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K115-十字轴的工艺规程及铣轴颈四端面夹具设计x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343177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6-24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150
积分
关 键 词:
K115 十字 工艺 规程 轴颈 端面 夹具 设计
资源描述:
K115-十字轴的工艺规程及铣轴颈四端面夹具设计x,K115,十字,工艺,规程,轴颈,端面,夹具,设计
内容简介:
目 录前 言21 工艺规程制定3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3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组成3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32 零件的分析42.1零件的作用42.2零件的工艺分析43 工艺规程设计53.1基准面的选择53.2 制定工艺路线63.3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73.4划分加工阶段73.5 基本工时的确立74 铣夹具设计204.1定位元件的设计204.2定位基准的选择204.3 定位误差分析204.4夹紧力的确定224.5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23结 论24前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十字轴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铣轴颈四端面的夹具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毕业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本设计选用十字轴来进行工艺编制与夹具设计,以说明书、绘图为主,设计手册与国家标准为附来进行详细说明。1 工艺规程制定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1、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2、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 保证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劳动条件良好。3、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4、制订工艺规程的程序 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分析产品装配图,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审查;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及精度;拟订工艺路线(划分工艺过程的组成、选择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选择机床设备等);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选择工艺装备,计算时间定额等;确定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填写工艺文件。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组成工艺过程由若干个按着一定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组织和计划的基本单元。工序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及工步等。1、 工序 一个或一组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一部分工艺过程。2、 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3、 工位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占据每一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4、 工步 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5、 走刀 在一个工步内当被加工表面的切削余量较大,需分几次切削时,则每进行一次切削称为一次走刀。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产品装配图及零件图;产品质量的验收标准;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原材料及毛坯的生产水平;现场生产条件(机床设备与工艺装备、工人技术水平等);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发展状况。2 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十字轴。又称十字节,即万向接头,英文名称universal joint,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 “关节”部件。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为汽车上广泛使用的不等速万向节,允许相邻两轴的最大交角为1520。十字轴是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关键件之一2.2零件的工艺分析要对该零件的表面进行加工。具体加工要求如下:四轴端面 粗糙度Ra0.8四轴外圆 粗糙度Ra0.48 粗糙度Ra12.56孔 粗糙度Ra12.5G1/8螺纹孔 粗糙度Ra12.5油孔,攻螺纹 粗糙度Ra12.5油槽 粗糙度Ra12.5 3 工艺规程设计3.1基准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一: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 之间的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在工件上有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2)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精基准。3)如需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加工余量较小的表面作粗基准。4)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5)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别是主要定位基准,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二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精基准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设计技术要求的实现以及装夹准确、可靠、方便。精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实现“基准重合”,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2)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地加工很多表面时,应尽可能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实现“基准统一”,以免生产基准转换误差。3)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尽量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即遵循“自为基准”原则。该加工表面与其他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由先行工序保证。4)为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 的位置精度,可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5)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应选择定位准确、稳定、夹紧可靠,可使夹具结构简单的表面作为精基准。3.2 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以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以外,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工艺路线方案: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一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的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工艺路线方案:工序01:锻造毛坯工序02:粗铣四轴端面、钻中心孔工序03:粗车四轴外圆、精车四轴外圆工序04:粗铣前后两端面工序05:精铣四轴端面工序06:钻8、6孔并倒角工序07:钻攻G1/8螺纹孔, 2360深4,倒角60工序08:钻油孔,攻螺纹工序09:铣油槽工序10:去毛刺工序11:热处理工序12:磨外圆工序13:磨外端面工序14:清理工序15:终检3.3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锻件重为0.84kg,在1600t热模锻压力机上生产,锻件复杂系数为,长度为108mm时,查出该零件余量是:厚度方向为1.5-2.0mm,水平方向为1.5-2.0mm。3.4划分加工阶段按加工的精度高低,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粗加工阶段主要加工方法有:粗车、粗铣、粗刨、粗镗和钻孔。二、半精加工阶段主要加工方法有:半精车精车、半精铣精铣、半精刨精刨、半精镗精镗和扩孔铰孔。三、半精加工阶段主要加工方法是各种类型的磨削,也有宽刃精刨、浮动镗和刮削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不仅所选择的机床、切削用量不同,而且所使用的夹具、刀具、检具的精度也是不同的。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机床、夹具、刀具、检具的精度由低到高,切削用量中背吃刀量、走刀量由大到小、切削速度由低至高进行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加工阶段应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3.5 基本工时的确立工序01:锻造毛坯工序02:粗铣四轴端面、钻中心孔工步一:粗铣四轴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硬质合金端面铣刀,刀片采用YG8,,。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且表面粗糙Ra6.3,要求不高,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 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K6032型数控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475当475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工步二:钻中心孔工序03:粗车四轴外圆、精车四轴外圆工步一 :粗车四轴外圆 1、切削用量机床为CA6140型卧式车床, 所选刀具为YT5硬质合金外圆车刀。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一部分表1.1,由于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中心高度为200mm(表1.30),故选刀杆尺寸BH=16mm25mm,刀片厚度为4.5mm。根据表1.3,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屑槽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刀尖圆弧半径。1)确定切削深度由于单边余量为1.5mm,可在1次走刀内切完。2)确定进给量根据表1.4,在粗车45、刀杆尺寸为16mm25mm、3mm、工件直径为0100mm时,=0.10.6mm/r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进给量(表4.2-9),选择=0.26mm/r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1.30,CA6140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3530N。根据表1.21,当2mm,0.35mm/r,=65m/min(预计)时,进给力=760N。的修正系数为=0.1,=1.17(表1.29-2),故实际进给力为 =7601.17N=889.2N 由于切削时的进给力小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故所选=0.26mm/r可用。3)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T=30min。4)确定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可根据公式计算,也可直接由表中查出。现采用查表法确定切削速度。根据表1.10,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铸件,3mm,0.25mm/r,切削速度=300m/min。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0.8,=0.65,=0.81,=1.15,=1.0(均见表1.28),故=3000.80.650.811.15m/min145m/min 428r/min 按CA6140机床的转速(表4.2-8),选择=45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145m/min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1.24,3mm,0.25mm/r,46m/min时,=1.7KW。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1.17,=1.13,=0.8,=0.65(表1.28),故实际切削时的功率为=0.72KW根据表1.30,当=450r/min时,机床主轴允许功率=5.9KW。,故所选的切削用量可在CA6140机床上进行。最后决定的切削用量为=1.5mm,=0.26mm/r,=450r/min,=145m/min2、确定粗车四轴外圆的基本时间 , 式中 =30.5mm,=1.5mm,=4mm,=0mm,=0.26mm/r,=450r/min,=4 则 工步二:精车四轴外圆 1、 切削用量机床为CA6140型卧式车床所选刀具为YT5硬质合金外圆车刀。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一部分表1.1,由于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中心高度为200mm(表1.30),故选刀杆尺寸BH=16mm25mm,刀片厚度为4.5mm。根据表1.3,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屑槽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刀尖圆弧半径。1) 确定切削深度由于单边余量为0.4mm,可在1次走刀内切完。2) 确定进给量根据表1.4,在粗车45、刀杆尺寸为16mm25mm、3mm、工件直径为0100mm时,=0.10.6mm/r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进给量(表4.2-9),选择=0.26mm/r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1.30,CA6140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3530N。根据表1.21,当2mm,0.35mm/r,=65m/min(预计)时,进给力=760N。的修正系数为=0.1,=1.17(表1.29-2),故实际进给力为 =7601.17N=889.2N 由于切削时的进给力小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故所选=0.2mm/r可用。3) 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表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T=30min。4) 确定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可根据公式计算,也可直接由表中查出。现采用查表法确定切削速度。根据表1.10,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铸件,3mm,0.25mm/r,切削速度=400m/min。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0.8,=0.65,=0.81,=1.15,=1.0(均见表1.28),故=4000.80.650.811.15m/min194m/min 572r/min 按CA6140机床的转速(表4.2-8),选择=56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194m/min5) 校验机床功率由表1.24,3mm,0.25mm/r,46m/min时,=1.7KW。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1.17,=1.13,=0.8,=0.65(表1.28),故实际切削时的功率为=0.72KW根据表1.30,当=560r/min时,机床主轴允许功率=5.9KW。,故所选的切削用量可在CA6140机床上进行。最后决定的切削用量为=0.4mm,=0.2mm/r,=560r/min,=194m/min2、 确定精车四轴外圆的基本时间 , 式中 =30.5mm,=0.4mm,=4mm,=0mm,=0.2mm/r,=560r/min,=4 则 工序04:粗铣前后两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硬质合金立铣刀,刀片采用YG8,,。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且表面粗糙Ra6.3,要求不高,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 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62型卧式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475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工序05:精铣四轴端面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硬质合金端面铣刀,刀片采用YG8,,。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且表面粗糙Ra3.2,要求不高,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 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62型卧式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750当750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工序06:钻8、6孔并倒角工步一:钻6孔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2-7根据Z3025摇臂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4 则机动工时为工步二:钻8孔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2-7根据Z3025摇臂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表4.2-12,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4 则机动工时为 工步三:倒角工序07:钻攻G1/8螺纹孔, 2360深4,倒角60工步一:钻G1/8螺纹底孔8.4孔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6根据Z550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表4.2-15,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 则机动工时为工步二:攻G1/8螺纹孔选择M9.728mm高速钢机用丝锥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即f=0.664mm/r327r/min 按机床选取n=351r/min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工步三:锪2360深4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6根据Z550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表4.2-15,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 则机动工时为工步四:倒角60工序08:钻油孔,攻螺纹工步一:钻油孔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6根据Z550立式钻床说明书,主轴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4.2-13,取主轴速度:主轴转速,根据参考文献表4.2-15,取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走刀次数i=1 则机动工时为工步二:攻螺纹选择M9.728mm高速钢机用丝锥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即f=0.664mm/r327r/min 按机床选取n=351r/min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工序09:铣油槽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硬质合金立铣刀,刀片采用YG8,,。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且表面粗糙Ra12.5,要求不高,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 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2K型立式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475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 工序10:去毛刺工序11:热处理工序12:磨外圆机床M412外圆磨床1)选择砂轮。见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三章中磨料A46KV6P 35040127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刚玉,粒度为46#,硬度为中轮1级,陶瓷结合剂,6号组织,砂轮尺寸为600633052) 切削用量的选择。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3-42有主轴转速 n=64r/min砂轮转度 1110r/min工作台移动速度 0.5m/min切削深度Z0.1mm进给量 =0.01mm/r 3)切削工时 式中n-工件每分钟转速(r/min) L-磨轮行程长度,mmZ-单边加工余量-考虑磨削加工终了时的无火花磨削以及为削除加工面形状误差而进行局部修研的系数,其值由表6.2-9,表6.2-10,知=1.1-轴(纵)向进给量(mm/r)-切入法磨削深度进给量(mm/r) 工序13:磨外端面机床立轴平面磨床M72321)选择砂轮。见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三章中磨料A46KV6P 450380520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刚玉,粒度为46#,硬度为中轮1级,陶瓷结合剂,6号组织,砂轮尺寸为4503805203) 切削用量的选择 式中: Z-单边加工余量-考虑磨削加工终了时的无火花磨削以及为削除加工面形状误差而进行局部修研的系数,其值由表6.2-9,表6.2-10,知=1.1 n-工件每分钟转速(r/min)-切入法磨削深度进给量(mm/r)z-同时磨削工件数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3-42有主轴转速 n=3000r/min工作台移动速度 10m/min切削深度 Z0.1mm进给量 =0.01mm/r3)切削工时 工序14:清理工序15:终检 4 铣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有老师分配的任务,我被要求设计铣轴颈四端面的铣床夹具。4.1定位元件的设计本工序选用工件四轴外圆面来定位,对应的定位元件是V形块和浮动支承和定位销。4.2定位基准的选择选择已加工好的四轴外圆面来定位,所以相应的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应是V形块和浮动支承和定位销。因此进行定位元件的设计主要是对是V形块和浮动支承和定位销,夹紧则是用圆垫圈、螺杆、铰链压板、带肩螺母、支脚和活动螺杆等组成的夹紧机构来完成。1、 左右轴外圆面与V形块相配合,限制四个自由度,即Y轴移动、Y轴转动、Z轴移动和Z轴转动。2、 上下轴外圆面与浮动支承相配合,限制一个自由度,即X轴转动。3、 上下轴外圆面与定位销相配合,限制一个自由度,即X轴移动。工件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属于完全定位,故设计合理。4.3 定位误差分析定位误差是指采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某一工序在工序尺寸(通常是指加工表面对工序基准的距离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当采用夹具加工工件时,由于工件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均有制造误差使定位基准位置变化,即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故由此引起的误差称为基准位置误差,而对于一批工件来讲就产生了定位误差。如图1所示 图1用V型块定位加工时的定位误差当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就产生了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即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理想位置的最大变动量。定位误差指一批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仅仅由于定位不准而引起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的最大可能变动范围。定位误差主要由尺寸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组成。 根据相关公式和公差确定具体变动量。如图2,两个极端情况:情况1:d1=d1,d2=d2使工序基准尽可能地高得加工尺寸;情况2:d1=d1,d2=d2使工序基准尽可能地低得加工尺寸。且该工序定位误差 图2 定位误差 =O1O2+(d2-(d2-Td2)/2 =Td1/(2sina/2)+Td2/2 =0.043/2sin45+0.03/2 0.3924.4夹紧力的确定(1)切屑力计算查表1-2-3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其中:查机床夹具手册表1-2-4,表1-2-5表1-2-6由上得:Fc=725N,Fp=459N,Ff=695N(2)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 由 其中f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 F=+G G为工件自重 夹紧螺钉: 公称直径d=8mm,材料45钢 性能级数为6.8级 螺钉疲劳极限: 极限应力幅:许用应力幅: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3.54 取s=4 得 满足要求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4.5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干涉。应使夹具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成本。提高夹具性价比。本道工序为铣床夹具选择用圆垫圈、螺杆、铰链压板、带肩螺母、支脚和活动螺杆等组成的夹紧机构进行夹紧工件。本工序为铣削余量小,铣削力小,所以一般的手动夹紧就能达到本工序的要求。结 论课程设计即将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它对我们来说受益菲浅的,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们不再是只知道书本上的空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实实在在的设计,使我们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设计的步骤和要领,使我们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更好的更熟练的利用我们手中的各种设计手册和AUTOCAD等制图软件,为我们进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使我们认识到了只努力的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好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同学们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的辛勤指导,使我们学到了好多,也非常珍惜学院给我们的这次设计的机会。致 谢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收益不小,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和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K115-十字轴的工艺规程及铣轴颈四端面夹具设计x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3431777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