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手册.doc

基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链路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基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链路设计.rar
光盘内容
英文材料.doc---(点击预览)
用户手册.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中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程序
A1_RESULT_PRODUCTION.m
A1_SYSTEM_INITIALIZATION.m
A1_UPLINK_SIMULATION.asv
A1_UPLINK_SIMULATION.m
A2.asv
A2.m
ajviterbi.m
beam_estimator.m
BF_weight_eig_power.m
BF_weight_eig_SNR.m
BF_weight_fixDOA.m
BF_weight_ideal.m
BF_weight_maxpath.m
Calculating_SnC.m
channel_build.m
channel_build_control.m
channel_build_UL.m
channel_filter.m
channel_revise.m
channel_UL.m
CH_angle.m
ch_est_ideal_PP.m
ch_est_original.m
ch_est_real_PP.m
ch_est_real_PP_max.m
CIR_timming.m
ClPara.mat
CL_GUI.fig
CL_GUI.m
condition.mat
Convolution_Coder.m
Convolution_decoder.m
ctrl_dlbf_bs_m2.m
ctrl_dlpc_ue_m2.m
ctrl_dlpc_ue_m3.m
ctrl_ulpc_bs_ideal.m
ctrl_ulpc_bs_m.m
ctrl_ulpc_bs_m1.m
ctrl_ulpc_bs_m2.m
ctrl_ulsc_bs_m.m
ctrl_ulsc_bs_m1.m
ctrl_ulsc_bs_m2.m
cyd.m
deinterl_2nd.m
del_matrix.mat
de_service_mapping.m
f14-4.fig
fix_DOA.m
generate_AA.m
gen_block_V.asv
gen_block_V.m
gen_matrix_A.m
interl_2nd.m
joint_detection.asv
joint_detection.m
lognormal.m
lognormal_init_med.m
logn_phase.mat
makeburst.m
mat22.m
mat5_Control.m
mat7_Control.asv
mat7_Control.m
measurement_BS.m
measurement_UE.m
midamble.m
midamble_cancel.m
mid_table.dat
mid_table_build.m
myplot1.m
myplot2.m
mywarning.fig
mywarning.m
noise_matrix.m
output21.mat
output31.mat
Puncture_pattern122.mat
Puncture_pattern144.mat
Puncture_pattern384.mat
Puncture_pattern64.mat
quantify_data.m
quantify_data1.m
quantify_data2.m
rayleigh_fading.m
rayleigh_init_med.m
receiver_BS.asv
receiver_BS.m
result_coded.mat
result_raw.mat
RF_R_BS.m
RF_R_UE.m
RF_S_BS.m
RF_S_UE.m
R_TS_data.m
scramble.dat
service_mapping.m
sig_normalize.m
simulation_recorder.txt
SNR_equalization.m
start.asv
start.m
system_info_11Q8.dat
system_info_161Q16.dat
system_info_21Q28.dat
system_info_21Q8.dat
system_info_282Q16.dat
system_info_31Q8.dat
system_info_41Q8.dat
system_info_51Q8.dat
system_info_61Q8.dat
system_info_71Q8.dat
system_info_81Q8.dat
tran_function.mat
tsm_link.asv
tsm_link.m
vc_table.dat
vc_table_build.m
vc_table_revise.m
WALSH.M
wireless_UL.m
毕业设计论文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499225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1-10-10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基于 宽带 无线通信 系统 仿真 设计
资源描述:
基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链路设计,基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内容简介:
TD-SCDMA仿真平台使用说明 一、 操作步骤 第1步:启动MATLAB 第2步:打开指定路径下的start.m文件,出现默认的仿真界面 图1.1 仿真平台界面第3 步:设置仿真参数 第4 步:点击“开始仿真过程”按钮运行结果 二、界面参数的说明 如上面的界面所示,整个界面是由用户分配信息表、信道环境、终止条件、系统配置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如下:1系统分配信息表:用于设置系统的仿真用户信息表,点击浏览按钮可选择不同的信息配置dat文件,基本形式为system_info_xxxxx.dat,该系统分配信息表(输入文件system_info_xxxxx.dat)见表3.1 所示。其中,xxxxx 的命名方法为:abQc,字母“a”代表用户数(取值范围:1c),字母“b”代表用户分配的码道数(取值范围:1c/a),字母“c”代表扩频系数(取值范围:上行c1、2、4、8、16,下行c16)。例如,81Q8表示8个用户各占用扩频系数为8 的1个码道。如果各用户占用的码道数和扩频系数不同,则字母“b”、“c”根据用户数演化为字符串“b1 b2ba”、“c1 c2ca”。例如,21Q28表示2个用户,其中用户1 占用扩频系数为2 的1 个码道,用户2 占用扩频系数为8的1个码道;282Q8表示2个用户,其中用户1 占用扩频系数为16的8个码道,用户2 占用扩频系数为8的2个码道。由于这是上行链路的仿真,而且编码类型是卷积码。所以系统分配信息表必须选择形如system_info_xxQ8.dat的文件。 表3.2User IDSFOVSF IDWindow LengthActive State1818118201283161384161316901416101615161281616141611222 用户信息共分为5列:User_ID是用户标识序号。其最大数字等于用户数,由1 到最大数字顺序排列,同一用户的多个码道连续排列;SF列表示某个码道对应的真实扩频因子。OVSF_ID是在真实扩频因子下OVSF code的编号。在上混合码道时,其选择要注意。Window_Length为估计窗长W;若一个用户(User ID)占用多个码道,且分配同一个估计窗时,则其它码道上的W=0。总长度128 的窗长和OVSF 码的个数共同确定一个时隙中可以传送的码道数。本码道的midamble码是由前一个码道的midamble码按前一个码道的窗长移位后得到的。当W=0时,本码道的midamble 码就是前一个码道的midamble 码;(注:第1个码道的midamble 码是由原始码不加移位直接得到的)Active_State是码道的激活状态。其值为1,表示此码道处于激活状态;其值为0,表示此码道处于未激活状态;最后3 行(小区信息)依次是:DwPTS中SYNC的编号,即与其一一对应的Midamble code / Scramble code的组号Code Group(1-32)、组内编号Code No(1-4)以及Symbol 数,即一个时隙中一个SF=16 的码道的一个数据区的符号数量(Number of symbol in one data field)2信道环境:用于设置信道的相关参数配置,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1)基站天线数目(1,8):表示基站天线的数据,(可选项为1、8),目前只实现了8天线的线阵,其中1天线对圆阵、线阵,分集阵而言,意义相同。(2)信道类型:表示无线信道的类型(有0、1、2、3、4、5、6、11、22、33 等10种信道模型)其中:0:表示高斯信道,但现实环境下的信道很少为高斯信道。16:表示ITU规定的6中衰落信道;具体特性参见ITU R.M 12251133:表示3GPP规定的3中衰落信道,具体特性参见3GPP TS 25.105(3)移动设备速度(km/h):依据3GPP3GPP TS 25.105以及ITU R.M 1225协议,推荐配置为在Multipath Type中的1、2、3、4、11、22时配置Speed of UE为3(km/h);在Multipath Type中的5、6、33时配置Speed of UE为3012(km/h);3系统配置:配置系统所采用的信号检测方法。多用户检测算法:描述采用联合检测算法的种类,各种算法含义如下:MF-BLE:采用匹配滤波的信号接收过程ZF-BLE:采用ZF快速矩阵求逆的联合检测算法MMSE-BLE和MMSE-BLE1:采用MMSE快速矩阵求逆的联合检测算法 4终止条件:设置仿真环境的噪声特性以及仿真的统计次数,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如下: (1)最小信噪比:表示最小的信噪比(此时的信噪比含义为每个chip的能量与噪声的比值,与实际的相差12dB)。(2)最大信噪比:表示最大的信噪比(此时的信噪比含义为每个chip的能量与噪声的比值,与实际的相差12dB)。 (3)信噪比点数:表示连续仿真的信噪比SNR的个数; (4)最小数据块:对应上面最小SNR仿真的统计数; (5)最大数据块:对应上面最大SNR仿真的统计数; 三、仿真结果输出 输出形式一:每次的结果以变量的形式存到result_coded和result_raw中,其中result_coded保存采用编码方式下的误码率统计结果,result_raw保存未编码方式下的误码率统计结果。 输出形式二:result_co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链路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992254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