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教案.doc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教案及课件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57659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18 上传人:冯** IP属地:江苏
5.99
积分
关 键 词:
我们神圣的国土 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我们 神圣 国土 课时 教案 课件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教案及课件,我们神圣的国土,年级,上册,道德,法治,我们,神圣,国土,课时,教案,课件
内容简介:
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辽阔的国土)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辽阔的国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一个主题。本课通过“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和“台湾省”这几个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的国土概况,为整个单元,也为全册教材关于祖国的教学提供了宏观的地理基础。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总面积、东南西北四至点、四大海域和行政区划分。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从课前预学单测查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介绍一两处景点特色,以及自己游览的感受。但是学生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了解的还并不全面。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1、通过课前预学,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2、借用多媒体感知南北气候差异和东西时间差异,通过算一算、与欧洲面积相比等方法,感受我国疆域辽阔。3、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4、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再利用拼图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我国行政区域分布。5、通过多种形式走近台湾,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发放预学单,搜集资料。1、 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2、 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之大。3、 搜集展示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的视频或图片,准备课上交流。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通过填写预学单,让学生主动了解祖国疆域辽阔,为课堂学习提供认知前提准备。一、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1、出示世界地图,谁能说说中国在哪里?(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 从这张地图上你还能了解到什么?(国土面积大、疆域辽阔)一、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祖国疆域辽阔。二、分组展示,感悟祖国疆域辽阔。1、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国国土之大。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等会儿每一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2、分组交流,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介绍:(1)播放“南北温差,东西时差”对比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祖国国土之大;(2)出示一组数据,展示祖国国土之广;课件出示: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西相距:5200千米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四个多月)想一想: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3)地图比大小,对比感知祖国疆域辽阔;课件出示:欧洲地图,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通过比较你看出什么?(欧洲有42个国家,而我们一个国家的国土就相当于欧洲42个国家的国土之和。)(我们祖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4)诗歌欣赏,画面中感知祖国国土广袤。播放敕勒歌,感悟草原广袤;播放我爱你啊,祖国,感悟幅员辽阔;播放长江之歌,感悟宏伟气魄。(5)展示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重点感悟祖国疆域之广。3、指名向全班交流,兼顾不同的交流汇报方式。二、分组交流汇报。通过出示南北地区同一时间的图片、南北两座城市同一天的天气预报以及东西方不同的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南北地区非常鲜明的温差特点和东西方不同的时差特点,使学生从整体感受到祖国国土的辽阔、广袤。通过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祖国广袤的国土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与欧洲面积相比,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此环节学生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三、观察中国的疆域图,了解与祖国相关的疆域,领悟国土不可侵犯。1、出示:中国的疆域图,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一找,完成学习单。2对照中国的疆域图,交流学习单:(1)你觉得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形状?(2)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还有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3)与我国相连的有哪些海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4)我国近海岛屿众多,台湾岛则是我国第一大岛。视频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5)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国土,国土不可侵犯)(6)你指导我国的四大至点是哪里?为什么称它们为至点?三、小组交流,完成学习单。学习单: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_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_ 我国四大海域:_ _ _ 我国四大至点: 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和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1. 出示“阅读角”,默读思考我国的行政区域有哪几个种类?2. 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找一找各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哪里?3. 找一找自己和家人出生的地方,同桌互相交流。4出示顺口溜: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这个顺口溜告诉我们,我国有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23个省,而这里还包括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对照行政区域图读一读,记一记。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1、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2、读一读顺口溜;3、拼图比赛。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划。通过拼图实践,让学生熟悉我国行政区域分布。5、小拼图大世界。(1)每小组把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记一记具体位置。为拼图做好准备。(2)小组拼图比赛,看哪个组能在最快的时间拼上它,拼好后由组长把它送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3)展示交流。五、播放视频,走进宝岛台湾,感悟中国领土不可分割。1播放台湾的视频或图片。2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3课前你们搜集到什么资料,同桌先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向大家介绍。(围绕两方面:美丽风光、民风民情)3. 大家喜欢的台湾歌手也有很多唱中国风的,你知道有哪些,能唱两句他的歌吗?(播放中国风,学生跟唱)4. 我们的祖国幅源辽阔,景色迷人,我们应该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5完后课后学习单。五、唱响中国风,完成课后学习单。1同桌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2唱响中国风;3完成课后学习单通过唱红歌激起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完成预学单,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教案及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576598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