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1页
第9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2页
第9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3页
第9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4页
第9章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第九章 机体的体温与调节机体的体温与调节 第三节第三节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 第二节第二节 机体的热平衡机体的热平衡 第一节第一节 体温的基本概念体温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 体温的基本概念体温的基本概念 一、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一、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体体 温:温: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有一定的温度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有一定的温度, ,即即体温。体温。 2. 2. 变温动物变温动物 :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 (爬行、两栖和鱼爬行、两栖和鱼 类类) )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

2、 或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寡而发生改变,称为或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寡而发生改变,称为变温动物。变温动物。 3. 3. 恒温动物:恒温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尤其是人类的体温调节机制鸟类和哺乳类、尤其是人类的体温调节机制 完善,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称完善,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称 为为恒温动物。恒温动物。 恒定体温的意义恒定体温的意义 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活动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增强了机活动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样就增强了机 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体温的分类二、体温的分类 1

3、. 1. 深部体温深部体温 机体深部温度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但是,由于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但是,由于 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理论上,体代谢水平不同,各个内脏器官的温度也略有差异。理论上,体 温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是指机体深部的血液温度,它可代表身体内部器官温度的平 均值均值。 通常测定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通常测定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 度:度:36.9-37.936.9-37.9;口腔温度:;口腔温度:36.7-37.736.7-37.7;腋窝温度:;腋窝温度:36.0-36.0- 3

4、7.437.4,测量腋窝温度是,腋窝不得有汗,上臂紧贴胸廓,是,测量腋窝温度是,腋窝不得有汗,上臂紧贴胸廓,是 腋窝形成密闭的腔,测定时间腋窝形成密闭的腔,测定时间10min10min。 2. 2. 表层体温表层体温 机体表层温度机体表层温度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要低于深部温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 着明显的温度梯度。着明显的温度梯度。 体表的最外层,即皮肤表面,其温度称为皮肤温。机体各部位体表的最外层,即皮肤表面,其温度称为皮肤温。机体各部位 的皮肤温差很大。头部皮肤温度的变动相对比较少。的皮肤温差很大。头部皮肤温度的变动相对比较少。 皮肤温度与局部血流量关系密切,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

5、收缩,皮肤温度与局部血流量关系密切,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防止体热散失;炎热环境中,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防止体热散失;炎热环境中, 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促进散热;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促进散热; 情绪激动时,血管紧张度增加,皮肤温度降低,特别是手的皮情绪激动时,血管紧张度增加,皮肤温度降低,特别是手的皮 肤温度降低。肤温度降低。 三三. .体温的生理波动体温的生理波动 体温的正常波动体温的正常波动 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精神和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精神和 体力活动等而有所变化。体

6、力活动等而有所变化。 1.1.昼夜节律昼夜节律 定义定义-以昼夜以昼夜 (24h)(24h)为周期的波动。为周期的波动。 人的体温在一昼夜呈现周期性波动人的体温在一昼夜呈现周期性波动, ,一般一般 清晨清晨2-62-6时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时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 , 下午下午2-42-4 时达一日的高峰。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时达一日的高峰。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1。 昼夜节律昼夜节律: :由生物节律决定,可能受地球由生物节律决定,可能受地球 自转周期的影响。自转周期的影响。 生物节律控制中心位于下丘脑的视上核。生物节律控制中心位于下丘脑的视上核。 2. 2.性别差异性别差异 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

7、子高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0.3。 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 日最低。日最低。 3.3.年龄差异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1010岁,岁, 体温约降低体温约降低0.050.05。14141616岁的青年人体温与岁的青年人体温与 成年人相近。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 构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

8、力差,易构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 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4.4.体力活动与情绪体力活动与情绪 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 使体温暂时升高使体温暂时升高1 122。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 者安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者安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 温。温。 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 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

9、注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注 意保温。意保温。 第二节第二节 机体的热平衡机体的热平衡 一一. .能量代谢与产热能量代谢与产热 1.1.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1)(1)定义定义: :身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体内三大身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 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 为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2)(2)能量的来源能量的来源 : : 糖、糖、 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 食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食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55%55%以热量形式以热量形式-体体 热热,

10、 ,其余其余25-45 %25-45 %以化学能贮存于以化学能贮存于ATPATP等高分子高等高分子高 能磷酸键中直接供给各种生命活动需要。能磷酸键中直接供给各种生命活动需要。 2.2.产热器官产热器官 主要产热器官: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 脑)。脑)。 活动状态活动状态, ,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 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 3 3、基础状态、基础状态

11、人体在1825室温下,空腹、 平卧并处于清醒、安静状态为基础状态基础状态。 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 清晨空腹,即禁食清晨空腹,即禁食121214h14h,前一天应清淡、,前一天应清淡、 不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不要太饱的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 响。响。 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 响。响。 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室温室温18-2518-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4 4、基础代谢、基础代谢(BM) (BM) 在基础状态

12、下,此时,维在基础状态下,此时,维 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 低能量代谢,称低能量代谢,称基础代谢基础代谢(BM)(BM)。其数值与。其数值与 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有关。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有关。 5.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MR):(BMR): 机体每小时机体每小时,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散发的热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散发的热量 (KJ/h.m(KJ/h.m2 2) ),即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即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BMR正常值:正常值:1015 20可能是病态可能是病态 甲亢甲亢:+25+25+80%+80%;甲减;甲减

13、:-20%-20%-40%-40% 发烧:体温每升高发烧:体温每升高1 1,BMRBMR升高升高13%.13%.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1.肌肉活动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最大是骨骼肌最大是骨骼肌, ,使产热量增加使产热量增加 几倍几倍, ,占总产热量占总产热量75-80%. 75-80%. 步步 行时较安静状态行时较安静状态, ,产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3 3倍倍. .剧烈运动时可增加剧烈运动时可增加10-2010-20 倍。从事繁忙脑力劳动时倍。从事繁忙脑力劳动时, ,通通 过神经调节过神经调节, ,使骨骼肌肌紧张使骨骼肌肌紧张

14、 加强加强, ,肾上腺分泌激素肾上腺分泌激素, ,产热产热 增加。增加。 表7-3表明不同劳动或运动时 的能量代谢率。 表表7-3 7-3 机体不同状态时机体不同状态时 的能量代谢率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状态 产热量产热量(KJ/m(KJ/m2 2.min) .min) 躺卧躺卧 2.732.73 开会开会 3.403.40 擦窗子擦窗子 8.308.30 洗衣洗衣 9.899.89 扫地扫地 11.3711.37 打排球打排球 17.0517.05 打篮球打篮球 24.2224.22 踢足球踢足球 24.9824.98 持重机枪跃进持重机枪跃进 42.3942.39 2.2.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

15、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 (从进食后从进食后1h1h开始开始, ,持续持续7 7 8h),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 ,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 有所增加,这些有所增加,这些 “额外额外” 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额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热量的现象称为食 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 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30,混合性食物增加,混合性食物增加1010, 糖和脂肪增加

16、糖和脂肪增加4 46 6。以蛋白质食物增加最多。以蛋白质食物增加最多, ,额外额外 产热最多。产热最多。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 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3.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 (1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在在20203030的的 环境中较为稳定。环境中较为稳定。 (2 2)环境温度超过)环境温度超过3030,能量代谢率增加。,能量代谢率增加。 30-4530-45由于汗腺活动增加由于汗腺活动增加, ,呼吸、循环机能呼吸、循环机能 增强增强, ,体内化学反应速

17、度加快。体内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3 3)当环境温度低于)当环境温度低于2020时,随着温度的时,随着温度的 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 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寒战时产热增加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寒战时产热增加 4-54-5倍。倍。 4.4.精神活动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释放增加,产热量显精神紧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释放增加,产热量显 著增加。著增加。 5.5.内分泌腺活动内分泌腺活动 甲状腺素能促使细胞氧化代谢增强甲状腺素能促使细胞氧化代谢增强. .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使细胞内氧化反应增强去甲肾上腺素使细胞

18、内氧化反应增强, ,并使并使 血糖升高血糖升高, ,血糖利用增强血糖利用增强, ,使产热量迅速加快使产热量迅速加快. . 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素增加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素增加 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甲状腺素分泌增多 细胞代谢率增加细胞代谢率增加 肌紧张加强肌紧张加强寒战寒战 寒冷刺激寒冷刺激 产热增加产热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兴奋肾上腺髓质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血糖 利用加快利用加快. 三、散热过程三、散热过程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 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

19、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散热部位:散热部位: 主:皮肤主:皮肤( (散热占散热占90%) 90%) 大面积大面积 与外界接触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血流丰富 有汗腺有汗腺 次:肺、尿、粪次:肺、尿、粪 ( (一一) )散热方式:主要是物理方式散热方式:主要是物理方式. . 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30(30以下以下) ), 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 量约占总量量约占总量7070。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30(30以以 上上) ),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20、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 辐射散热(辐射散热(radiationradiation),指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方式),指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方式 来散热。来散热。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 (影响辐射的因素影响辐射的因素) ) 有效面积大有效面积大, ,辐射量大辐射量大, ,散热快。散热快。 温差大温差大, ,辐射量大辐射量大, ,散热快散热快, ,当二个物体温度相等时当二个物体温度相等时, ,才才 停止辐射停止辐射. . 辐射是一种主要散热方式辐射是一种主要散热方式. .外界温度在外界温度在15-23,40%15-

21、23,40%热热 量从皮肤辐射散热量从皮肤辐射散热. .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 ,因环境温度因环境温度 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 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人在安静状态下,此种散热量最大,占总散热量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此种散热量最大,占总散热量的60%60%。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传导散热传导散热(conduction)(conduction): 定义定义: :机体通过传递分子动能的方式散发热

22、量。机体通过传递分子动能的方式散发热量。 (例:高热病人头上放冰袋降温(例:高热病人头上放冰袋降温).).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 高热患者降温。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高热患者降温。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 易出汗。易出汗。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对流散热对流散热(convection)(convection):指体热借空气 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

23、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 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 寒。寒。 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 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 温差大温差大, ,对流快对流快, ,散热快。散热快。 风速大风速大, ,对流快对流快, ,散热快。散热快。 蒸发散热蒸发散热(evaporation)(evaporation):

24、(分不感蒸发和可感:(分不感蒸发和可感 蒸发蒸发) 定义定义: :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 态态( (液体汽化需要的热量液体汽化需要的热量) ),同时带走大量的热量。,同时带走大量的热量。 1ml1ml水水, , 蒸发可带走热量蒸发可带走热量2.32KJ2.32KJ。当气温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 散热途径。散热途径。 蒸发分两类蒸发分两类: : 不感蒸发:不感蒸发:是指无论外界环境温度高或低,人体的是指无论外界环境温度高或低,人体的 皮肤角质层和粘膜不断渗出水分,且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皮肤角质层和粘膜不断渗出水

25、分,且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 即已汽化。即已汽化。不形成汗液不形成汗液, ,不被人察觉不被人察觉. .与汗腺无关与汗腺无关. .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500ml/500ml/日日 (皮肤约占(皮肤约占2/3,2/3,肺占肺占1/31/3)。散出热量)。散出热量1160KJ.1160KJ.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 量。量。 发汗,发汗,又称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又称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 境温度超过境温度超过3030时,便开始发汗时,便开始发汗, ,在蒸发表

26、面聚集成在蒸发表面聚集成 汗滴。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汗滴。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25便便 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虽然环境温度 低于低于2020亦可发汗。亦可发汗。 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6L/h1.6L/h。如全。如全 部蒸发可带走部蒸发可带走3600KJ3600KJ热量。热量。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 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 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 (如烧伤病

27、人如烧伤病人) )或汗腺分泌或汗腺分泌 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命。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命。 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蒸发的因素:a.:a.空气湿度空气湿度: :湿度大湿度大, ,蒸发慢蒸发慢; ;湿度湿度 小小, ,蒸发快。蒸发快。b.b.风速风速: :风速越大风速越大, ,蒸发越快。蒸发越快。 临床上高烧病人临床上高烧病人: : a. a.用酒精擦澡用酒精擦澡, ,因酒精挥发带走大量热因酒精挥发带走大量热, ,这是蒸发这是蒸发 散热散热. . b. b.发汗药发汗药( (阿斯匹林阿斯匹林) )是出汗降温是出汗降温. . 总结总结: :散热是个物理过程散热是个物理过

28、程. .这四种情况下这四种情况下, ,所占百所占百 分比不同分比不同. .一般说与当时环境温度有关一般说与当时环境温度有关. .温度低温度低 (30(30以下以下) )主要靠辐射散热主要靠辐射散热, ,其次传导散热及对其次传导散热及对 流散热流散热. .温度高温度高(30(30以上以上) )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 式式. . 第三节第三节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许多与体温调节有关体温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许多与体温调节有关 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达到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达到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 而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实现的。体温调节中

29、枢位于下丘脑。 一一. .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 定义定义: :对温度敏感的感受器对温度敏感的感受器. . 1. 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 : 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 类型: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类型: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 皮温皮温3030时时冷感受器冷感受器+ +冷觉冷觉 皮温皮温3535时时热感受器热感受器+ +热觉热觉 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 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2. 2.中枢性温度感受器中枢性温度感受器 分类:热敏神经元

30、和冷敏神经元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血温血温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血温血温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分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分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 在视前区在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O/AH)(PO/AH)分布较多的热敏分布较多的热敏 神经元和少量冷敏神经元。神经元和少量冷敏神经元。 二二.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 (一一)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CNSCNS中都存在调中都存在调 节体温的中枢结构。节体温的中枢结构。 但从恒温

31、动物脑的分段切除实验证明,只要但从恒温动物脑的分段切除实验证明,只要 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仍具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仍具 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说明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说明: :调节体温的调节体温的 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通过三条途径将信息传到中枢通过三条途径将信息传到中枢, ,又经三条途径发出整合指令又经三条途径发出整合指令, , 调节体温。调节体温。 外界温度改变外界温度改变-血液温度改变血液温度改变 脊髓脊髓 , ,下丘脑以外中枢温下丘脑以外中枢温 度感受器度感受器 皮肤的温皮肤的温, ,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深部温度改变深部

32、温度改变 躯体传入神经躯体传入神经 脊髓脊髓 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 信息经下丘脑前部和后部信息经下丘脑前部和后部 整合作用整合作用 交感神经系交感神经系 统统 躯体神经躯体神经 甲状腺甲状腺.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 (分泌激素分泌激素) ) 皮肤血管舒缩反应皮肤血管舒缩反应 骨骼肌活动改变骨骼肌活动改变 调节机体代谢调节机体代谢 汗液分泌汗液分泌 调节产热调节产热, ,散热散热, ,使之达平衡使之达平衡, ,体温维持正常体温维持正常. . ( (二二) )调定点学说及体温调节过程调定点学说及体温调节过程 1.1.调定点学说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节机制体温

33、调节机制: :体温如何维体温如何维 持在持在37?37? 提出了提出了“调定点调定点”学说学说: :即体温调节类即体温调节类 似恒温器的调节似恒温器的调节, ,视前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 (PO/AO)(PO/AO)中热敏中热敏N N元和冷敏元和冷敏N N元元, ,功能除具有功能除具有 感温以外感温以外, ,可能起着可能起着“调定点调定点”的作的作 用用.“.“调定点调定点”所规定的温度值决定体温的所规定的温度值决定体温的 高低高低. . 正常人的的温度为正常人的的温度为37.37. 当体温高于当体温高于3737调定点血液温度调定点血液温度(超过超过 37,37,下丘脑局部温度下丘脑局部

34、温度)调定点中调定点中 热敏神经元活动热敏神经元活动 散热散热 冷敏神经元活动冷敏神经元活动 产热产热 体温下降至体温下降至 37.37. 当体温低于当体温低于3737调定点血液温度调定点血液温度(低于低于 37,37,下丘脑局部温度下丘脑局部温度)调定点中调定点中 热敏神经元活动热敏神经元活动 产热产热 冷敏神经元活动冷敏神经元活动 散热散热 体温升高至体温升高至 37. 37. 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 ,调定点的变动范围窄调定点的变动范围窄, ,可可 因生活因生活, ,活动活动, ,病理反应发生变化病理反应发生变化. . 细菌感染导致发热细菌感染导致发热 : :致热原致热原热敏神热敏神 经

35、元经元, ,冷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调定点阈值调定点阈值(38),(38), 产热产热, ,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达平衡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达平衡. .体温从体温从 37 37 升高到升高到3838病人发冷颤抖病人发冷颤抖, ,发热可持发热可持 续一周续一周. . 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 ,使调定点使调定点 温度下降温度下降, ,体温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 . 三三. .体温异常体温异常 人体体温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人体体温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当环当环 境温度长久剧烈变化或机体调节发生障碍境温度长久剧烈变化或机体调节发生障碍, , 产热产热, ,散热不能保持平衡出现体温异常散热不能保持平衡

36、出现体温异常. . ( (一一) )中暑和发热中暑和发热 1.1.中暑中暑 高温或炎热夏天高温或炎热夏天产生大量体产生大量体 热热, ,不能散发不能散发体热蓄积体热蓄积, ,体温失调而产生体温失调而产生 中暑中暑. .表现表现: :体温升高可达体温升高可达40,40,头痛头痛, ,头昏头昏, , 脉搏细弱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 ,甚至意识丧失甚至意识丧失. .长时间长时间 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哀竭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哀竭, ,造成造成 严重后果严重后果. . 2. 2.发热发热 是疾病伴随的症状是疾病伴随的症状.eg.eg.细菌毒素细菌毒素 机体使调定点温度机体使调定点温度

37、发热发热. . 体温达体温达 3838以上以上, ,引起不适感引起不适感, ,心脏负担增加心脏负担增加. . ( (二二) )体温过低体温过低 低温环境中如体温中枢的调节使产热量低温环境中如体温中枢的调节使产热量 不能抵偿散热量时不能抵偿散热量时, ,正常体温不能维持而下正常体温不能维持而下 降降. . 体温适当降低可使基础代谢率体温适当降低可使基础代谢率,组织组织 耗氧量耗氧量,可减少缺氧对人的损伤可减少缺氧对人的损伤. .因此临因此临 床用人工低温麻醉方法进行大型外科手术床用人工低温麻醉方法进行大型外科手术 ( (注射氯丙嗪注射氯丙嗪) ) 使体温使体温.也可用人工低温也可用人工低温 方法保存组织器方法保存组织器, ,供临床器官移植供临床器官移植. . 四、四、皮肤血管和汗腺的神经体液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的神经体液调节 1.1.皮肤血管运动皮肤血管运动: :皮肤血流量的调节皮肤血流量的调节 寒冷寒冷 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交感神经紧交感神经紧 张性增加张性增加 皮肤小动脉收缩皮肤小动脉收缩, ,动动- -静脉吻合支闭静脉吻合支闭 合合 皮肤血流量下降皮肤血流量下降, ,皮肤温下降皮肤温下降 散热减少散热减少. . 高温高温 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刺激皮肤温度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