反向烧出的宽度要求有火线宽的3倍。为 防止产生火爆,可采用梯形或梳形火烧法。点火工具最简单的是滴油式点火器,应用汽油和柴 油的11的混合油。56.化学灭火:化学灭火是使用化学灭火药剂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直接灭火或阻滞林火蔓延发展的扑救森林火灾的措施。 特点:灭火快、效果好、复燃率小 减少了扑火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和损失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26、尤为适用57.化学药品的配制:主剂 无机盐类:磷酸铵类、硫酸铵类、硼酸盐等。助剂 增强剂,如溴化铵等湿润剂 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很快渗透到可燃物中去,如洗衣粉等皂类。增稠剂 增加化学药剂的粘度,使阻火剂均匀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常用的增稠剂有皂土、活性白土、果胶、豆胶、藻朊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防腐蚀剂 可降低灭火剂对灭火机具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如碘化物、氨基多元羧酸及其盐类、重铬酸钾等防腐败剂 防止化学灭火剂受细菌侵袭而腐败变质。着色剂 使喷洒的药剂易于识别。常用的着色剂有红、兰两种,如酸性大红、红土、罗丹明染料、氧化铁颜料等。98、化学灭火药剂的灭火机理物理灭火机理:覆盖机理 热吸收

27、机理 气体稀释机理化学灭火机理:游离基机理 改变燃烧反应途径的机理100、化学灭火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植物的影响 化学药剂使土壤中游离氨含量增加,会引起“假烧死”现象。对动物的影响 试验证明,铵盐灭火剂对家畜或野生动物直接或间接影响都不大。但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特别是药液中的缓腐蚀剂和放腐败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对水源和水生动物的影响 药剂污染水源,使河流中鱼、虾被杀死。在国外已被禁止在水域附近施用化学药剂。 对空气的污染 灭火药剂在熄灭火焰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烟,污染了空气。此外,药剂在火焰温度下发生热解反应,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 总之,为了使森林化学灭火发挥最大的效力,使不利因素控制在

28、最小限度内,应制订森林化学灭火药剂的施用细则。58.航空灭火措施:主要包括空降(跳伞到火场)灭火、机降(运送扑火队员到火场) 灭火、 航空喷洒(化学灭火剂和水)灭火、空中催化降水灭火、索降(扑火队员到火场)灭火、吊桶(洒水)灭火、火场扑火指挥等。59.人工降雨原理:人工催化降雨的条件 有能够降雨的云层 制冷催化剂人工降雨的类型 暖云降雨(南方) 冷云降雨(北方、应用广)冰晶效应 冷云降雨的理论基础:大气中常有0以下的、由液态水组成的云,无冰晶时相当稳定。当设法在云层中制出适量冰晶时,稳定性受到破坏,冰晶和水共存时,产生冰晶效应,于是水滴蒸发,冰晶增大,体积增大、下降、凝华、增大、形成降水质点而

29、落下。人工降雨主要化学药剂:干冰 碘化银 其它催化剂 硫化铜尿素碘化铅间苯三四聚乙醛60.我国扑火组织:群众性扑火队伍 普通扑火队伍:各单位参加扑火的职工、社员、青年;基干扑火队伍:各单位的基干民兵;机动快速扑火队伍:以林场等基层单位为主,具有扑火经验的青壮年,配有先进的扑火工具。专业扑火队 森林警察组成的机降灭火队 地方组建的专业扑火队3.半专业扑火队: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民兵;防火期临时组建的扑火队61.火场伤亡情况:1、烧伤烧死 这种情况在火灾中很少见。2、窒息死亡 死者衣裙完好,须发俱存。这是一般火灾当中,最常见的事件但森林火灾中少见。3、摔伤摔死 死者断足断手、脑震荡、内脏受伤。对于

30、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摔死摔伤的事件也非常多。如哈尔滨市天鹅饭店特大火灾中,死亡的10人当中,就有9 人是跳楼摔死的,只有1人是因烟熏窒息死。对于森林火灾,摔死摔伤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夜间扑火时,由于缺少适当的照明工具及火场山坡太大造成。4、石头、木头砸伤砸死 主要是指森林火灾中人员被烧倒的树木或烧松的滚石砸伤砸死。5、炸伤炸死 因火灾导致爆炸物品的爆炸必将危及在场人员的生命;另外,在森林火灾的扑救中,常因使用爆炸物品扑火时,没按规程办事,容易造成重伤。62.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参考资料)要求森林消防指挥员要有较高的素质 ,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能吃苦耐劳的政治思想素质;要有丰富的气

31、象、林 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懂行政、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的良好业务素质 ;要有适应火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指挥能力。指挥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处置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交际能力和安全保护能力等。观察必须全面、准确、迅速、善于联想和分析结合起来,切 忌主观、片面。判断要高屋建瓴,明察秋毫;科学计算,严密推理;要善于从宏观上、微观 上 、数量上、逻辑上分析;防止定势思维;要注意随机因素,要研究特殊火行为;判断要做到可靠、快速、独立、灵活、坚定。决断要立足全局,想得远一些; 着眼发展,想得宽一些; 抓住重点,想得透一些; 不失时机,想得快一些; 切

32、忌武断,防止寡断,避免独断。处置要积极,不坐等胜利;要周密,不丢三落四;要精密,不颠三倒四;要灵活,不走死胡同;要果断,时间就是优势,时机就是胜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组织能力主要是:善于制定正确 的扑火行动方案,指令目的明确,运筹周密,决策果断,善于建立精干有力的指挥机构,指 挥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善于调用扑火队伍,充分发挥不同特点的扑火队的作用,善于有效 地使用人力、物力、讲究扑火效益,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善于把握和控制灭火队 伍。表达能力主要是: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要啰唆;书面表达要通俗易懂,不要词不达意;动作表达要干净利落,不要手舞足蹈。应变能力主要是:应变贵在有备、神速,扬

33、长避短,要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交际能力主要是:要善于搞好上下级 和同级的及兄弟单位的关系。攻关能力主要是:关于解决上、下级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各种难题。安全保护能力主要是:指挥要科学,队员要精干,装备要精良,工具要先进。扑火出现人身事故是由于指挥员无能,队员无知,装备不精,工具不佳。灭火指挥员的职责是使掌握天气和火情变化;制定灭火方案,调用灭火队伍;协调灭火行动, 保障扑火给养;确保人身安全;实行“打早、打小、打了”,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理智型指挥员熟知火场气候、植被 、地形、对火行为以及灭火队伍和装备、供应了如指掌,对灭火战略战术胸有成竹,能攻善守,进退自如,能做到事半功倍。63安全扑火作业

34、的基本方法:1、坚持从火尾进入火场,向火翼、沿火线进行扑火作业。直到扑灭火头,控制蔓延。2、扑火时,注意风向的变化,不迎风对着火头打火;3、决不在悬崖陡壁和乱石窖打火;4、决不在风大、火猛以及林火蔓延速度超过每小时4km时打火,这时要暂停打火,养精蓄锐,总结经验教训等风小火弱时,就迅速突击,一举扑灭。5、扑火机具,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办事,未经培训的,不能担任风力灭火机手和使手投灭火弹。6、扑灭队员,不得穿容易燃烧的化纤制品,例如:的确良、尼龙制品等,应带防火盔,穿防火鞋、衣。7、要扑下山火,不要扑上山火。因为随坡度增加,上山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成倍增加,甚至产生树冠火。8、要在山谷或山下

35、部扑火,尽量避免到山脊扑火。9、风速小时,背风处较安全,风速大时,背风处很危险 10、峡谷地带是危险地带,也是扑火要害地带。11、河谷是林火通道,所以是扑火的关键地带。12、夜间要注意向下游发展的火场。在火谷区 或在主火场与飞火区之间灭火是非常危险的.64. 林木烧伤程度分类烧毁木:树冠全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采伐后不能利用。烧死木:树冠的23烧焦,树不能生长。烧伤木:树冠的14到12烧焦。未伤木:树冠不被烧,干的形成层未受伤,再生能力强。65. 火生态学 (Fire Ecology)是研究火与环境、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66.林火对野生动物影响:一、直接影响二、间接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

36、面:1、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2、改变野生动物的食源;3、影响野生动物的种间关系。三、火烧后各种动物的变化四、野生动物对火的反应五、野生动物对火行为的影响六、火与野生动物保护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伤害和致死两个方面。林火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和致死的途径有很多,主要表现在:火焰能直接烧伤或烧死动物。(幼兽、小动物)高温辐射使野生动物致死、致伤。高温气流和高温烟尘使野生动物致死、致伤。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等使野生动物致死、致伤。烟雾影响野生动物的行动,造成死伤。 林火对野生动物的间接影响一般大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2、改变野生动物的食源; 改变食源(可食植物种类

37、组成和数量的变化食物质量的改变 ); 改变种间关系3、影响野生动物的种间关系。67.野生动物对火的反应: 野生动物对火有不同的反应,主要表现在:1、逃避行为2、吸引反应、火焰吸引 、烟雾吸引、热吸引、食物吸引68. 野生动物对火行为的影响 1昆虫活动与林火的发生:害虫能使林木死亡,因此,在虫害侵染过的地方留有大量的病腐木和枯立木,这些干燥后很容易燃烧,从而使森林可燃性增加。 2食草动物与森林燃烧性:林中的草食动物多,大量啃食草本植物,使易燃可燃性植物数量显著减少。降低了林分的可燃性。 3啮齿类动物活动与雷击火:树木顶端结实多。这样啮齿类动物(如松鼠)取食时,不得不爬上树冠顶端。在取食过程中常使

38、顶端枝条受伤或死亡,这样树冠顶端干枯的枝条容易导致雷击火的发生。 4啮齿类动物活动与冲冠火: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秋后大量红松球果脱落在树干的四周,这些球果被松鼠啃食,留下大量球果鳞片,堆积在树干四周。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将会大大增加火的强度。如果四周有幼林,则容易形成冲冠火。69、计划烧除(营林用火):是指按照预定方案有计划地在指定地点或地段上,在人为控制下,为达到某种经营目的而对森林可燃物进行的火烧。因多用于营林的目的,所以又称营林用火。 70、营林用火根据火烧的强度大小可分为两大类:)低强度火烧:又称规定火烧(prescribed burning))高强度火烧:又称控制火烧71、森

39、林防火学1)特点森林防火学是一个年轻的新学科森林防火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也是生物科学和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森林防火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2)内容林火原理 林火生态 森林火灾的预防 生物防火工程:森林火灾的扑救 营林用火 森林防火评估72、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一、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需要二、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三、森林防火是保护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需要四、森林防火是社会安定的需要五、森林防火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73、世界森林火灾具有以下特点: 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多,烧毁的森林面积大,损失严重。 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森林火灾严重。 世界各地的森林火灾分布不均。

40、世界各国的森林火灾总的趋势是在下降,但不稳定。 森林火灾随气候变化而波动。对于一般性的森林火灾,目前可以预防和扑救;但对于特大森林火灾各国都无能为力。74、生物阻火原理:生物个体大小、形状、理化性质的不同,其易燃性差异很大。森林群落具有特定的森林环境。林分的垂直结构,影响林分中可燃物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林火的种类。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森林具有不同的抗火性。植物的生物特性不同,具有不同的抗火性,如落叶松落叶可作为防火树种;南方的木荷、火力楠等树种,在火灾季节呈常绿而能阻火;北方的早春植物在防火期内生长,对火的蔓延有阻止作用。75、防火林带 是由防火树种和植物构成,具有阻火功能的林带。76、防火树种

41、:是高含水率、低燃烧性、较强抗火性的树种,如北方的水曲柳、落叶松;南方的木荷、火力楠等;77、营林防火措施,运用营林措施降低森林的燃烧性的方法有:幼林抚育,清除林地上的易燃杂草;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内和林缘修枝,防止发生树冠火;抚育间伐和卫生伐,伐去林内生长落后的林木、枯立木;清理采伐迹地上的采伐剩余物;控制间伐强度,保持较高的林分郁闭度,抑制林内杂草的生长。78、减少林地可燃物积累的措施在林内、林缘饲养牲畜,减少枯草数量;饲养低等动物,如蚯蚓、原生动物等,减少凋落物积累;引种食用菌类,如木耳、蘑菇等,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木材的有焰燃烧;引入细菌,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减少林内易燃物的数

42、量,降低森林的燃烧性。79、现代森林防火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作为前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在揭示林火行为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系统。80、森林燃烧及特点燃烧: 可燃物(Fuel) 有焰燃烧(明火)是蒸气或气体状态的燃烧,能见火焰的一种燃烧。 无焰燃烧(暗火)由固态的碳直接和氧反应的一种燃烧。 氧气(O2):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温度(temperature):引燃点、自燃点2、森林燃烧的特点a.森林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森林燃烧是开放式的燃烧,不受氧气的限制。但受森林可燃物的制约和环境的左右,其发生

43、发展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b.森林燃烧作为一个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映像具有两重性,即有破坏、毁灭作用,也有促进作用,取决于火释放能量的大小。c.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表现出不同的燃烧特征。d.森林燃烧是一个固体燃烧过程,一般要经过液化、汽化过程。3、森林燃烧的性质实质上,森林燃烧是森林有机物合成的逆反应,是有机物分解的又一途径。森 林可燃物外来热燃烧阶段可燃性气体燃烧木炭燃烧热分解阶段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预热阶段 水分蒸发部分物质分解外来热外来热本身热本身热图26 森林可燃物燃烧过程熄灭阶段温度下降森林可燃物燃烧过程81、时滞-可燃物失去最初含水量和平衡含水量之差数的63(即11e)的水分

44、所需的时间称为时滞。82、熄灭含水率:是指在一定热源作用下可燃物能够维持有焰燃烧的最大含水率。83、发热量(热值):可燃物发热量是指在绝干状态下单位重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是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有卡克、千卡千克、kJ/kg、J/g。84、可燃物种类根据地被物的种类划分地表枯枝落叶层(litter) 上层 下层地衣(lichen) 苔藓(mosses)草本植物( herb)易燃草本:禾本科 难燃草本:百合科灌木(bush, shrubs)易燃灌木:胡枝子。 难燃灌木:鸭脚木乔木(trees)易燃乔木:针叶树和带油脂的阔叶树(如桉树) 难燃乔木:阔叶树(落叶、常绿)和落叶松林地杂乱物(slash)主要指

45、采伐剩余物、倒木、枯立木和营林过后的枯死堆积物等。根据可燃物燃烧的难易程度划分:危险可燃物缓慢燃烧可燃物难燃可燃物根据可燃物在林内的位置划分:地下可燃物地表可燃物空中可燃物按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性质划分:活可燃物(Live Fuel)死可燃物(Dead Fuel)85、森林火源的分布规律 森林火源是自然界和人类所提供的能量。它的分布规律极其复杂。影响因素 天气条件 人口分布、密度 铁路、公路线分布 风俗习惯(上坟烧纸、野外吸烟) 生产措施(烧荒、烧枝桠、烧防火线等)森林火源的分布特点 季节周期性(雷击) 分布的不均匀性(地理、时间【季节、日】、节假日)火源出现的随机性 林火管理水平 5、火源随居民密度和森林覆盖率而增加86、火灾气候区 由于纬度的不同和据海岸远近造成的地区性的水热分布差异,形成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气候条件,使各地区的火灾发生次数和火灾面积也不同。87、影响林火发生的气象要素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降水(rainfall, precipitation)包括:降水量。降水间隔期,降雪和水平降水温度(temperature)云量(Cloudiness)风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