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油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油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油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油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1 1 总论总论.5 5 1.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5 5 1.2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5 5 1.31.3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5 5 1.41.4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9 9 1.5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010 1.61.6 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1010 2 2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1212 2.12.1 企业概况企业概况 .1212 2.22.2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1212 2.32.3 有利条件分析

2、有利条件分析 .1212 3 3 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1313 3.13.1 产品方案产品方案 .1313 3.23.2 目标市场需求预测目标市场需求预测 .1313 3.33.3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技术参数.1515 3.43.4新厂区建设构成新厂区建设构成.1616 4 4 厂址选择厂址选择.1616 4.14.1 厂址概况厂址概况 .1616 4.24.2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1717 5 5 物料供应物料供应.1919 6 6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设计原则.1919 7 7 工艺设计方案工艺设计方案.2020 7.17.1 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工艺和

3、设备 .2020 7.7. 2 2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2121 7.37.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2121 7.47.4 技术检测中心技术检测中心 .2121 8 8 总图总图.2222 8.18.1 厂区现状概述厂区现状概述 .2222 8.28.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2222 8.38.3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2323 8.48.4 竖向布置竖向布置 .2424 8.58.5 总图主要数据总图主要数据 .2424 8.68.6 绿化布置方案绿化布置方案 .2424 9 9 土建土建.2626 9.19.1 建筑建筑 .2626 9.29.2 结构结构 .2828

4、 1010 公用系统公用系统.2929 10.110.1 给排水给排水 .2929 10.210.2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3232 10.310.3 动力动力 .3434 10.410.4 电气电气 .3535 1111 环境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3838 11.111.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3838 11.211.2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3939 11.311.3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3939 11.411.4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 .3939 11.511.5 废气及噪音处理措施废气及噪音处理措施 .40

5、40 11.611.6 绿化设计绿化设计 .4040 11.711.7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置及定员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设置及定员 .4040 11.811.8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4040 1212 消防消防.4141 12.11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4141 12.212.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4141 12.312.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4141 12.412.4 主要消防措施主要消防措施 .4141 12.512.5 消防管理消防管理 .4242 12.612.6 消防投资消防投资 .4343 1313 节约能源节约能源.4343 13.113.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6、 .4343 13.213.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4343 13.313.3 主要设计原则主要设计原则 .4343 13.413.4 主要节能措施主要节能措施 .4444 1414 生产组织生产组织.4646 14.114.1 组织机构设置组织机构设置 .4646 14.214.2 劳动定员劳动定员 .4646 1515 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投标.4646 15.115.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4646 15.215.2 招标范围招标范围 .4747 15.315.3 招标的组织形式招标的组织形式 .4747 15.415.4 招标方式招标方式 .4747 15.515.5 招标基本情况招标基本

7、情况 .4747 1616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实施进度.4848 17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949 17.117.1 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 .4949 17.217.2 建设期利息建设期利息 .5050 17.317.3 流动资金测算流动资金测算 .5050 17.417.4 资金来源及筹措资金来源及筹措 .5050 1818 财务评价及经济分析财务评价及经济分析.5151 18.118.1 基本数据基本数据 .5151 18.218.2 成本费用测算成本费用测算 .5151 18.318.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销售收入、销售税金 .5151 18.418.4 利润总

8、额及分配利润总额及分配 .5151 18.518.5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5151 18.618.6 清偿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 .5252 18.718.7 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 .5252 18.818.8 财务评价结论财务评价结论 .5454 1919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5454 19.119.1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5454 19.219.2 社会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5454 2020 风险分析与措施风险分析与措施.5555 20.120.1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5555 20.220.2 风险控制与措施风险控制与措

9、施 .5555 2121 结论结论.5656 1 1 总论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1.1 项目名称:云阳县油桐深加工项目 1.1.2 建设单位 a) 项目承办单位:重庆梓瑞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b) 法定地址:重庆云阳工业园区 c) 法定代表:文红焱 1.1.3 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杨沙村 11、12、15 组 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a)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 ; b) 业主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1.3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对桐油化学研究的深入,桐油应用技术 已渗入到社会各个

10、领域。例如在电子工业的印刷电路板制造,机械工 业防腐、润滑、运输业的飞机、轮船、潜艇、汽车和火车以及民用建 筑的涂料等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可直接或间接利用桐油开发的产品 有 2000 多种。据日本专利报导,近年桐油已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快干 印刷油墨渍漆、机电绝缘涂料、装饰涂料等方面。国外用桐渍为原料 生产的产品已有 300 多种。 我国油桐分颁在北纬 20153430,东经 9940 12207之间,包括 15 个省(区)的近 70 个县;有油桐生产基地县 50 个,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省。其中 以四川、贵州两省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50%。据统计,全国 油桐栽

11、培面积 1942 年为 634 万亩,1949 年为 1132 万亩,1957 年为 2266 万亩;1995 年为 2828 万亩,占世界总面积的 88%。桐油平均年 产量 60 年代为 8。8 万吨,70 年代为 9.7 万吨; 1995 年为 10.9 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 78%(见表 11)。可见我国是名符其实的桐油主产 国。 表 11 我国油桐在世界上的地位(2005 年) 总面积桐油总产量 万亩 占世界%万吨占世界% 282888109278 云阳县有悠久的油桐栽培历史,50 年代就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油桐 生产基地县,2004 年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为“中国油桐之乡” 。云阳 桐油

12、优于全国其它产地,具有碘价高、酸价低、杂质少、干燥快、光 泽好、比重轻、附着力强等独特品质,早在 1921 年,美、英、法、日 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桐油商就确定:以云阳桐油作为世界桐油的检 验标准。云阳农民发展油桐的积极性高昂,据调查,2005 年全县桐油 产量 1500 吨。为进一步加快油桐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云阳的支柱产 业, “十一五”期间将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新发展油桐 30 万亩,桐油产量将大大提高。 重庆梓瑞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依托云阳县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和资源优势,本着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开拓 新市场的经营理念,特提出云阳县桐油深加工项目 ,本项

13、目的实施 对促进中国以及重庆市桐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缓解库区移民就业 压力,推动库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2 必要性 桐油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特产资源,其价值之高、用途之广、早 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其化学结构之特殊、化学性质之活泼,引起 许多化学工作者的兴趣,而致力于桐蛹化学科学的研究。我国种植油 桐的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有文字记在。新中国成立后,党 和政府非常重视,周总理亲自组织全国油桐工作会议,油桐得到了空 前发展。近十年来,油桐的发展,因诸多原因,令人担忧。本项目以 考察和调研的大量数据和事实为依据,根据桐油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区 位特点,以及油桐主要自然生长带-长江水系

14、、三峡库区生态工程、 看法性移民工程、库区生态经济综合开发工程,从生态文化与社会进 步的角度,以生态哲学观点、生态教育学观点、生态伦理学观点、生 态经济学观点分析,提出了我国桐油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综合开发 应用的途径、方案、措施和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 桐油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其产量与质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国 际市场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二战前,我国桐油在国际市场上处于 独占地位。以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积极引种、扩种油桐,逐步挤进 国际市场。解放前,我国桐油大多数出口,1937 年出口量达 10 万吨 以上,创历史最高纪录,超过丝、茶的贸易额,居各种土特产品之首。 解放后,19

15、50 年曾出口 8.5 万吨,是建国后最高出口水平,80 年代后, 出口数量有减少。1990 年至今,出口量仅占产量的 1215%,年均出 口量为 1.21.6 万吨(见表 12) 。 表 12 不同年代中国桐油产量与出口量 单位:吨 年代 20 年 代 30 年 代 40 年 代 50 年 代 60 年 代 70 年 代 80-85 年 90 2005 年 年平均 产量 604751034257546011911877259718510613010920 年平均 出口量 511106513027930440117045236451283514000 出口量 占产量% 845629370370

16、194243120115 近年来,国内外油桐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在油桐生产上由广种 薄收、粗放、小规模、分散经营向良种化、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 经营方向发展;在油桐开发利用上由粗加工、低级产品、单一利用 向精细化、综合化,适应化方向发展;在油桐产业经营管理上由各 部门分散经营相互脱节科研、生产、开发和经营统一协调化方向发展。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 年全县下岗失业人员 6000 余人,70%城镇 移民无稳定职业,农村需转移的富余劳动力近 30 万,其中农村移民 5 万人,目前基本上无法提供就业机会,城镇部份移民靠低保渡日。社 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贫富悬殊大,失业人员多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 定的

17、一大隐患。本项目的兴建能够给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600 个,安置 移民就业 150 个,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 云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有 42 个乡镇,乡村户数约 30.44 万户, 农业人口 114 万,2005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9.64 亿元,粮食产量 44.37 万吨。粮食和农副产品销售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自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以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有所增产, 加之国家增大了对农业科学种植技术的投入和开发,使之农业经济得 到了快速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 新发展油桐 30 万亩,桐油产量将大大提高。为全县农民实施农业产业 化提

18、供了较广阔的市场,较好的解决了农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故本 项目实施后,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引导农民按照 比较效益和市场需求种植作物,提高种植效益,还能促进农副产品加 工转化增值,提高了农副业产品的综合效益。 由于我国桐油在相同条件下干燥时间只需 8 分钟,而南美桐油则 需 1112 分钟,所以我国桐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 桐油出口量至今仍占出口量的 40%左右,输出地区主要是日本、前苏 联、香港等(见表 13) 。 表 13 中国桐油输出情况(2005) 单位:吨 输出地区日本俄罗斯香港其他合计 输出量758964732308607122441 虽然我国桐油应用历

19、史悠久,但主要是用于低档涂料和油墨等, 而深加工和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很少。近年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为开发 利用我国的桐油资源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开 发出一些门产品。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 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 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 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 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因此云阳县桐油深加 工项目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4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1.4.1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a) 厂区的总体规划;

20、 b) 公司承办本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c) 项目主要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d) 项目主要建设方案; e) 项目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节能措施; f)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g) 项目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评价。 1.4.2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a) 市场分析; b) 土建、公用系统; c) 办公、生活辅助系统。 1.5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投资为 23600.00 万元,其中:业主自筹资金 13000.00 万元;银行贷款 10600.00 万元。 本项目建设期利息为 850 万元,由业主自有资金支付。 项目计划配套流动资金 3000.00 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 1500.00

21、 万元;流动资金借款 1500.00 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为 26600.00 万元。 1.6 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表 1-4 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序 号 名 称单 位数据备 注 一、主要数据 年产值(万元)50000 1年产量 年产量(万吨)5 厂区总用面积m2117729合 176.6 亩 2 厂区建筑面积m2120000 3人员总数人300新增 4工艺设备总数台(套)208新增 5项目总投资万元26600新增 6年产品销售收入万元50000 7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375 8年利润总额万元7850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 标 万元 1 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 %32.33 2投

22、资利税率%36.18 3投资利润率%38.25 4盈亏平衡点(bep)%50.65 5投资回收期年4.55 2 2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2.1 企业概况 重庆梓瑞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位于重庆云阳工业园区,是一 家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公司现 以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研制生产出了新一代汽车发动机连杆。 产品以其质量好、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和喜爱。公 司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管理, “以诚信为本,质量为生” 的宗旨服务于广大消费者。为云阳县经济腾飞,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2.2 企业基本情况 重庆梓瑞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奉行“以

23、人为本、诚实守信、 科技兴企、产业报国”的理念,以创建“以汽车发动机连杆为主、生产 绿色环保的产品为发展目标,立足于高起点,依靠高新技术,实现规模 化生产,业主强调梯级建设,立体发展,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功能。一流 的设备、一流的产品,该厂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2.3 有利条件分析 a) 地域优势 重庆云阳工业园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交通非常便利,离长 江深水码头 2 公里,距万州火车站 38 公里,渝宜高速公路贯穿其中。 区位优势明显。 b) 技术与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有完整 的管理体系和一批高效的管理人员,

24、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 同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在设计、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跟 客户建立了可靠的合作关系,具有稳定的客户市场。 c) 政策优势 国家和重庆市政府对三峡库区工业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纷纷出 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库区工业的发展。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一五”规划纲要等。作为三峡库区新建企业,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 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政策上的优惠政策。今后 5 年,中央已明确将 投入 432 亿元支持重庆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与 此同时,重庆市政府还将投入 90 亿元用于支持库区产业发展。 d) 重庆的劳动力资源和水电能源成本较低。 重庆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

25、力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 1/2。且水 电能源供应充足。与沿海地区相比,人力、能源成本低廉,为重庆船 舶工业的振兴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能源保障。 3 3 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 3.1 产品方案 年加工桐油 5 万吨。 3.2 目标市场需求预测 3.2.1 市场现状 中国桐油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国际上一直居支配地位。由于我国 桐油产区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桐油质量优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 桐油进口国均希望进口我国的桐油。所以,我国桐油的国际市场前景 仍然乐观;1986 年前苏联全部进口南美产桐油,1986 年与我国恢复贸 易关系后则转向进口中国桐油。预计我国桐油在独联体各国将有较大

26、市场。 日本进口的桐油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如磁带、录相机和彩电生产所需 用的酚醛树脂集成电路板。随着磁带、录相机生产迅速增加,桐油的 用量也将随之增加。泰国、西欧进口桐油主要用于军工、机械产品的 涂料,其需求量亦有增加之势。预计我国桐油在日本、西欧、东南亚 市场前景看好。 云阳油桐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在全国油桐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高年份油桐面积近 40 万亩,桐籽产量达 2000 万公斤,占全国桐籽 产量的 3%,占原四川省的 10%,占原万县地区的 25%。1931 年,全县 油桐种植达到 3000 万株,为四川省之冠。1985 年全县桐树发展到 2500 多万株,其中结实树 1700 万

27、株,产籽 1164.7 万公斤,居全国 27 个产桐重点县的第 1 位。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桐籽价格不理想,种桐利小, 农民便大量破伐桐树,加之普遍存在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管理粗 放、广种薄收等问题,导致桐树大量减少、桐籽大量减产。尽管如此, 全县目前桐树仍达 20 万亩(泥溪、云硐等 13 个乡镇为重点的油桐基 地) ,油桐科技示范基地 5000 亩,桐籽 500 万公斤。随着市场的好转, 桐籽价格的上升,不少地方的农民对种植油桐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种植积极性高涨,仍不适为一大经济优势资源。 3.2.2 县内生产现状 云阳从明朝年间开始,生产桐油作为灯油和木器防腐剂。同时,

28、 是我县大棕出口物资。近年来桐油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上下波动, 也直接影响桐籽价格不稳定,从而导致桐油产量大起大落。 原云阳县三峡桐油开发研究所成立于 1985 年 11 月,由于种种原 因于 2001 年 5 月撤销。该所为桐油开发应用的专业研究机构(自收自 支的事业单位) ,通过 10 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桐油衍生物, 如桐酸聚酯树脂、合成树脂、粘合剂、ts855 树脂、ts110 不饱合 树脂等,产品广泛用于化工防腐、高档装饰、印刷线路绝缘、电子电 器绝缘、玻璃纤维增强等替代绝缘材料。该所的开发技术曾转让到贵 州、江西等地。 原云阳化工厂建成于 1985 年 4 月,有 50 余人

29、,为县属集体企业, 由于管理和市场等多种因素,于 2003 年 4 月关闭。该厂技术依托为北 京师范大学,主要生产以桐油原料的桐酸树脂等系列产品。 1997 年全国油桐学术研讨会在云阳县召开。期间,参会的各位专 家、学者参观了云阳县三峡桐油开发研究所和化工厂,并得到与会者 的一致好评,认为云阳县的桐油应用开发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我 县的桐油深加工已成停滞阶段。 3.2.3 市场前景分析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桐油产量滑坡,目前我国桐油销售只能满足国 内实际需要的 5060%。尽管全国有 15 个省区产桐油,但能够外调桐 油的省区只有 7 个,年调出量为 5575 万公斤。而需要桐油的省区有 22

30、个,通过国家调拨量只能满足其需要的一半。随着我国工农渔业的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桐油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据官方 人员预计:19902000 年,我国桐油需求量增加了 1.5 倍。随着深加 工与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桐油价格可能稳中有升。据有关专家预测, 到 2010 年,国内外市场桐油供求制品将达 50 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市场现状、主要生产现状及市场份额的分 析,采用类比法可以得出,本项目的国内目标市场约为 50 万吨。 3.3主要技术参数 纤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 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 用途广泛。它

31、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 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 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外观: 澄清,透明液体 气味: 桐油特有的味道 透明度(24h/20 ) : 允许有少量沉淀 比 重 (20/4 ) : 0.9360-0.9395 折射率 (20 ) : 1.5170-1.5220 碘 值 : 163173 皂化值 : 190195 干燥时间 : 7.5 分钟 颜 色 : 黄 35 ,红 5 酸 价 (mgkoh/g): 5% 水分和挥发物 : 0.15% 杂 质 : 0.15 % 3.4厂区建设构成

32、 3.4.1 生产部门 包括:预处理车间、分解车间、成型车间、技术检测中心、后处 理车间、动力中心等。 3.4.2 辅助部门 包括:动力站房、技术检测中心、分析化验室、门卫等。 4 4 厂址选择厂址选择 4.1 厂址概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三峡工程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由西向东 横穿而过,境内流程 68.1 公里。顺江而上西至重庆市区 359 公里,距 万州区水路 23 公里、陆路 41 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4.2 建设条件 4.2.1 场地概况 本厂址拟选在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杨沙村 11、12、15 组。建设 场地坡度较小,现状多为农用地。场地后靠云双二级高速公路,南面 近靠长江。周围市

33、政设施管线配套较完善,是较理想的工业用地。 项目地址区域属川东平行岭谷构造,中浅切割河谷低山丘陵地貌。 地形北高南低,分为两个台阶,海拔高程 180250m,区域西面为长 江,入口处现被填筑成新县城通往复兴场镇延伸段路坝坝基。区域构 造位于万县复向斜之次级构造黄柏溪向斜北东端,硐村背斜西南部近 倾没带,地层微倾西南,倾角 510 度,地质构造简单,未见断层及 破碎带,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地质资料,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无不良地质,因此,适合本工 程的建设。 4.2.2 气象资料 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绵雨冬暖多露, 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据云阳气象沾多年气象资料

34、显示,平均 气温 18.7,平均相对湿度 76%,平均降水量 1149.3mm,其中 59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补水量 71%,多大暴雨,日最大降水量 191.5mm,多 年平均最大降水量 98.9mm。 万州气象站位置:东经 10824,北纬 3046,海拔 186.7m。 a) 气温 年平均气温18.1 月平均最高气温22.8 月平均最低气温14.7 极端最高气温42.1 极端最低气温-3.7 b) 降雨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 1189.0mm 最大年降雨量1754.3mm 最小年降雨量756.7mm 最大日降雨量 237.1mm 最大小时降雨量 58.6mm c) 降雪量 最大积雪厚度 50mm

35、 d) 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年最小相对湿度 9% e) 气压 历年平均气压 99.25kpa f) 风向及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 c.n. 最大风速 33.3m/s 年平均风速0.7m/s g) 特殊气象 常年平均霜日 15.5d 常年平均日照对数 1462.6h 常年平均雷暴日 48.5d 4.2.3 地震设防: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 6 度,本工程按 6 度设防。 4.2.4 公用设施条件 建设厂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杨沙村 11、12、15 组,公用 配套系统较完善,可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5 5 物料供应物料供应 本项目主要外购件及供应商详见表 5-1。 表 5-1 部分物料供

36、应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供应商供应商 1桐籽向农户收购 2软化剂重庆三阳化工有限公司 3发电机组南昌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4锅炉湖北孝威锅炉厂 5电器重庆整流设备厂 6灯具海星灯具电器公司 7电缆、电线扬州光明电缆公司 6 6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以提高技术水平为导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达到生产 要求,优化企业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合理规划、合理购置现代 化设备,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进 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7 7 工艺设计方案工艺设计方案 7.1 生产工艺和设备 7.1.1 生产工艺 桐籽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破碎、碾粉、蒸炒

37、、做饼、压榨等工序, 即可产出桐油,副产品是桐麸。桐子由生产企业直接向农户收购,桐 油产出率一般为 2030,低于 20可视为异常。桐子经过压榨后 余下的渣质,除去少量杂质烘干后就是桐麸。根据桐油产出率的不同, 正常情况下,桐麸产出率在 6878。整个生产流程产生的水分和 其他杂质约占 2。 桐油生产常采用溶出法、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生产的桐油透 明纯净,呈淡黄色或金黄色,质量好,俗称本色桐油,是目前我国工 业化 生产桐油的主要方式。本项目采取压榨法生产工艺。压榨法工艺流程: 桐籽清理润籽破碎烘炒压榨沉淀包装成品桐油。加 工过程如下: 清理:将桐籽通过筛理和风选,除去果壳、泥砂等杂质。 润籽

38、:每公斤干桐籽加温水公斤拌匀后,静 置堆放小时,使之吸水,以克服桐籽烘炒时内生外熟。若桐籽含 水,不必润水,可直接破碎烘炒。 破碎。将润水后的桐籽破碎成 10 目,以便在烘炒时增加接触面 积,提高榨膛压力。 烘炒。破碎后的桐籽加入旋转式炒锅中,加热烘炒 分钟,至果粒中心变黄变熟后,即可出锅。出锅时料坯温度, 水分。 压榨。采用型(原型)螺旋榨油机。制油时调 整主轴转速为转分钟,受压时间秒,电流指数安培。 以榨笼前端出大油、中部喷油、尾部滴油为正常出油状态。 沉淀。提取的桐油静置沉淀小时,或用离心机分离,除去 不溶性杂质,经密封包装即得成品桐油,桐籽饼经浸出提油后可作肥 料。 7.1.2 主要生

39、产设备 200a-3 榨油机、202a-3 预榨机、3.0 x5 蒸炒锅、100 x150 对辊、 液压轧粕机、烘干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板框式压滤机、振动排渣 叶片过滤机、离心机、碟式分离机、螺旋板换热器、刀式混合器.袋式 过滤机、盘式混合机、单双定量泵、脱臭罐、脱色罐、精炼罐、脱皂 机比配混合机、加热罐、脱水机、 28-36 剥壳机、圆筛、振动筛、平 筛、破碎机、去石机、蒸脱机、减速机、各种冷凝器、立绞笼、平绞 笼、提升机等。 7. 2 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工作制度:全年 300 天,二班工作制。 年时基数:设备:7200h, 工人:7200h。 7.3 设计原则 1) 采用成熟、可靠的

40、备料和工艺,生产线能适合层状结晶硅酸 钠的生产,工艺水平与生产纲领相适应,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力求降低工艺投资。 2) 各分设备、管线尽量排成一条直线,以使物流短捷顺畅。减 少物流量,降低生产成本。 3) 充分考虑设备配置的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利 用率,满足生产需要,降低投资。 4) 本次设计主要工艺设备的选用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高效、 节能和可靠性。 5) 本车间建成后,其工艺及装备达到国内同规模行业的先进水 平。 7.4 技术检测中心 7.4.1 理化室 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和工厂的性质,设置主要实验室和相关 的辅助部门。主要实验室有:纤维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仪器分析实

41、 验室、化学实验室等。 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整体检测水平。 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采用高精度、高效率、数控、综合检 测仪器。但对于国内无法满足要求的设备,可适当考虑引进。 7.4.2 计量室 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和工厂的性质,设置主要测量室和相关的辅 助部门。主要测量室有:基准室、精密测量室、量具工装检定室、仪 器鉴定室等。 8 8 总图总图 8.1 厂区现状概述 厂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厂址位于云阳县青龙街道杨沙村 4、7、12 组,用地紧靠长江,建设场地坡度较小,现状多为农用地。 其间分布多处农村居民点。目前,园区内市政公用系统完善。新县城 装建设公路道路运输网路,项目拟建设地点面临主要

42、公路干道,陆路 运输道路且与云(阳)万(州)公路、云(阳)利(川)公 路、云(阳)开(县)公路及渝宜(昌)高速公路连接,道 路运输条件极为方便。园区面临长江岸边,拟建有货运码头,水路运 输可沿江上、下航行至长江沿岸各地。 8.2 设计原则 a) 按项目建设内容、生产性质、工艺要求,功能分区布局合理、 全厂建构筑物布置紧凑、节约用地的原则。 b) 按物流量和物流路线分析工厂各组成项目间联系程度,使原 材料、半成品、成品物流输送及运输与贮存相互衔接路线顺畅,短捷、 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避免人流、物流交叉,尽量减少总运输 量的原则。 c) 充分利用地形、规划好厂区防洪、挡土墙、护坡等设施位置、

43、 防止不良地质地段和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工程后果,节省基建投资的原 则。 d) 全厂性设施及生活设施布置,应有利生产、方便管理、方便 生活为生产管理和职工劳动创造良好条件;水电动力供应的布置应接 近负荷中心的原则。 e) 建、构筑物布置,应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营造良好生产、生 活环境。主要建筑朝向力求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注意区域风向、 风频,减少生产中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影响,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的敷设,满足绿化布置及施工要求,使工厂建筑群体空间及环境绿化、 美化的配置相协调;注意厂容,应与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力 求设计出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优秀的平面布置方案。 f) 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或

44、预留发展余地的建设项目,在精心规 划基础上确定的实施方案,应使其发展用地预留合理、初期建设项目 尽量紧凑,并考虑与后期工程生产上的联系,为后期工程创造好的建 设施工条件。 g) 符合城规、消防、环保、职业安全卫生及节能等有关规范及条 例规定。 8.3 总平面布置 8.3.1 总体布局形式 全厂分为四大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仓储区。用地北侧 布置技术检测中心,与厂外道路相衔接;南面布置滑道,紧靠彭溪河。 建筑防火间距为 24 米,厂区道路宽度为 8 米、道路转弯半径为 9 米, 均符合生产工艺和消防要求。 8.3.2 人流、物流组织 厂区北面设置一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取得联系;在厂区南面预

45、 留一个出入,分别形成物流口、人流口,厂区内部形成环道,使交通 合理有序。 8.4 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根据工厂生产工艺、物料输送及场地排水的要求,结合 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a) 场地竖向设计的采用平坡式和混合连接。 b) 厂区排水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合流方式,暗管排水。 c) 道路系统呈垂直网状结构。道路为城市型双坡立道牙混凝土 路面。主要道路宽度为 8m、次要道路宽度为 6m,建筑物室内外地坪高 差为 0.150.45 m,车间引道及入户道路宽度与大门及楼梯间相适应。 确定厂区设计标高遵循的原则: 尽量使填、控方量达到或接近平衡; 当建(构)筑物地坪标高高于最

46、高洪水位 2 米; 保证车间之间交通运输方便,车间标高的确定,还应与厂区 道路、排水设施等连接点的标高相呼应; 有利于降低造价、当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则车间的地坪 标高应尽可能提高,以避免地下室或设备基础等的防水工程造价增加 和引起施工的困难。 8.5总图主要数据 (见下页表 8-1 总图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8.6 绿化布置方案 8.6.1 环境景观 景观设计采用自由式的设计手法,绿化采用随交通线路自由布置 方式。重点处理高低台地的放坡斜面,体现山地景观特色。在适当位 置设置水池、花池、小品等,并根据景观视线分析,在道路两侧种植 行道树、空地处种植花草,使一年四季均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47、创造厂 区内部宜人的环境景观。 表 8-1 总图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工程量序 号 名称 单 位新建规划合计 备注 1总用地面积m211772970702合 176.6 亩 1)建筑物占地m23600036000 2)道路广场占 地 m21380613806 3)绿化占地m212507125507 4)其他占地m21211512115 2总建筑面积m2120000120000 3建筑密度%51.951.9 4容积率1:1.01 5绿地率%17.7 6停车位m150150 7围墙长度m12001200 8.6.2 灯饰工程 厂区内灯饰工程设计充分考虑场地内地形特点,采用垂直照明和 水平照明相

48、结合的方式,重点装饰档土墙、自然放坡、草坪、行道树 等景观敏感点,使厂区内的夜间景观满足照明要求的同时,还起到美 化环境、突出空间层次感的作用。 8.6.3 绿化设计 绿化布置采用点、线、面结合方式。在建筑物四周空地种置绿篱, 草坪,行道树,并配置观叶、观花植物和花卉。绿地设有庭院灯及喷 灌系统,达到环境简捷、整齐的目的。 9 9 土建土建 9.1 建筑 9.1.1 设计构思 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地貌及用地形态,最大限度地提升用地的 使用价值, 注重建筑设计的综合经济效益。 选择合理的平面形式,充分满足各功能用房的使用要求及工 艺物流要求,建筑设计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中心绿地的设 置,意在

49、营造一个人性化的,舒适的工作环境,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功能分区明确,物流、人流互不干扰,注重空间造型,注重 改善和协调厂区内外部整体环境。 力求表现工业建筑现代、简洁、朴实的特征,又考虑与工艺 要求相适应。通过虚实变化、体量塑造来体现现代工业建筑之美。 9.1.2 平面设计 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各单体 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每幢建筑的平面形式。 厂房 厂区设生产厂房 2 幢,分别为浓缩饲料生产线厂房和配合饲料生 产线厂房。两幢生产线厂房建筑面积结构相同,分别为长 66m、宽 18m、净空高 9m,建筑面积共 2356m2。厂房为钢筋砼柱框架预制板屋 顶结构,钢筋砼

50、柱基,砖砌墙体。建筑物四周墙体设门窗若干。室内 墙体白色涂料、地面为水磨石,室外涂料饰面。两幢厂房分别各布置 一条饲料加工生产线。按照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室内分设各生产工段 区域,达到生产线部份工段封闭式生产,厂房达到卫生洁净要求。 (2)电脑控制中心、化验室:电脑控制中心和化验室分别为两幢 生产厂房附属建筑物。建筑物为砖混结构、预制板屋顶;房屋长 18m、宽 4m、高 4.5m,建筑面积分别为 72m2。房屋墙体设门窗,室内 外墙体饰面,地面为水磨石。房屋内分设电脑控制中心、化验室和生 产工人更衣室,并分别安装 ccp 控制设备和化验设备各 1 套。 (3)原料库、成品库:原料、成品料为一幢整

51、体建筑物,该建筑 为单层砖混预制屋顶结构,建筑长 72m、宽 12m、净空高 5.8m,建筑 面积 864m2,有效容积约 4000m3。建筑物根据储存原料品种不同和所 生产的成品品种不同,可分设若干独立库房。建筑物墙体设门若干道, 窗户为高窗,并具有换排气功能。室内地面为水磨石并需经防潮处理, 室内外均为涂料饰面。 (4)锅炉房:锅炉房为砖柱砖墙钢屋架结构,房顶为彩钢层面, 建筑物长 9m、宽 6m、净高 5.1m,建筑面积 54m2,室内设置链条式 2 吨快装蒸气锅炉 1 台,主要为两生产车间供汽供热。 (5)维修房、配电房:维修房、配电房为砖混预制屋顶结构,房 屋长 18m、宽 6m、净

52、空高 4.5m,建筑面积 108m,房屋分设门窗,墙体 内外饰面,地面为水磨石。室内分隔,设配电室(36m2) 、维修房 (72m2) ,并分别安装厂内供配电设备和维修专用设备。 (6)办公综合楼:办公综合楼为一幢四层砖混内廊式结构建筑物, 楼房长约 33m、宽 11m,总建筑面积约 1452m2,楼房一层高 3.9m,二 至四层高 3.6m,一层设业务室、产品展销门市,二层设办公室、会议 室,三至四层设单职工宿舍,楼房设门窗若干道,内外墙体涂料饰面, 地面为水磨石地面。该楼主要作企业办公、业务接洽,产品展销和单 职工生活用房,单职房间可容纳近 100 名当班职工住宿。 (7)职工食堂:该建筑

53、为单层砖混单层建筑,房屋长 21m、宽 9m、高 4.9m,建筑面积 189m2,房屋设门窗若干道,内外墙体饰面, 水磨石地面。该建筑室内分隔为厨房、保管值班室和食堂,主要为职 工生产当班就餐所用。 (8)浴室、厕所:该建筑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物长 18m、宽 4.5m、高 3.3m,建筑面积 81m2,墙体内外饰面,水磨石地面,建筑物 设门和高窗,房顶设排气天窗。室内分设男女浴室和厕所。 (9)交通组织设计及物流分析 交通组织及物流在总体布局上保障各栋厂房四周形成环形通道,以 便于物流及人流组织。 生产车间、技术检测中心、动力中心等出入口位置及总体布局充 分考虑了工艺流程的衔接与人物分流的使

54、用要求。厂房的端部设置出 入口。 9.1.3 建筑立面造型 该厂区力求表现工业建筑现代、简洁、朴实的特征,又考虑与工 艺要求相适应。尽量利用构件本身的雕塑感,通过虚实变化、体量塑 造来体现现代工业建筑之美。 9.1.4 建筑剖面设计 生产车间为门式轻钢结构,单层轻钢厂房, 屋架下悬高 10.0m, 建筑总高度为 11.75m;技术检测中心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 高一层为 4.2m,二至三层层高 3.6m,建筑总高度为 13.05m;动力中 心为 1 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为 5.4m,建筑总高度为 6.75m。 9.2 结构 9.2.1 场地特征及适宜性 本工程位于重庆云阳县,交通便利,

55、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良 好,适宜建设。 9.2.2 基本风压为 0.4kn/m2 9.2.3 抗震设防烈度:基本烈度:6 度,设防烈度:6 度,抗震等级 为四级 9.2.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9.2.5 结构特征及选型: a) 生产车间为单层轻钢结构厂房,安全等级二级,生产类别为 丁类。 b) 技术检测中心、动力中心等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二 级,生产类别为丁类。 9.2.6 拟采用主要基础类型 各个子项基础型式暂定为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挖孔桩基础。 9.2.7 主要结构材料: a)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50 b) 砖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mu10;m5m7.5。 c) 钢筋混凝土

56、预制构件:选用国标图集。 d) 钢筋:选用热轧 hpb235 级钢筋 fy=210n/mm2,hrb335 级 crb550 级(用于板钢筋) 1010 公用系统公用系统 10.1 给排水 10.1.1 设计依据 a) 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b) 国家现行的给排水设计规范和标准。 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 50102-2003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1.2 设计范围 a) 新建厂区室内给排水系统。 b) 新建

57、厂区室内消防系统。 c) 新建厂区室外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 10.1.3 给水 a) 水源、水压 采用城市自来水,市政供水压力大于 0.45mpa,能满足厂区生产、 生活及消防供水需求。 b) 水质 工厂采用城市自来水,其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能满足 一般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要求,对工业用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用户采 用自行处理措施。 c) 水量 1) 用水量标准: 车间生活用水:150l/人班 k=2.5 办 公: 150l/人班 k=2.5 单身宿舍: 250l/人日 k=2.5 绿化、道路浇洒:2l/m2.次 生产用水量由工艺专业提供资料统计。 2) 用水量表 表 101 全厂用水量估

58、算表 用 水 量(m3) 序号用水名称 小时最大 (m3/h) 昼 夜 (m3/d) 全 年 (m3/a) 备注 1生产用水0.050.7176 2生活用水7.85012550 3绿化、道路浇洒20.632965800 小 计28.45379.778526 4未预见水量2.8387853小计 x10% 5合 计31.25417.786379 室外25l/s 6 消防用 水量 288m3 /次 其中 室内15l/s 设计最大小时用水量 q=31.250.8526.6m3/h 最大消防小时水量 q=7.85+144=151.78 m3/h。 d) 给水技术要求 1) 新建厂区水源由工业园区给水管引

59、入,引入管两条,管径为 dn100mm。 2) 厂区给水管网为生产、生活与消防给水合一制,管网呈环状 敷设,管径为 dn150mm,管道覆土深度大于 0.70m;单体建筑给水从厂 区给水管上就近引入。 3) 对独立用户装设水表计量水量,以利管理考核和节能。 e) 管材 室外给水采用钢丝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塑料管,电热熔连接。 10.1.4 室外排水设计方案 a) 排水量 1) 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给水量的 90%计,每天约 45m3/d。 2) 雨水量: 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即: 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升/秒公顷) 其中 p=3 年,地面迳

60、流系数取 0.65。 汇水面积: 230850m2 雨水量: 6029.95l/s b) 室外排水技术要求 1) 室外 排水为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系统由暗管组成。 2) 室外雨水根据厂区地形坡度,分片区就近接入厂区外雨水系 统。 3) 生活污水排入厂区污水系统,主干管 dn300mm,经厂区生活 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4) 厂区雨水、生活污水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螺旋缠绕管,专用管 件连接,聚胺脂密封胶密封。 10.1.5 室内给水 a) 室内给水为生活、生产与消防分流制。 b) 室内给水管沿墙、柱架空敷设。 c) 各单体建筑进户均装水表计量,由室外环状给水管引入。 d) 车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