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鉴赏客观选择题例析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 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指叶衡,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表现出无限的怅惘。无数青山被烟雨遮断,好像万马在烟雨中低 回不前。叶衡主战,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的希望落空。B. 下阕前两句借白发直接点出愁,可见词人心中报国无门的愤懑已难以控制。C. 下阕后两句借鸥自笑:沙鸥全身雪白,怕是愁的最高境界了。拍手大笑实为词人的情感挣扎。D. 全词借用眼前青山、万马、烟雨、白发、沙鸥等物,
2、写出情感的变化:愁由无到有,由有 到浓得无法消解。1.D ( “万马”不是眼前之物,是比喻里的喻体。 ) 译文: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接连而来。却在烟雨中徘徊,迟迟 不能到达。人们都说头上的白发是因为愁苦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不禁要拍手嘲笑那 些浑身白色的沙鸥,它们岂非浑身都充满了愁绪啊。赏析:上阕写赏心亭的所见所感。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 ,“在(城西)下水门之城 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开头两句由写山到写人,紧紧扣住了题目。苍翠的群山仿佛有 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他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 有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 徘徊起来,眼看着临近了,却终于没能到达跟
3、前暗示着自己虽有才却不得施展,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高人即叶衡。青山有情,高人难遇。而今斯人一登上赏心亭,那逶迤 的青山有不知有多少心里话要向他倾诉呵。其势如万马奔腾,接连不断。不说人之眺山,而 说山之就人,这就把静景写活了。不仅如此,而且对突出人物也有很好的映衬作用。词里叶 衡的高大形象进行了, 描绘因为叶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 宋史叶衡传说他“得 治兵之要”。叶衡对作者极为赏识,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即是对叶衡推荐的 ,以后又向朝 廷极力推荐他“ 慷慨有大略”。对于这样一位“经纶手” ,加之有知遇之恩,词人对此十分感 激。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转突兀奇崛之笔而为低徊宛转之波
4、,充分表现了无限的怅惘, 无穷的感慨,可以说是寄托遥深。叶衡主战,因而不能不受到主和派的反对,他收复失地的 大计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也就由希望变成了失望。那逶迤的青山既然象万马奔腾而来, 象冲锋陷阵的铁骑。词人渴望能挥戈跃马驰骋疆场,可是转眼之间又烟雨迷蒙,遮住了青山, 而无数青山也只象是万马在烟雨中低徊不前 。“望来终不来”写盼望之切而失望之深 。不说 愁,而愁极深;虽极感慨,仍以蕴藉出之。下阕,由眺望青山之怅惘陡转而为揶揄沙鸥之诙谐, 但曲断意不断,其脉络仍清晰可见。 虽着笔轻快,实则发自积郁。人们都说头发总是由此愁闷变白的。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水上的沙鸥
5、通体皆白,岂不是一身都是愁吗 ?词人故意发此狂想, 而 且拍手笑之,似乎把上阕歇拍低徊沉郁的气氛一扫而光了;然而仔细体味,就会察觉到那贯 穿全词的“愁”字并消失,或者说词人极力排遣这如烟雨一般的无尽的愁思,是感情上的挣 扎,而非心灵上的解脱。 人之发白并不完全由于人心之愁; 而沙鸥通体皆白 ,是其自然特征, 与愁没有关系。词人故意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说得越幽默洒脱,反而越使人感到强自解愁而 又不能解的痛苦,借说鸟与愁无关,实说愁与人甚切。人愁是实,鸟愁是虚, “一身都是愁” 的是鸟还是人,不必拘泥于字句的解释而自晓。故“拍手笑沙鸥” ,一纵即逝;而“一身都是 愁”,却如电影上的“慢镜头”在观众视
6、野里由快放慢了。实际上“一身都是愁”是与“烟雨 却低徊,望来终不来”暗中息息相关的。尽管词笔回荡曲折,然而透过层澜,仍可以看清。 白居易白鹭 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 丝。”辛词盖本于此。白诗言愁显,辛词言愁晦,其言愁一也。但辛词多了“拍手笑”一层意 思。不过就其形象来看,辛词较之白诗更加绘声绘色;就其感情来说,则更加挚浓深切。参 阅作者同年在建康所作的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充满了激愤忧愁。 以至于“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胸中积郁如此,则登赏心亭之所见所感都无非“献愁供恨”而已。 由此可见,在菩萨蛮之中亦饱含着词人之愁,英雄之泪。某
7、些喜剧会使有心的观众在笑 声中情不自禁地掉下热泪。笑和眼泪,就是似乎矛盾却又融合无间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 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十年后,循例被召至京师,因有人梗阻, 柳宗 元再度被贬谪为柳州刺史。 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 “永贞革新” 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 刘禹锡也分 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此诗为诗人初到柳州所作。百越:即百 粤,泛指五岭以南的 少数民族。文身:在身上纹上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2、下列对这首诗
8、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从登楼写起,感物起兴,愁思充溢于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既统摄诗题之魂,又为 下文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B诗歌颈联对仗工整, 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重岭密林、 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 有似九回之肠。C诗歌中间两联写诗人目之所及,既写近景,也写远景,既涉动景,又涉静景,既有实景, 又有虚景,可谓工微入画,令人称叹。D“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再度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 连 四州”,使全诗结构严谨,照应自然。【解答】 C(“既有实景,又有虚景”分析有误,中间两联写的都是实景,并无虚景。) 白话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
9、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 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 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诗歌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 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 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 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 眼前的是辽阔而荒
10、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 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 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 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 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 “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 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
11、所 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 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 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 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 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 “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 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
12、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 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 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 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 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 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 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
13、一 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 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登雨花台 魏 禧 生平四十老柴荆 ,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剪伐到园陵 ?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 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声! 【注】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峰。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墓。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 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雨花台是坐落
14、在南京的一处名胜,南京曾是明代建国之初的都城。 B该诗题为“登雨花台”,笔墨以描画景物为主,且以情感的起伏变化为线索。 C颈联一个“新”字描绘出了异族入侵,田园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荒凉景象。 D颈联中的“旧”字写出了前朝权贵摇身变成当朝新贵,前呼后拥、招摇过市的丑态。3、B( B 项,“笔墨以描画景物为主”不正确,该诗笔墨以思绪为主。 ) 白话诗歌 四十年来,我甘守贫困,有志以此度过残生;此日,脚穿麻鞋登台拜望旧京。满 目破碎,是谁摧毁了这大好河山?一腔悲愤,可叹太祖之墓也被肆意践踏!异族入侵之后, 田园一片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车马驰骋,多半竟是旧朝官僚。暮色苍茫,欲哭无泪; 悲风猎猎
15、,吹起大江呜咽声。诗歌鉴赏 雨花台是坐落在南京城南的一处名胜,南京曾是明代建国之初的都城。诗人登上 雨花台,举目四望,不禁感叹万分。开头两句不仅点明了诗人的布衣身份,还隐含着一股豪 气。魏禧在明亡之后,绝意仕进,年至四十,仍甘心老于茅屋。在山河破碎、江山易主的时 刻,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厚重的情感。三、四两句,诗人怒火陡升, 发出了激愤的责问:究竟谁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表现了诗人对祸国殃民者的仇恨和对历 史的反思。“可堪剪伐到园陵” 表达了痛心疾首的义愤之情, 其中有对断送国家前途者的鞭挞, 也有对异族入侵者的控诉。五、六两句,诗人情感转化为憎恶怨恨,从而使全诗的意蕴更加
16、深邃和丰富。“多新草”三字写出了异族入侵后,田园一片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景况, 黎民百姓的悲惨处境就可想而知了。与此相对的却是雍容华贵的官府车盖,前呼后拥,招摇 过市。“半旧卿”三字更令人触目惊心,那些曾在明朝为官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卑躬 屈膝,摇身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最后两句,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满腹的悲 愤还未倾吐干净,不觉暮色已经降临。诗人的真挚情感甚至打动了天地万物,只听凄风悲号, 江水痛哭,日夜不息。全诗也就在这悲风声中收束。客怀何应龙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4、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处处”
17、虽有到处之意,却又深刻地道出了游子四处奔波、百无聊赖的心情。 B“不宜秋”,是因为秋雨梧桐叶落时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之情。 C“无字”是说亲朋好友并不关心自己,这更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愁上加愁。 D“远”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飞过,颇有无情之叹。4、C( C项,“无字 ”是说没有亲朋好友寄来一言半语,并非亲朋好友不关心自己。 ) 白话诗歌 客居在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适宜秋天的,因为秋天到了,梧桐落叶会让游子 更加愁苦。想念故人却没有书信到来,大雁已飞过洒满夕阳的高楼,唯有即将消失的雁声尚 在耳际回响。诗歌鉴赏 此诗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怀。首句“客怀处处不宜秋”
18、,虽未 涉及景物, 但通过“处处”“不宜秋”二词深刻地道出了游子四处奔波、 百无聊赖的心情。“不 宜秋”是惆怅之语,之所以“不宜秋” ,是因为“秋到梧桐动客愁” ,秋雨梧桐叶落时的萧瑟 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情怀,一个“愁”字更加深了游子寂寞、空虚、孤独的思乡之情。在 这孤单寂寞的秋日里,若能有亲人、故人从家乡传来一言半语,或许也能宽慰孤独的灵魂, 然而结果是“无字到”毫无音讯,无疑是愁上加愁。 “雁声远过夕阳楼” ,“雁”使人产生 传递书信的联想。这里诗人用虚笔写。不写“雁”而写其“声” :大雁已飞过,唯有即将消失 的雁声尚在耳际回响。不见彩笺,空闻雁声,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漂泊天涯的游客目送鸿
19、雁 消失在夕阳余光里的失望和颓然的神情。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 啼。【注】 此诗为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被贬岭南时所作。古诗十九首行行 重行行中有“越鸟巢南枝”一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在向南的树枝上筑巢。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描写诗人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B第二句中的“暗”字,突出了林间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 C颔联对诗人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 D颈联是对诗人
20、谪居生活的具体描写,其中表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5、D( D项,“对诗人谪居生活的具体描写 ”错误,应是 “对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 ) 白话诗歌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布满千 山万壑的桄榔、椰树,郁郁葱葱,在这绿树之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 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掉落的燕泥也会急忙避开。这里的风俗很特 别,五月即收稻米,每当涨潮,公鸡便会在三更时分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 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听着那红槿花枝中越鸟的鸣叫,不禁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 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诗歌鉴赏
21、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第一句用一“争”字,不仅把动态景物描 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迂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 故意“争分”造成的。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用一“暗”字,突出了桄榔、 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 碰着蛇草;因为担心遇到那带有毒性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有力地衬托了 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颈联转向对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在写景中表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 乡之感,并为尾联抒发被贬谪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尾联是诗人在惊叹岭南环境 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抒发的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再加上听到越鸟在鲜艳的红 槿花枝上的啼叫声,进而想到连飞鸟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果味啤酒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大数据应用及处理技术能力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保育员(初级)操作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民病毒感染防治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摔伤安全知识培训总结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心复苏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 2024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判断题)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五)
- 多功能报告厅设计
-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全册教案
- 出入境证件承诺书
-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课件
- 医院科教科主任竞聘演讲稿课件
-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5120-2021)【可编辑】
- 医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