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1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2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3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4页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11 为加强测量工作管理,统一集团公司测量技术要求、精度和作业方法,根 据国家相关行业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 系统( GPS )铁路测量规程 、公路勘测规范 、城市测量规范和水利水电 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范章程,并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本着实际可行、确 保质量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12 项目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 办法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行业标准的规 定。13 各工程公司必须重视测量机构的建设 和 仪器的配置。14 测量工优先选用测量专业毕业的大专生、中专生或技校生,一般应具备高 中以上文化程度和操作仪器的能力,并建立测量人员管理

2、卡片。15 测量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争取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 书”。16 测量人员的工作是特殊的技术工种,要保持相对稳定,项目部不得随意调 整、更换或改行。17 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应加强对测量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的考核和登记, 对不合格的测量人员,要调换工作岗位。18 为适应工程测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和施工现场的需要,各工程公 司测量大队要加强纵、横向联合和技术协作,交流经验;积极组织测量人员参加 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共同提高测量技能。19 各单位应重视并积极配合测量工作,测量人员应看重自身责任,保证测量 工作正常进行。110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发现测量错

3、误,如果现场测量人员可以纠正, 则必须等纠正以后再进行施工;如果现场测量人员无法立即纠正,必须先报告工 地施工负责人暂停错误部位施工,然后立即报告本级和上级技术和施工负责人, 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111使用的测量程序必须多方严密论证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112 水准测量在高差较大的长大上坡、下坡(如:坡度较大的隧道斜井) 、山 地等地形测量时,必须使用带有水准器泡的水准标尺测量或用全站仪三角高程对 向测量。113 铁路曲线桥的桥墩中心测量时, 应注意有无横向预偏心, 并对铁路线路中 心、墩台偏心距 E 值、横向预偏心、不等跨时纵向预偏心、桥墩中心、梁中心线 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做到心中有数。1

4、14 高速公路放样前应做到对公路线路、行车道、桥、隧道、路基、左右线路 等的中心线与测设中心线之间的相互关系。115 当风力大于 4 级以上时,不宜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抄平; 防止因风力过大而 造成补偿器失灵,且十字丝晃动无法读数。116 投影改正 :一般是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后的平距为: D0=D(1- (Hm-Ho ) /R);式中:Hm是测站、镜站平均高程;R=6371000m(地球曲率半径); Ho 投影面高程。117放样前测量队长应仔细检查是否带全放样所用的工具,如:图纸、资料、 计算器、木桩、小钢尺、脚架、仪器电池、油漆、毛笔、铅笔、小钉子、锤子、 棱镜头、记录本、计算用纸等。

5、第二章 工作职责和组织机构21 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测量工作分三级管理机制: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指) -工程公司测量大队-项目部测量队。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指)设专(兼职)人员进行测量管理。 工程公司设测量大队,队长 1 名,副队长 2 名,测量工程师 2 名,高级测量 工3名。项目部设测量队,队长 1 名,副队长和测量工人数根据工程任务情况酌定, 但每个测量班组不应少于4人(不含测量队长)。长大隧道和客运专线必须另配 3 5 人的隧道围岩量测、隧道断面检测和路基沉降观测组。22 集团公司职责范围221 负责跟踪测量发展方向,贯彻上级有关测量工作的指示、标准、规定。 222 负责制定集团公司工程测量

6、规定、办法。223 组织集团公司测量人员参加铁道部、总公司、测绘行业学会的培训和学 习。224 参与集团公司内重大测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225 组织集团公司内部测量专家对集团公司所属重点难点工程、 客运专线工程、特长隧道、特大型桥及测量难题的测量方案编制和论证。226 掌握各工程公司高 精度 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227 负责集团公司测量资质的年审工作。23 工程公司测量大队职责范围231 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部工程测量的业务及管理工作。232 会同公司人力资源部及相关部 室对项目部测量人员进行调配、培训、考 核、晋升等测量管理工作。2.3.3参加重难点工程的测量复测以及特大桥

7、 (500m以上)、长大隧道(1000m 以上)的测量方案编制、控制网布设和施工过程控制检查等,特长隧道每掘进500 600 m进行洞内测量控制网布设。2. 3. 4 对公司所属重难点工程、客运专线工程、特长隧道、地形复杂的长大隧 道、特大型桥及测量难题要进行测量方案的设计和控制网点的布设。2. 3. 5 负责公司范围内测量仪器的管理和调配工作,并办理测量设备的审批、 购置、报停和报废手续。2. 3. 6 掌握公司测量仪器的配置及性能, 建立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台帐、档案等。2. 3. 7 负责对公司所有测量仪器年度检定并将检定证收集存档。2. 3. 8 配合集团公司测量资质升级、年度注册的资料

8、收集整理工作。2. 4 项目部测量队职责范围2. 4. 1 负责本项目部测量仪器的管理及日常测量放样。2. 4. 2 建立健全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的台帐、档案等。2. 4. 3参加公司测量大队组织的各种工程测量(如:交接桩、复测、控制网布 设等)。2. 4. 4 掌握项目部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按时送检及仪器 的日常维护,并将仪 器年检证书原件邮寄到公司测量大队,确保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 4. 5 遇有精度超限而不能正常使用或仪器损坏、 测量事故等紧急情况应及时上报公司测量大队。2. 4. 6 对设计院与公司测量大队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复核,并进行必要的导线和水准基点加密。2

9、. 4. 7 保护 GPS 点、重要 控制桩、导线点、水准基点等,防止丢失或破坏。2. 4. 8 根据项目施工情况,进行施工测量控制、施工放样等(如:路基中边桩 放样、各层施工高程放样、桥墩台中心定位、桥墩台立模放样、支座位置放样、 上部结构预制台座放样、预制安装测量放样、涵洞基础放样、征地界桩测量、断 面复测、导线加密、中桩抄平、沉降观测、隧道洞口边仰坡的开挖放样、隧道断 面检测、隧道围岩量测、隧道掘进开挖轮廓线测量、隧道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二 次衬砌立模前后轮廓尺寸测量等) 。2. 4. 9 贯通测量、竣工测量以及永久性桩橛的埋设。2. 4. 10 及时收集、整理测量资料和绘制有关竣工图以及

10、编写测量技术总结。2. 4. 11 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开发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掌握测量工 具的基本性能、用途及保养知识,能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第三章 测量设备配置和仪器管理31 仪器配置311 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必须配备进口动态双频 GPS 全球卫星定位仪 1 套, A 配置 1 秒全站仪 1 套,精密电子水准仪 1 套,笔记本电脑 2 部,激光铅垂仪 1 套,陀螺仪 1 套、相应的测量平差放样软件。312 项目部测量队根据工程任务情况,应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 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保 证测量效果,减小测量误差。313项目部每个

11、测量班组应配备不低于 2秒的进口全站仪 1套,水准仪 2台, 台式电脑 1台,对讲机4部,卡西欧4800计算器 2个;有隧道工程的项目必须配 置带有无棱镜测距功能的全站仪和隧道断面检测软件。32 仪器的购置、调动、停用和报废321 需要新购测量设备的项目部必须书面呈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审核, 再由 测量大队确定型号和价格呈报总工程师 - 总会计师 -总经理审核批准后,方可按 指定型号购置。322 新购测量设备经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说 明书、出厂合格证、发票复印件、履历书、开箱检查表、年检证等,并认真填写, 做到帐、物、型三符合;同时,将有关资料寄送工程公司测量大队。32

12、3 项目完工或不再使用测量仪器时,项目应报请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并将 测量仪器、工具送交测量大队封存或由公司测量大队合理调配至其它项目部并办 理移交手续,移交手续包括设备台帐、随机附件(脚架、充电器、棱镜、电池、 觇标、水准尺、对中架、对讲机、计算器、温度计、气压计等)以及设备精度情 况,双方交接人员签字,再将移交清单传真至测量大队备案。324 未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项目部应书面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审核,待批 准后方可停用,启用时需重新检校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325 经质检部门鉴定不合格或精度可靠性低、仪器破旧、示值难辩而无法修 复的测量设备应及时申请报废。报废程序是由项目部书面说明报废原因并将质

13、检 部门鉴定的不合格证书呈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再由测量大队审核后 呈报总工程师-总会计师 -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报废。33 仪器的正确使用331 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各螺旋的 部位和作用,观测时不能骑跨脚架或手扶、压脚架,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 动作柔稳。332 开箱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将仪器从仪器箱内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必须一手握住仪器提手,一手扶仪器底座,严禁握住 显示单元的下部。更不可手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仪器内部固定部件,从而 降低仪器的精度,应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333 仪器及附件自箱中取出

14、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334 安置脚架时应以便于观测为原则,选好三条腿的方向,使脚架高度与观 测者身高相适应。当测站位于山坡上时,应使两个脚架腿安置在山坡下方,一条 腿安置在山坡上方。335 架设仪器踩脚架时必须手扶仪器,用力要均匀的踩架腿,且不可用力猛 蹬、忽轻、忽重。336 操作仪器时应尽量使三个脚螺旋保持大致等高,旋转要均匀,松紧要适 中,决不能过紧,形成拧“死”状态。制动与微动螺旋也应松紧适当,不可过松,尤 其不可过紧,仪器每次用完后应将各部位螺旋恢复至中间位置方可装入箱内,合 箱盖前应检查仪器附件是否放全。337 仪器在低气温或气温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 必须将测量

15、仪器在室外 先适应约 20 分钟,使仪器各电子部件达到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方可使用。338 全站仪在烈日下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照准对向太阳。339 司仪人员在转动仪器照准部或望远镜前,必须先用手轻微触动,确认仪 器制动螺旋是否松开,防止损伤仪器制动装置。3310 全站仪测量距离时对讲机或手机应暂停使用,在反射光范围内不得同 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棱镜。3311 应避免在烟、尘、雾、霜、雪、雷、电、雨和四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条 件下测距。3312 禁止用手触摸物镜、目镜,有灰尘时用软毛刷轻轻掸去,严禁用手指 或手帕等物擦拭。3313 仪器应经常用纯酒精擦洗,决不可用酒精擦洗镜头。如有问题,应立 即

16、送至专业维修部门进行修理,严禁随意拆卸装修,以免造成损坏仪器的不良后 果。3314 测量仪器转站时,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杠肩上或单手提仪器。3315 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后必须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和灰 尘后方可装箱。回到办公室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晾干后再装入箱 内。3316 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仪器装箱时各部位要 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切不可用力强压箱盖,以免损坏仪器。3317 自动安平水准仪搬站时严禁物镜向下, 读数前先稳定 10 秒左右方可读数34 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341 全站仪、水准仪、 GPS 卫星定位仪、激光指向仪、电子水准仪、经

17、纬 仪、测距仪、激光垂准仪、收敛仪、陀螺仪等测量仪器,应在鉴定的有效日期内 使用,每年必须按时送到国家法定的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严禁超期使用;发 生异常情况均应及时送检,以保持良好状态,并将送检测量仪器的合格证书原件 及时上报工程公司测量大队。342 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要粘贴合格证;停用的仪器要粘贴停用标志。343 项目部全站仪应专人操作、专人保管,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或 降低仪器精度。对于人为损坏测量仪器的,仪器修理费将由本人承担。344 全站仪中的参数(如:棱镜常数、气压、温度、 2C 值、指标差、补偿 器等)他人不得随意更改。项目部测量队应自行设置一条平坦(约100m )基线,

18、进行常规性的自检,并有自检记录,水准仪尤其注意 i 角误差的检查,以确保仪器 原有精度。345 工作中,仪器不得受太阳暴晒或雨淋,移位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严禁将 全站仪装在三角架上搬运;当仪器安置好后,必须有人看护,自始至终不得离开, 以防行人、车辆或施工人员因不慎而损坏仪器,更不允许将仪器箱当作座凳或脚 踩、垫坐对中杆和脚架。346 电子水准仪使用的铟钢尺的铟钢带严禁用手接触或其他硬物划伤, 铟钢 带清洗时宜用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拭,使用完后应及时装入专用塔尺箱,存放时必 须将塔尺平放。347 项目部必须配备专用仪器库房和仪器柜用来存放测量仪器, 仪器柜不得 靠近火炉或暖气管摆放。严禁仪器放置在地

19、面上或靠墙随便摆放,以防受潮;存 放仪器的库房环境要干燥、通风、防震、防尘、防锈,放置仪器必须正放,不可 倒置、受压、受冻,仪器存放温度在-40 C+70 C干燥环境中。348 GPS 全球卫星定位仪、电子手簿、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对讲机等电 子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必须每个月完全放充电一次。不要连续充电或放电,否则 会损坏电池和充电器,如有必要充电或放电,则应在停止充电约 30 分钟后再使用 充电器,充电器严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349 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作好防震、防潮工作,测量人员应将测量仪器 放在腿上抱持怀中或背起来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3410 电压不稳的项目部必须配备稳压器,防止充电

20、时损坏电池。3411 仪器箱内应放置测量仪器高的小钢尺和温度计,司仪人员测量完仪器 高和温度后应随时将小钢尺和温度计放入仪器箱内,以便于下次使用。35 钢尺、皮尺、水准尺、花杆、计算器等低值易耗品的使用与保养351 钢尺:由于性脆易折,受潮易锈,故使用中不可抛掷、脚踏或车碾,以 免折断或劈裂;如有扭结或打环,应先解开而后拉紧,以防折断,遇有尺子着水、 表面有污垢等应立即擦干并涂凡士林油或防锈油再收入卷盘中。携尺前进时应将 钢尺提起,严禁拖地而行。读数时,尺端一定要注意是端线尺还是端点尺,以防 出错。352 皮尺:用皮尺量距时拉力要均匀适当不得用力过大,以免拉断。尽量避 免着水、车碾或折叠。如遇

21、受潮或浸水应及时将尺由盘中放出,凉干后再收卷入 盒。353 水准尺与花杆:木制水准尺与花杆注意防水、防潮、以免变形;尺面刻 划及漆皮应精心保护,以保持其鲜明清晰。使用时注意电杆电线,防止导电;塔 尺注意接口防止落尺。决不可将塔尺自行靠在就近的电杆、树木或墙壁上而撒手 不管。塔尺用完后应将抽出的第二节及时放回,以使接口处保持严密完好。扶尺 时不得用尺底吨击地面,以保持塔尺的零点位置精确可靠。注意塔尺底有无泥土。354 计算器要专人专用,不宜混用防止程序丢失或程序遭到修改。36 注意事项361 拿、背仪器前必须检查仪器箱背带和提手是否牢固。362 严禁仪器出箱后仪器和脚架没有连接好司仪人员擅自无故

22、离开而其他人 员随意动用。363 遇到仪器精平气泡快速偏离时, 应首先检查脚架上各螺丝有无松动现象 和脚架腿有无踩紧。364 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365 利用全站仪测量绝对高差时,应将仪器高度和棱镜高度输入全站仪,除 徕卡品牌的全站仪外其它品牌的全站仪所测量的高差均为相对高差。366 使用强制对中杆测量时必须定期检查对中杆的垂直度并调校。367 复核人员与计算人员不得使用同一台计算器。368 仪器使用完装入箱后注意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第四章 测量桩橛规定和交接桩41 桩橛种类及尺寸4. 1. 1方桩边长宜为45 cm (若用圆桩,顶面直径45 cm),桩长宜为3035 cm。4.

23、 1. 2标志桩尺寸宜为宽 58 cm,厚2 cm ,长3540 cm。4. 1. 3板桩尺寸宜为宽 45 cm ,厚11.5 cm ,长3035 cm。4. 2 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埋石要求4. 2. 1 导线控制点应埋设在便于施工放样、 稳固、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规格为: 机4X30 cm钢筋,上刻“十”字线,下设弯钩,采用30号水泥混凝土埋设,桩位埋 设尺寸在80 cm (深)X60 cm (宽)以下。混凝土表面刻写导线点号及埋设日期, 并在距控制点前进方向左侧约 30 cm处钉设标志桩,标志桩尺寸宽 58 cm,厚2 cm,长3540 cm。附近可插设红旗作标记。4. 2. 2护桩埋

24、设规格为30 cm X30 cm X40 cm以下,采用30号水泥混凝土埋设, 中心埋设倒置的大钉子或木桩中心钉以小钉,表面刻写护桩号与日期。护桩应埋 设两组,交角不小于 60。,宜垂直,护桩间距离不短于50m ;当采用全站仪放护 桩时,应由远而近放设,可放一组,但护桩间距离应精确至毫米。4. 2. 3 当控制点位于严寒地区时应埋在冰冻线以下0.5m ;位于沙漠地区时,应埋深1.6m以下,其中最下方用厚30 cm的混凝土做底座,中间1.2m可用沙土 回填,最上方用厚30 cm的混凝土固定桩位,中间用 14 X30 cm钢筋上刻“十”字线4. 2. 4 当控制点位于常年冻土的青藏高原或深度软弱地

25、基时, 可采用直径约 15 cm的地质钻孔取样机钻孔约 56m,然后在孔内放入直径约 8 cm、厚3mm的钢 管,钢管顶部焊上厚约 5mm 的钢板,钢板上部刻“+”字线,钢管与孔洞四周灌入 混凝土将钢管固定。4. 2. 5 水准基点可设置在导线控制点和 GPS 点上,也可以另外单独加设在岩 石或建筑物上,但应以施工方便为主,一般距线路中心 50100m 为宜,岩石上 的水准点应凿成凸出球面,外刻凹槽圆圈加记号,加填红油漆,旁边刻划或写 明编号;建筑物基础或顶面边上的水准点其表面为坚实、光洁的水平面时,应在 周围刻成矩形凹槽加填红油漆,并在旁边刻划或写明编号。4. 2. 6 GPS 点位附近不应

26、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距大功率无 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 路的距离应不小于 50m; GPS 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4. 2. 7 控制点位置应便于安置仪器和操作,视野开阔, GPS 点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 15的成片障碍物阻挡卫星信号。4. 3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桩选点和埋设注意事项4. 3. 1 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可采用 GPS 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当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控制网应尽可能沿隧 道轴线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导线环的个数不宜少于 4 个,每个环的边数宜

27、为 4 6 条。4. 3. 2 导线最短边不宜小于 300m ,相邻边长的比不宜小于 1:3。4. 3. 3 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 3 个稳固可靠的平面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 并且便于洞口投点和长期保存。4. 3. 4 洞口投点应纳入整个控制网内。4. 4 控制点编号和点之记要求441 控制点编号应尽可能以工程名字或重点桥隧的前两个汉语字的大写拼音 起头,如:郑西铁路加密导线点编号为:ZX1、ZX2;严禁在同一个工程中出 现编号一样但实际桩位不一样的现象,防止用错资料。442 所有的 GPS 点、导线控制点、水准基点、护桩均应绘制示意图,以防 用错。45 交接桩范围和交接桩注意事项4. 5.

28、 1铁路主要是曲线五大桩(ZH、HY、QZ、YH、HZ )、曲线交点桩、转 点桩、 GPS 点、墩台中心桩、水准基点、副交点桩、断链桩等。4. 5. 2 公路主要是导线控制点、水准基点、 GPS 点等。4. 5. 3 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物的中心桩。4. 5. 4 项目施工前, 测量队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测 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交接,并履行交接手续,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参加交接 工作,现场桩橛交接应按控制桩表进行逐点点交,交接桩应至少延伸到相邻管区 连续12个以上控制桩为止。对于两个相邻标段的测量队长应加强联系,并签署 标段接头共用平面控制桩和水准基点协议,确保标段接头顺

29、利连接贯通。4. 5. 5 重要的测量控制桩橛要注意保护,经常向施工人员宣传贯彻,防止人为 损坏。4. 6 交接桩资料4. 6. 1 曲线表(转向角、半径、缓和曲线长、曲线总长、五大桩里程、夹直线 长、交点里程、交点坐标、方位角)4. 6. 2 水准基点表(距线路里程、位置描述)4. 6. 3 铁路控制桩表(各控制点里程、控制点示意图、角度、距离)4. 6. 4线路逐桩坐标表(曲线五大桩坐标、每 20m或10m坐标)4. 6. 5 断链表4. 6. 6 断高表4. 6. 7 坡度表4. 6. 8 竖曲线表4. 6. 9 导线点坐标表4. 6. 10 公路各墩台中心坐标4. 6. 11 线路平面

30、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第五章 审 图审图和审核测量资料是测量人员在工程开工前测量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测量人员接到施工图和测量资料后,应熟悉图纸和测量资料的内容、要点 及特点,弄清设计意图,若在审图和审核测量资料时发现疑问,应及时上报技术 管理部门和项目总工,以便使用准确的图纸和测量资料。51 审图要点511 测量用施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512 收到测量资料后仔细阅读测量资料说明和施工图总说明。513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514 复核曲线表中各曲线要素(转向角、半径、缓和曲线长、切线长、曲线 总长、夹直线长、交点号、交点之间的方位角、里程等) 。51

31、5 检查计算测量资料中所标注各里程之间的距离、 角度、桥墩(台)坐标、 水准基点标高是否一致。516 计算线路逐桩表中的坐标是否正确。517 检查计算曲线表、水准基点表、坡度表、断链表、施工平面图、纵断面 图、剖面图、桥隧涵施工图等图纸中所标注的里程、高程、几何尺寸、桥墩台中 心坐标、各轴线关系等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和差错。518 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尺寸及深度是否达到要求。519 审核后有无问题,都必须按要求记录并上报,如存在问题和疑点应记录 汇总表(要注明图别、图号、原因,必要时附图说明) 。52 审图注意事项521 修改图纸应在错误修改处加盖变更专用印章, 变更图纸要书面通

32、知测量 人员,防止新旧施工图纸用错。522 计算出各控制点之间的角度、距离、绝对高差,以便下一步复测时对比 使用。523 复测前必须先检查水准仪 i 角误差和塔尺接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全站 仪 2C 值、竖盘指标差、大气压、温度、棱镜常数、补偿器、光学或激光对中器、 水准管、加常数、乘常数等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强制对中杆是否垂直 。第六章 开工复测61 开工前测量复测的内容611 铁路:转点角度测量、里程桩测设、曲线五大桩测设、水准基点高程测 量、纵横断面测量、隧道进出口(斜井、竖井、平行导坑)位置测量、桥墩台位 置测量、线路中心桩测量、管段分界桩测量、断链桩测量、征地界桩测量、便道 测量等。

33、612 公路:导线点 角度测量、导线边长测量、导线点高程测量、线路中心桩 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管段分界桩测量、断链桩测量、征地界桩测量、便道测量等。6 1. 3施工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农田水利设施、树木等,应进行实地调绘,并 列表填写建筑物类别、数量及所属单位等。6 1. 4施工取土坑、弃土堆、施工便道和附属工程所占用的农田,应进行实地 调查测绘,并应标记农田类别及所属乡或村的分界线。6 1. 5桥梁墩台位置、涵洞轴线位置、隧道洞门位置、互通式立体交叉与现场 实际情况是否相符。6 1. 6复测设计院所提交的各控制桩位置是否稳固。6. 1. 7复核改建公路的路线。6 1. 8测量隧道线路通过地区地

34、面上的特殊地形:水库、偏压、滑坡、断层、 冲沟等地段、地面覆盖厚度较浅处。6 1. 9对桥梁跨越公路、桥梁跨越铁路、铁路跨越公路和铁路跨越桥梁时,应 现场实地测量梁下净空是否达到要求。6 1. 10测量便道将要通过的既有铁路和既有公路的涵洞、桥梁及限高架的净 空。6 2全站仪和水准仪复测要求6 2. 1复测要伸入管界外12个导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至终点管界外 12 个导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结束。6 2. 2水准基点复测采用不低于 DS3级的水准仪往返(或单程双镜)观测限 差内取平均值;在山区、丘陵地区可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三角高程 测量采用往返观测,往返观测限差在土 405mm内取均值,

35、向全站仪内输入测站 仪器高与棱镜高时精确至毫米,测边边长以 200600m为宜。6. 2. 3角度、距离复测采用不低于测角中误差土2秒、测距中误差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角度观测采用4测回,两测回测量左角,两测回测量右角, 限差内取平均值,距离往返观测限差内取平均值。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测回数以及 角度限差和按表1和表2规定执行。水平角方向观测测回数表1测量等级测角中误差()仪器型号测回数DJ169二二二1.0DJ2912DJ14-三1.8DJ26DJ12四2.5DJ24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观测限差()表2仪器 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 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 差各测回同方向两倍视轴(2C)的互差各

36、测回同方 向值互差DJ11696DJ2381396 2. 4当桥隧位于曲线上时应对整个曲线进行复测。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不符时,应采用复测转向角重新计算曲线要素;若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差值 较大且转向角较小时,宜使线路恢复到原定测转向角值,以免桥(隧)位移过大; 并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6.2. 5对500m以上的桥梁、1000m以上的隧道、复杂的匝道立交桥以及大 型车站等重难点工程密集区的工程必须布设独立控制网,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一 级导线。6. 2. 6水准测量前必须校正水准仪,检查水准尺的刻度是否一致。6.2.7水准测量时,其视线长度不要过短或过长,一般为50100m,最

37、大不宜超 过150m,并进可能视距离相等,以消除视线与水准管线不平行的误差及折光影响。6. 2. 8水准仪视线应高于地面0.3m以上,以减少折光影响。6. 2. 9水准尺必须竖直。水准尺有水准管时,应使气泡居中,如无水准管或因 风大不宜立稳时,应采用摇尺法,即将塔尺立在凸出的转点上前后摇动,读取最 小读数,但读数在1m以下不能用摇尺法。6. 2. 10读数时,不要将望远镜的上、下丝(视距丝)误读为中丝,也不要只 注意读小数(毫米)而忽略了米和分米,在读分米6和9时防止读颠倒,以致造成测量错误。6. 2. 11在读数前,应观察塔尺底的注字是零注字还是1注字,前尺和后尺应尽可能的用同一品牌的塔尺。

38、6. 2. 12记录者应复诵读数,防止听错、记错。6. 3用GPS定位仪复测或作控制网时观测作业的要求6. 3. 1观测组必须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6. 3. 2天线安置在脚架上直接对中整平时,对中精度为1mm。6. 3. 3每时段观测应在测前、测后分别量取天线高,两次天线高之差不应大于3mm ,并取均值作为天线高。634 分离式 GPS 开机前应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存储卡等相 连接是否正确。635 观测时应防止人员或其它物体触动天线或遮挡信号。636 若在观测期间下雨可用白色塑料袋轻轻的套在 GPS 接收机上罩着,防 止雨水进入 GPS 接受机和电池盒内。

39、637 作业过程中禁止在天线附近使用对讲机、手机。638 GPS 开机接收信号后,应及时将测站名、导线点号、仪器编号、接收 机名称、观测日期、开机时间、关机时间、天线高、接受卫星数、观测人名、工 程项目名等在记录表中填写完全。639 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将外业数据文件及时下载到电脑里,不得作任何剔 除或修改,文件应以工程项目名作目录,里面分成若干个子目录,子目录以观测 日期为名。6310 GPS 采用边连式测量时, 应注意连接边点的 GPS 接收机防止拿错仪 器架错连接点。64 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的测量复测要求641 复测时必须从起点一端的改建(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的接轨直线点开 始,首先在

40、直线上进行分中确定两点(两点间距离宜为 300m500m,并通视), 然后再将全站仪架设刚分中好的一点上并后视分中的另一点,按测量一级导线的 方法在中间定设转点,测量至改建(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接轨直线的终端,接 轨直线点的既有钢轨终端与起点一样进行轨道分中。642 按上述方法测量完后,计算曲线要素及距离,从而推算出复测曲线转向 角、五大桩里程和接轨直线点里程,如有断链应设在管界内直线路基上。第七章 技术交底、施工放样和过程检测71 技术、测量相连接的程序711 技术干部应提前 1 2 天与测量队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测量队长统一 合理安排,按时完成指定的放样部位,不得耽误工期。712 交底内容

41、包括:放样部位的里程、坐标、几何尺寸、示意图、完成的时 间和有关要求等;技术交底一式三份,测量队长两份。713 测量队长收到技术交底后,认真计算复核技术交底数据,合理按排放样 时间,并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连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干部一份(放 样的角度、距离、置镜点、后视点、坐标) 。714 技术干部收到测量队返回的放样完工单后必须仔细计算放样数据是否正715 技术干部确认放样数据无误后再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72 放样前放样数据的准备721 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722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以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 据,绘制放样草图,所有

42、数据、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723 用电算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必须认真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724 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线路轴线、曲线要素等测 量成果以及工程部位的设计图纸中的各种坐标(桩号) 、方位、尺寸等几何数据编 制成放样数据手册,供放样人员使用。73 放样方法的选择731 平面位置应根据放样点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 选择适用的放样方法,如:极坐标法、坐标法、对边测量法、正倒镜分中法、交 会法、偏角法等。732 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放样点的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 件,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悬高测量法等;对高程精度要 求比较高的采用水准测量法,引测基点时尽可能采用附合路线,高程放样点距离 不宜超过 500m ,对高程精度要求较低的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733 施工放样应尽可能用多种方法重复测,如:闭合测量、换仪器测量、换 人复核测量、换后视点或置镜点测量等,做到处处有检核。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