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9-ZL250减速器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夹具设计(钻孔+镗孔)(二级减速器箱体箱盖)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456553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4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9-2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90
积分
- 关 键 词:
-
2229
ZL250
减速器
箱体
机械
加工
工艺
工装
夹具
设计
钻孔
镗孔
二级
- 资源描述:
-
喜欢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下展示的全都有,,下载后全都有,dwg格式的为CAD图纸,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 或1304139763
- 内容简介:
-
工序:镗孔机床:卧式镗床刀具:高速钢刀具切削深度进给量:根据切削深度,再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1表2.4-66。因此确定进给量切削速度: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1表2.4-66,取机床主轴转速,代入(式3.1)得:,取实际切削速度: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代入得:刀具切出长度: 取行程次数:机动时间:则:本工序用的时间:三 钻孔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由指导老师的分配工序的钻4-20孔的钻床夹具。3.1钻床的概述 钻床是用途广泛的孔加工机床.其主要加工方法是用钻头在实心材料上钻孔,主要用来加工外形复杂,没有对称回转轴线的孔、 一般直径不大,精度不太高的子L,如连杆、盖板箱体,机架等零件上的单孔和孔系.也可以通过钻孔,扩孔,铰孔的工艺手段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利用夹具还可加工要求一定相互位置精度的孔系,另外钻床还可进行攻螺纹锪孔和锪端面等工作,钻床在加工时,工件一般不动,刀具则面作旋转主运动. 一面作轴向进给运动.钻床的加工方法及其所需运动如图8-1所示a)钻孔(b)扩孔(c)铰孔 (d)攻螺纹(e)锪埋头孔f锪埋头孔 (g)锪端面钻床的主要类型有台式钻床丶立式钻床丶摇臂钻床丶铣钻床和中心孔钻床等。钻床的主参数一般为最大钻孔直径钻床夹具,一般习惯上称为钻模。它是在钻床上进行孔的钻、扩铰、锪、攻螺纹的机床夹具.使用钻模加工时,是借助于钻套确定刀具的位置和引导刀具的进给方向.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主要是由刀具本身的精度来保证。而孔的坐标位置精度,则由钻套在夹具上的位置精度来确定,并能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倾斜。因此,在结构上都设置安装钻套的钻模板,有固定式,分度式、盖板式、翻转式和滑柱式等主要类型。3.2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于钻20孔,精度要求不高,和其他面没有任何为主度要求,为此,只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上,精度则不予考虑。3.3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1. 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2. 工艺基准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1)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的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2)测量基准测量时用以检验已加工表面尺寸几 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3)工序基准在加工工序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家工后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4)定位基准工件定位时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本道工序加工20孔,精度不高,因此我们采用左右端面及侧端面定位,因为孔径自身较小,切削力较小,因此不在采用其他的辅助定位,丝杆的压紧力即可以满足要求。3.4定位方案的设计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的选择包括选择定位元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布置形式等,他们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定位基准和外力的作用等因素”。1. 工件及平面定位 (1) “主要支承” 主要支撑也就是在零件加工中起定位的作用,也能限制自由度 1) “固定支承 2) “可调支承” 3) “自位支承”(2) 辅助支承 主要用来提高零件安装的稳定性 1)“螺旋式辅助支承”2)“自位式辅助支承”3)“推引式辅助支承”4)“液压锁紧的辅助支承”2. 工件以圆柱空定位(1)圆柱销(2)圆锥销(3)圆柱心轴3、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1)在V形块中定位(2)在圆孔中定位(3)在半圆孔和圆锥孔中定位根据上述表述,我们是用端面定位,采用支撑钉,定位挡销,支撑板作为定位元件。3.5夹紧方案的设计在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是相互联系非常密切的两个工作过程。工件定位以后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把工件压紧夹牢在定位元件上,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切削力、工件重力、离心力或惯性力等的作用而发生位置变化或产生振动,以保证加工精度和安全生产。这样把工件压紧夹牢的装置,即称为夹紧装置。3.5.1典型夹紧结构1. 斜楔夹紧结构2. 螺旋夹紧结构(1)单个螺旋夹紧结构(2)螺旋压板夹紧结构(3)偏心夹紧机构3.5.2定心夹紧机构当加工尺寸的工序基准是中心要素(轴线、中心平面等)撕,为使基准重合以减少定位误差,可以采用定位夹紧机构,所以,定心夹紧机构主要用于要求准确定心或对中的场合。定心夹紧机构可分为以下几种:(1)螺旋式定心夹紧机构(2)杠杆式定心夹紧机构(3)楔式定心夹紧机构(4)弹簧筒夹式定心夹紧机构(5)膜片卡盘定心夹紧机构(6)波纹套定心夹紧机构(7)液性塑料定心夹紧机构根据本次夹具定位方式,采用的端面定位,端面一般都是配合丝杆夹紧工件,因此采用单个螺旋夹紧结构夹紧工件。3.6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由于本道工序主要完成工艺孔的钻孔加工,钻削力。由切削手册得:钻削力 钻削力矩 式中: 代入公式(5-2)和(5-3)得 本道工序加工工艺孔时,夹紧力方向与钻削力方向垂直。因此进行夹紧立计算无太大意义。只需定位夹紧部件的销钉强度、刚度适当即能满足加工要求。3.7钻模板的选择钻床夹具简称钻模,主要用于加工孔及螺纹。它主要由钻套、钻模板、定位及夹紧装置夹具体组成。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1)固定式钻模 在使用中,这类钻模在机床上的位置固定不动,而且加工精度较高,主要用于立式钻床上加工直径较大的单孔或摇臂钻床加工平行孔系。固定钻模的结构如下(2)回转式钻模 这类钻模上有分度装置,因此可以在工件上加工出若干个绕轴线分布的轴向或径向孔系。回转钻模也就是带分度机构的钻模,经典的机构如下翻转式钻模 主要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不同表面上的孔,孔径小于f8f10mm。它可以减少安装次数,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其结构较简单,加工钻模一般手工进行翻转,所以夹具及工件应小于10 kg为宜。翻转钻模板的经典结构如下盖板式钻模 这种钻模无夹具体,其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直接装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适合于体积大而笨重的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夹具、结构简单轻便,易清除切屑;但是每次夹具需从工件上装卸,较费时,故此钻模的质量一般不宜超过10 kg。盖板钻模板的借构如下滑柱式钻模 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钻模板的通用可调夹具。这种钻模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制造周期短的优点,生产中应用较广。滑柱钻模板的结构如下铰链式钻模 铰链钻模板是用铰链把钻模板和夹具体连接起来,如图,使模板可以绕铰销旋转提高工件安装的敞开性,以利于工件在本工位上孔的多工序加工如钻孔,攻丝,锪平面。铰链钻模板的经典借构如下综上所述我们选择固定钻模板比较合适,因为我们采用侧面和底面定位,使用铰链钻模板就可以满足要求,因此我们采用铰链钻模板。铰链钻模板靠2个圆柱销定位在夹具体上,实现对铰链钻模板的定位。3.8钻套的设计钻床的导向部分就是钻套钻套根据加工的孔的情况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种钻套固定钻套(JB/T 8045.1-1999)可换钻套(JB/T 8045.2-1999)快换钻套(JB/T 8045.3-1999)特殊钻套特殊钻套又分为好几个类型根据孔的距离不同,因为我们加工的孔不够特殊,因此特殊钻套就不在介绍。钻套的尺寸公差及材料在选用标准结构的钻套时,钻套导引孔的尺寸与公差带须由设计者决定可按下述原则来确定导引孔的尺寸与公差带其余结构尺寸钻套导引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因为由钻套导引的刀具,应等于所导引刀具的最大极限尺寸都已标准化和规格化,都是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定尺寸的刀具,所以钻套导引孔与刀具的配合.钻套导引孔与刀具之间,应按基轴制来选定,应保证有一定的配合间隙,以防止两者发生卡住或咬死,一般根据所导引的刀具和加工精度要求来选取导引孔的公差选用97,精铰时选用96,钻孔和扩大时选用F7 当采用标准铰刀铰H7或H9孔时,则可不必按刀具最大尺寸来计算。直接按孔的基本尺寸,分别选用F7或E7, 作为导引孔的基本尺寸与公差。由于标准钻头的最大尺寸都是所加工孔的基本尺寸,基本尺寸取公差带为F7即可,故钻头的导引孔就只须按孔的如果钻套导引的不是刀具的切削部分,而是刀具的导柱部分这时也可按基孔制的相应配合选取为: H7/f74H7/96,H6/95下面一一介绍下上面3种的标准的钻套及其使用地方固定钻套(JB/T 8045.1-1999)固定钻套分为带肩钻套和不带肩的具体结构如下图固定钻套的特点如下钻套直接压入钻模板或夹具体上,其外圆与钻模板采用H7/n6或H7/r6配合。磨损后不易更换。适用于中、小批生产的钻模上或用来加工孔距甚小以及孔距精度要求较高的孔。为了防止切屑进入钻套孔内,钻套的上、下端应稍突出钻模板为宜,一般不能低于钻模板。因为我们是批量生产,因此在此场合固定钻套不使用可换钻套(JB/T 8045.2-1999)可换钻套的结构如下图可换钻套的使用特点如下钻套1装在衬套2中,而衬套则是压配在夹具体或钻模板3中。钻套由螺钉4固定。以防止它转动。钻套与衬套间采用F7/m6或F7/k6配合,以便于钻套磨损后迅速更换。 适于大批量生产快换钻套(JB/T 8045.3-1999)快换钻套的结构如下图当要取出钻套时,只要将钻套朝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螺钉头部刚好对准钻套上的削边平面,即可取出钻套。适用于同一个孔需经多种工步加工的工序综上所述我们采用快换钻套,选择直径为20mm的快换钻套.3.8误差分析使用夹具的首要目的在于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具体来说,使用夹具加工时必须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用夹具装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其工艺系统中影响工件加工件精度的因素很多。有定位误差、对刀误差 、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影响加工精度的其他因素综合称为加工方法误差 、夹具误差、加工总误差。(1)定位误差,在夹具设计时,平面定位的主要方式是支承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为各种支撑钉、支撑板、自由支撑和可调支撑。在本工序中,因为工件是以加工过的凸台面和端面三面定位,由于凸台已加工过,端面在铸造过程中已有较好精度,所以定位元件选取支承板,这一可以增加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以便能与定位表面稳定接触。在计算其定位误差时,由于是以已加工过表面定位,所以定位误差为0。(2)对刀误差。因为刀具相对于刀或导向元件的位置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对刀误差。钻套导向孔的尺寸为20F7(mm),钻头尺寸为20h9(mm)。对刀误差为钻头与导向孔的最大间隙=(3)夹具的安装误差。因夹具在机床上安装不精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夹具的安装误差。因为安装基面为平面,所以安装误差,为0.(4)夹具误差。因夹具上定位元件、对刀或导向元件、分度装置及安装基准之间的位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称为夹具误差。该夹具的夹具误差为=0.03mm。(5)加工方法误差。因机床精度、刀具精度、刀具与机床的位置精度、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和热变形等因素造成的加工误差,统称为加工方法误差。根据经验=/3。(6)根据在夹具加工时,总加工误差为上述各项误差之和=0.0798mm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条件是:=,所以加工总误差应小于工件尺寸公差。为了保证夹具的使用寿命,防止夹具过早报废,在分析计算工件加工精度时,需要留出一定的精度储备量。所以将上式改写为或-0当JC0时,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JC值的大小还表示了夹具使用寿命的长短和夹具总图上各项公差值确定得是否合理。因为-=0.02.20所以该 夹具能保证加工3.9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使用支撑板,支撑钉,定位挡销定位,丝杆的压紧力即可指定可靠的卡紧力。同时我们采用快换钻套,当导向的钻套磨损后,我们松开螺钉可以快速地换下钻套。保证导向的精度,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总 结这次设计是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设计作业,它需要我们把大学几年里学到的机械相关的知识系统的融合起来,然后把这些知识和我们做的设计进行很好的结合,这需要我们把金属切削原理夹具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互换性测量技术、钻床夹具设计,等系统的结合起来,通过查阅上面学习过的资料,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很好的运用到钻床夹具设计中。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也培养了我自己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次设计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联系实际较强,做好本次设计即需要有很好的教材和文献上的理论作为支撑,有需要注意好生产加工的实践需要,需要很好的吧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因此他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训练,使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次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机械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夹具设计方案,提出多种方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找到合理方案,锻炼我们运用系统知识联系实际情况解决生产加工中实际问题的的重要环节,更是在学完大学所学机械所有专业课的基础上及生产实习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性训练。这次机床夹具毕业设计使我以前所学习和掌握的关于零件加工方面比较散乱的知识,通过本次设计,系统的串联起来,使我对这些机械加工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化和深入的理解掌握。比如机床的选择,机床的特性,机床的参数,切削i加工的参数的确定、计算、材料的选取、背吃刀量的选择,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记账的选择,加工方式的选取、刀具选择、量具选择等; 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完成工艺和夹具方面的设计,以及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出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设计把这些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通过本次设计,我再次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2者相互相成,缺一不可,正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完善理论,单纯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单纯的实践是没理论依据做支撑就是盲目,二者联系起来才相得益彰,才能事半功倍,威力无穷。回顾起此次端盖钻孔的钻床夹具设计,历经几个月时间,中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疑惑,每次遇到巨大的困难和疑问 埋头查资料,问老师,请教同学,这中间的点点滴滴,至今回想起来我仍历历在目,感慨颇多,的确,从选机床夹具设计课题,对机床夹具设计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到最后通过学习到完成定稿,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请教老师,同学,使我系统的掌握了机床夹具方面的系统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好的武装了我的大脑,然后又带着这些知识到工厂里请教机械加工的师傅,最终通过我不懈的努力,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几个月的时间里,可以说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实现了我人生的蜕变,对我的大学生活做了一个完整的交待,并且通过给工厂师傅的交流,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努力的完成我的毕业设计的过程,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大的价值,从理论中得出结论,去指导生产,才能真正的实用,同时在使用中发现不足,及时的反馈,然后再去完善理论,这样才会越做越好,当然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前自以为学习不错的我,总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丰富和多,但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发现我掌握的知识,仅仅是冰山一角,并且还掌握的不太牢固,到用的时候才发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还好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有了很好的复习和提高,同时也对我的人生有很深刻的体会,做事情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虚心学习,多多请教。这次毕业设计虽然最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碰到了许多问题,了,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咱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不具备的优点,在此非常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教研室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致 谢这次设计让我收益匪浅,做这个设计过程中,我获得的心得和体会,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和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会了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同学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深深的明白了,天下并没有难 的事情,只要敢于攀登和克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谓天下事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同时他也更深刻的让我明白,系统的知识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知识不系统看问题就容易一点带面,以偏概全,以小盖大,通过对这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让我了解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多查资料,多读书,系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心得和体会也必将以后带到我今后的工作和人生当中,同时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要有一定的理论去支撑,要让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要把理论落地,充分的和实践结合,然后通过实践再很好的完善理论,同时也不能盲目的去干,要一定的理论和系统的知识作为依据,然后才可以做出非常可靠可行的决定,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总之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和老师的辛勤知道,最终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这次设计成绩的取得,与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每次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都放下他的休息时间和手头的工作,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我遇到的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他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作为老师的责任担当,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终身难忘从前期课题的选择到最后项目的完成,他都始终给予我这个学生悉心的指导和讲解。几个月的时间,他不仅在这套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给与很好的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与我很好的方向,通过这个设计,我更加敬佩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他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心中的标杆,他的举动必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在此 我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感谢他对于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参 考 文 献1. 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 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王先逵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杨叔子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 李旦、王杰主编.机床专用夹具图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6. 赵家齐主编.机床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20007. 陈于萍、周兆元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王光斗、王春福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0. 孙本绪、熊万武编.机械加工余量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11. 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业与机床夹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Huang Yunqing editor. Tolerance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113 Xue Yuen Shun machine fixture design.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114、Morgan, M.N, Rowe, W.B., Black, S.C.E. and Alanson, D.R. Machining of Engineering Ceramics(J).Engineering Manufacture, 1998, 212(B8), 661-66915、Rowe, W.B.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the information(J).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001, 215(B4), 473-49118三 镗孔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通常需要用专用夹具.经过老师的考虑,决定设计工序中的150孔系和90孔系。3.1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镗150孔和90孔系, 因为2个孔系所在的面是垂直的,因此采用3个镗套导向,装卸工件将会比较困难,我们将着力解决工件的装卸上。3.2定位基准的选择因为工件不能和夹具体直接接触,所以我们以已经加工好的4-20定位,一个采用A型定位销定位,一个B型定位销定位,这样我们的底面限制工件的3个自由度,A型定位销限制工件的2个自由度,B型定位销限制工件的1个自由度,这样空间的6个自由度都已经限制完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加工工件3.3定位方案的设计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的选择包括选择定位元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布置形式等,他们主要取决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定位基准和外力的作用等因素”。1. 工件及平面定位 (1) “主要支承” 主要支撑也就是在零件加工中起定位的作用,也能限制自由度 1) “固定支承 2) “可调支承” 3) “自位支承”(2) 辅助支承 主要用来提高零件安装的稳定性 1)“螺旋式辅助支承”2)“自位式辅助支承”3)“推引式辅助支承”4)“液压锁紧的辅助支承”2. 工件以圆柱孔定位(1)圆柱销(2)圆锥销(3)圆柱心轴3、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1)在V形块中定位(2)在圆孔中定位(3)在半圆孔和圆锥孔中定位根据上述表述,我们是在圆柱孔中定位,采用A型定位销和B型定位销作为定位元件。3.4夹紧装置的设计在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是相互联系非常密切的两个工作过程。工件定位以后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把工件压紧夹牢在定位元件上,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切削力、工件重力、离心力或惯性力等的作用而发生位置变化或产生振动,以保证加工精度和安全生产。这样把工件压紧夹牢的装置,即称为夹紧装置。典型夹紧结构如下:1. 斜楔夹紧结构2. 螺旋夹紧结构(1)单个螺旋夹紧结构(2)螺旋压板夹紧结构(3)偏心夹紧机构根据上述,本次夹具采用圆柱销和削边销定位,为了快速装卸工件,因此采用铰链压板夹紧工件即可满足要求。3.5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由夹具装配图可以看出,由于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与进刀方向一致,所以水平方向上不需要考虑夹紧力是否合适,只用考虑Z轴上的夹紧力就可以了。 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3得:式中:=1.01.01.01.0=1.10所以,=587.5N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把安全系数也考虑在内.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1可知:所以,切削力=1.51.21.01.01.31.01.5587.5=2062.13N因本夹具主要夹紧力是液压气动连接压板夹紧,查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17-30得:夹紧力N=7950N此时,实际夹紧力已大于所需2062.13N的加紧力了,所以本夹具可安全工作.3.6定位误差分析一面两销定位误差(1)移动时基准位移误差 式中: 圆柱销孔的最大偏差 圆柱销孔的最小偏差 圆柱销定位孔与定位销最小配合间隙代入得: = = (2) 转角误差 式中: 圆柱销孔的最大偏差 圆柱销孔的最小偏差 圆柱销定位孔与定位销最小配合间隙 削边销孔的最大偏差 削边销孔的最小偏差 削边销定位孔与定位销最小配合间隙其中: 则代入(式5-6)得:则: 经检验合格3.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夹具设计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应首先关注夹紧过程,夹紧机构选用构型压板组成的铰链板压压紧,当我们把工件,使用一面两销把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的空间限制后,我们旋转构型压板完成后,试着接触工件旋转螺母和夹紧工件。镗杆放入镗套,即可以开始加工工件。总 结这次设计是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设计作业,它需要我们把大学几年里学到的机械相关的知识系统的融合起来,然后把这些知识和我们做的设计进行很好的结合,这需要我们把金属切削原理夹具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互换性测量技术、钻床夹具设计,等系统的结合起来,通过查阅上面学习过的资料,很好的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很好的运用到钻床夹具设计中。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也培养了我自己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次设计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联系实际较强,做好本次设计即需要有很好的教材和文献上的理论作为支撑,有需要注意好生产加工的实践需要,需要很好的吧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因此他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训练,使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这次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机械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夹具设计方案,提出多种方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找到合理方案,锻炼我们运用系统知识联系实际情况解决生产加工中实际问题的的重要环节,更是在学完大学所学机械所有专业课的基础上及生产实习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性训练。这次机床夹具毕业设计使我以前所学习和掌握的关于零件加工方面比较散乱的知识,通过本次设计,系统的串联起来,使我对这些机械加工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化和深入的理解掌握。比如机床的选择,机床的特性,机床的参数,切削i加工的参数的确定、计算、材料的选取、背吃刀量的选择,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记账的选择,加工方式的选取、刀具选择、量具选择等; 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完成工艺和夹具方面的设计,以及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出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设计把这些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通过本次设计,我再次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2者相互相成,缺一不可,正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完善理论,单纯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单纯的实践是没理论依据做支撑就是盲目,二者联系起来才相得益彰,才能事半功倍,威力无穷。回顾起此次端盖钻孔的钻床夹具设计,历经几个月时间,中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疑惑,每次遇到巨大的困难和疑问 埋头查资料,问老师,请教同学,这中间的点点滴滴,至今回想起来我仍历历在目,感慨颇多,的确,从选机床夹具设计课题,对机床夹具设计相关知识一无所知,到最后通过学习到完成定稿,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请教老师,同学,使我系统的掌握了机床夹具方面的系统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好的武装了我的大脑,然后又带着这些知识到工厂里请教机械加工的师傅,最终通过我不懈的努力,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几个月的时间里,可以说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实现了我人生的蜕变,对我的大学生活做了一个完整的交待,并且通过给工厂师傅的交流,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努力的完成我的毕业设计的过程,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大的价值,从理论中得出结论,去指导生产,才能真正的实用,同时在使用中发现不足,及时的反馈,然后再去完善理论,这样才会越做越好,当然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前自以为学习不错的我,总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丰富和多,但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发现我掌握的知识,仅仅是冰山一角,并且还掌握的不太牢固,到用的时候才发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还好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有了很好的复习和提高,同时也对我的人生有很深刻的体会,做事情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虚心学习,多多请教。这次毕业设计虽然最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碰到了许多问题,了,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咱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我不具备的优点,在此非常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教研室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致 谢这次机械毕业设计让我收益匪浅,做这个设计过程中,我获得的心得和体会,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和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会了遇到问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同学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深深的明白了,天下并没有难 的事情,只要敢于攀登和克服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谓天下事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同时他也更深刻的让我明白,系统的知识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知识不系统看问题就容易一点带面,以偏概全,以小盖大,通过对这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让我了解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多查资料,多读书,系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心得和体会也必将以后带到我今后的工作和人生当中,同时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要有一定的理论去支撑,要让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要把理论落地,充分的和实践结合,然后通过实践再很好的完善理论,同时也不能盲目的去干,要一定的理论和系统的知识作为依据,然后才可以做出非常可靠可行的决定,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总之通过我不懈的努力,和老师的辛勤知道,最终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这次设计成绩的取得,与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每次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都放下他的休息时间和手头的工作,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我遇到的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他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作为老师的责任担当,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让我终身难忘从前期课题的选择到最后项目的完成,他都始终给予我这个学生悉心的指导和讲解。几个月的时间,他不仅在这套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给与很好的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与我很好的方向,通过这个设计,我更加敬佩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他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心中的标杆,他的举动必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在此 我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感谢他对于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参 考 文 献1. 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 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王先逵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杨叔子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 李旦、王杰主编.机床专用夹具图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6. 赵家齐主编.机床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20007. 陈于萍、周兆元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王光斗、王春福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0. 孙本绪、熊万武编.机械加工余量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11. 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业与机床夹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 Huang Yunqing editor. Tolerance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113 Xue Yuen Shun machine fixture design.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114、Morgan, M.N, Rowe, W.B., Black, S.C.E. and Alanson, D.R. Machining of Engineering Ceramics(J).Engineering Manufacture, 1998, 212(B8), 661-66915、Rowe, W.B.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the information(J).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001, 215(B4), 473-4919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所在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4-2班学生姓名周晓东学号1422410248指导教师贾建军题 目ZL250减速器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主要完成绘制ZL250减速器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零件图、毛坯图;进行全面工艺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制订工艺卡和工序卡;进行指定工序的夹具设计,绘制夹具装配图及零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1、毕业设计的原始数据:1)ZL250减速轮箱零件图2)生产纲领:中批生产 2、总体设计要求1)工艺编制正确,合理。2)工艺装备设计方案正确,结构合理,符合生产实际,能满足产品设计生产需要。 3、技术要点1)复习机制工艺及夹具知识。2)消化图纸资料,确定零件加工工艺方案。3)确定零件的定位方法及夹紧方式。4)确定ZL250减速齿轮箱机加工工艺过程,正确选择各个工序所需的机床。5)设计ZL250减速齿轮箱机加工专用夹具并考虑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4、工作内容 1)进行课题调研,消化课题设计所需的理论知识。2)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外文资料翻译、文献综述。 3)进行理论分析,完成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案设计。4)根据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案,进行加工机床及刀具的选择。5)进行加工专用夹具的设计、计算和分析。6)撰写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进行毕业答辩。 5、最终成果1)ZL250减速齿轮箱机加工工艺规程。2)专用夹具设计结构装配图。3)专用夹具零件图。4)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6、参考文献1 陈宏均.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及案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1213 彭林中,简明金属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2 4 李昌年.机械夹具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第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12 6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0,12 7邓文英,金属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马贤智,实用机械加工手册M北京: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 9乐兑谦,金属切削刀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6 10杨黎明,机械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1 11陶济贤,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4 二、毕业论文进度计划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注1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外文资料翻译;2017.9.10-2017.11.302开题报告撰写、修改,完成开题。2017.12.1-2018.1.153理论分析,工艺方案可行性评价,方案确定;2018.1.16-2018.1.314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工装设计,工装使用说明书撰写;2018.2.1-2018.3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